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阳的思想和著作内容是什么?

师父师傅


王阳明: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他思想理论被世人称为“心学”或“阳明学”,其核心是想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

“心”指内心,即万事万物之本源;“理”指道理,原理,即宇宙自然之天道。

知行合一:

知为明,是行的开始,行为体,是知的体现。知而不行,是为不知;未知而行,不利其果。先知者行,即行者知,无往而不利。

致良知:

良知即人之本性,命运之本源,一切的行为都应对本性尊崇。此为圣贤之道。

阳明先生龙场悟道,为后世之人留下了博大精微哲学思想,只要能领悟一二,或许就能为人生解开一些困苦和迷惑。正如先生的诗写到:“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感谢您的阅读,更多精彩请关注:后山悟道,我们共同学习!

图片取自于网路,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


后山悟道


一、王阳明的思想

① 主要思想: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即理。

早在初中历史课本上就了解了“程朱理学,陆王心学”,而中间的“王”就是王守仁,别号阳明,世人多称其为王阳明。

理学和心学是一朵生长在历史土壤上的双生花,这个世界是物质是第一性还是意识是第一性,始终是思想家们辩证的主题。

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要用自己的本心去感受世界,不能够将天理和人心单纯分开。

②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从主体,行为和思想要一致。知即为良知,行是人的行为实践。而我们人要做到行为和内心一直,表里如一,才是一个高尚有道德的人。



那什么叫做“良知”呢?


《传习录》中对“良知”的解释如下: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人心是天渊。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

上面这段话的意思是天理和万物都是源于内心,心的本体就是天理,但由于会受到来自外界的诱惑和私欲损失本心,所以要想办法摒弃私欲诱惑,让本心回归到最纯净的状态,也就是“致良知”。

③ “致良知”指的是达到自己的内心和道德,“致”是达到的意思,“良知”出自于《孟子·尽心上》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意思就是道德良心和知识认知。他认为良知有两种含义,一是“知是非”的认知心,二是“知善恶”的道德心。

总的来说,就是人要遵从自己的本心和良知,而良知要求人有道德心和认知心,就是你要当个有道德有文化的人,用你的认知来控制你的行为。

流传有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致良知是知行合一的发展与升级。


有个关于王阳明“致良知”的小故事:有次王阳明的手下抓到一名盗贼,他命令其脱衣,盗贼依次脱掉外衣和里衣,当王阳明依旧要求他脱掉仅剩的内裤时,他却不愿意了,王阳明笑着说,看来你还是有良知的啊。

④ “心即理”是指内心良知就是天理。这是很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范畴的一句话。其实看过上面的解释后就不难理解这句话了,可以说这句话是上面两个思想的前提条件,有了这个概念后,王阳明才能够将心学继续延伸发展,得到其他思想理论。

二、王阳明的著作内容

王阳明著作:《大学问》、《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作品收录于《明史》 、《古文观止》,《古文观止》中收录有王守仁的名篇《瘗旅文》、 《象祠记》。

其著作的内容和地位意义:


1.《大学问》是他的纲领性哲学著作,被他的心学弟子们视为儒家圣人之学的入门教科书。
2.《王阳明全集》: 是研究王阳明心学思想及王阳明一生最重要的著作,是儒家思想中最具个性、最具争议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一部现代人成功修身、强大个人内心的励志作品。
3.《传习录》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
4.《瘗旅文》是一篇是千古不磨的文章。激情饱满、一气呵成,哀吏目客死他乡的悲凉,叹自己落魄龙场之不幸,抒发忧郁愤懑之情怀,如哭如诉,句句是泪,字字是血,令人读后莫不黯然垂泪。
5.《象祠记》是受贵州宣慰司宣慰使安贵荣之托而写的,阐述了“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哲理,萌发出“致良知”的思想。

三、结语

总结一下,王阳明本名王守仁,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他的主要思想是“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即理”,他的主要著作有《大学问》、《王阳明全集》、《传习录》,名篇有《瘗旅文》、 《象祠记》。

喜欢阅读、思考、写作的朋友,可关注我一起共同成长!


灵魂自救者


王阳明先生的心学,在当今社会一直受到大力的宣传和推广。

笔者自忖才薄,不敢妄谈王阳明先生的高见,只是见到题主的问题,出于交流的目的,略聊一二。


王阳明先生生平经历,一般的朋友自然耳熟能详。比如龙场悟道,比如一些思想内容,比如一些典故,我们也都有一些了解。


我们分以下几方面来做个探讨:


一、核心思想

01 心即理。

  • 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就是宇宙。

  • “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 “人须闲时大纲思量,宇宙之间如此广阔,吾立身其中,须大作一个人。”。
  • 一切法从心想,全理即事,全事即理,无二无别。


02 致良知。

  • ‘致’,一是达到,二是极致。

  • ‘良’,是善、好。‘
  • ‘知’,一是知道,二是通”智“,智慧。
  • 合在一起大意是,到达极致的、最善最好的智慧。
  • 《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亦含”致良知“之意。


03 知行合一。

  • 一解,知道了就要做到,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 二解,智慧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化为自己真实的受用。
  • 三解,智与行,本身就是一不是二,智慧就是行为,理就是事,



二、相关著作(网络搜集)。《答顾东桥书》、《传习录》、《答友人问》、《大学问》、《语录》;诗歌有《立春》、《观傀儡次韵》、《舟山除夕》;散文有《瘗旅文》、《与毛宪副》;散曲《归隐》;作品集有《王文成公全书》亦称《阳明全集》等


三、现实关联。我们一般人,可以从阳明先生的著作中去探索先生的思想,了解并学习,明白了”心即理“,能够”致良知“,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在家庭、生活、工作、事业、待人接物各方面,都明确自己的身份,尽职尽责,把事情做好,也就基本上能够落实先生的教诲,传承先生的思想,并影响更多有缘人学习受益。


一家之言,共同交流。



书香居


王阳明思想主要包括三方面:一、心即理二、知行合一。三、致良知。

关于心即理 重要意义在于,充分指出了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能力去认识世界,知识不分贵贱人人平等,这种打破知识垄断的思想。要知道,对知识垄断,是所有专制统治者共同的选择,包括当今的真理部。心即理的思想在其弟子泰州学派传世人王龙溪之后,更是在当时的社会中下层中迅速的发展,可以说是晚明商人阶级之所以迅速崛起的思想基础。从这一点上说,阳明学说具备天生的反专制的本质。

