教師退休前一個月職稱晉級,退休後新的職級有用嗎?有何用?

獨山居士WHD


教師臨近一個月退休,好事來了,職稱晉級批下來了,退休後有用嗎?嚴格的說,退休以後作用不大了,最多就是榮譽上的享受。

真正要有用,關鍵在你退休時是否起作用。

如果你的職稱晉級已經正式下文聘任了,晉級工資已經列入你的檔案崗位工資中,退休時是按你實際檔案工資標準計算你的退休費(現在稱的養老金)。

第二種情況,一個月後就退休了,上級聘任文件已下達,但還沒有辦理晉升工資手續,退休時仍然是原崗位工資。這種情況就應力爭列入崗位工資計算退休養老金。但容易被忽視。因為現在的養老金是由專門的養老保險部門計算發放。如果部門之間銜接不到位,可能只按原檔案工資計算。所以應注意並爭取。

依據就是聘任文件在先,退休下文通知在後。以聘任文件爭取列入計算養老金。

第三種情況,可能就是退休手續已經辦理。正式退休後上級聘任文件下來了。這種情況希望是不大的。





洪爺33344611


退休前一個月晉升職稱,退休後這個晉級真的沒多大用。

第一:退休前剛晉上,如果沒聘呢?

現在憑和聘和分開的,如果憑了但沒聘,那這個職稱就沒什麼用。

第二:就算你被聘用,但你給社保交的錢是沒變化的。

現在教師的退休工資是到社保上領的。也就是你退休前交的多,退休後領的也多。

你剛聘上,交給社保的錢是不多的,退休後工資怎麼可能高?

如果聘上的早,那麼交給社保的錢就多,退休後工資自然也高;聘的遲,你交到社保上的錢少,那麼退休後領的錢自然也少。

第三:對於個人來講,榮譽有了。

實際職稱更多是一種榮譽,不管如何,你現在是高級教師,從這個意義上講,這個職稱還是有用的。

但奢望工資提高,基本不可能。

目前的職稱,要想發揮作用,還必須早點評,臨退休評,作用真的不大。

國家是按每個老師的工資給大家交社保的,職稱高,工資高,交的社保自然也高,所以退休後退休金也高。你快退休了,去評,就算評上,用處真的不大。

想評職稱,就早點評;如果太遲還評不上,趁早放棄吧,自己也可以歇歇!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


人生如夢LLH


你說的晉級是職稱的評定還是級別的滾動呢?如果是職稱的評定,例如本來是高級,想晉級成中高,那在退休前一個月晉是沒用的,因為晉級成功後還有一個聘用,你晉上了,代表你評級成功了,但是在聘你的時候,你已經退休了,那你退休後的待遇還是按原級別的待遇來的!

如果是級別的自然滾動,這退休前一個月不影響。例如從九級滾動到八級。因為級別的自然滾動是按照教齡來的,一般是三年一滾動,到了年限之後,價格自然就往上滾動一級!而這裡的級別不是數字越大越好,而是數字越小,工資越高!





靜水流深silence


教師退休前一個月,晉升了職稱,退休後應該有用,一,如果是按老辦法計算退休工資,晉升職稱後,職稱工資提高了,工齡達到三十年,按原工資百分之九十計算,再加上百分之五的獨生子女費,那就拿原工資的百分之九十五。這種計算方法,將於2024年10月結束。二,按並軌後新辦法計算,也有作用,就是退休前一個月,晉升職稱後,所繳納的養老金,職業年金,都有所提高,那社保在計算退休金時,自然多一點,只是作用沒有第一種大,因為多繳的社保僅僅只有一個月,而社保計算養老金,有一項參數,多繳多得。這種計算方法,將於2024年10月後全面實施。


洪張1


毫無疑問,提出這個問題的人涉世未深,或者說對於機關事業單位的某些潛規則不是很精通,所以才會對這類普遍接受的做法感到質疑。

教師提前一個月職稱晉級,對於一名學校教育而言,的確沒有什麼用處,況且退休後新的職稱也的確沒有什麼用處,唯一的用處就是退休後的教師福利待遇提升了,除此之外,在便面看來,這樣的做法沒有什麼用處,但實則不然,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這種做法被學校的老師普遍接受,因為教師的職稱是固定的,教師提前一個月晉升職稱,也就意味著,這個職稱這位臨近退休的教師僅僅佔用一個月,一個月之後,教師退休了,這個職稱又再一次的空缺下來,整體而言,教師的機會普遍增多了。

