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对《易经》感兴趣,想从头学起,有推荐学习方法的吗?

土豆丝么土豆


对《易经》感兴趣,想从头学起,有推荐学习方法的吗?

学习方法很重要

易学发展到现在,内容浩如烟海,其中迷雾重重。好的学习方法,对于学者,就像灯塔之于航船,指明方向,堪破迷雾。

以我浅见,学习易学的方法,最好就是“从头学起”。何意?

目前而言,易学分数理,义理,其中流派繁多。多歧亡羊。今天画画,明天弹琴,后天跳舞,越学越乱,无法精深,甚至越学越糊涂。

怎么才能确定目标,一条路走下去呢?就是追寻到根本。也就是“从头学起”,找到最初的“易”

“易”是什么

是“变易,不易,简易”?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厚德载物”?是“天地规律”?是“六爻、梅花、八字、奇门、紫薇、太乙、六壬”?这些都是对“易”的解读,应用

传说中伏羲一画开天,画出阴阳八卦。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易”最初的样子。在远古时代,最初的时候,“易”就是阴阳八卦,一条实线,一条虚线,两条线组成四象,三条线组成八卦。除此之外,别无其余。

之后,就有了无数的解读。蓍草卜卦,文王演《周易》,孔子作《易传》,京房六爻纳甲,陈抟太极图,邵雍梅花易数,子平八字,诸如此类。都是在讨论阴阳

我们可以发现,“易”最初所有的信息就是阴阳八卦,是没有五行,也就是木火土金水的。后来的五行学说,受到阴阳八卦的影响,也就有了阴阳五行的结合,五行分别划归了阴阳,比如甲是木之阳,乙是木之阴,丙是火之阳,丁是火之阴,等等。

数的演变也类似,此处不展开。

不论数理还是义理,最根本的就是阴阳,这是“易”最初的样子

怎么学易

后世对“易”的解读多不胜数。其中最广为人知,甚至当做易学源头的,是《周易》。今人说的《易经》也指的是《周易》。

可惜时代久远,语言文字的读音和含义,都经过了不知多少次的演变,今人很难明白当初的含义。有些“大师”言称自己掌握了《周易》的演变,知道最本源的含义。我们不妨想一想,如何证明呢?回到当初的时代吗?我们甚至不能确定《周易》原本的文字,在时光的长河中,一代代的传承中,有没有错漏,有没有修补?还是当初的样子吗?

历经沧海桑田,没有改变的,只有阴阳八卦,这最本源的符号

圣人的见识、智慧远超我们。虽然有些文字我们不能理解,也不妨领会一二。孔子在易传里写:“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又有: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实是点明了学“易”的要法。

一:人事变化永不停止,代代不同。我们要学会对应,阴阳、八卦如何对应到我们面对的问题?新媒体属于什么卦象?作者和读者属于什么卦象?相互的关系是如何的?丈夫、妻子、男、女朋友分别属于什么卦象?怎么处理当下的难题?病毒属于什么卦象?如何防范?这都要求我们根据时代需求,变化的看待易学,而不是以祖先定下的为铁律,毕竟祖先的时代没有设定手机是什么卦象。

二:万亿年前,太阳升起、落下,昼夜交替;四季流转;月盈月缺;天地交泰;生老病死;寒热变化;今日亦然。伏羲画八卦始,至今日,阴阳八卦的构成,不曾改变。时代虽然在变,但演变的方式总是非常类似,这从历史书上最容易验证。我们每个人,也总是容易摔在类似的坑里。我们可以常常体悟生活,身边任何的小事,都有阴阳,都是“易”。《阴符经》里写: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

三:怎么体悟生活,感悟阴阳呢?“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时代在变,事物在变,人对快乐、悲伤、痛苦、幸福的感知,却没有变。正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当我们能静心,会体会到歌曲有自己的气质,图画有自己的气质,文字有自己的气质,万物都有自己的气质。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气质各不同,照两类分,可知阴阳;按八类分,可知八卦。由此,可旁推万物。