关于知行合一 从哲学上来看,其重要意义强调了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不可分割,是中国辩证法的集大成。最重要的是,从实际运用角度来看,这个理论彻底纠正了之前一种分裂人格,即口是心非,嘴上一套实际又是一套。而这种劣根性,即便是在今天,也体现在无数人身上。

关于致良知 我认为是阳明学说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即建立起中国文化的宗教情节。从佛教到禅宗再到阳明的“致良知”,完成了中国本土文化宗教式的改良。其他民族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宗教和神,中国当然也不例外,但中国宗教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即神不再外面,不是客体,而是在心中,在心内与身外的圆融统一中。不论是儒家强调”正心诚意“才能”治国平天下“,强调”慎独“和”问心无愧,还是禅宗强调”菩提自向心觅“,以及道教强调的”道法自然“。均无一例外的以个体生命与世界的圆融统一为最终目标。从拜孔子,到求自己本心,这种变化的意义,不言自明。

阳明学说,本质是中国传统文化自发产生的人文精神,对中国而言,丝毫不亚于西方文艺复兴的意义,是中国本土文化发展的高峰。其产生于本土文化发展最困难,即礼教最为极端,对人性的遏制最恶劣的时候,可以说是中华文化发展自我救赎的必然,于最黑暗处见光明。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宗师王阳明的论学语录和书信集,集中体现了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是了解阳明心学最经典的入门必读书。正是因为阳明心学蕴含着“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至上智慧,曾国藩、孙中山、梁启超等人,均对《传习录》推崇备至。已故国学大师钱穆更是将该书列为“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之一。





咕噜顾十三


心即理也。

天下又岂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传习录》 

 

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王守仁(1472—1529),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官至总督两广、南京兵部尚书,被封为新建伯。他一生的著作被后人收集编为《王文成公全书》(现名为《王阳明全集》)。

据年谱记载,阳明37岁时,困居龙场驿,一日半夜忽然大悟儒学的“格物致知”之旨。在半醒半睡的状态下,似乎有人在耳边告诉他这一旨意。他惊起跃呼:“原来圣人之道,我们每个人的本性具足。如果一味向外物求之于此理,当为大误也。”这是阳明内圣学的开端,也是他做学问的一个大的转折点。 

 

龙场悟道以来,王阳明所悟的学术宗旨,可以概括为“良知”二字,正如他自我评价的那样:“我此良知二字,实千古生生相传一点滴骨血也”。良知并非是心的普通能力,它是人心的本然状态:“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晚年,王阳明曾写信谆谆教导儿子,强调:“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此良知观念,虽直接导源于孟子,然其意义已经深入许多。一是“现成良知”。此词为王龙溪首创,为良知最低层面的意义。又即孟子所说的“良心”或“本心”,为一般是非善恶、价值判断的标准。二是本体良知,又称良知本体,由现成良知作基础,透过证悟工夫而来。这是形而上的明慧之本体。三是发用良知,即对本体良知磨练完成之后,向外作多方面的放射(过去称之为发用流行),用以建立人文社会之道德观念、是非善恶及价值判断之客观标准。 

 

阳明良知哲学思想的形成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龙场“悟得良知”,指悟得此形上昭灵之本体。第二阶段是“存省良知”。在此阶段,阳明倡导“知行合一”、“事上磨练”等方法,目的是达到“动静合一”的境界。心性本体在静中展现比较容易,但在动中显现难。赖极深厚的定力工夫的修养,阳明自37岁“见道”后,又整整做了13年的存省工夫始臻此境界。第三阶段为“应用良知”。由“动静合一”再推进一步为“体用合一”或“体用一源”。又有学者称之为“即体摄用”或“即用摄体”。由本体良知的“体”,显为发用良知的“用”;再由发用良知回摄于本体良知。这就是阳明所说的:“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是谓体用一源。”第四阶段为“完成良知”。把本体应用于实际人生,进而作极度的推广应用。从以上阶段来看,王阳明的学问,从工夫的方面而言,确有一套步步可行的“实证”的方法与阶梯。

  

总而言之,良知是个体(自家)的,是每个人都有的,是人内在的道德判断与道德评价的基石,“与愚夫愚妇同的,是谓同德。与愚夫愚妇异的,是谓异端”。良知这个自家的准则又是每个人都固有的、完全相同的。王阳明的学生曾对他说:“出去看到满街都是圣人”,他回答道:“这是平常的事而已,何足为异?”良知作为内在的道德意识和准则,以天理为内容,所以,良知又等于作为道德法则的理、天理。良知就是天理的昭灵明觉处,所以“良知即是天理”。

在良知与物的关系上,王阳明将物分为人的行为与客观事物两种。他说,“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既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王阳明的哲学将儒家的思想通俗化,带有世俗人情的味道,从而容易为普通人所接受。王阳明心学不但对明中叶以后的思想家影响巨大,对近现代思想界、学术界及教育界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王学还传播到海外,影响世界文化,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学说。特别是与中同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有着历史悠久的“阳明学”发展史。此外,王学对后期朝鲜、欧美文化也有着深远的学术魅力。

有一年,春暖花开之际,王阳明与好友相约去山间郊野游玩。

有好友指着长在岩石缝中的花问王阳明:“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能让花开或者花落?”

