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發現孩子天性涼薄怎麼辦?

西格瑪名筆鑑藏


說天性涼薄有點過了,其實孩子有點自私是天性。一個母親懷孕生產了雙胞胎,兩個孩子在吃奶時不會發生孔融讓梨的故事,動物界也是一樣,是本能,是物競天擇的本性。三字經說,人之初性本善是錯的,但三字經的教化意義在於告誡人們,人之初沒有大惡,大奸大惡都是後天教化和縱容形成的。孩子的生長髮育不但需要食物營養,更需要精神營養。所以對自私的孩子要加強教育,引導孩子助人為樂、分享快樂的樂趣。在物資相對豐富的今天,解決了衣食住穿的基本問題之後,教育是全社會最重要的問題。


無關風月10334


這篇文章所有人的發言我都認認真真去看了一遍,因為我也一直覺得自己的兒子(目前15歲)就是這樣的人,不知感恩,天性涼薄,家裡就一個孩子,我和老公關係很好,從小到大就是我們自己帶的,我自己是老師,他每天都跟著我,有交流有互動,應該說親子方面是不缺的,就是感覺孩子不知體貼啊,我生病了,像別人家孩子那樣遞水,遞藥根本不可能的。到點了知道跑到你跟前要飯吃,平時為了他辛苦累死的好像從來看不到,氣人哦!我經常和老公講這個孩子白養了!可是今年冬天我發現他有變化呢,疫情期間外面澡堂都關閉了,爺爺奶奶家沒暖氣沒法洗澡了,爸爸去接到家裡來,居然看到兒子給爺爺拿凳子,還教他們怎麼用家裡的熱水器,唉吆喂!變了哈!送老人回去有一小段路車開不進,他主動下車攙扶爺爺奶奶到家,所以有的時候可能要等等,會有個讓他開化的點,也可能沒人告訴他我們需要這樣,所以我現在慢慢的學會改變,我需要他關心或者幫助我會直白的告訴他,讓他知道他可以怎樣。


李昂050113


我的父母,從小就覺得我天性涼薄,甚至我自己也是這樣認為的。我媽車禍,我看著她躺在床上,不知怎麼,心中什麼感覺也沒有,也不想哭。我有時會在小事糊塗,大事冷靜不得了。性格也固執,不被束縛。有時候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我沒傷害過別人,也不對別人有不好的念頭。我渴望別人能走進我內心,不然總無時無刻覺得,心中空蕩蕩的,懂得那種感覺嗎?‘孤魂在人間’。我喜歡安靜,喜歡站在人群在看別人嬉鬧,心中明明喜歡別人開拉著我的手,卻會在別人碰我時瞬間躲開。


熠熠紀


天性薄涼?

不存在天性薄涼這一說。正所謂有因必有果,因果報應,逃不掉的。因,產生於家庭,更與孩子父母關愛教育方式有關,會愛,但方式不一定是對的。比如說我大閨女和我老婆,我和老婆工作不在一起,大閨女和我老婆在外婆家生活到8歲後,才和我一起生活。有次吃午飯,老婆面前忙後,幫她刷碗,擦乾,盛飯,倒水……,就像伺候公主的奴婢一樣忙前忙後的伺候,閨女啥也不做,朝餐桌旁一坐,悠哉悠哉的等吃飯,看到媽媽給自己盛到碗裡的米飯,閨女很熟練的口吻頤氣指使的說;“盛多了,我吃不完,少點!”電飯煲就在她邊上,愣是不動手自己盛飯,老婆習慣性的要幫她減飯到鍋裡,我當時就發火要阻止了,老婆竟然埋怨我,說孩子小,不懂事,還和我大吵大鬧。當然,我還是一邊講道理一邊把大閨女給揍了一頓。

冷漠,薄情最主要的萌芽階段就是拿親人對自己的好當習慣,當成了理所當然,然後變本加厲的索取,像蛆蟲一樣無度索取,還理所應當!這怨誰?孩子天性薄涼?胡扯。因果而已。

有次老婆生病了,很重,臥床,大閨女放學回家,看不到生病臥床的媽媽,只是大喊大叫撒潑喊著餓要吃飯。結果我又教訓了她一次,老婆說這閨女白眼狼養不熟,造孽!我當時就和她說,她這孽是你造成的。