善易者不卜。体悟阴阳八卦,知天地人事,一动一静间、一远一近处自和天意

在此,我推荐大家可以搜索阅读《大简易经》(李冒海老师),实是在下认为最好的学易、入门著作。

有需要的可以联系我,李冒海老师免费公开了《大简易经》电子版。

希望易学可以被更多人认识,帮助更多人。


归元说


先对你说一句,“一入易学深似海”。

你想学习易经,说明你已经在想方设法改变人生,在思维觉醒,是好事。学了传统文化,人生不迷茫。

我以过来人的经历说说如何学习,首先自己看书学习不可能,很生涩,难以理解运用。

单纯想学习易经,推荐到一些音频平台上,去听听曾仕强的周易讲座,是目前对于如何把易经应用到生活工作中最好的解读。听完后你就能很清楚的明白易经到底是干啥的。

推荐一个曲黎敏老师,音频平台和一些视频平台都有她的内容,主讲黄帝内经,也是通俗易懂融于生活。古代是医易同源,这个世界是一个大宇宙,而人体是一个小宇宙。最终追求的是天人合一,所以你学完这个就能明白中医阴阳五行的大智慧,也可以通过一些顺应自然的养生之道。



学习易经也好,黄帝内经也好,通过上面两个人的讲解学习,你就可以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如果你想易经入门,然后学习一些术数预测之道,那么不建议你自学,即使市面上有一些所谓的术数书籍,但是“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学来学去还是会一片迷茫,我之前也是一直自学,五年都还是在门外徘徊,还自我感觉良好。遇到有缘的师父,也就三五年的时间。

你若自学术数,先要了解清楚市面上的术数类型,八字,六爻,梅花,奇门遁甲,太乙神数,紫微斗数等等类型,这些类型还衍生出很多的流派,比如盲派八字,新派八字,这个那个的,,,你要想清楚选好什么是适合你的。


在给你推荐一个免费的学习方法,选好术数类型后,你去某宝搜索这个术数,有一大堆的教程视频。但是鱼龙混杂就需要你自己甄别了。

上面说的这些其实还是在自学范畴,真正有心想学,那么你会在你的人生道路上遇到有缘的师父,带你入门。一门一派,有根有缘,言传身教,才能学到真正的传承。

以上是灵清阁国学的解答,喜欢的朋友多多点赞评论,谢谢。


灵清阁国学


《易经》,一般说的是《周易》,一直被称为最难的儒学经典之一,通常意义上含《经》《传》两部分。之所以为“儒学”经典,是因《易传》传为孔子所做,也就是为《易经》做过注解。

我个人的见解,若要学《周易》,首先要通读熟读《易经》原文,连《传》也不要看。而不是上来就看注解,否则很容易被引入歧途。

《易经》后世之所以有许多版本的注解,流传的多为著名的儒家学者所做,但其中颇多矛盾之处,就在于每人在注解时都会来带些“私货”,也就是把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引入其中,争夺对《经》的解释权。就如同翻译中要求的“信、达、雅”,如此一来,首先的“信”就没有了,后面做的越多,错的越多,不可全信。

“微言”未必有“大义”,是后人在努力找寻其大义。

《易经》本就是一本占卜的书,也就是算卦用的工具书,假托周文王所做,后世传被孔子注解,作《易传》,也不一定可信,怀疑皆是拉大旗扯虎皮。时代这么久远,不可考。毕竟汉武以后独尊儒术,扯上老夫子地位高。跟太极、阴阳五行扯上关系,不怪儒家,那是道家跟风,硬扯上的。《道德经》里也没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

后世儒门学者们皓首穷经,想从孔子有限的几本著作及可能为孔子所做的典籍中去寻找夫子的“微言大义”,就跟我们小学时阅读题总结“主题思想”,完全是把今人思想强加在前人头上,很是扯淡,多为曲解与谬误。

所以,你若想研究《易经》来算卦蒙人,读上两篇记住几句就算了,需要学的不是“经”,而是“术” ,就是“应用心理学”,直白点就是“忽悠大法”,因为算卦靠手段,而不是经书。



若真想研究《易经》 本身,建议先把原文背熟,日日诵读,同时多看《道德经》《韩非子》《论语》等春秋时著作,用以了解当时文字的本意,自己去试着注解《易经》。后人注解可用以验证,但不可偏听。