第二:教師退休前最好的退休禮物,也算是對老師一生的教師生涯的肯定,這是我對於這種做法的看法,當然,也有一部分人不這麼看,但從一名退休人民教師的角度來看,臨近退休,職稱被晉升,一定會對自己選擇教師的職業不會後悔。

第三: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一名年輕的教師佔用了某個高級職稱的職位,那麼這個學校將會面臨這樣一個囧樣,在未來的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內,學校內這個職稱相當於沒有,這將極大地打擊眾教師的積極性,也就是所謂的“一枝獨秀、一死一大片”,這個僵局很難破解。

第四:讓老師專心於教學,不再為某些職稱的競爭而傷透腦筋,將心思撲在教學上。不可否認,一旦出現職稱晉升之時,也是教學質量最差的時候,畢竟職稱意味著待遇,而競爭的機會也就那麼幾次,此時不搏何時搏。

當然,現實中,肯定會有一大堆人會舉出大量的例子,認為這樣與職稱設置的初衷不符,但在實際而言,空想主義有時反而會不切合實際,畢竟高級職稱只是少數,我們不可能靠“英雄主義”來教育整個大眾,人民大眾的教育還得靠眾多教師,單靠某一個老師的單打獨鬥,肯定效果是不理想的。

現實中,題目中的這種做法也是很多機關事業單位普遍的做法,不過也有某些例外,但這種列外的單位,毫無例外都毫無生機可言。

總之,題目的做法很切合實際,最起碼對於普通的教師而言,是利大於弊的。


迷途遠望


退休前一個月職稱晉級,對於曾經的事業單位人員來說,會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

為什麼這麼說呢?早期,事業單位人員的退休人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是和退休前的工資掛鉤的,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所以說,如果退休前能夠把職稱晉升了,意味著在職時候的工資就會直接增加,退休以後的退休費也是會有明顯增長的。因此那個時期,體制內很多的單位為了照顧一些快要退休的老同志,會在退休前將他們的職務或者職稱晉升,那麼他們退休後的待遇就會增加不少,同時因為這些同志快要退休了,所以對單位內的年輕人也沒有什麼影響,可以說是皆大歡喜。

但是,從2014年10月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以後,就不再會有這種情況了。

對於改革以後的退休人員,他們領取的不再是退休費而是養老金,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

而不管是基礎養老金還是個人賬戶養老金,都是根據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和繳費年限結合在崗職工平均工資進行計算,是按照“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來計算的,那麼在退休前一個月晉級職稱,繳費年限不會變,繳費基數只是提高了一個月,對於退休後的養老金其實並沒有多少影響。

所以說,現在的教師退休前一個月職稱晉級,退休後新的職級並沒有用,但是退休後的養老金會有一丁點的增加。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用簡單的回答讓您瞭解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歡迎關注我,如果有不同意見,請下方評論留言探討!

流雷電


按照社保並軌後的新法,對社保應該說沒有多大作用,因為新社保養老金計算辦法只有,交費年限,交費多少有關,即使晉了職稱,工資增加很大,也不會對養老金有影響,因為社保交費基數並不是月月隨工資改變,一般一年一調整。即使調整,一個月的交費對整體影響也不大。但也並不是完全沒用,現在我們社會還非常混亂,不合理,不理順。象北方地區的取暖費的發放還是按職務,職稱級別的,如果你晉了高級職稱,取暖費會比中級高出幾百。也許還有其它一些福利不同。不管怎麼說,晉了還是比不晉好。


overu


有用啊,職稱分“考,評,聘”三個步驟,如果退休前一個月晉了職稱,同時聘上了,可以批相應的工資,例如是中級職稱,退休就按中級職稱工資標準辦退休。如果是高級職稱,取得了資格證書,就算沒聘上,沒兌現工資,但是可以根據單位工作需要,申請延遲五年退休。


琴上的華爾茲302


教師職稱在退休時會作為確定退休工資的依據,當然有用。退休後,不再從事教育工作的,職稱就會取消。


本溪華圖


退休前一月職稱晉級還有沒有用?

回答:對中人來說,有用,中人以後的不知道。因為中人退休金分兩坨構成,一坨是原單位按職級結算的,一坨是社你按繳費結算的。(我想我應該是講清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