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反艦導彈鼻祖德國HS293真的是敗在刮鬍刀下?

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德國是全球科技水平第一的世界強國,早在 20世紀初,其國民受教育程度就達到90%。良好的教育基礎創造了無數德國高精尖人才和科學家,這些人才儲備又為德國軍工業的繁榮發展起了推動作用。具有代表性的V-1、V-2導彈分別是世界上第一種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虎式坦克、豹式坦克則是現代坦克的雛形。在德國軍事科學家的眾多發明當中,HS293作為世界上第一種反艦導彈,推動了海上作戰從火炮嚮導彈邁進的一步,改寫了新世紀的作戰方式。

世界反艦導彈鼻祖德國HS293真的是敗在刮鬍刀下?

就是世界第一的反艦導彈,卻有一個令它顏面盡失的故事。原來曾經流傳甚廣著這樣一個說法,那就是隻要小小的刮鬍刀就能輕易的對付HS293,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故事得大概是這麼說的,1943年8月27日,英國的一艘滿載排水量兩千噸的軍艦在打遊戲楊的比斯開灣為商船護航時遭到了德國空軍的猛烈攻擊。兩架德國道尼爾轟炸機向他們發射了4枚HS293空艦導彈擊沉了白鷺號,順帶殺死了225名士兵。由於這種新型的炸彈能夠追著船跑,在德軍士兵的操控下,理論上能夠擊中任何目標。目睹過HS-293攻擊的盟國軍官兵給它起了個形象的綽號--“追我的查理”。

世界反艦導彈鼻祖德國HS293真的是敗在刮鬍刀下?

為阻止“查理”的“追趕”,找對對付這種秘密武器的方法,英國皇家海軍決定使出一招苦肉計:拍一隻搭載科學家的小型艦隊進入比斯開海域,引誘德國人使用HS-293攻擊,為科學家們創造一次實地考察的機會,以便他們能夠研究出干擾飛機和炸彈間制導信號的方法。“誘餌”艦隊任務交給了英國皇家海軍的第二支援艦隊頭上。

就在“誘餌”駛入比斯開海域的當天,反應奇快的德國人就對這支艦隊進行了12次攻擊。隨行的科學家對漫天飛舞的“追我的查理”束手無策,把帶來的儀器擺弄了個遍也沒找出干擾七支刀信號的辦法。所幸艦隊指揮官沃克技高人膽大,每次都只會軍艦靈巧地躲過了德國人的攻擊。

第三天,戲劇的轉機出現了!德國轟炸機向第二支援艦隊艦隊中的“野鵝”號護衛艦一口氣發射兩枚HS293,眼看“野鵝”在劫難逃無處可躲,兩枚炸彈卻踉蹌著偏離了正確方向,遠遠落水!驚魂未定的科學家們對這一幕大感興趣,遂要求調查炸彈扔下來時艦隊的水兵們是不是在用什麼電子器件。事情很快弄清楚了:德國人的炸彈扔下來時,艦隊另一艘護衛艦“燕巴哥”號上個有位軍官正在用電動剃鬚刀刮鬍子,科學家們立刻興奮起來,他們意識到,肯定是工作中農的電動剃鬚刀影響了德國人的制導炸彈!

世界反艦導彈鼻祖德國HS293真的是敗在刮鬍刀下?

為了驗證這個猜測,沃克指揮艦隊考的離海岸更近了一樣點兒,以吸引更多的德國轟炸機和“追我的查理”。果然,整整一箇中隊的德國轟炸機帶著“追我的查理”蜂擁而至。沃克也早有準備,他下令將艦隊中僅有的四隻電動剃鬚刀集中在一起,在德國轟炸機發射“追我的查理”的同時把它們全部打開。這一冒險的試驗竟然取得了成功。小小的剃鬚刀讓德國人發射的HS293全部失靈,向蝗蟲一樣落入海中!

原來電動剃鬚刀轉動時會產生微弱的電磁波,這些電磁波的波長碰巧於制導炸彈的的無線電波波長相似,而從對他的遙控指令產生影響。就像現在我們看電視或聽廣播時,如果有人在附近使用電動剃鬚刀,就有可能出現這樣的現象:電視屏幕上佈滿雪花,廣播裡充滿“沙沙”聲。這就說明電視或廣播信號受到了電動剃鬚刀電磁波的影響。

乍一看這個故事說的有鼻子有眼,舉的例子也非常生動,事實果真如此嗎?容我在這賣個關子,一切答案必須從HS293的誕生說起。

世界反艦導彈鼻祖德國HS293真的是敗在刮鬍刀下?