说实话,我不建议整天研究经典,古不如今,有空还不如看看现代科学方面的书,对提升能力、素养更有好处。不是满口之乎者也的,就是有文化。

一家之言,我现在读古文就是如此。学古而不泥古,是我的一贯主张。


小学奥数时光老师


初学周易,先学基本的易理,明阴阳,晓八卦,易经大类:象、数、占、理。这就是学易的基本过程,易经本就是卜筮所用,先了解基本的周易中的一些概念,比如:阴阳,五行,八卦,先天,后天,河图,洛书等,然后选择一门占卜的方法进行学习,如:蓍草占卜,金钱占卜,六爻断卦,四柱断卦,梅花易数等,都可以。不需要贪多都学,学一门就行了,我自己学的是梅花易数。其实学习占卜不是真正为了占卜,“善易者不卜”,只是为了了解和运用周易的阴阳之理,八卦之数象而已,这时候对周易的象、数、占有了基本的了解,就可以学习“理”了。这时候才只是开始,关于“理”,如果对儒家学问比较通透,可以直接学习孔子的《十翼》

,也就《易传》。如果不想读古文,对儒家学问不甚了解,建议看朱高正先生的《周易六十四卦通解》,《周易六十四卦通解》是本很好的书,但是其中有些东西需要辩证的看待,比如把“阴爻”“阳爻”直接比作男女的生殖器官,这个就是谬论,南怀瑾就非常严肃的批评过这个问题。所以不可尽信书,要取其精华。也可以看南怀瑾先生的《易经杂说》,这个可以说是本启蒙书,但是也不可尽信,这本书多用现代人的视觉,和现代人的现象、科学来解释古代人的哲学,我觉得还是有点问题的。所以有些东西还需要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

最后祝您学习愉快,在易学中有所收获,愿与君砥砺切磋!


洞庭寒鸦丶


不知你多大年龄,最好四十五岁以后再研习。年轻时研习易经一个是耽误正事第二是悟性不够。

学习易经切忌盲目崇拜古书古义。随着社会文化领域开放包容,以前斥之为封建迷信的易经八卦风水堪舆等领域也不再受打击限制。爱好者们与日俱增。一旦踏入此门,绝大多数爱好者们都将皓首穷经也不会有学通的那一天。

这是有几种原因造成的:一是爱好者们基本都是购买社会公开出版物来自己学习的,社会公开出版物从古到今是不会有真经的,这个大家用理性的头脑分析下就可以知道,如果社会公开出版物里面有真理,比我们悟性高的人有的是,社会上早就大师满天飞了,风水宝地也早就被人挖光了,还轮到到我们?二是参加一些公开培训班,这也是学不到真经的,大多数时候这些培训班反而会将你引向歧途!三是抱着不想学习交流的目的结交其他爱好者,名曰互相切磋探讨,其实谁掌握了真理也不会告诉你,研习风水奥秘只有学习,没有互相学习。四是盲目崇拜古人,把得到一本古书或者碰到一个满口经书语句的人当做宝贝,以为得到了真传。

这里专门对盲目崇拜古书古义这一关键制约爱好者们悟道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

一、先说古书对远古中华神秘文化传承是否就是真传。所谓我们的说的古书最早至春秋时期,老子孔子那个时代,再早的古书基本没有了,最晚要到清初的书籍,再晚就不叫古书了。那我们来看看甲骨文的发现解读考古发现就可以了解这些古书是否是真传。甲骨文是我国已经发现的具有严密结构系统和最成熟的也是最早的一种古文字。在清朝光绪年间,古董商、金石学家王懿荣,有一次他看见一味中药叫龙骨,看见上面刻着字,于是他把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他把这些奇怪的图案画下来,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那里又出土了一大批龙骨。发现甲骨文到现在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孔子和《说文解字》许慎都没有见过甲骨文,截止近代一百年前的古人直到孔子时代的古人都没有见过甲骨文,何谈这些古人写的古书就是真传呢?包括孔子所做的周易十翼也是有偏差的。举个例子:各种易学书籍中都对天干地支的蕴含的意义做了解释,甲是一颗种子种到了田里,乙是种子发芽了等等,天干地支是反映的植物生长死亡的过程。其实经过对甲骨文的考古发现,天干是商代十个大部落的名称。由此可见大量古书的谬误!