之後,老婆終於信我的話,並按我要求來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定要讓她自己來做,事做錯搞砸了不要緊,大不了再來一次。如今,好了許多,尤其是她養了小動物啥的,儼然一個小媽媽,如今還好。

還有那手機,電腦,電視,這些東西真是害人精,盯著小屏幕看一切,現實生活中此人大多冷漠,固執,自私,暴躁等很多負面情緒會逐步養成而不自知。

還有夫妻之間,尤其女性為了男性生孩子,放棄事業,放棄自己的理想,放棄化妝的時間,幾乎全部都花在家庭上,孩子身上,而男性開始感激,後來習慣,之後理所當然,在之後理所當然到感到膩味,煩。不用等人老珠黃,如果男性有個契機,離婚必然。之後女性道了一句;渣男,負心人,男人沒一個好東西。

因果是什麼?先反思自己,再站在別人的角度想一想問題,有時候你會發現問題所在。


陳愛仕達su


二十年前前夫很‘‘認真’’地搭上一坐檯小姐後我們離婚了。他倆結婚後生了一女兒,現在也十三歲了,這是背景。

兒子在上海工作,每逢節假日都要回家看我,也去看他爸。

臘月二十九,兒子和新婚妻子一道去前夫家看望他的,並送去了150個醫用口罩及其它禮品。兒子父親拿水果招待他們,在拿車釐子時被十三歲的女兒俏俏攔住了,這一幕兒子媳婦都發現了,兒媳悄悄告訴了我。這種自私且無親情的女孩長大後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xl1fc


我小時候屬於天性涼薄那種人,不僅對他人涼薄,而且對自己對世界都是這個態度。就是我不喜歡吃東西,不喜歡喝飲料,不喜歡玩具,沒什麼特別喜歡的東西,也沒有什麼是必須有的東西,所有的事情、人和物都是一種可有可無的態度。對待開心的不開心的事情也都沒什麼記憶,真的是萬物如過眼雲煙啊。但天性涼薄並不代表就一定要表現的很冷漠,我幾歲開始就非常會演戲,家裡來人,我其實無所謂,對這個人也沒什麼感情,但我一定會笑的甜甜的說,我好想你呀,在我家吃飯吧……如果有人過世,我並不會覺得悲傷,但是會哭的比其他人更加撕心裂肺。世界在我的眼前不是生活,更像一部電視劇,我是其中的一個演員或者是一個旁觀者。但是這一切沒有人發現過,大人們都覺得我很聰明,但沒人會相信一個孩子會有這樣的思想。其實,孩子真的要比大人想得聰明太多。

現在的我不是這樣了,後來在成長的路上磕磕絆絆,早就不是旁觀者,而是生活的人了。我現在很希望我還是小時候那樣的我,沒有執念沒有喜好,來去隨意,得失無謂,不被傷,不念情,表現的是應該有的樣子,而不是真正的想法。

我覺得或許是我剛出生的時候還殘留著上一輩子的意識,所以明白人生只是一場遊戲一場夢,萬事不比當真,但隨著時間推移就如戲越來越深了。但生性涼薄的人是很可怕的,他們往往不在乎規則情感,擁有強大的自制力。我小的時候只要決定做什麼就一定會做,腦子裡下一個指令身體一定會執行,很多時候連我自己都害怕有一天我會做什麼危險的事情。


迦南不二


我小時候也把我爸嚇住過。就是他讓我幫他剪指甲,但是那個指甲是壞掉的,他一直叫疼,讓我輕一點兒,然後我看了他幾秒鐘,很乾脆的一下子就把他的指甲剪了。我爸當時嚇愣住了。後來他給我媽說,這孩子的個性挺狠的。我說: 長痛不如短痛啊!那時候挺小的,好像才六歲吧。長大後我的性格很理性,很少像其他女孩子那樣,感性的處理很多問題。我個人覺得挺好的。涼薄這種東西看怎麼說吧,其實人生終歸是孤獨的,做人可以善良,但不能軟弱。也不能逢人就掏心掏肺。對我好的人,我絕不虧待。但對不起我的人,我也從不原諒。能較理性的看待問題處理問題的人總比傻白甜好吧?[捂臉]


