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打綠出道前的專輯你見過嗎?看臺灣錄音師楊維夫講述90年代故事

​“上個世紀90年代冒頭的錄音師,其實經歷了一個斷層期。”談到那個美好而遙遠的年代,來自臺灣的錄音師楊維夫頗有感懷。


“小型工作室變多了,大型工作室開始沒落,模擬調臺開始向數字調臺轉型。我們這一代錄音師正是在這個關鍵的轉折點走出來的一代。”

蘇打綠出道前的專輯你見過嗎?看臺灣錄音師楊維夫講述90年代故事

楊維夫


01.從編曲師到錄音師

楊維夫從小在音樂的氛圍中成長起來。他的小提琴老師是大師馬友友的父親馬孝駿。十分熱愛音樂的楊維夫卻因為學費湊不出來而差點與音樂擦肩而過。為了有學小提琴的機會,他請求老師讓他打掃大院來換取學費。

在這樣的音樂氛圍中成長起來的楊維夫,在17歲剛剛開始工作時,就堅定地選擇了音樂的世界。“當時跟著我的老師開始做編曲和MIDI的工作,後來開始自己做編曲師。


”做編曲師免不了和錄音師有不少的接觸,多番交流下,楊維夫發現錄音師對於音樂的理解和自己有很多不同。“我開始對錄音師的工作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想弄清楚是什麼使得我們不一樣。”


帶著這樣的好奇,楊維夫踏入了錄音的世界。


蘇打綠出道前的專輯你見過嗎?看臺灣錄音師楊維夫講述90年代故事

剛剛進入錄音時,是2000前後,剛好是臺灣正在經歷模擬調音臺向數字調音臺轉型的時期。而伴隨著調音臺的轉變,臺灣錄音屆也在悄然地發生著變化。


隨著模擬向數字的轉型,中小型工作室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數字調音臺的易用性和更能接受的價格讓更多的年輕人加入了這個行業。與此同時,許多“老一派”的大型工作室,在這一波“新浪潮”的衝擊下,開始走下坡路。

“許多錄音師排斥數字調音臺,但時代總在往前。”


蘇打綠出道前的專輯你見過嗎?看臺灣錄音師楊維夫講述90年代故事


楊維夫的一代錄音師就是在這樣的轉型期中成長起來的。


然而,在新銳蓬勃的力量下,自然也隱藏了不可避免的弊端。“進入錄音屆的門檻降低了,在我們中間卻出現了一個斷層。年輕人嘛,總覺得數字調音臺太方便了,所以就不願意再到錄音室裡紮紮實實地學習基本功。”楊維夫說道。


而楊維夫是幸運的。剛剛進入這個五花八門的世界裡,年輕的楊維夫對於各式各樣的工作都充滿了好奇。從2000年到2013年,他在臺灣文工團開始了自己的另一份工作。“我做過節目編導、音樂製作,當然還有錄音的工作。”


蘇打綠出道前的專輯你見過嗎?看臺灣錄音師楊維夫講述90年代故事

蘇打綠出道前錄製過的專輯

蘇打綠出道前的專輯你見過嗎?看臺灣錄音師楊維夫講述90年代故事

蘇打綠出道前錄製過的專輯

蘇打綠出道前的專輯你見過嗎?看臺灣錄音師楊維夫講述90年代故事

楊維夫製作過的專輯

蘇打綠出道前的專輯你見過嗎?看臺灣錄音師楊維夫講述90年代故事

楊維夫製作過的專輯


“從編曲開始,然後到工程,然後再去探索其他的領域,這樣我才不會對聲音有過於主觀的判斷,能夠更客觀地去判斷應該要去呈現怎樣的氛圍。”楊維夫認為,作為一個錄音師,真正需要做到的是呈現聲音最好的狀態。


“錄音的好壞不在於設備,而在於一瞬間的捕捉”


02.從錄音師到教育者


從學徒一路摸打滾爬,楊維夫終於在2013年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真美麗錄音工作室”。也正是這個時候,楊維夫萌生了要做音頻教育的想法。

“音頻這個東西很難用形容詞去形容。就像很多厲害的調音師,他們知道如何去做但是不知道如何告訴你,無法用一種大白話去解釋音頻。”