二、再说天文地理自然科学的发现发展。1543年哥白尼因为日心说而被教会烈火焚身,距今近六百年。我们中国是在清末才奉行日心说。在此之前古人是站在地球观测天体,一直奉行天圆地方的地心说,连地球是圆的都不能发现。基于地月系统的历法有很多弊端,与自然不可调和后,又置闰月,补足地球围绕太阳实际天数。并不是说我们的祖先不伟大,虽说没有发现日心说,但我们的祖先从汉朝时期就能精确地计算出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轨道和周期,比如岁星木星,古人就计算出木星每12年运转一周天。但是在观测天体时是一种人站在地面的视运动,因为地球公转的原因,产生了木星的停留冲逆等视运动,我们现在知道了其实木星一直在公转,并没有停留。再远的天体,我们祖先就没有发现了。由于古书都是参照的地月系统,那么由此产生的理论就大多数不符合自然。我们作为互联网时代人,就不能抱着古人的理论当宝贝,在故纸堆中打转转,不越雷池半步,那我们所学所思同样不会有进步。

三、古书多数是伪书伪理。古代也和现代一样,有的为了留名,有的为了炒作。即使有真才实学的大家,著述时也用一些阴晦的口诀隐藏了真经。比如:江东一卦从来吉、八个四个一, 先看金龙动不动,次察血脉认来龙等等,后世解说五花八门,各执己见,风水流派林立,其实风水真理只有一个。

四、晦涩难懂的术语。比如什么是风水?解读也是五花八门;什么是玄空?解读仍然无所适从!更别提什么些子法、天步真元等等。爱好者随着看社会公开出版物越来越多,更加是一头雾水!


天理地理人理


没有师傅带你入门你自学成才的几率几乎没有。

初学是从周易八字,五行易数开始。

八字是推甲子,师傅带你一星期你就入门了,自学三年也许你只能背顺口溜。

现在,教你,你学习,这两个条件都有困难,劝你还是不要学的好,一旦入门,会有很多能卡住你的地方,废寝忘食的求解会耽误你很多的时间。

自己再好好考虑考虑吧。


用户碧家小玉


您好,我是云季,专注周易,国学文化辩证实践应用,有问题可以留言,为您解答。

一 学《易经》哪方面?

现在无非是两种体系,第一只是学习易理,那么这种呢单纯就是停留在理论派,没有实践应用。第二是用来实战派,这种需要作用象、术、理来做预测,可以说是非常全面,要学很多。

二 第一种学习方法

如果单纯只是第一种,那么就需要《易经》认真的去钻研它的易理和其中的哲学,懂得处世之道,很多人会推荐很多书,但如果学第一种,那么我的经验中只需要好好的钻研《易经》这本书,然后自己去揣摩,尤其在晚上去用心品!



三 第二种学习方法

既然有志研究第二种,那么单纯《周易》一本书根本不够,是需要学习很多的术数,比如奇门遁甲,梅花等等,这是专门的课题,接下来在反复实践总结,变回慢慢踏入!以后才会登堂入室。


四 学习心态

一个事情坚持三天是心血来潮,一个事件坚持三年才是热爱,所以不要心急,心急是研究《周易》最大的弊端,我研究易经已经八年多,所以希望您有个好的心态!


嘉宇堂周易


想学易经,首先你得明白自己学习易经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算卦、占卜?还是为了了解一下国学经典,使自己能够多些智慧。目的要明确,如果单单的是为了读一些可以让人明白事理的知识,建议看一些白话文的讲解,了解一下就可以了,如果是为了预测那要知道易经预测的原理是什么。

很多人把易经看的神乎其神,把研究易经的人看做是装神弄鬼,其实,那都是不了解易经的根本的实质。那什么是易经?其实,易经就是古人最初认识大自然的一个总结而已。我们来看先天八卦,古人对大自然和我们是一样的充满着探索的欲望,我们不也在想象和探索着宇宙吗?对于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呢,易经就是对于世界的一个认知。

古人想象着人类世界没有形成之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现象,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发现头顶上是天,脚底下是地,并且观察到,天空与地面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是通过气流的运动,天空的气是向下的,地面的气是向上的,天地之间产生了互通,比如热气与冷气的交换,正是因为天地之间的阴阳气的互通与上升与下降,东方有太阳,白天升起,西方有月亮,晚上升起,日复一日,从未改变,古人又看到大自然还有雷电,风雨,高山,海洋,这就是八卦的真正含义:乾,坤,离,坎,震,巽,兑,艮,那么从字面来看,你不知道它啥意思,其实,这都是用八个字来对自然现象的总结,比如,打雷的时候就是震动,就做震,这个可以理解吧,乾的本意是什么?阳气升腾,所以就代表了天,所以学习易经要把这8个字的本意去弄明白,其实,这8个字就是形象的比喻了大自然的现象,这样一来你就知道了易经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籍了吧,它是一本阐述自然起源与现象的一本书,那为何有预测功能呢?