麗享主義


不會存在孩子天性涼薄,這一說。

性格都是後來形成的。

一母同胞的孩子,天上地下的差異。這種例子的多的很。

鄰居家大孩子生下三個月,就忙著上班,婆婆把娃抱回家去養。

大孩子不到三歲生下了小孩子,婆婆和公公要在家照顧大的。沒辦法她就辭職,親自帶小的。小的三歲能上幼兒園的時候,她就把兩孩子都帶在自己身邊。

但是,兩個孩子性格完全不同。

大寶內向不合群,愛在家看電視。常常數落妹妹這不對,那不對的。妹妹跌倒了,也不拉一把。

二寶是個小人精,常常有好吃的,給爸爸媽媽姐姐挨著分享,也喜歡和小朋友們玩。

甚至對沒有帶過她一天的爺爺奶奶都非常親,回老家總要給爺爺奶奶準備禮物。相反,被爺爺奶奶帶到六歲才到父母身邊的大寶,提起回老家看爺爺奶奶,就很不耐煩,總以學習或同學約著玩來推脫。

這一母同胞的姐妹,截然不同的性格難道是天性?

其實,孩子的性格是後天培養的。

尤其1-3歲,是孩子內外向性格的形成期。我們父母卻總覺得孩子小,隨便讓爺爺奶奶帶到懂事了,再教育。

許多老人,年歲大了,應付自己的日常起居都比較吃力,還帶著孩子,不但體力跟不上,心情也會很糟糕。

帶孩子,尤其帶1-3歲的小孩子,是很需要耐心和智慧的。在這一時期,如果孩子常備指責,被圈在家裡看電視,或只在老人堆裡曬太陽,很容易形成內向孤僻的性格。

4-8歲是形成孩子格局的重要時期。如果父母常教孩子自己的東西不許小朋友,或同學碰。不帶孩子幫爺爺奶奶好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教育孩子幫助同學,幫助他人。那麼孩子很容易形成涼薄的性格。

希望父母思考自己平時的教育方式,對症下藥。孩子還未成年,多引導,一定會有所改善。


涇胡仙兒


天性涼薄…

肯定是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的影響啊。

我父親家重男輕女,父親對我極其不喜,甚至可以說厭惡。雖然沒有特意虐待過吧,不犯錯就是無視,犯錯就打,父愛什麼的從來沒體驗過。記得小時候哭不停,有人一說我爸來了,眼淚瞬間就憋回去。

後來父母鬧離婚的時候,我上小學,媽媽害怕我難過最後告訴我的,但當我知道的時候,心裡竟然有種解脫。

後來媽媽帶著我很不容易,每天掙錢,除了給我錢,我們基本零交流。有一次我媽問我為什麼這麼冷漠,為什麼和我爸一樣。當時我只有迷茫,我冷漠了嗎,那遇到這件事應該是怎麼反應?我不知道,因為我從來沒看過別人家是怎麼交流的,父母傳遞給我的就是這樣的

直到後來,我遇到了現在的老公,他給了我,我從沒感受過的那種感情,也正是我童年缺失的那種感受,雖然它代替不了父愛,但是我是真的第一次感覺到了,關心,心疼,還有愛。

去他家的時候,我才知道,原來一家人還可以這麼相處。爺爺奶奶可以這麼寵我,公公婆婆知道我家情況(父母從來沒給我買過生日蛋糕,我媽只知道給錢讓我和同學過),公公特意和我買個蛋糕過生日,20年來那是我第一次和家人過生日。也是那時候才感覺到心的溫暖。

溫暖會傳遞,那時候我知道以前對辛苦的媽媽不聞不問的確很冷漠,知道了媽媽不是不愛我,只是不會表達,認識我老公一家後,我和我媽之間也越來越溫暖。我學會了,怎麼表達愛。

所以孩子的天性涼薄,絕對和父母有關,如果你愛你的孩子,那就告訴他,讓他感受到。


AA露卡AA


離異兩年多,獨自一人撫養兩個孩子,目前女兒五年級,兒子二年級。整天整天圍繞孩子轉,沒一人能幫忙。也沒有嬌慣孩子,疼也是很疼愛的,可是總覺得孩子就是很冷血。放假了他們去了父親那裡,很少主動打電話給我,我打電話過去也是說不了幾句就掛了,從來不說想媽媽這樣的話。特別是這次疫情爆發,一方面他倆剛放假就去了爸爸那裡,另一方面我自己孃家人沒打招呼全部去了上海,我一個人在家一個多星期了,像被全世界拋棄了一樣。沒人懂我此刻的心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