王阳明回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当你看此花时,此花的颜色一时明亮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花开花败是遵循自然界规律的,但是能不能让我的内心波动,却是由我决定。

即使某一天天灾或者人祸来临了,只要我心中波澜不惊,那么永远都会处在一个美好的桃花源和艳阳天中。

这便是万法唯心造。

心灵的一切问题,追到根子上,其实都只是心自己的问题。世间种种无论怎样险恶,只要我心不动,便奈何不得我分毫。

当下的我们,除却这些人事之外,更兼以生态灾难、环境报复乃至外力侵凌,种种灾祸叠加层累,内心之彷徨、无奈以及苍白只能是愈演愈烈。人们发现,尽管也曾找寻出诸如科学、理性、建设性之药方,而疗治起来,不过止痛而已,琥珀般包裹的效果或不错,但那种无力感,却是始终如重重雾霾,驱之不去。

这个时候,也就有必要重回内心,树立强大的内在意志,以抵达一个崭新的人生境界。人们越来越相信,当年在贵州龙场悟道的王阳明,一旦心思通达,并应和着大自然的脉动而起舞,想必一定会有心旷神怡之慨。他的目光,也注定会穿越云贵高原的层层山峦,而臻于一个前所未有的自在之境。当时及后人之景从,想来并非如神学一般将灵魂托付于虚妄之神,而是坚定了自信之心。

你当然可以将这种自信解读为学问的、人生的、道德的乃至世俗的信心,无论是立德,立功,立言,还是配享孔庙,绍续前贤,都是一样的。内心之大、之深厚,与天地齐、与百代同。这样,也就有可能暂时从尘世的纠结之中跳脱出来,心无旁骛,专注于想做、愿做、能做的事情。而若是做到了这一点,任何人、任何时候的任何事情,当然也都能做成事业,也就不存在什么阻隔了。

心学之行动性,也正在于此。冥思不是目的,更不是归宿,而是路径;修习也不是方式,更不是皮相,而是本体。力量从来不会无端地产生,也不可能随意施加,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可能唤醒它。不要问世界能为你做什么,还要问问你能为自己做什么。一味的纠结、纠缠,只能在相互无谓的倾轧中虚耗生命,并拉低整个社会的道德底线、信任底线,不可能产生任何有价值的精神资源。

无论社会如何变化,不变的是我们坚韧的内心。蒙昧未开,往往更多的指向内心的浑浑噩噩,心智不开。与拥有知识的量无关,也与教育程度无关,更与其现实的成功无关。现代科学固然还难以深入幽暗的内心世界,更不可能搞出来什么清晰的图谱。不过,循着王阳明这样的先贤们走过的心路,或可一窥其间的山谷沟回,并认真检视我们的内心,从而激发出继续走下去的强劲力量。“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这是黄宗羲先生对于王阳明的评价。现在看来,可谓确当。沉迷于利益迷津、功业诱惑、俗世欲望之中的人们,有必要“启寐”、“破迷”,走出我执、我固,挺立于自然与人事的腥风凄雨中。

《大学》有云:“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王阳明也劝诫人们:放松你的心,使充盈的“天理、本心”呈现在眼前。








蜃海楼


心学的核心奥义,就在于四个字「知行合一」

有人看到这,可能要关了。心想废话需要你说么。别着急。我分享下我的理解,看能不能让你的心思幡然一震。

「知行合一」既不是,知了就要去做,也不是说做了就代表知了,又或者说不做就是不知,也不是定义为不知结果做了也相当于不知。

它的真正含义是:知行一体

解释一下:即知和行是一回事。心学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揭示了这一真理。自古以来,大家都认为,知是知,行是行。虽然两者有关联,但是毕竟是两个方面。很简单,今天吃肉啊还是吃素啊,两个知,去这个公司上班还是去那个公司上班啊,两个知,甚至十几个知,你可以分析各种情况,最后采取行动。

在这样的很自然的理解中,你以为知可以是知,行可以是行,知指导行,然而王阳明龙场悟道以后发现,大部分我们认为的知是实践得来的,或者通过他人的讲述也就是知识的传播得来的。但是这些东西都不是真正的知,是一种包装了的知,这种知指导你的行动,你的行动也非真正你想要的行动。

举个栗子,你吃饭喜欢说话,别人叫你不要说,因为不礼貌,影响别人。于是你得了这个知,不说话了。这个知有什么意义呢?意义就在于你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罢了,而他人的这种感受是主观的东西。很显然就有人并不在乎这个,所以类似这样的知都是虚无的, 它的唯一意义就在于人际关系的应用,不是真知。

又,你通过分析发现选某个工作更好,那这些分析是基于什么样的知呢?待遇好,晋升快,有钱景,这些知也是别人给予你的知,不是真知。

龙场悟道的核心关键就是发现了找真知的路径。那真正的知怎么来呢?王阳明发现在于心,那心是什么?良心吗?王阳明怕你们不懂,只能大概这样说。良心只是一个词,一个代表而且是大家熟悉的代表,因为大家知道孟子嘛,所以他搞个代表搞个大家熟悉的概念方便大家理解。实际上心完全不是仅仅局限这个意思。这就是为什么王阳明一死,流派四起争论不休,在古代学习奥义,师傅都不说破,其原因有二:1.掌握最终解释权。2.方便传道。第一点是因为愚蠢之辈太多,第二点是虚妄之辈太多。说清楚了,他觉得不就是这样嘛,于是不学了,又或者太蠢只掌握了一层意思,所以就觉得懂了悟了可以装逼了。所以但凡懂了心学的人,绝对不会再去探究良知或者良心是什么。

那我不是王阳明,我不需要传道也不需要最终解释权。所以我就直接说出来,这个良心良知是什么。

是什么呢?是本性。用现代话说。就是性格。

我们必须承认,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不一样的。这是借以区分人与人之不同本质的根本。性格是人的根本属性。康德说性格有两类,一类是悟知性格,一类是验知性格。这是康德的伟大发现。

王阳明所谓的心,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了解体悟自己的悟知性格,也就是先天存在的本性。这个我觉得很好理解,每个人都有本性。即便是一个婴儿我们也很容易区分其不一样之处。就算两只狗也有不一样之处。那你可能问我,瞎说。有的人小时候沉默寡言,长大后活泼开朗,那你说他本性是什么?那我就要问你你怎么看待本性,一个乌龟没了壳就不是乌龟了吗?同样一个蜥蜴穿了壳就是乌龟了吗?所以开朗活泼和沉默寡言能看做本性吗?

你承认这个就能继续思考下去了。本性固然会受到后天的实践例如环境或者知识例如他人的教说,发生改变,但与其说这是一种改变,不如说是一种包装,包裹,整容整形都可以。随意理解。但是这些都不是本质。

当你探求自身性格以后,就能针对外界的一切事物做精准的回应。这个时候能阻拦你的还有什么呢?各种分析有何用呢?相当于你了解了自己是一个三毫米的螺母,自然会去找三毫米的钉子。还分析个啥?不了解自己是个几毫米的螺母的时候,去分析钉子,就等于是双向分析。双向分析最后就是莫名其妙的行动,自己却是不清楚的,但行动却还是会严格的根据本性发生作用。

这就是知行含义的真正奥义。有行必有知,有知必有行。

它的另一个解释可以说是,知与行的必然性。

合一就是必然性的意思。

那么问题来了,你会想你这么说不是性格决定论嘛。老生常谈,而且如果像你这么说我知道自己是个三毫米螺母,那我还奋斗啥,你这不又是宿命论嘛

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如何知道自己是个几毫米的螺母?

