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唐五代時期藩鎮割據政權中的養父子關係——戰爭破壞了親情

導讀:所謂養子,我們會認為在古代很多人沒有兒子延續“香火”的情況下,就會收養一“養子”,主要以傳宗接代為目的,但是隨著歷史的發展,卻不再以這種為目的,比如在唐五代時期,很多藩鎮以及割據政權的首領,他們都會養子為兵或為將,甚至委之以統領軍隊的重任,因此這種建立在政治利益上的收養關係是極度不穩定的,有的養子與養父關係融洽,甚至在關鍵時候可以捨身相救,而有的養子與養父關係反目成仇,甚至互相殘殺,所以本期話題,我們談談唐五代時期藩鎮割據政權中的養父子關係,並且看看在政治利益下建立的養父子關係都有哪些影響

淺談唐五代時期藩鎮割據政權中的養父子關係——戰爭破壞了親情

杜伏威與輔公祏

唐五代,養子現象盛行且養父子關係錯綜複雜

在唐五代時期,養子現象大肆盛行與藩鎮及割據勢力中,而藩鎮的領導者們並不是以繼承為目的,因為有的人是擁有子嗣的,所以這些現象既不涉及養老問題,也不涉及財產繼承,它多被用來穩固上下級關係和培植勢力,因此這種收養關係的政治色彩極為濃厚,可謂是錯綜複雜。

1,互相信任下的養父子關係

這種建立在互相信任下的養父子關係,這些領導者會讓養子統領部分軍隊,或作為自己的耳目來監視他人,據《舊唐書》中記載:“ 伏威與公祏少相愛狎,公祏年長,伏威每兄事之,軍中鹹呼為伯,畏敬與伏威等 。”意思是說,起初,杜伏威與輔公祏很要好,視他為兄長一般。但是杜伏威對他的信任還不及他的養子,以至於讓他的養子來監視輔公祏。如此可知養父子關係應該是僅次於親父子而高於其他的關係的,那麼其他的關係又是如何呢?

2,勝於父子的養父子關係

你可能會問,如此亂世下,怎麼可能會有比親父子關係還好的養父子關係呢?而且養子要對養父忠孝兩全,養父還要對養子寵愛有加,答案是有的,比如在歐陽修所著對《新五代史》中記載,五代藩鎮首領,也是鎮壓黃巢軍的大將李克用收養了很多養子,而且還有養子為他戰死沙場,比如李嗣本跟隨李克用“擊居庸關,以功遷義兒軍使......從攻羅弘信,以先鋒兵破湯陰。”還有其他養子如李嗣恩擊敗康懷英於河西,李嗣昭支援了朱有謙,尤其最後的李嗣昭對李克用言聽計從,而作為勝於親父的養父對他們也是寵愛有加。

3,矛盾的養父子關係

上面我們所說的都是融洽的養父子關係,其實也是有矛盾的養父子關係,這種養父子關係是靠某種政治利益來維持,一旦這種政治利益不足以維持的時候,那麼這種關係就會瞬間崩塌,比如在戰場上背叛養父投降敵軍,李金臣本是唐朝將領張鎖高的養子,而他在安祿山反唐之後又投奔了安祿山,於是安祿山收他為養子,就連安祿山本人也是養子出身。

淺談唐五代時期藩鎮割據政權中的養父子關係——戰爭破壞了親情

安祿山

既然養父子關係如此錯綜複雜

那麼這種關係對唐五代社會有什麼影響呢?

其實養子本身是維繫家族傳承的一種手段,而唐五代時期的割據政權們卻利用其為政治服務,扭曲了這一種手段的根本目的,而它所形成的社會現象,卻是不正常的病態現象,自然而然的也會帶來一些社會影響,那麼都哪有那些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呢?

1,對養父子本身的影響

在唐五代的政治角逐中,養父子的關係融洽時確實可以起到主要作用,而當兩人關係有衝突時,或者建立在各自的利益之上時,負面影響甚至讓一方損失慘重。

首先唐五代割據首領們都會收一些數量不等的養子,為自己在政治權力鬥爭中奠定一定的軍事力量,像李希烈、安祿山、盧從史等都收了不少的養子,尤其像我前面說的李克用,他能夠成為後唐武皇,其功多歸於其諸養子,這些養子不但履立戰功,甚至還多次捨身救他。

其次這種影響打破了身份限制,因為這些首領在收養的時候,不會考慮養子的身份和地位,考慮更多的反而是他們的優點特長,所以這也導致了很多處於社會下層的遊民或者有志方士,意外的獲得提拔躋身於上層社會。

最後的影響是利益衝突導致養子叛變,而養父蒙受損失。兩軍作戰一方如果陷於圍困之中,而這方的養子往往會為了活命而降敵,甚至背叛養父,而養父的生命安危自然也受到了威脅,此外養子大多為社會下層的人,他們往往會為了更大的利益而投奔他人,這種負面的影響對社會的變化最大,比如安祿山。

淺談唐五代時期藩鎮割據政權中的養父子關係——戰爭破壞了親情

李克用像

2,對社會的影響

這種以利益紐帶而建立起的養父子關係其實缺乏真正的純潔的親情觀念,即便他們親如父子,但是還是挑戰了社會道德的底線,尤其在關係破裂之時,有悖於人倫道德的父子相殘,使得人們一直以來遵守的血緣關係為基礎的宗法制觀念遭到了破壞,其對社會的影響是極為惡劣的。

首先養父子兄弟爭權奪利,互相利用,我國古代奉行的是“三綱五常”之道,其中三綱中的君臣父子之道是不無道理的,講究的是尊卑有別,這種由政治原因,產生的收養關係違背了三綱。

其次的影響是疏親近養,甚至弒父篡位,養父為了政治利益重用養子,勢必會忽略親子的培養與關愛,而在親子與養子產生矛盾時,他們必定會產生互不可原諒的衝突,從而導致一方在父親眼裡失勢,如此心裡久而久之便會產生弒父篡位的想法,而唐五代時期確實有不少人弒父篡位,比如張文禮、王都。

最後的影響便是積極有益於社會的影響,那就是贍養養父母,弘揚和詮釋了仁孝之道,在唐五代養子比親子還要孝順的也不在少數,比如高力士將其親生母親與養母高延福接到一起服侍他們,並無親疏之嫌,他的行為一起超出了養子的責任和義務,但是卻為社會帶來了正能量。

淺談唐五代時期藩鎮割據政權中的養父子關係——戰爭破壞了親情

高力士劇照

結語:戰爭破壞了親情

其實通過這種養父子關係我們可以看出戰爭的危害性,縱然它可以使得國家的統一,但是這個過程是殘酷的,它帶來的各種破壞可以持續影響很長時間,這並不是戰爭結束就可以一切恢復平常,我們要用比戰爭更大的勇氣和更多的力量來恢復這種後遺症帶來的影響,尤其對我們親情的破壞,戰爭對於參與者和非參與者的生活,心理都會產生極為嚴重的影響,而養父子這種現象的盛行便是如此,但是好在我們現在的社會和平穩定,我們的親情會更加濃厚。

文 | 結


《新唐書》——歐陽修

《唐五代擬製血親研究》——王曉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