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婚紗,獻給最愛
2003年11月15日,梅豔芳最後一次踏上,她最愛的舞臺。
她身穿華麗的婚紗,頭披唯美的紗冠,悠悠地拿起話筒,柔柔地問了臺下觀眾一個問題:
“我穿婚紗好看嗎?”
臺下整齊地吶喊聲響起:“美!”
梅豔芳稍稍抹了抹眼角的眼淚,緩緩說道:
“我是一個歌手,也是一個演員。穿婚紗已經不是第一次,不過沒有一次是屬於自己的。這可能是我這一生的遺憾。”
臺下觀眾再次吶喊:“不會遺憾,還有機會的!”
她低頭,從心底裡笑了出來。
梅豔芳抬頭,再次看向觀眾:
“但是我有你們的愛,我連遺憾都忘了。我將自己嫁給音樂、嫁給你們。”
臺下觀眾早已情緒失控,抱頭痛哭。
她溫柔地看著臺下的熒光棒“海洋”,像是給自己的孩子們,進行最後一次教導:
“我常覺得夕陽和黃昏很漂亮、很短暫。所以我們要珍惜,更要爭取身邊想愛的人,要不然一眨眼什麼都沒了。”
她說,她選擇了一首歌,送給今晚的觀眾,還有自己:
“我選的原因,是因為它可以代表我的心聲,也是因為歌詞很有意思。”
音樂緩緩響起,是《夕陽之歌》的前奏。
斜陽無限
無奈只一息間燦爛
隨雲霞漸散
逝去的光彩不復還
遲遲年月
難耐這一生的變幻
如浮雲聚散
纏結這滄桑的倦顏
漫長路
驟覺光陰退減
歡欣總短暫未再返
哪個看透我夢想是平淡
所有人都惴惴不安。
他們祈禱不久的將來,還能再聽到梅豔芳的歌聲,但又暗暗覺得,這一晚似乎是訣別。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那晚梅豔芳婚紗下面,是一條紙尿褲——因為腹水腫脹、尿血不止,她需要時刻穿著。
她將生命最後的華光,留給她最愛、最珍視、最不捨的一切——
她的觀眾、她的音樂、她的舞臺。
歌女的前生
1963年10月10日,梅豔芳出生在香港旺角,一個貧困的漁民家庭裡。
家中老么的她,對上有兩個哥哥和一個姐姐。
父親在她出生後就出海謀生,結果一去不復返。
失去家裡的頂樑柱,母親只能拼了命,撫養4個孩子長大,但僅憑一個小女人的能力,顯然無法支撐一個家。
母親重男輕女,將最好的一切,都給了兩個兒子。
梅豔芳4歲,剛學會把話講流利,就開始跟著媽媽和姐姐的尾巴,在荔園登臺賣唱。
舞臺,是梅豔芳最熟悉、也最自在的地方。
那個年代,歌手並不叫歌手,而叫歌女。
因為年紀小,沒什麼名氣,梅豔芳和姐姐身處歌舞團最底層,前期分不到好的套譜和歌曲,而且經常被領班和一些老闆欺負。
也因為歌女的身份,導致梅豔芳在學校裡常常被同學欺負。
但,即使如此,梅豔芳從來沒有覺得,賣唱是一件丟人的事。
她認為只要能為家裡帶來收入,讓家裡人今天有飯吃,過得好一些,就是最好的工作。
早早入了社會,梅豔芳沒有童年。
她的生活,從殘酷的優勝劣汰開始,所以她比誰都清楚,實力的重要。
“我從不會在人面前掉一顆眼淚,我覺得這樣很丟臉。”
她把內心的軟弱隱藏起來,用強硬的態度應對生活,因為生活從來沒給她喘息的機會。
成名後,梅豔芳將這段歌女前生,唱到歌裡,成了我們如今聽到的《歌之女》。
我記起當天的一個小歌女
她喜歡觀雨飄
也許她喜歡知當雨給風吹
路上可變得出意料
或有天她都可叫座 她也許有天不再餓
或有天戲衫不破 聽眾不止半個
她是我當天的她今是我
她生於舞臺,舞臺讓她和家人生存了下來,也教會了她如何適應生活的苦難。
天生歌姬
1982年,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是梅豔芳輝煌人生的起點。
舞臺上的梅豔芳,穿著大膽,以一首《風的季節》,引起全場轟動。
評委席上的黃霑直接給了滿分,而張國榮一眼認定,眼前這個女孩,未來將會開創一個音樂新時代。