又,你又如何知道别人是个几毫米的螺母?

一群互不知道底牌的人坐在一起打牌。纵然通过几千年的时间,知道了4比3大,那又如何呢?一群互不知底牌的人打牌,就是瞎打罢了,自然先一步学习或者通过实践知道4比3大的人很有优势,但那又如何呢?

所以王阳明悟出知行合一。通过行了解知,通过知了解行。

你们懂吗?悟到的那个人,就是知道自己底牌的人。牛不牛,屌不屌,炸不炸?好了,奥义都告诉你了。

问,如何做,才能知道自己究竟是个几毫米的螺母?


币币叨叨叨


心学,吸取佛教“心外无佛,即心是佛”的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在认识论上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文章与故事


关于王阳明先生,我们在《王阳明》大传里做了详细的介绍,我们知道他被誉为我国历史上二个半完人(孔子、王阳明、曾国藩半个)之一;儒家的四大圣人(孔孟朱王)之一;近500年来中国最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也就是自阳明先生以降,无出其右等等。

一、王阳明思想的核心

王阳明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但很多人对王阳明思想有很多误读。认为王阳明和他的心学,偏重于抽象思维,而轻实践;有的人,则把王阳明思想直接归为佛老的无为,同体等。我们首先对“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进行初步了解,帮助大家了解真实的王阳明思想。

《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朱熹解读为: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就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来获得道理。王阳明遵循朱熹的“格物致知”,开始了穷理功夫。于是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

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换句话说,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这也表明通过朱熹的格物之说,难以达到“致知”的效果。

王阳明解《大学》的“致知”为“致良知”。王阳明认为,“良知”不但知是知非,知善知恶,这是人人具有,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讲良知实践在行动上去,这与朱熹“向外物求道理”截然不同。“致良知”其实就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并不是被大家误读的,只是抽象思维,只一味地想,而不动手去做。

也就是说“致良知”与“知行合一”是相伴相生的存在。就好比我们我们知道孝顺父母是正确的事情,是我们的良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就是常回家看看,帮妈妈捶捶背,帮爸爸洗洗碗,让他们幸福安享晚年。

二、王阳明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王阳明从小聪慧过人,胸襟眼界更是远超凡人。当时士子求学,不过是为了功名利禄,加官进爵,似乎都缺了些“脱胎换骨,超凡入圣”的自觉与要求。而王阳明自是不屑于此等追求,人家是有大志向,大追求的不羁少年。当然这离他进入圣贤学问的门径,还有着一场断崎岖多歧的路。

1.王学的前三变,异质的转变

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指出,王阳明在悟道之前,即“得其门”之前有三变,这是不同内容、不同趋向的转变。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王阳明最终还是走上了圣贤的正途。

①泛滥于词章

王阳明从小有志于做圣贤。二十一岁那年他中了举人,于是就遵照当时学界泰斗朱熹的格物之说即“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开始了穷理工夫。朱熹认为世界万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莫不有理。于是王阳明和友人开始对着竹子格,很不幸,最后什么也没格出来,还病倒了,可见通过外物来寻求道理,还是难以走通的。

王阳明那会儿特别沮丧,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也没有头绪。于是便一头扎进了世俗词章之学,这一扎就是五六年,在诗文界也算是“杠把子”级的人物。不过词章之学到底没能笼络住王阳明不羁的灵魂,他生命的灼热点又开始在新的“地盘”上燃烧。

②出入佛老

二十七岁那年,阳明感慨“辞章艺能,不足以通志道”,心中惶惑不安。于是又重新循着朱子的路,做穷理工夫,但仍然无所得。同时他发现顺着朱子的路走,事物之理与人的本心,终分为二,打不成一片。如果理在外而不在人心,纵然把竹子草木之理格得清清楚楚,与我做圣贤又有什么关系?他心下疑虑、苦闷,恰逢道士谈养生,于是便动了入山修道的念头,渐渐留心仙道,讲究佛学。

阳明先生在浙江绍兴阳明洞修炼功夫,据说已经修到能够“先知”的地步,世人皆以为他得道了。但他因惦念父亲与祖母迟疑不能决,后来忽然觉悟:如果连父母亲人都不思念的话,这就坏了人伦大体,这也是佛老和儒家的根本区别,这也涉及到一个“同体”与“薄厚”。

佛教倡导无分别,人和人,人和动物没有分别,讲求众生平等,对待一切都要有一颗平等的仁心,这就是“同体”。“薄厚”就是你对亲人要比对旁人好,对人要比对动物好,对动物要比对植物好。与佛教独尊“同体”不同,儒家则兼顾了“同体”与“薄厚”。

王阳明既悟佛老之非,表示他的心思已从孝悌一念直接归到仁心天理了。到此之时,心与理为一或为二,便已到了彻底解决的时候,但这场机缘一直到他三十七岁在龙场动心忍性之时,方才姗姗来迟。

③龙场悟道

因宦官刘瑾之祸,王阳明远谪贵州,辗转万里,几遭不测。才终于到了蛊毒瘴疠、蛇虺横行、言语不通的苗夷之境。王阳明此时,自觉得失荣辱都能超脱,乃造石棺,以俟命。那时的王阳明不但得失荣辱不在念中,连自己生死的“意志”也予以否定。

王阳明在龙场这等苍凉之地,日夜端居静坐,以求静一,忽而大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求之理于事物者,误也。

其实,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也就是说我们都具有成为圣人的心体,但很多时候都被私欲遮蔽了,我们只有次第修行,祛除这些私欲,才能达到这一境界。换句话理解,就好比一块土地,是有孕育植物的条件的,但是有的土里长了虫子,你只有除掉虫子,植物才能从土壤里慢慢长出来。我们常说内容真理,皆系于一念之觉醒,主体都是心,离开心体,便没了圣贤学问了。

