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賠款”分39年還清,但大清10年後就亡了剩下的還完了嗎?

自第一次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飽受西方列強的壓迫和凌辱,老百姓對洋人的怨恨也越來越深。1899年10月,今河北省邢臺市威縣的教民和當地民眾發生衝突,成為了義和團運動的導火索。這條導火索將中華民族和帝國主義沉積已久的矛盾點燃,聲勢浩大的義和團運動就此爆發。義和團以“扶清滅洋”為口號,排斥一切的外來事物,也讓腐朽的清王朝看到了“希望”,決心用他們對抗列強。

“庚子賠款”分39年還清,但大清10年後就亡了剩下的還完了嗎?

1900年6月21日慈禧太后頒佈懿旨,以皇帝的名義發佈《對萬國宣戰詔書》,正式向英法等11國列強宣戰。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是列強進攻清朝,清朝主動宣戰這還是頭一遭。而且這次宣戰的對象多達11國,當時全世界幾乎都在他們的統治或者殖民統治之下,慈禧太后此舉不啻於與全世界為敵。滿腔的鬥志無法彌補現實中的差距,在列強的進攻下,中國軍隊一敗塗地,慈禧太后只能帶著光緒帝出逃。

“庚子賠款”分39年還清,但大清10年後就亡了剩下的還完了嗎?

慘敗讓慈禧太后意識到,還是要同列強講和。只要“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伺候好這群洋老爺,才能確保大清的統治無虞。於是她派李鴻章與奕劻,去跟洋人談判,協商停戰後的割地賠款事宜。經過一番討價還價,雙方終於在1901年9月 7日,簽訂了《辛丑條約》。因為義和團的參與者都是中國的百姓,所以列強把這筆賬算在了百姓的頭上,有4.5億人,那就賠4.5億兩白銀!

鑑於清政府已經拿不出錢來了,所以列強准許清政府以海關關稅做抵押,分39年還清。列強也要求加利息,所以到最後清政府需要償還的本息之和達到了驚人的9.8億兩!可是清政府還了10年後,在1912年就宣告滅亡了,剩下的債呢?因為當年是庚子年,所以這筆鉅額賠款被中國稱為“庚子賠款”。人和人之間或許還有“人死債消”的說法,但國與國之間不可能,大清沒了民國政府接著還。

“庚子賠款”分39年還清,但大清10年後就亡了剩下的還完了嗎?

庚子賠款的各國佔比如上圖,可以看到沙俄的佔比最多,達到了29%左右。但這筆鉅額賠款,直到蘇聯成立後,就被蘇聯放棄繼承了。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在“一戰”戰敗之後,被中國以戰勝國的身份停止支付了,這22%也就算還完了。英法兩國算是難兄難弟,這兩個國家在1920年宣佈放棄索要剩下的賠款,這加起來的27%也算還完了。美國雖然只佔了8%,但在報戰爭損失時卻翻了多倍。

這個內幕後來被駐美公使梁誠悉知,為了給祖國減少損失,他開始遊說美國國會,並大肆製造輿論壓力。列強都在注意美國的吃相,美國政府顧忌國際形象,宣佈將對美賠償的部分拿出一半幫助中國發展教育。後來中國近代的眾多科學家,都是留美幼童。至於意大利的6%,也在1933年被意大利政府主動叫停。因為剩下的西班牙、葡萄牙等6國加起來佔比還不到1%,所以圖中並沒有列出。

“庚子賠款”分39年還清,但大清10年後就亡了剩下的還完了嗎?

所以庚子賠款佔大頭的幾個國家中,只有日本所佔的8%是足額支付的。當各個國家都放棄和退換賠款時,日本為了國際形象,也主動提出放棄部分賠款。但他們有附加條件,這一條件也逼得民國政府只能選擇繼續支付賠款。後來日本又效仿美國,在華設立基金獎勵文化團體,美其名曰幫助中國發展文化事業。但令人不齒的是,從來沒有一箇中國的文化團體成功申請到基金,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庚子賠款”分39年還清,但大清10年後就亡了剩下的還完了嗎?

讓我們唏噓的是,直到“七七事變”爆發、日本帝國主義開始全面侵華之後,對日的庚子賠款也還在支付。直到1939年1月15日,國民政府財政部才正式宣佈,對日的庚款已經全部還清。當初說好的39年還清,最後也用了37年;說要支付的9.8億兩,最後實際支付5.76億兩。歷史給我們以血的教訓:“落後就要捱打”!但好在“西方殖民者八百年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線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以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