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告诉你,到底谁在说谎

  

大数据告诉你,到底谁在说谎

  苏西又去北海道滑雪了?

  阿梅竟然收到了男朋友送的香奈儿包包?

  连小明都拿到了著名天使投资人的一千万投资……

  才被老板批评过的你,翻完朋友圈又受到了一万点暴击。

  “为什么每个人都过的比我好!?”

  

大数据告诉你,到底谁在说谎

  当你发出灵魂拷问的时候,你不知道的是:

  苏西去北海道陪客户被虐到天天想骂人;阿梅马上要卖掉男友送的香奈儿去还花呗;而小明的那笔投资,也只是空头支票。

  这些每天发着幸福朋友圈的人们,可能转身就在网上搜索:“抑郁症的前期症状是什么?”。

  这就是社交媒体数据的欺骗性,赛斯·斯蒂芬斯·达维多维茨在《人人都在说谎》这本书里, 就谈到了这一点:

  “因为爱面子,人们往往会把生活粉饰的多姿多彩。”

  书中还提到,除了社交媒体,人们在很多场合,对于很多问题都会撒谎,尤其是对敏感问题。

  当被问到人们对于仇恨、堕胎、抑郁、性这些问题的真实想法时,我们得到的往往是谎言。

  那有没有办法揭开世界的真实面貌呢? 作为曾经的谷歌大数据科学家,塞斯给出的答案是大数据。

  《人人都在说谎》这本书就是告诉所有人:大数据是通往真实世界的唯一大门。

  

我是一名互联网数据专家,每天都会跟踪记录人们浏览网页时留下的数据痕迹。根据人们点击的频度,我努力解读他们真正想要的、真正要做的和他们的真面目。 谷歌数据的功能在于,人们会向这个巨大的搜索引擎倾吐他们不会告诉任何人的事情。 人们会对朋友、爱人、医生乃至他们自己说谎,但在谷歌网站,他们可能会分享令人尴尬的信息 。 网络将为社会科学带来一场革命,就像显微镜和望远镜彻底变革了自然科学那样。


  

大数据告诉你,到底谁在说谎

  让我们来跟随塞斯一起,看看大数据是如何帮助人们拆穿“朋友圈”的谎言。

  在社交媒体发表“我的丈夫”这个短句之后最常见的形容词Top 5分别是“最好的”、“最好的朋友”、“真棒”、“令人惊讶”和“如此可爱”。

  然而在搜索引擎上,排在Top 5的就只剩下“真棒”这一个正面词语,其余4个分别是“刻薄”、“一个混账”、“同性恋”和“讨人厌”。

  社交媒体和搜索引擎的冲突令人讶异,隐藏在炫耀、闪亮、积极之后的很可能是抱怨、负面、暗淡。

  然而,这才是真实的世界,是大数据带我们重新认识了这个复杂又矛盾的世界。

  

大数据告诉你,到底谁在说谎

  创建谷歌的初衷是让人们了解世界,不是让研究人员了解人。 意外的结果是,我们在互联网获取知识时所留下的印记却展现了大量真实。

  大数据对于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等各方面的价值,不言而喻。

  能否从浩瀚数据中抽丝剥茧,得出自己的判断,则决定了认知的高度和深度。

  通过《人人都在说谎》这本书,我们能够了解,如何运用好奇心、创造力和数据,极大提升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从数据的海洋中找出现实世界到底如何运作的真相。

  “

  个人的直觉,传统的调研,大众的常识,在大数据时代都可能被证明并不是真实世界的反映。大数据分析可以给我们带来的洞察,让我们能了解这个世界到底在怎么运作,比传统的方法要有效得多。

  ”

  

大数据告诉你,到底谁在说谎

  序言

  许多哲学家曾经猜想有一种“大脑可视仪”,一种可以将一个人的想法呈现在屏幕上的虚构工具。自那时起,社会科学家就一直在寻找可以解读人性的工具。

  然而,这其中却没有任何一种工具能提供大脑活动的直接影像,问题在于这涉及错综复杂的多方面荣誉的许多命题,这些命题即便对一名科学家而言也是难解之题,他要做出一种残忍的取舍。

  当然,在人们倾吐心声的时候,我们可以察觉到其意识流的丰富性,但独白并不是检验假设的理想数据集。

  另外,虽然专注于容易量化的方法,比如人们对文字的反应时间或看到图片时皮肤的反应,我们可以进行统计,但这样我们就将认知的复杂结构简化成单纯的数字了。

  即便是最复杂的神经影像学方法也只能告诉我们一个想法在三维空间中是如何展现出来的,却无法告诉我们这个想法是由什么组成的。

  最具科学素养的科学家也有直觉出现严重偏误的时候。他们凭直觉推断完成一项研究需要有多少门学科的加入,可此前他们压根儿没有从一堆随机数据中排除异常及相悖的因素,也没有采集能代表全体美国人的数据,更不用说代表全人类了。

  这本书介绍了一种研究思维的全新方式。尽管来自网络搜索和其他在线回应的大数据并非“大脑可视仪”,但赛思·斯蒂芬斯–达维多维茨表示,这些数据为窥视人类心灵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大数据告诉你,到底谁在说谎

  凭借网络对隐私的保护,人们敢于坦陈最奇怪的事,有时候(比如浏览婚恋网站或寻求专业咨询时)是因为这些事会对现实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更多的时候正是因为在网上坦陈这些事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人们可以卸下心防,放下些许希望或恐惧,同时也不会有人因此感到沮丧或不适。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人们所做的都不仅仅是按下一个按钮或旋转一个把手那么简单,而是键入数万亿个字符来表达自己心中不吐不快、情绪万千的许多想法。更方便的是,人们以一种方便汇总和分析的形式规定了这些数据痕迹。

  这些人来自各行各业,可以参与那些不那么引人注目的实验,这些实验可以使刺激因素多样化,并且将多种反应制作成实时表格。这些人很乐意提供这些规模庞大的数据。

  1976年,安·兰德斯(Ann Landers)曾经问过她的读者有没有后悔生孩子,她震惊地发现多数人确实后悔过。

  当时她是否被不具代表性的自选样本误导了呢?互联网应该对21世纪第二个10年后期出现的那次多余起名的危机(即“过滤气泡”危机)负责吗?是什么激发了仇恨犯罪?人们会通过笑话振作精神吗?

  尽管我一心认为没有什么可以令我吃惊,却还是被互联网披露的人类性需求(包括一定数量的女性每个月都会在网上搜索“和毛绒玩具滚床单”这一发现)惊到了。采用反应时间、瞳孔放大或功能性神经影像等工具的实验中没有一项能反映这样的事实。

  每个人都会喜欢这本书。赛思·斯蒂芬斯–达维多维茨用他的好奇心和智慧为21世纪的社会科学指出了一条新道路。有这样一扇散发着无限魅力,能够窥视人类内心喜好的窗户,谁还需要大脑可视仪呢?

  东评学社是我发起的一个读书分享会。

  经过长时间的筹备,我从心理,眼界,沟通,认知,财商等等十个方面,精选全球100本好书,助你全方位提升

自己。

  让你轻轻松松读透每一本书,用一年的时间完成别人20年的阅读量。

  从今天开始,东亚君将与各位朋友一起去分享100本书,或者说由我为您解读100本书。

  这些书都是这些年在全球知识界产生过巨大影响、也给过东亚君诸多有益刺激的名作,希望能各位读者带来一些新的冲击和启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