案例:如《论语》的“仁”、《孟子》的“性善”、《中庸》的“诚、中和、慎独”、《大学》的“明明德”、《诗经》的“温柔敦厚”、《易》的“穷神知化”等。陆象山所谓“六经皆我注脚”,其意就是说,六经千言万语,不过为我的本心仁体多方的印证而已。

向求之理于事物者,误也。是说朱熹试求理于事物,即求理于心外,并不正确,主次颠倒。王阳明龙场悟道,便是悟的这个道。

2.王学的后三变,同质的发展与完成

王学的后三变与前三变不同,前三变是异质的转变,后三变则是同质的发展,是同一个系统的圆熟完成。

①默坐澄心

王阳明在濒临生死、百折千难中大悟之后,犹如经历了一场大病,元气初复,不得不注意养生。于是就有了“默坐澄心”,所谓“默坐澄心”就是静坐,慢慢地去清除内心的杂念,然后分辨“真我”(本心真体)和“假我”(习气私欲)。就像我们在《正念的奇迹》中讲过,初学者在学正念的时候,经常提醒自己要处于正念中。

王阳明在这个阶段教人“存天理,去人欲”,所谓天理就是本心、真我,所谓人欲就是私欲习气,假我,已渐渐地向良知之说靠拢了。

②致良知

王阳明在五十岁前五年间,平诸寇,擒宸濠,在军旅中讲学不辍,属于学问和事业的鼎盛时期。但在四十九岁时,因遭奸佞忌恨,生死一发,益信良知之学可以忘患难出生死。在五十岁之际,便正式揭示“致良知”三字为口诀,成立讲学宗旨。

什么是“致良知”呢?就是在能分辨真我和假我之后,知是非善恶的真我,将其扩充到底,使它在行为过程中占据主宰地位,这与《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有相通之处。用三点可以详细地阐述这一点。

第一,收敛与发散圆融为一:这一阶段,王阳明已克服主客体分裂对立之境,达到“默不假坐,心不待澄”的境界,即不管处于什么状态,哪怕他在打仗,面见皇上,他的心永远是定的,并不需要成天的静坐了。

第二,未发已发无先后之分:我们知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就是说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时,称为“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常理的,称为“和”。不管未发的“中”还是已发的“和”,只要找到其中关键的平衡点,是中庸,是天理,也是良知。

案例:王阳明的一个学生,他的孩子生病了。非常焦虑,痛苦得坐卧不宁。这时候王阳明就告诉他说,孩子生病了,父母觉得很难过,这是人之常情,符合天理。但是如果这个痛苦过分了,当你已经痛苦到六神无主的时候,就说明你的私意太多。这其实就过了“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和”了。

第三,知与行合二为一:什么是知行合一呢?就是知得真切,知得笃实,便是行;行得明觉,行得精察,便是知。知的过程与行的过程是相终始的。这里的“知”不是指知识,而是指“德性之知”。知行合一,要求你真知,然后真的去做。所以知行合一的提出,代表着致良知达到了最高境界。

案例:有人说我知道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可是我就是控制不住我自己,习惯性地对父母大吼大叫,与兄弟斤斤计较。这就不是真知,也不可能做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前提,是真知,就是你知道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并且你会不由自主地区把它实践在你对待父母和兄弟。

③圆熟化境

王阳明父丧后,五六年间,都在越中讲学。所谓“居越以后,所操益熟,所得益化”,便是指他五十一岁以后的晚年境界——圆熟化境。这和孔子所讲“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类似。

王阳明所谓圆熟化境是:不习不虑的良知,并不是习气中的直觉本能,而是随时当下的真实呈现。此时,天理自存,人欲自去,良知真宰,融入化境,圣人气象显。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私欲早已消失殆尽,良知在他脑海里根深蒂固,不管他随意做什么,一定是符合良知的。

王阳明成学前的三变,是“自我发现”的过程;悟道以后的三变,则是“自我完成”的过程。从“自我发现”到“自我完成”,亦正是他一生践履的过程,这不是思辨的事,而是实践的事。

三、阳明学的基本义旨

1.良知之天理

王阳明在《传习录》提出,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也就是说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它最内在的真诚恻怛的本体自性,便自然而自发地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天理,如在事亲便表现为孝,在从兄上表现为悌,在事君上表现为忠,便是所谓天理,也是所谓的道德法则。

案例:有一个小孩朝井里边爬,不管你是好人坏人,你看到了都会拉他一把。并没有人说拉这个小孩给你多少钱,但你忍不住要去拉一把。为什么呢?这源自于你的天性,即天理。

2.致良知与逆觉体征

我们在前文讲到“致良知”就是在能分辨真我和假我之后,知是非善恶的真我,将其扩充到底,使它在行为过程中占据主宰地位。那么怎样才能把“致良知”贯通下来呢?

在《次第花开》中提到,给我们带来最大困难的就是惯性。我们每个人都在和自己的惯性不断地作战,这个惯性就是不警觉的状态。所以“致”的功夫要从警觉开始,警觉也叫“逆觉”,而在日常生活中体悟良知本心的叫做“体证”,牟宗三先生称之为“逆觉体证”。

有了第一步警觉以后,需要依靠良知本身的力量去走向正道。这时候外在的涵养,包括一些格物穷理等外在的东西,这些功夫都只是助缘而已,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当你依靠良知去判断事情,所操益熟。它本身就具备极强的力量,把你带入到一个正确的循环当中。

四、知行合一

据《阳明年谱》记载,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次年,主讲贵阳书院,开始提出“知行合一”之说,但最初学生并不真正理解知行合一的宗旨。

“知行本体”即是良知本体,也是心体。知行本体原本是一体的,它之所以不合一,是因为被私欲所遮蔽,所以必须有“致”的功夫使其合二为一。

案例:阳明先生的弟子徐爱,请教他说,有人知道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却不这样做,这样知与行分明是两回事。王阳明说,他们的良知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知而不行,并不能算作真知。如果没有私欲隔断,其孝亲之良知自然能“致”于父母而表现为孝行。如此,便是“知行合一”了。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指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圣学只是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件事。也就是说当我们心知善恶时,便已好此善、恶此恶了,这时“知是行之始”,当我们知善恶,并把其具体到实践中去,所以“行是始之成”。这时的行,已由内而形诸于外,内外通而合一。总之,知得真切,知得笃实,便是行;行得明觉,行得精察,便是知。知的过程与行的过程是相终始的。