HS293導彈是德國航空航天工程師赫伯特·A·瓦格納率領亨格爾的研究團隊於1939年起開始研製的。研製目的就是為了摧毀盟軍的船隊,封鎖英倫三島。德國當局很明白,英國只是一個彈丸之地的小國,資源匱乏,之所以能堅持抵抗,是因為英國殖民地和盟國的支持,而這些物資恰好都是從海上船隊運輸來的。只要能摧毀船隊,沒有外部支援的英國本土只能束手待斃。

為了加速完成反艦導彈的項目,赫伯特·A·瓦格納和他的團隊直接從當時已經非常成熟的783公斤的制式航空炸彈SC-500上開始著手。由於此前並沒有任何經驗和反艦導彈樣品可以借鑑,赫伯特·A·瓦格納一切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為了能夠儘快的完成這個項目,赫伯特·A·瓦格納沒有為其設計複雜的氣動外形,只是很簡單的在彈體中部套上一對水平單翼,經過這樣改裝的炸彈具備了滑翔能力,從外形上看活脫脫就是一架小飛機的樣子,這種滑翔炸彈稱之為HS293V2滑翔炸彈。

世界反艦導彈鼻祖德國HS293真的是敗在刮鬍刀下?

真正的設計難點在於制導系統的開發。當時的雷達體型龐大,技術原始,可靠性較差,無法安裝在HS293導彈上。如何引導導彈擊中目標,成了困擾設計人員的難題。幸好赫伯特·A·瓦格納再次從實際出發,用最簡單的辦法解決了這個困難。赫伯特·A·瓦格納在導彈尾部裝上了一個“斯特拉斯堡”型無線電接收機,在48至50兆赫間有18個預置頻率可使用,控制導彈上的電磁傳動裝置調整操縱面。在導彈飛行過程當中,由載機上的控制人員對其飛行軌跡進行實時監控,一旦導彈偏離目標,控制人員就會利用FuG-203“基爾”(Kehl)III型無線電收發機發出無線信號修正其彈道,修正指令也非常簡單,其操作裝置就像現在汽車的扳手,只需要按照需要修正的方向按下上、下、左、右即可。炸彈尾部的無線接收機收到指令後,就控制彈翼後延的擾流片來修正航向。這樣就可以讓導彈和目標始終位於目標和眼睛的連線上,這種制導方法就是目視制導法。雖然這種制導方式非常原始和簡陋,但這也成功賦予了HS293V2滑翔炸彈機動攻擊能力,提高了命中率。其名稱代號也變為HS293V3可控滑翔炸彈。

但直到1940年11月之前,HS293V3可控滑翔炸彈都沒有自主飛行能力,只能依靠自然風滑翔,其射程不超過5千米,和“弗裡茨X”制導炸彈的射程相當。為了解決其射程過近的問題,1940年12月,設計人員在其底部吊裝了一臺沃爾特HWK-109-507B液體火箭發動機,最接近於實戰的HS293A0可控滑翔炸彈就研製成功了。1940年12月17日,HS293A0在佩內明的試飛成功。雖然試飛成功,但是也暴露出一個問題。那就是導彈的制導完全靠操作手的視力,可觀察距離近,命中精度很差。這時候注重實用的德國人想到了一個更簡單的辦法---加裝閃光指示器。閃光指示器的閃光可以只是目標的位置,這樣一來,觀測距離加大,命中精度自然就得到了提高。在試飛成功兩年後的1943年7月,該彈在安裝了最新研製成功的斯密丁(Schmidding)109-513型固體火箭發動機後試驗成功,其在1000米左右的高空投放時,最大射程可以達到12千米,世界上第一種實戰化的空艦導彈Hs293A1橫空出世。

世界反艦導彈鼻祖德國HS293真的是敗在刮鬍刀下?

HS293A1在當時可以說是劃時代的革命性武器,兼具了普通航空炸彈和火箭彈的優點,既有較大威力又具有機動飛翔能力,其最高速度能夠達到0.8馬赫,以當時的人工防空炮來說,很難將其擊落。可以說HS293A1具有射程較遠、人工可控、突防速度快、難以被攔截等特點,基本達成了設計之初的目標。

剛剛出世不久,HS293A1就得到了一個可以施展拳腳的機會。1943年8月25日,第40轟炸航空團的Do-217轟炸機在比斯開灣攻擊英軍反潛巡邏隊,英軍“護衛”號和“彼德福德”號護衛艦被擊傷。兩天後該團的18架Do-217使用該彈擊沉了英軍“白鷺”號護衛艦,死亡194人,也是首次使用制導炸彈擊沉船隻的戰例。那麼關於HS293容易被刮鬍刀干擾的故事是真的嗎?

世界反艦導彈鼻祖德國HS293真的是敗在刮鬍刀下?

