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這些清肺化痰的宮廷用粥,給家人留起來

把這些清肺化痰的宮廷用粥,給家人留起來

1.

茯苓粥

中國古代帝王裡,最注重養生的是慈禧。

有人對慈禧經常服用的13個長壽補益藥方進行研究,發現共計有64種中藥,其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是茯苓,佔78%。

茯苓是一味平補脾胃的中藥,因其補而不峻、利而不猛、既能扶正,有能祛邪而受人重視。宋朝的黃庭堅寫詞讚美它:

鷓鴣天

湯泛冰瓷一坐春。長松林下得靈根。

吉祥老子親拈出,個個教成百歲人。

燈焰焰,酒醺醺。

壑源曾未醒酲魂。

與君更把長生碗,聊為清歌駐白雲。

宋太宗組織人編寫的《太平聖惠方》裡,有潤肺養陰、益胃生津、清心除煩、健脾安神

的“茯苓粥”,取茯苓、麥冬切碎,用水三千毫升,煎至兩千毫升後,去渣,用汁煮粟米即可,非常簡單。

把這些清肺化痰的宮廷用粥,給家人留起來

2.

蘿蔔粥

蘿蔔是個寶,俗稱小人參。

《飲饌服食箋》是明代高濂撰寫的一部養生類中醫文獻,裡面收錄蘿蔔粥,有消積滯,化痰熱,下氣,解毒之功效。

李時珍對蘿蔔的評價非常高:根葉可生可熟,可沮可醬,可豉可醋,可糖可辣,可飯,乃蔬中之最有益者。

此外,《醫學入門》裡還有這樣的記載:蘿蔔籽粥也有下氣定喘,消食化痰的功效。

把這些清肺化痰的宮廷用粥,給家人留起來

3.

枇杷葉粥和松葉粥

枇杷止咳,人們都知道,因為藥店裡有枇杷止咳露賣,其實,還有枇杷葉粥,家裡廚房就能做。

《老老恆言》是清朝秀才曹廷棟編輯的老年養生專著,周作人對其評價甚高,稱是可以作為六十壽禮的好書。這本書裡收錄了這兩種粥的做法。

先把枇杷葉刷去毛,以蜜水塗炙後,以水1500毫升先煮枇杷葉,取汁1000毫升,下米煮粥,有清肺和胃,降氣化痰之功效。

前幾年,油松花粉被人們炒的很熱,其實,松樹很早就為藥物學家和烹飪學家所重視,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說:久服松葉,令人不老,輕身益氣,絕谷不飢不渴。

將松葉和大米、小米一起煮粥,空腹溫食即可。久之能夠輕身益氣,兼治風寒溼痺諸症。因其味苦性溫,故血虛風燥、陰虛火旺者及孕婦忌食。

把這些清肺化痰的宮廷用粥,給家人留起來

4.

枸杞子粥

先將枸杞子研碎,和米一起熬粥,放點兒蜂蜜。有滋腎潤肺,補肝明目的功效。

這個普通人家裡都會做的粥還被收錄在《永樂大典·醫藥集》裡。枸杞子是一種營養價值非常高的滋補品,可炒食、做粥,或者做成各種菜餚。

劉禹錫《楚州開元寺北院枸杞臨井繁茂可觀群賢賦詩因以繼和》

僧房藥樹依寒井,井有香泉樹有靈。

翠黛葉生籠石甃,殷紅子熟照銅瓶。

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新成瑞犬形。

上品功能甘露味,還知一勺可延齡。

老羊老家院子裡有一棵枸杞,夏天的時候,一串串的枸杞紅豔可愛,摘幾顆甜潤可口,山裡的雉雞成群的飛過來,比人吃的多。

把這些清肺化痰的宮廷用粥,給家人留起來

5.

貝母粥

《粥譜》載:先將貝母研碎,與米一起煮,有消痰、潤心肺、安五臟之功能。

把這些清肺化痰的宮廷用粥,給家人留起來

6.

生地黃粥

《太平聖惠方》載:用生地黃50毫升、生薑汁20毫升、蜂蜜50毫升、粳米100克、淡竹瀝100毫升煮粥,有清熱除煩、生津止渴、養血化痰之功效。

先把米煮得快熟時,下地黃汁、薑汁,煮熟後,再下蜂蜜和竹瀝,攪勻即可。

把這些清肺化痰的宮廷用粥,給家人留起來

7.

梨湯粥

吃梨化痰,很多人都知道,多種用梨止咳的方法。在《太平聖惠方》裡還有一種梨湯粥的做法,做法簡單,可以做來吃。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的功效。

把這些清肺化痰的宮廷用粥,給家人留起來

8.

梅花粥

再過幾天,各種梅花又要開了,這是一個沉悶的春天,但願梅花能夠給人們帶來快樂。

清代的《百草鏡》載:梅花開胃散鬱,煮粥食,助清陽之氣上升。

李時珍說:蜜點梅花帶露餐,脫蕊收將熬粥吃。

幾瓣梅花,一把白米,半缽清水,滿室清香。有舒肝、和胃、化痰、醒神的功效。

把這些清肺化痰的宮廷用粥,給家人留起來

鮮花入粥,不只是小說戲劇裡那些浪漫的故事,還有更實用的價值,

菊花粥,疏風清熱,明目解毒;

桃花粥,益氣健脾,澀腸止瀉,培補脾胃陽氣;

牡丹花粥,調經活血;

蒲公英粥,清熱解毒,利尿散結,通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