五、良知与知识

王阳明的“良知”,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闻见之知”,而是“德性之知”,那么“闻见之知”是否可以统摄“德性之知”呢?这是我们了解王阳明哲学的一大疑问。

所谓“德性之知”,即是发于性体之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爱知敬、知是知非,当恻隐自然恻隐,当羞愧自然羞愧”之知。这种“知”发自于人的本心,并不是依靠见闻就能获得的。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提到,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因为“致良知”的本义,就是要将良知的天理扩初出来,实践到万事万物上。而为了达到对事物的真知,我们内心的良知会发出命令,让我们去见、去闻、去求知、去习能,这全是良知要求我们去做的。而且致良知,并不是凭空可以“致”得的,必须落在实事上,才能致知以格物,离了实事则知亦不能“致”。这也就是“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

六、功夫指点的意义

阳明之学,风行天下,然弊亦随之。

王阳明讲学的宗旨是“致良知”,它不是一句言谈,亦不是一种论说,而是真切的道德实践功夫。而这种到的实践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需要有名师指点,否则就会误入歧途。很多人都会在以下方面出现疑惑。

1.克己与为己之心

弟子曾经询问阳明先生说,自己的私欲习气难以克制,怎么办?王阳明答道,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在这里“克己”是指躯壳的“己”,是自己的身体,“为己”是为真己,即是人心。但“身”“心”并不是分开相对立的,所谓“克己”并不是不让眼耳口鼻,去视、听、言、动,而是不可“随躯壳起念”,欲视美色、听美声,尝美味,因为这样就会让你陷入一种庸俗自私放荡,而不是洒脱。

我们要知道“真己”与“躯壳之己”是主从关系,没有“真己”作主宰,躯壳便只是个行尸走肉。反之,有“真己”作主宰,躯壳变成了“真己”的具体表现。这也是“良知”和“私欲”的一种呈现。

2.静坐与光景

常人总以为静时的无念是内,动时的起念是外,所以一味地静坐以求无念。其实,人怎么可能无念呢?只不过是要求“念”要“正”而已。

心能做主时,无论在动时或在静时,都只是那个虚灵明觉、真诚恻怛的心就够了。王阳明告诫弟子,人需要在做事上磨炼功夫才有益处,一味好静只是一种逃避的自私,遇事便乱,毫无长进。试想,从自身到家国天下,有多少事需要我们去担负。

那些不通过真切功夫以使良知在日常事务中流转,而只静坐观心,凭空去描绘良知心体如何,则良知本身就成了“光景”,一种幻像,很容易破灭。要拆穿光景,对付这种“假”静坐,教他们存天理,灭人欲,归于致良知的正道功夫,就不会再沉溺于那些虚幻的光景了。

七、四句教与天泉证道

王阳明在晚年时,意识到要想将他的学问传给更多的人,必须要遵循一个“次第”,也就是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1.四句教释义

王阳明的四句教言,是先开“心、意、知、物”四面,以揭示德性时间的内在正道。

第一句为“无善无恶心之体”,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

第二句为“有善有恶意之动”,意是心之所发,心体没有了善恶,到意念发动就有了善恶之分。因为心之发动的意念,往往是牵连于躯壳而分化:顺躯壳的欲望起念叫“恶”,不顺躯壳欲望起念的叫“善”。

第三句为“知善知恶是良知 ”,就是心意发动处的善恶,只有自己的良知知道。意有善与恶,而一次为对照的良知就不会出错。所谓“致良知”,就是把这些对照临于经验的善念恶念之上的“知”扩充出来,,使新之所发的意念只有善而无恶,使恶念在“致”的过程中消失。

第四句为“为善去恶是格物”,人的良知不但知善知恶,而且好善恶恶;由好善而为善,由恶恶而去恶,即是致知以格物。格物就是使万事万物,都在良知的影响下表现为具体的善行与善事。

2.天泉证道

对于阳明先生接引学者的四句教言,王阳明的两位弟子,钱德洪(绪山)和王汝中(龙溪)产生了争议,于是一同请教于王阳明。这番在天泉桥上的争论,关系王学义理甚大,后世称为“天泉证道”。

王汝中觉得,若说心体无善无恶,意也应该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亦是无善无恶的知,恶亦是无善无恶的恶。若说意有善恶,那么心体就有善恶在。钱德洪反驳道,如果都没有善恶的话,那还要修什么呢?那为什么还要炼呢?

对于两位学生的争论,王阳明说,二君之见正好相资为用,不可各执一边。为什么要这样讲呢?

王阳明道,我这里接人,有两种。利根之人,也就是悟性好的,直从本源上悟入。人心本体本就是明莹无滞的,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已内外一齐俱透了。但另外一种是有习心在,本体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功夫熟后,渣滓去得尽时,本体亦明尽了。王汝中的见解,适用于接引那些利根器的人,德洪的见解是为非利根器的人准备的。

王阳明一再强调,这两个人的学习方法要结合起来,让喜欢参透本体的人,也要下一点工夫;让喜欢下功夫的人,也要努力去参透一点本体,这样只要学生的资质只要差不多都可以教好。

八、心即理(良知即天理)的义蕴与境界

“心即理”是传统心学的重要命题,由宋代陆九渊首提,后由王阳明完善。

陆九渊直承孟子而言本心,他认为充塞宇宙的“理”,就在人的心中,宇宙间万事万物之“理”,和人心之“理”是完全相同的,心即是理,这个理是有根的,是真实的,它表现为行为,就是实行,表现为家国天下事,就是实事,由本心之理而为的实行实事,也是陆学的精神所在。

阳明以“良知”概括孟子的四端之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故良知学即是心学。良知心体在种种机缘上,自然地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天理,以“是是而非非,善善而恶恶”,如此,只能“尽了万事万变”。因为世间万物,归总而言,不过是正其非成其是,去其恶成其善。而良知心体正是“定是非,知善恶”的标准,也是成就事物的实现原理。阳明有云:“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

心外无理。心外无事”,所谓虚灵不昧,即是指心而言。阳明所说的“心”是孟子的本心,也是天心;他说的“理”,是我们的心应事接物的理,应事接物的理是道理,也是吾心良知之天理。众理聚于心中,所以说,“心外无理”。心者,万事之所由出,故曰“心外无事”。心之所发为意,意之所在为物,物即是事;心外无事,亦即“心外无物”。

陆九渊之学,在由本心实理流出而为实事实行。阳明之学,在致吾心之良知以正物成物。故曰:“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即是事事物物皆得其正,皆得其成。一切事物皆在良知天理之润泽中而得其真实之成就。摄物以归心,心以宰物、以成物。所谓“心与理一”“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皆在这个意义上才能了解,这也是“心即理”(良知即天理)最中心的义蕴。

九、王阳明的亲民哲学及事功

“万物一体”是儒家本义、通义。王阳明在《大学问》中提到“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一体者也”即是“同体”之说。有学生问王阳明,人既与天地万物一体,自应一视同仁,为什么《大学》(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又讲到“厚薄”?

