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本金安全,年利率在8%-9%的理财产品有哪些?

关东书场


目前来看能保证本金安全有保障,年收益利率达到8%-9%的理财产品是没有的,因为在2018年4月28日发布并实施的《资管新规》中明确规定今后不管是银行还是金融机构等,均不得在推出承诺保本收益的理财产品。也就是说现在已经没有承诺有本金保险的理财产品。


这里说一说现在有哪些产品有本金保障,以及各产品年华利率都是多少。

一:传统银行存款

传统的银行定期存款,起存额无太多要求,存款灵活性一般较差,存款利率一般,农商银行以及地方银行利率略高。


二:大额存款

大额存款起存额大多数银行要求均是20万元起存,灵活性比普通存款略高,可以选择按月付息或到期付息;可部分提前支取1-2次支取部分按阶梯利率计算并付息已付息的从本金中扣除;可转让在着急使用该笔存款的时候选择转让存款收益损失较少;按月付息不可转让到期付息可转让。

三:国债

国债相对来说还是不错,起存额100元,可提前支取提前支取按阶梯利率计算并付息,未到期提前支取均有0.1%体现手续费,持有时间6月内提前支取无任何收益,满6个月以上提前支取按月相应阶梯利率减去部分天数来计算并付息。2019年10月10日至19日发行的国债,三年:4.0%,五年:4.27%。



四:互联网民营银行智能存款

互联网民营银行推出的智能存款产品,收益高,存款灵活性高,随用随取无收益费,阶梯利率计息存储时间越长利率越高,提前支取无任何影响。互联网民营银行智能存款利率在3.9%-5.8%之间。


友情提示:理财产品达到8%-9%以上的这类产品,目前来看是没有任何一款产品承诺有本金保障的,如果真遇到能达到8%以上的理财产品并且,承诺本金有保障的理财产品可以忽略因为监管规定除银行存款产品受存款保险保障,其余理财产品均无保本。

总结

本金有保障的理财产品目前来看是没有的,现在只有以上四种产品有本金保障,但是保障也就本息50万元,因为以上四种产品均符合银行监管要求,受存款保险保障,存款保险保障本息50万元。你要是能承受一定风险年收益达到8%-9%的理财产品还是有的,不过本金亏损概率也是很高的,建议你考虑稳健保守理财!切记高收益高风险。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点赞关注」,哪方面介绍的有遗漏留言评论交流。15:36

福星卡汇


从表面上看,年收益率在8—9%的要求确实并不算高。如果相比较那些要求15%,甚至月收益率要求5%的投资者,年化8—9%的收益似乎已经是很业界良心了。

但是如果要求确保本金安全,则几乎就成为一个无解的难题了,因为目前金融市场上能够保本的收益率大概在4—4.5%左右。

同样要明确的是,如果市场上有超过8%的年化收益率还仍然承诺保本的投资产品,那么可以明确告诉你:不是骗子就是陷阱。

如果在投资风险比较小的情况下实现8-9%的年化收益率呢?现实情况五常是有可能实现的,不过并不能保证完全没有风险。

首先,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转让的理财产品,可能获得7%以上的年化收益率

去年以来,一些银行目特别是全国性银行推出理财产品转让业务,目前包括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浙商银行、浦发银行等都有这些业务。就是将从银行已经购买的理财产品,全部或者部分在银行的理财产品转让区进行转让,有的银行把它叫做理财产品夜市。在转让的理财产品中上家会对转让的理财产品让度一部分收益,当然也有的部分是按照原有的预期收益率进行转让,更多的则会让出一部分收益。有的收益率在5%以上,最高可以达到7%以上,这要看你的运气了。当然,理论上这种转让并没有提高理财产品本身的风险,但是在以后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以后,购买转让的理财产品就有可能成为承接理财风险的最后一棒。

其次,购买一定的股票基金。如果选择好的话收益远远超过8—9%。

股票基金的本质是委托专业人员炒股票,虽然投资风险大但是可能获得的收益也比较高。截至今年6月底,135家公募基金管理人旗下5600多公募基金(分级基金合并统计,含估算基金)合计规模约为13.3万亿元,比去年底的13万亿元增加了3124亿元,增长比例为2%。上半年表现最好的招商中证白酒基金大赚73.73%;多只主动管理的偏股基金上半年净值涨幅超过50%,主要投向消费、农业等行业板块。截至8月11日,有今年完整业绩的43只中国股票-A股RQFII(A、B类和I类分开统计,各币种分开统计)平均收益增长率为20.81%,明显优于今年以来沪指11.26%的涨幅。所以,如果选择好的话,可能会远远超过8—9%。

其三,购买信托产品,可以获得8%以上的收益率

目前理财产品市场上收益率比较高的是信托产品,大约在8—10%,虽然说同为金融机构,但是从风险链上看,信托理财的风险大于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但是小于基金和证券理财的风险。