其实,易经的预测功能就是一个对现象的解读,比如我们看到天空中出现了阴云,那么就要考虑是不是下雨了,这几天天气阴了,是不是就要考虑不能洗衣服,晾衣服了?这个就是从现象上做了一个分析,从行动上做了一个规划。

那么易经64卦呢?把大自然的现象总结出来,然后分析这些现象背后可能会产生的问题,让人们能够尽早的认知到危险与危机,适当的采用合适的办法去处理,避免产生更大的损失,所以,你也不要把易经看的那么复杂,深奥,它其实就是古人把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和看到的现象总结出来,让我们来进行参考,更有利于我们的生活,工作而已,易经虽然阐述的关于人类的不多,但是,阐述的一切都是为人类服务的。

那卦是什么?挂就是我们看到的一个现象,从现象中去分析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八卦就是八种现象。五行呢?其实就是在八卦的基础上对大自然的延伸认知,是对大自然的物质形态的一种关系的认知,也就是说,大自然之间的物质都是有关系的,比如,你垃圾乱丢,不爱护环境,那么环境就会受到污染,反而去侵害人类,五行八卦都是阐述的大自然中物质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五行也是一种形态的总结。

那么我们知道了易经八卦的现象如何预测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那才是学习易经的核心。我用五行关系来解释如何进行预测分析。

五行是金水木火土,它不是代表的就是某种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生相克的,那么也就是说,大自然之间是要平衡的,不平衡就产生了病态,假设当天五行关系是:

金水木火土

核心就是金,那谁影响了金?木影响了金,那直接用金克制木生火就达到了调节功能,可很多人在实际的利用中就是不能想通这个道理,悟不出来其中的原因,当你悟出来了,你就觉得原来就是这么简单的问题。

关于五行理论的实际利用,本人也有专门的专栏进行讲解与解读

不管是易经还是五行理论,它阐述了一个辩证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遇到什么情况,该如何应对,所以,学易经,其实是提高我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个人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提高了,是不是工作上的问题和矛盾就解决了,做事也就顺利了。

易经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时,要知时之义,识时之行,用时之机,你能通过现像察觉到机会,并能抓住它,这才是易经阐述的核心问题。

以上粗略的谈了一下易经的本质,以及易经中阐述的观点,对人类的行为的影响,要想学习就得静心去学习,因为易经语言艰涩难懂,但是,你能读懂易经这本书,你会发现,你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有了知识,那就有了智慧。

关于更多的易经的实际利用,后续还会有详细的阐述。


宜静书法


看了评论,基本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易学门外汉,以讹传讹,神乎其神的说周易,有道是人嘴两张皮,越传越神奇,微信那些“无巧不成书,就在刚刚,周易里明确记载”都是这么来的,还有市场和信众。

第二类是易学爱好者,学过术数,略懂。但是还没有分清预测学的源流和体系。周易是本土预测术,占星算命是舶来品,周易并没说人生是固定走向,凡事全在于选择递进。二十四史艺文志晋书往后看,基本就能了解禄命术来中国的发展走向。学习周易跟学习算命其实还不太一样,理念和基础是不同的。

第三类是研习过周易的,而且并不喜欢算命的人。有喜欢象数的,有喜欢易理的。但是到底都是说大话套话,并不能灵活运用周易的。

诸般建议可以看看,毕竟三人行必有我师。以后在学习的路上都是参考,有待自己甄别。入门的书可以考虑看看一个日本人写的《高岛易断》,然后再看看尚秉和先生的《周易尚氏学》。主要是得学会占筮法,学会起卦。不要拘泥,周易的起卦方法其实跟塔罗牌有近似之处,都含有起因,发展,经过,结果的步骤。易学前辈总结的得意忘象并不简单,需要自身长时间玩味周易产生熟练度,量变以后引发质变才能理解,而不是在新手村就去挑战boss


水深保命


别学了。就说我吧,结婚前已经在探索,婚后老婆不让接触类似的东西了,说是行为阴阳,被人说是非。。现在八字还能断,六爻基本忘光了。我明白了一些道理,就算你能精通周易那又怎样!命中没有的还是没有,该到来的迟早到来。还不如踏实工作,就算看一些佛学处世文章,也比学周易讲解的更透彻易懂。周易偏向具体事件,但是对宏观方面的走向,还是力不从心,容易走进某个死胡同。所以不建议精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