王阳明答道,孟子尝言:“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其实是良知自然的条例,先亲亲,然后仁民,最后爱物,这是“厚薄”的自然秩序。你对你的家人,要比对陌生人要好,这是良知天理。虽先亲亲,但却不碍仁民,不碍爱物,也是仁心通于万物的“同体”之义。这也是王阳明主张的“爱有等差”,不然社会秩序难以维持了。王阳明深谙“薄厚”之理,为了保护人民他会杀贼。但实际上对贼人,他也秉承仁爱“同体”。

案例:有一次,王阳明把几百贼诱惑到兵营里来,却没有直接杀他们,而是让他们穿上官服在他身边做官,然后经常观察他们。以判定他们到底能不能救。一直观察到年关时,有些人慢慢显示出要叛乱的苗头,王阳明特别难过,最后把这些贼人处死,自己大病一场。

王阳明晚年,有一本重要著作《大学问》,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他有着“民胞物与”的情怀,认为应该爱这些天地万物。把这一理念贯穿下去,其实就是我们前文所讲的“致良知”。在万事万物中贯穿“致良知”,因此王阳明就立下特别多的事功。因为他不会脱离百姓,自己去静坐,去修炼,而是在家国天下事中“知行合一”。

十、王阳明的人格与风格

1.大丈夫气概

“思想运动”是近代名词,古人只说讲学论道。但宋明儒的讲学,实质上是一种启迪众多士子开发文化新生命的思想运动。王阳明当时所在的明代,正值西方文艺复兴,是现代欧洲觉醒的时期。而在中国,明朝的绝对王权非常的严酷。士大夫沉溺于训诂和词章中,不谈政治。

面对当时的社会流弊,王阳明痛斥当时的训诂、词章、名利之恶习与士大夫的奸私无耻,而思以精诚恻怛之仁的觉醒而移易之。在政治上,他为平民立言,而反抗专制。在学术上,他聚集豪杰同志之士,共讲良知之学,唤醒人们的文化意识。后来王学风行天下,也表示了人心不死与文化心灵之活跃。在当时的明朝,王阳明的讲学运动,也可以说是一场思想运动,是对黑暗社会的呐喊。是难得的大丈夫气概。

2.狂者胸次

王阳明是圣贤中的狂者,他的一生,用世而不阿时,自持而不隐士。为什么说是狂者呢?

孔夫子有言“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就是如果一个人达不到圣人的境界,能够做到狂狷之徒,其实已经算是不错了。王阳明自谦为狂者,一直努力地不断进取。

案例:王阳明受命去平叛,南赣汀漳之地的贼乱。出发前,他的朋友王思舆对他人说,这次去阳明肯定能够立大功。别人问原因,王思舆答道,“吾触之不动矣”。触之不动,就是孔夫子的四十而不惑,不惑就是不惑于外物,不动心。

也就是说王阳明在43岁时,就已经能将厉害荣辱、生死祸福置之度外。一切只依良知真是非而行,不委曲,不敷衍,没有瞻顾,没有回护,这便是“狂者胸次”。所以,王阳明是一个有坚定毅力的喜欢进取的狂者。

3.敬畏与洒落

如果一个人只有“洒脱”之感,而没有“敬畏”之心,就会放纵恣意,轻贱自己。反之,有“敬畏”之感,却无“洒脱”之心的人,就会很拘谨,但是王阳明却将这两种品格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王阳明认为,敬畏不是指害怕,而是指不要欺瞒你的良知,一个人如果能稳当快乐便是洒落。

什么叫稳当快乐?孔夫子的“曲肱而枕之不亦乐乎”,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就是稳当快乐。所以当你心中有着对于良知的敬畏的时候,你反倒更容易做到真正的洒落,两者之间并不矛盾。“洒落”与“敬畏”二者必须和谐统一,方是儒者之学。






安德烈亚斯星


传习录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

王阳明继承了程颢和陆九渊的心学传统,并在陆九渊的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学。《传习录》中的思想明显地表现了这些立场和观点。

"心即理"本来是陆九渊的命题,《传习录》对此作了发挥。王阳明批评朱熹的修养方法是去心外求理、求外事外物之合天理与至善。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他这样说是强调社会上的伦理规范之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从这个原则出发,他对《大学》的解释与朱熹迥异。朱子认为《大学》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王阳明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认识了外物才有的。这个知是"良知"。他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

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在他看来,朱子的格物穷理说恰恰是析心与理为二的。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心即理"的命题主要是为其修养论服务的。致良知说是对陆九渊心即理思想的发展。王阳明的心即理的思想也有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本体论的含义。然而,如果偏重从本体论研究它,就会忽视它在王阳明修养论中的基础意义。

知行问题是《传习录》中讨论的重要问题,也反映了王阳明对朱熹以来宋明道学关于这个问题讨论的进一步研究。

朱子主张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虽然继续了朱子重行的传统,但是批判了朱子割裂知行。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乃是由心即理立基,批评朱子也是指出他根本上是析心与理为二。他说:"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知行合一"的含意是说知行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知是心之本体的良知;良知充塞流行、发而为客观具体的行动或事物,就是行。由这个认识出发,如果知而不行那只是不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行本是紧密相联的,因此有知行合一之说。在当时社会上、在理学发展中的确有知而不行的情况存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对时弊有纠偏的意义。但是他强调知行合一说不是仅仅针对时弊提出的,它首先是要说明"知行之本体"。知行合一说强调道德意识本来就存在于人心中,这是道德的自觉性。它也强调道德的实践性,认为道德方面的知不是关于对象的知识,而是道德的实现。知行合一也有一般认识论方面的意义,但它首先讲的是道德修养,对于后者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没有深入研究。