因此楊維夫在工作室成立的前兩年,去進修了多媒體制作與數字多媒體設計。希望用多媒體的方式,讓音頻的教育可言可喻。


“我在進修時領悟到一件事,那就是音頻其實是有畫面的。比如錄音時分了很多軌,這些軌我們可以類比為PS的圖層。我們要遮住哪些軌,要露出哪些,這和PS修圖時運用不同圖層的原理是一模一樣的。”


領悟了這點後,楊維夫開始進入校園,用他的方式去進行錄音課程的教育。


至今為止,楊維夫已經在臺灣的十幾所高校完成了他的課程。


楊維夫的教學有他自己的一套理論,他會以物理的角度、心理的角度以及麥克風設置等實用課程出發,循序漸進的培養出有紮實基礎的新生力量。


蘇打綠出道前的專輯你見過嗎?看臺灣錄音師楊維夫講述90年代故事

蘇打綠出道前的專輯你見過嗎?看臺灣錄音師楊維夫講述90年代故事

蘇打綠出道前的專輯你見過嗎?看臺灣錄音師楊維夫講述90年代故事

蘇打綠出道前的專輯你見過嗎?看臺灣錄音師楊維夫講述90年代故事


錄音課程,聽上去是十分專業的內容,但在楊維夫的錄音課程,留出了一片小天地給音樂賞析。


“我會去找幾個比較單純的樂風,比如像藍調和爵士,首先讓學生們看看音頻軟件是如何進行分析,然後再讓他們用耳朵去聽。讓他們感受機器和人耳的差異在哪裡?每一個樂風的樂器比重是什麼?在這樣的鑑賞後再去跟同學討論,這樣子他們才會對聲音有更深刻的認識。

蘇打綠出道前的專輯你見過嗎?看臺灣錄音師楊維夫講述90年代故事

而對於網絡課程,楊維夫也有自己的看法:“網絡上的許多課程都是操作使用的指引。但音頻的世界裡除了規範的技術以外,還有很多東西是與人有關的,必須在人與人溝通中才能融會貫通的。比如,一個混音出來,你覺得這樣子是好聽的,但是他覺得是有一點點落差感,那這個落差感差在哪裡?原因在哪裡?要怎麼樣去修正?這些就是需要通過討論出來的。”

03.從教育者到藝術家


如果說用一個詞語來介紹錄音師這個職業,楊維夫想到的是“聲音魔法師”。“就像我剛剛說的,錄音師對於音樂的操作,就和修圖一樣,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讓聲音更有藝術感和美感。”


楊維夫說,錄音和混音就如素描一樣。先建構畫輪廓,然後建構線條,最後最重要的陰影和明暗比例。錄音時收進來乾的聲音,然後加一點點的“亮面”,讓聲音更有金屬感;或者是加一點點陰影,讓它更立體。


“用這樣的語言來講課,學生才更能想象得到錄音師到底是做什麼的。”


一場採訪下來,筆者能感覺到楊維夫對於藝術,尤其是視覺藝術的喜愛。作為一個聲音世界的導師,這樣的喜好未免顯得有些特別。


然而讓人驚喜的是,楊維夫將他的喜好與他的事業結合得相當完美。在技術教育之外,他在嘗試著做更加藝術的事情。


“我比較想做的事情,是用聲音來詮釋一個裝置藝術。”聲音裝置藝術,咋聽之下,確實難以理解。


楊維夫解釋道:“我一直認為聲音其實和光是一樣的,光可以聚焦到不同的人身上,不同的人對光有不同的理解,也就出現不同色彩的世界。而我們是不是也能讓聲音聚焦在一個人,或者如何讓聲音折射到我們想要折射的地方,然後每個人對於折射到自己身上的聲音都有著不同的感受。我很好奇那會是什麼效果。”


楊維夫盼望著有一天,音頻教育能以更藝術的角度去展現。“錄音實際上在記錄什麼?錄音可以發展成怎麼樣?然後怎麼樣去聲音視覺化,這都是我正在探索的。”

楊維夫在近年完成了一張聲音藝術專輯《紊》,裡面的第六首是他製作的噪音音樂,取名為《4分44秒》,致敬約翰凱奇的先鋒藝術《4分33秒》。他在這首歌裡藏了一個小秘密——當人們打開頻譜軟件分析這首歌的頻譜時,會發現頻譜的錯落中出現了一句話:


“聽世界在唱歌,音樂多美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