特别是新的资产管理新规出台以后,所有的理财产品不再保本保息,而且现实中也确实出现了一些信托产品延迟兑付的情况,但是从收益的情况看,信托产品仍然是收益比较高的金融理财产品。

其四如果你有投资经验,可以进行股票投资

虽然目前的股市形势不太好,有的人甚至血本无归,这里绝对没有忽悠你入市的意味,因为你入市对我一点好处都没有,只是股市是一种常规的高风险投资方式,像期货市场一类的投资虽然可能会暴利但是并不建议增参与。

如果你对股市的了解不多,可以投资银行股,特别是五大国有银行,虽然股票的价格波动小,不适合做短期投机,但是绝对适合长期持有。毕竟一些银行股每年有5%左右的分红,已经高于银行理财收益率了,前几天一个朋友给我留言说,去年投资一家银行股分红收益达到了5.5%,而且中了两次新股,综合收益到了15%。

当然,你也可以购买一些银行的高收益理财产品,随着银行理财产品的信用分层和收益分层,各银行理财产品之间的收益差距也比较大,根据金融界银行理财产品排行榜,8月5日至8月11日这周共有242家银行发行理财产品1779款,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达4.14%,但中某信银行发行的27款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达8.45%,排名第一。当然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还是会有一定差异的,至于能不能达到预期收益还有待于结果的检验。当然毕竟多了一种选择。



财经文化评论


看了这个问题,想要保证本金安全,年利率在8%到9%的理财产品,我想应该是不会有的。即使有,如果这个金融机构拍着胸脯和你保证说肯定保本,那他也不敢把这条写进理财产品协议书里,如果他真的写了,那你只有上当受骗的份了。

理财产品是按风险等级来分类的,零风险的银行定期存款,国家发行的债券,后面风险按低到高就是银行的理财产品,货币基金,债券型基金,信托类理财产品,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股票,期货等等。



今年11月份金融行业的资管新规发布以后,金融机构是不得开展表内资产管理业务,而保本理财恰巧属于表内资产管理业务,特别是银行,所以保本理财就此消失了。原来银行理财一直是普通大众青睐的投资方式,目前银行理财规模约为30万亿,其中保本理财的规模大约是7万亿。连银行都没有保本的理财产品了,其他机构的就更无处可寻。更何况,银行发行保本理财的年利率也就3%到4%。

所以,我们要对理财的风险时刻保持警惕态度,能承受多大的风险才能匹配相对应的收益,保本就不要幻想了。或者就从零风险的银行定期存款开始,慢慢了解慢慢提高风险等级。

(晴溪)


孙建波


保证本金安全,年利率在8%-9%的理财产品无处可寻。社会上五花八门的理财产品很多,但是,都不能保障储户的本金安全,即使承若也是一句空话,到时候此类金融公司倒闭,人都找不到。

今天鄙人到当地的浦发银行询问银行理财产品,大厅里写着新客户可以享受5%年化收益的优惠,但是柜台服务员告知,实际利率已经在最近下降到4.8%。除此之外,各家商业银行最近都纷纷下调了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半年期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都在4.5%以下。

与此同时,一项风头十足的余额宝,亦降低七日收益余额宝 仅为2.8%左右。由此可见,保障型的理财产品,收益趋势向下。虽然财经媒体渲染中小企业融资难,但是,“要不要贷款”的P2P或高利贷公司,骚扰电话还是响个不停,整个金融界的银根状况十分诡异。

为了提高民众的风险意识,2018年3月7日,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楼继伟表示,老百姓要加强风险意识,不能一看收益高就被“忽悠”进去了,他说,“保证6%以上回报率的就别买,那是骗子”。

本人亦有朋友介绍购买年化收益超过6%的理财产品,但是,坚信金融界高管的提醒乃警钟长鸣。吾等普通市民,还是老老实实购买正规银行的产品吧,别为了一点利息将本金赔上。


陆燕青


理财最可靠的就是买基金,做基金定投,很多人都觉得基金是骗人的,那是他们不了解基金,

基金就是大家把钱交给基金公司,由基金公司专业的基金经理人去管理和投资,比如投资股票、债券等,获利大伙分享,赔钱大伙分摊。你去买指数基金,风险特别小,不要买股票型和债券型的,那种风险高,不适合我们初级选手。

指数基金就是按照某种规则挑选出很多股票,反映了这些股票的平均价格走势。比如沪深300指数就是从沪深两市中选取300只A股作为样本编制而成的指数。还有上证50指数、中证500指数等好多指数也是同理。