王阳明的"心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他说:"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人心能够知晓行为的善恶,也能自觉地去为善,这就是本心的"明觉",这是对程颢思想的发展。《传习录》中对人心的"虚灵明觉"有很多讨论。若要全面正确地把握王阳明"心外无理"及其他学说,深入地研究他的这些讨论是十分必要的。正因为人心的本质是理,并且人能自觉到这种道德意识,所以人不需通过外物去认识本心之理,外物之理只是人心的表现。格致的工夫不是去认识外物,而是去掉本心的私欲之蔽。人心的明觉在程颢和朱熹处都有论述。读者在读《传习录》时应明了王阳明和他们的联系与区别。

应该承认王阳明以上的这些思想的确为人性善作了本体论的说明,有其历史意义。但也一定要看到,他的学说对人性恶的原因研究不够。虽然他的学说在明代下层人民中亦有影响,但仍不能说它有较大的普泛性。王阳明也注意到过"利根"和"钝根"之人要区别对待,但他的思想只适于利根之人。后人批评他"近禅"正在于此。这也是他不如朱学的所在,王阳明的这一偏失开始受到现代学者的注意,但是在当代新儒学的大家中,除梁漱溟以外,其他人对此尚注意不够。

在《传习录》中,王阳明也讨论了程颢提出的"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他指出,圣人有这个境界,因此他们看天下的人没有内外远近之分,均施之以仁爱之心。他进一步提出,天下之人的心和圣人之心是相同的,只因为有了私欲,所以反爱为仇。在王阳明看来,仁不仅是修养要达到的境界,也是人心之本体。王阳明对仁的解释偏重在道德修养方面。程颢所谈的仁和张载的"合内外之道"一样,兼有知识论的意义。

《传习录》中记载了为王学继承人争论不休的"四句教"。

这四句话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的本意是说,作为人心本体的至善是超经验界的,它不是具体的善的行为。有所为而为的善是手段,无所为而为的善才是至善。人心的至善超越世间具体的善恶。具体的善行只是无善而至善之心的自然发用流行。王阳明说人心之无善恶是要人们不要去执著具体的善行而认识本心。王阳明的学生钱德洪说,王阳明这样说是针对那些"先有乎善者"的。王阳明本人也说过:"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一有谋计之心,则虽正谊明道,亦功利耳。"(《与黄诚甫》)四句教对人心本体的界说和心学开创人程颢的思想是一致的。程颢说:"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王阳明说的无善无恶就是无心无情,没有先入之见。有了这种心,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四句教显然是针对才质高的人说的,一般是摸不着头脑的。


沈德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兼军事家、教育家。

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封爵新建伯,隆庆时追赠侯爵。
王守仁是明代心学集大成者,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阳明集大成。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的直接源头是陈献章与湛若水的“陈湛心学”,阳明心学和与陈献章的学说堪相一致,已是学界的共识 。
万历十二年(1584年),在王守仁逝世后五十四年,王守仁从祀孔庙,他与薛瑄、胡居仁、陈献章一起成为明朝从祀孔庙的四位学者。王守仁的从祀,表明王阳明心学最终得到了官方的认可。王阳明心学后来还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阳明学,
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阳明心学并非单一地、直接地渊源于陆九渊心学,其直接的源头是“陈湛心学”。陈献章开明代心学之先河,经过弟子湛若水,而影响王阳明。对阳明心学与陈湛心学的渊源关系,学界一直有明确的说法。阳明心学始创于“龙场悟道”,其“悟道”的理路,与陈献章的“静养端倪”堪相一致,这一看法已是学界的共识。而且王阳明与湛若水交往甚密,进行了长时间的学术论辩与切磋,而影响王阳明。如朱维铮说,“陈献章,是王阳明学说的真正教父”;“广东,是王学的策源地”。
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一,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

从诸多名人对王阳明的评价可以看出一二:

钱穆对于王阳明的评价:①阳明思想的价值在于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解决了宋儒留下的‘万物一体’和‘变化气质’的问题…良知既是人心又是天理,能把心与物、知与行统一起来,泯合朱子偏于外、陆子偏于内的片面性,解决宋儒遗留下来的问题。②阳明以不世出之天姿,演畅此愚夫愚妇与知与能的真理,其自身之道德、功业、文章均已冠绝当代,卓立千古,而所至又汲汲以聚徒讲学为性命,若饥渴之不能一刻耐,故其学风淹被之广,渐渍之深,在宋明学者中,乃莫与伦比。


余秋雨:中国历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两方面都臻于极致的却廖若晨星...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阳明的出现 ,才能让奇迹真正产生…王阳明一直被人们诟病的哲学在我看来是中华民族智能发展史上的一大成就,能够有资格给予批评的人其实并不太多。 [19]

当年明月:他的心学,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骄傲的财富,他吹响了人性解放的号角,引领了明代末期的思想解放潮流,他的思想流传千古,近代的康有为、孙中山等人都从其中受益匪浅。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就是为了匡正这种错误的知行观念,“知”与“行”不可脱节,就像鸟儿的两翼,少了哪个翅膀,飞起来都是困难。

“知行合一”的思想到现在也不过时,“知行合一”思想强调肯定实践的重要性,这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是有积极意义的,想要富国强兵,不仅要口号喊的响亮,而且行动也要跟的上,毕竟行动起来,才有可能将口号变为现实。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也是一样,想要实现梦想,不但要知,而且也要去行,不能只做行动上的矮子。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虽然已经提出几百年了,却依然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很多人用自己的行动在诠释者“知行合一”的智慧,像香港的慈善家邵逸夫,用勤劳智慧挣得钱,反过来回报社会,全国各地都能见到“逸夫楼”的身影;助人为乐的雷锋,更是把助人为乐放在实实在在的身边小事上,而不是仅仅在嘴边;两弹元勋邓稼先,更是用学得的知识,报效祖国,为中国造出牛逼的原子弹与氢弹……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并未过时,仍旧在无数现代人的“心中”,举手投足之间,便有所体现,不信你就仔细观察你的周围,也许就在你的身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