比賽結束,梅豔芳以幾乎滿分的成績,獲得第一名,成績甩第二名幾條街。
有人說她是第二個徐小鳳,梅豔芳卻用實力證明,她是獨一無二的梅豔芳。
帶著眾人的期待,1982年,梅豔芳推出首張唱片《心債》。
那時的梅豔芳形象仍像鄰家少女,帶著稚氣,也沒有過分突出的表現。
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心債》的銷量並不好,沒有為梅豔芳打開市場。
這時,梅豔芳人生中最重要的男人之一,出現在她的生命裡——著名國際設計師,劉培基。
劉培基深入瞭解梅豔芳後,為她打造了,屬於她的獨特個人形象。
《赤色梅豔芳》裡,她是幽怨鬼魅的神秘女人,整張專輯以“火”為主基調,迷幻的歌曲和梅豔芳神秘的形象,讓人印象深刻。
《似水流年》裡,她是桀驁不馴的“男子漢”,襯衫、領帶、西裝、墨鏡,俊酷的形象讓眾多女粉絲欲罷不能,從此顛覆了女性在熒幕前,只能是柔美的固化形象。
《壞女孩》裡,她化身萬花叢中,不沾情感的壞女孩。
緊湊震撼的節奏、大膽出位的歌詞,唱片一出,迅速售空,當年甚至造成“梅豔芳”現象,大批女性不再像過去矜持,解放自我天性。
但同時,也因為太過出位,導致歌曲被禁。當年,梅豔芳原本有來內地開演唱會的機會,因這張專輯的緣故,被內地封殺7年。
然而,這股開放的風潮一旦被打開,就再也關不起來。
梅豔芳之後推出《妖女》、《似火探戈》、《烈焰紅唇》、《淑女》、《夢姬》這5張同類型的專輯,在那個年代,“火辣前衛”代表的就是梅豔芳。
正當大家以為梅豔芳定位為“火辣女郎”時,梅豔芳卻再次刷新觀眾的印象。
在《親密愛人》裡,她淡妝出鏡,輕柔地在愛人耳邊,訴說對愛情的憧憬。
在《鏡花水月》裡,她與森林融為一體,化身為愛痴等多年,鬱鬱寡歡的中年女人。
在《女人花》裡,她搖身一變,成為為丈夫兒女奉獻一生的無私女人,隱忍多年痛苦後,細細訴說內心的悲情。
後來,很多節目都用這首歌來形容梅豔芳的一生,但梅豔芳極其不喜歡。
她認為,自己的人生雖然充滿苦痛,但不是隻有無助的搖弋,更多的是把握在手中的堅定。
好唱片的問世,也意味著榮耀的到來。
1985年,她獲得人生首個獎項,年度十大勁歌進群,最受歡迎女歌手。
1986年,她榮登最受歡迎女歌星寶座。
1987年,她再次獲得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星殊榮。
1989年,她榮獲了香港藝術家歌唱家獎。
那個年代,只要有音樂頒獎典禮,領獎臺上幾乎都有梅豔芳的身影。
除此之外,她的演唱會更是一票難求。
1990年,梅豔芳在香港連開三十場個人演唱會,刷新當時香港明星開辦演唱會的場數,被當時媒體稱為“梅三十”。
這個記錄,至今無人能破。
她出道的時間裡, 總計唱了292場演唱會,被譽為“全球華人個人演唱會最多女歌手”。
在80年代的亞洲,梅豔芳的名字如雷貫耳。
她是每個國家,都奉為“天生歌姬”的女人,也是每個人心目中,最好的歌手。
她的百變形象讓自己大放異彩的同時,也教導著女性要擅於解放自己的天性,不要拘束於社會的枷鎖。
天才演員
演員分為兩種,一種是天才型演員,另一種是後天型演員。
梅豔芳不容置疑的,是前者。
1984年,王天林為梅豔芳量身定做了一部電視劇,《香江花月夜》。
梅豔芳飾演原本是千金富家女的方芷媚,因為父親重金炒金,生意失敗,最後中風偏癱,家道中落後,不得不出來當歌女,養活家人。
因為從小有過歌女生涯,梅豔芳劇中的演技渾然天成,惟妙惟肖。
一時間,她成了炙手可熱的影視圈新人。
張國榮和張曼玉主演的電影《緣分》,身為配角的梅豔芳卻絲毫不遜色,將活潑動人的千金女演繹得活靈活現。