详细点说,沪深300指数基金是沪深两市中市值最大的300只股票,从规模上占到国内股市全部的60%以上,代表国内大型公司;中证500指数基金是排除沪深300后,沪深两市剩下规模最大的500只股票,代表国内中型公司。所以,投资指数基金也就是投资国家的经济走势,短时间内会有波动,但是长期持有是上涨的,具体收益得看你买的哪种指数基金,几乎每一家大型基金公司都会推出对应的沪深300指数基金,比如易方达沪深300指数基金,博时沪深300指数基金等。

我觉得我说的比较通俗,如果还是不懂就去闲鱼或者转转买一套《躺着也赚钱的基金投资课》,200多节课程,跟网易云课程里面的一样,网易云480元,我等普通百姓实在消费不起,闲鱼上面也就20多块钱,别买便宜的,或者我这也可以提供给大家,学习两个月,然后就可以跟着螺丝钉定投,关键是可以跟着作者无脑定投,我就在跟螺丝钉进行定投,目前收益率高达10%左右。


朝阳伏羲


我是一个银行从业者,从银行的角度来说,也能给出收益这么高的产品。可是,这样的收益也只是产品的预期收益或是历史收益。换言之,即使给你了,也无法保证一定能够达到这样的收益,甚至本金还会有一些损失。

既然题主是保守和激进的综合,那我就分别给出一个方案,尽可能让利率做高。

保守的方案:

  • 将资金的50%拿出做银行自营理财,最好选择风险评级在PR3级以下的理财,收益在5.0%上下。本金有受影响的风险,但是不大。
  • 将资金的20%拿出做股票型基金,让专业的基金公司的人帮你打理资金,力求收益在6%-8%。
  • 将资金的20%拿出做股票,力求获得10%以上的收益。如果经验不足,可能会血本无归。
  • 将资金的10%拿出做黄金,股市不行,还可以有黄金来避险,不至于输的太惨。

在环境特别差的情况下,这个方案至少可以保住70%以上的本金。环境好的时候,获得8%的收益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激进的方案:

将所有的资金投到信托上去,集中资金获得较高的收益。门槛100万起,资金越高,收益也越高。近年来违约的信托有不少,但好在依然有不少优秀的信托计划。建议到银行寻找优秀的信托,虽然银行要收取一定的费用,但银行至少帮你筛选掉了一些违约概率大的信托。

总结:

想要追求8%-9%的收益,说明你是一个相对激进的理财者。又要保证本金安全,说明你是一个保守的理财者。保守和激进是相反的两个方向,二者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必须做出取舍。要么保守一点,别把利率定那么高;要么激进一点,别把风险放在首位。

银行研究僧,你学习,我也跟着学习!


银行研究僧


要保证本金安全,还要实现年收益率8-9%,这样的理财产品在目前的市场上肯定是找不到的,因为无风险收益率最多能够达到5.5%左右。

但是,若想在相对可控范围内,实现这一收益率,还是很有可能的。

1.私人银行综合理财收益率约为8%。

对于达到500万以上的高净值人群,很多银行开设专业的部门和团队,为他们定制高收益理财产品组合。一般来说,多个理财组合收益率可达到8%左右,这就是传说中的私人银行。

私人银行对大部分人来说十分陌生,但这确是实现楼主期望收益率的最好方式之一。

2.信托产品收益率可达10%。

信托是持牌金融机构之一,在前几年,信托行业几乎都是刚性兑付的,意思是即使项目失败了,信托公司会想办法垫付投资人本金和利息。

如今,虽然信托公司已经不能刚性兑付,但信托产品的安全性相对来说比较高。信托收益率跨度比较大,约在7%-12%,而起投金额为100万。

3.头部P2P网贷平台。

P2P是实现8%-9%收益率比较好的产品,当前行业平均收益率为10%,缺点是选择难度大,行业尚未规范。

但是,如果选择贷罗盘,网贷天眼,网贷之家等第三方评级网站排名靠前的平台投,风险相对还是可控的。

4.股票基金定投是达到楼主收益最好的方式。

除了以上三种方式,还有一种主动性更强,不会出现本金全无风险,且年化收益率超过10%的方式,它就是基金定投。

从3-5年为一个周期看,基金定投风险非常低,且从历史数据看,只要设置好止盈线,基本上都会达到年化收益率10%。

楼主这个预期收益率是有可能达到的,但是如果附加上保本稳赚不赔,那么就几乎不可能了。在相对可控的风险范围内,采用上述四种方法,是可以实现的。


大南山伯爵,NUS博士后,资深金融科技人士,用专业的知识、大白话的方式为您科普投资理财,让天下没有难懂的金融!欢迎关注、留言交流。


大南山伯爵


年化收益率在8%~9%的理财产品很多,绝对保证本金安全,那就不好说了。

1、集合信托计划

信托计划收益率这两年持续走低,多数产品收益率在8%左右,投资门槛一般要求在100万以上,投资周期2年及2年以上,安全性相对较高。

信托计划出现兑付危机的情形,但更多的是信托公司以自有资金兜底,也就是业内常说的信托“刚性兑付”,虽然文件是要求打破刚兑,但实际情况是信托公司不敢轻易施行。

2、可转债

可转债具有债权和股权的双重性质,固定收益和浮动收益相结合,固定回报(债权利息率)相对较低,浮动收益(股价变动)有较大的获利空间,但取决于市场行情和发行人公司的经营情况。