很明顯是假的,且不說當時盟軍正全力準備在意大利登陸,所有的軍艦要麼執行運輸任務,要麼執行護航反潛任務,根本沒工夫抽出來這樣一支艦隊來進行試驗。就是HS293的表現也遠遠達不到讓盟軍頭疼的地步。它雖然是一種新式武器,但其命中率並不高,在無干擾的情況下才40%,遠達不到百發百中的地步。從另外一個層面說,任何電子器件都會產生電磁波,早期的電子顯像管電視和收音機放到一起是會互相干擾產生雪花或者噪音的,但兩者的功率都非常大,根據資料我們可知,一個電動剃鬚刀的電磁輻射值是19.59微特斯拉,這點輻射能量想要干擾無線電簡直是白日做夢,一部手機在待機狀態下的電池輻射也有200微特斯拉,通話時也超過600微特斯拉。所以即使集中4部刮鬍刀,其產生的電磁場強度也無法干擾無線電信號的傳播。

世界反艦導彈鼻祖德國HS293真的是敗在刮鬍刀下?

事實上,一直到德國戰敗投降,HS293反艦導彈都取得了不錯的戰果。在意大利登陸戰役當中,它和世界上首型制導炸彈“弗裡茨X”一道,重創了英國戰列艦“厭戰”號、英國巡洋艦“薩瓦納”號和英國輕巡洋艦“烏干達”號。到此時,盟軍才對這種德國的秘密武器重視起來,在意大利到處蒐集資料,審問德國俘虜,但效果不大。一直到1943年10月1日,盟軍佔領意大利福賈機場才繳獲了完成的HS293,這才揭開了反艦導彈的神秘面紗。科學家根據繳獲的反艦導彈制導原理,很快就研製出了大批的無線干擾機安裝在盟軍重要艦船上面。但到此時,HS293已經擊沉擊傷共計9艘各類艦船,證明了自己的價值。

俗話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對於盟軍干擾機的反制,德國買上拿出了改進措施:改進HS293A1的無線制導為有線制導,在導彈尾部加裝線筒,內含長度12千米的導線,並用FuG-207“多特蒙德”型發信機和FuG-237“杜伊斯堡”型接收機,替換了先前的“基爾”III/FuG-230b收發系統。改進後製成HS293B型反艦導彈。但德國空軍認為,只有在超過70%遭到干擾的情況下,才有必要將無線制導更換為有線制導。但直到戰爭結束,盟軍也沒能為全部的艦船安裝無線干擾機,所以HS293B型也沒有投產服役。

世界反艦導彈鼻祖德國HS293真的是敗在刮鬍刀下?

另外一種主要的改進型號為HS-293D型反艦導彈。這種導彈開創性的使用了電視制導方式,在彈首加裝了電視攝像頭,用無線電將圖像傳回載機,使轟炸機組可以在惡劣天氣下進行攻擊。這種導彈的特徵是安裝在尾部用於視頻傳輸的八木天線和彈首的攝像機整流罩,但這種新型號出現太晚,首枚HS293D在1944年8月才實驗成功,這時候德軍已經大勢已去,再加上其電視制導的使用“Seedorf”3型和“Tonne”4a型制導裝置並不可靠,這種導彈一共也才生產了255枚,據稱曾經取得擊中一艘英軍戰艦的戰果。

世界反艦導彈鼻祖德國HS293真的是敗在刮鬍刀下?

另外還有一些其他型號的改進型,德國也曾想過在HS293的基礎上研製性能更好,可靠性更強的HS294和HS295型反艦導彈,但這一切都隨著德國的快速失敗而匆匆收場。

截止到1945年5月,德軍一共使用了1000餘枚HS293,擊沉了40萬噸的盟軍艦船,可以說其戰績是相當輝煌的。作為世界上第一代反艦導彈,其也存在很多缺陷,比如最大12千米的射程還是太近;無線制導容易被幹擾,命中率較低;由於其新穎的技術和複雜的工藝製造,使得其可靠性較差。根據德軍統計,裝備HS293的第40轟炸航空團的啞彈率為28%,第100轟炸航空團為25%;攻擊成功率方面,第40轟炸航空團為31%,第100轟炸航空團為55%。

世界反艦導彈鼻祖德國HS293真的是敗在刮鬍刀下?

HS293剛剛出世的時候,世界上尚無反艦導彈的概念,德軍將其稱為“空中魚雷”。以我們現在的眼光看,從它原始的制導方式來看,稱其為精確制導炸彈也可能更合適一些。但無論如何,HS293和“弗裡茨X”一道,將武器裝備進化到了“精確制導”時代。在德國失敗以後,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和蘇聯,結合V-1巡航導彈和HS293導彈,各自研製了第一代反艦導彈。比如前蘇聯的SS-N-1反艦導彈,標誌性的外觀就是在導彈腹部吊裝輔助火箭助推器。然而說到最像,就不得不提挪威的“羅伯特”315艦艦導彈,其不僅外形和HS293十分相似,就連HS293祖傳的目視制導法也同樣被“羅伯特”315繼承。從這個角度來講,HS293是名副其實的反艦導彈鼻祖了。

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