梅豔芳也憑著這部電影,首次站上電影頒獎典禮的舞臺,榮獲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1987年,梅豔芳再度與張國榮合作,拍攝電影《胭脂扣》。
張國榮曾說,在接到這部劇時,對於女主角的選角,他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梅豔芳。
張國榮盛意邀請,梅豔芳也喜悅應戲。於是,一部流傳至今、無與倫比的作品,就此誕生。
風華絕代,形容的是張國榮,也是梅豔芳。
梅豔芳在影視選角上,也延續了百變的神話。
《審死官》裡,即使對手是“喜劇之王”周星馳,梅豔芳絕不怯場,接招自如。
《鍾無豔》雖然是一部喜劇,但梅豔芳卻把齊宣王的昏庸和好色,演到出神入化,讓人恨之入骨,痛哭流涕。
《男人四十》裡,梅豔芳卸下浮華,演繹平凡的家庭主婦陳文靖,寧靜的內心刻畫,絲絲入扣,讓人入戲。
梅豔芳做事很專業,然而卻是圈內最有名的“遲到大王”。
最嚴重的一次,是拍攝《半生緣》時,遲到了8個小時,全組人包括大導演許鞍華,都在現場等著她。
然而,當《半生緣》拿獎時,許鞍華卻在臺上說了這麼一番話:
“雖然梅豔芳遲到了8個小時,不過她演得非常棒,所以下次她再遲到8個小時,我還會找她演。”
不僅許鞍華,那個年代幾乎所有的大腕,內心都對梅豔芳非常認可。
他們為了讓梅豔芳演一場戲,不僅願意放下大腕的傲氣,甚至花時間坐在現場耐心等待。
這就是梅豔芳的魅力,也是她作為“天才演員”的實力。
盛名後的抑鬱
梅豔芳曾經得過抑鬱症,甚至在死亡邊緣徘徊。
事業走上巔峰後,她卻沒有抓緊機遇,反而將自己蜷縮在舞臺之後。
她無法負荷盛名下的高壓生活,內心漸漸生出死亡的念頭。
其實,早在1990年,梅豔芳就曽想過要離開舞臺,她和劉培基說:
“我已經很累,不想再做下去了。”
聽到梅豔芳這句話,劉培基心情很複雜:
“她四五歲已經在荔園唱歌,唱了20多年,覺得累是可以理解的。我11歲學做裁縫,快30年了,何嘗不累?我明白她的心態,雖然我花了全副心思栽培她,但我知道,不應該再規勸或者勉強她。”
1991年,是梅豔芳人生重大的一年。
年初,她推出了首張國語專輯《親密愛人》。年底,她在紅館舉辦告別演唱會,一連唱了30場,然後宣佈,暫別舞臺。
離開舞臺後,梅豔芳深深陷入抑鬱,她開始思考過往人生,除了舞臺,還有沒有別的可能。
那段時間,她經常想到,下落不明的父親。
她在沒人的時候,對著鏡子裡的自己,狂叫“爸爸”,質問父親為什麼要帶她來這個世界,又為什麼要留下她一個人。
經過漫長的兩年修整,她終於再次回到舞臺。
她發現,失去舞臺,她似乎無處可去。
諾大的家,眾多的朋友,依舊無法填滿她內心的空洞。
生於舞臺,始終難以捨棄舞臺。
她從不是那個一直不會累的巨人,她不過是故作堅強。
她渴望依靠他人,卻發現無法安心依靠任何人。
雌雄同體的愛情
梅豔芳從小就渴望擁有一位共偕白首的愛人,一段白頭到老的愛情,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然而,她的愛情卻總是無疾而終。
關於她的愛情傳聞有許多,但是梅豔芳最深刻的,始終是第一任和最後一任。
- 無疾而終的初戀
梅豔芳的初戀,在20歲那年。
1983年,梅豔芳到日本參加東京音樂節,認識了日本歌手近藤真彥。
梅豔芳一下就被外形英俊的近藤真彥吸引,內心埋下心動的種子。然而,匆匆行程,兩人沒有過多交集。
第二年,梅豔芳在一次酒會上,再次與近藤真彥重逢。
當別人向近藤真彥介紹梅豔芳時,近藤真彥說:“我去年已經認識她了。”
梅豔芳十分驚喜,沒想到對方居然還記得她。
這一夜,他們在舞池跳著舞,近藤真彥輕輕在她耳邊問:“我可以吻你嗎?”