3、私募债

私募债的发行主体资质比一般债券发行主体要差一些,债券的收益率和偿债风险取决于发行人主体的实际经营情况,顺便说一句,私募债违约也并非不可能。

4、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分私募股权基金和私募证券基金。

无论是哪一种私募基金,如果管理运行良好,年化8%以上的收益率是很容易实现,特别是私募股权基金,基金成功退出时,投资回报几倍以上也并不奇怪。

但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于一级市场,投资周期较长,一般在5年(甚至更长)以上,而且未必就能够成功退出,私募股权基金踩坑的情形也比比皆是,譬如那些踩坑凡客的基金。

私募证券基金,投资周期虽然会短一些,但投资回报主要取决于二级市场的行业和基金经理的操盘能力,在如此行情之下,即便是基金经理,多数也是无力回天。

5、P2P网贷

P2P的收益率达到8%以上非常正常,但是在当前的情形之下,投资P2P的首要考虑应当是如何识别雷区,以免踩坑。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还望指正!好读书不求甚解,尤喜武侠、推理,欢迎朋友们相互交流学习。

西天蜗牛


没有理财产品能在保本的前提下给到8%-9%的收益。下面我列一下主流理财的利率和风险:


1)银行保本理财的收益大约在年化4%-5%。这个利率基本可以算是无风险利率,除非银行倒闭,那你的本金才有可能收到损失。


2)信托的收益大约在年化6-8%,而且呈现下降的趋势。信托的风险比银行理财要高一些,理论上来说信托是有违约风险的,但至今没有信托违约过,最近刚爆了安信信托的逾期事件,还无法确定投资人本金是否会有损失。因为信托牌照是受国家管控的,一张牌照的价格都要上百亿,所以一般来说不会因为一笔违约损坏掉整个行业的信誉。


3)P2P平台的收益可达8%-12%。这个渠道大家从新闻上看的多了,这几年各种暴雷,包括e租宝、钱宝网、善林金融等等都是上百亿的资金窟窿。P2P的商业模式就是给你比较高的利率募资,然后以更高的价格放贷款或者做投资。问题是在于给的利息太高,平台内部风控一塌糊涂,所以暴雷只是时间问题。不建议投资。


综上所述,目前的无风险利率大约在3-5%之间,基本就是银行渠道的理财产品。目前这个环境下不建议投资收益更高的产品。你看中别人的利息,别人看中你的本金。


皮招财


年利率在8%至9%之间的理财产品,还要保证本金,这在中国恐怕不存在。因为,高收益对应的是高风险原则。如果高收益与低风险相伴,那么,储户们为啥要把钱存在银行和购买理财产品呢?大家都打破头也要去购买8%至9%收益率的无风险理财产品,届时我们绝大多数人根本买不到。

当然也有存款利率很高的银行,不过这需要我们去跨过国界,到那些经济动荡、政局不稳的国家去存钱了。比如乌克兰银行的存款年收益就高达13%,阿根廷的存款年收益率高达65%。

而这些国家要面临汇率波动风险、还要征收利息税、政局更迭等变数。虽然开出利息较高,但是没有外资敢把钱存在这些国家里,因为弄不好就要血本无归。而恰恰是欧美国家的利息却始终低得接近于零,但却还有很多资本跑来踊跃存款。

实际上,中国经济增速在6.5%上下波动,也说明了多数行业投资回报率也在这个区间内波动,超高的回报率,带来的就是相对较高的投资风险,如果投资者承受得起这样的高风险,可以去投资。

但是如果投资者既无法承担投资损失的风险,又要跑赢通胀水平的理财产品,建议大家还是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现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在4%-5%之间,而国内CPI涨幅基本都控制在2.5%以下。应该说,银行理财产品基本还是跑赢通胀的。

目前年利率达到8%至9%的理财产品是有的,比如股票型基金、信托产品、私募基金、P2P等,但是保证本金的高收益率产品是没有的,投资理财还是要根据自己实际的资金情况和抗风险能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或者进行多元化投资也可以,就是把资金分成低、中、高三档,低风险、中等风险、高风险产品各买一份,这样即使高风险产品出了问题,也会尽可能的减少风险损失。

在我国目前市场利率向下的背景下,收益率超过6%就不要再奢望保本了,即使是收益率4%至在5%的理财产品,国家也给了两年过渡过时期,但是收益率超过8-9%产品,还要本金有保障的理财产品,这是不存在的。去年,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曾经告诫大家,要努力让人民群众意识到,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