梅豔芳害羞極了,只能用很小的聲音回應:“嗯。”
臨別時,近藤真彥把自己別在身上的領帶針送給了梅豔芳,然後約她第二天一起逛街。
短暫的旅程過後,他們深深被對方吸引,在機場分別時,兩人流著淚擁抱著對方,宛如生離死別。
離別後,兩個人開始天天電話聊天。半個月後,梅豔芳抑制不住內心的想念,自身飛到日本,與近藤真彥相聚。
兩人相戀的一年時間裡,梅豔芳主動飛往日本7次,但近藤真彥卻不曾來過香港。
梅豔芳心生不滿,但又不願失去對方,所以總是故作大方。
後來,梅豔芳得知,當時近藤真彥還有另一個女朋友,還是日本女星中森明菜。
她找近藤真彥反覆確認,雖然得到的都是否認的答案,但閒言閒語始終沒有停過。
一年後,兩人還是分了手。
雖然結局並不美好,但梅豔芳多次提到,她的最愛,始終是近藤真彥。
病重時,梅豔芳甚至還堅持去到日本,為近藤真彥慶祝生日。
或許,她內心清楚,這一面是最後一面。
提起近藤真彥,她總是笑得很甜蜜。
因為,那時的她還不是頂峰的梅豔芳,還可以像一個普通人一樣戀愛。
她忘掉後來那些不愉快,只把最美好的一切留在心中。
- 不負重壓的年下戀
第二段讓梅豔芳最深刻的戀情,是她與趙文卓的年下戀。
那時,趙文卓還是張國榮的健身教練,因為張國榮覺得他教課很專業,所以推薦給梅豔芳。
結果,兩人一拍即合,成為一對地下戀人。
後來,趙文卓進了娛樂圈發展,梅豔芳一直盡力為他鋪路。
然而,不管是天后和健身教練,還是天后與娛樂圈新人,顯然都是非常不般配的組合。
加上,梅豔芳為人一直落落大方,從不遮掩自己的戀情,導致趙文卓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他承認是梅豔芳的戀人,就被媒體寫“吃軟飯”、“搏上位”。
他不承認是梅豔芳的戀人,就被媒體寫“不負責任”、“沒有擔當”。
最後,承受不住壓力的趙文卓,選擇和梅豔芳分手,在此之前,兩人已經見過家長,有了結婚的打算。
梅豔芳坦言,她也不想成為梅豔芳的戀人,因為媒體就像洪水猛獸,梅豔芳的戀人就是箭靶,她也沒有信心承受這等壓力。
梅豔芳葬禮上,趙文卓默默隱藏在人群中,他為她獻上一個花圈,卡片上寫著:
“此生摯愛,一路好走。”
盛名讓世人認識了梅豔芳,但也讓梅豔芳失去一個普通女人該有的幸福權利。
因為家庭動盪,沒有得到過溫暖的梅豔芳,將一切希望,都寄託到愛情上。
她不僅充當女性的角色,也很自然地包攬男性的責任。
她為對方付出一切,卻發現沒有一個對象,願意為她停留。
富有責任感、母性爆棚的梅豔芳,背後隱藏的,是害怕失去對方的不安。
她並不是一個從心底自信的女人,她有著許多害怕,但又因為從小被苦難訓練,無法以真面目示人。
她渴望釋放軟弱,但又始終弓著身子,不讓任何人靠近她的悲傷。
簡單的大姐頭
梅豔芳一直是娛樂圈裡的神話,不僅是專業上,還有為人上,也是無人能敵的優秀。
她對同行沒有敵意。
張曼玉坦言,娛樂圈最喜歡合作的演員,是梅豔芳。
因為梅豔芳是一個很爽直的女人,在爾虞我詐、人人都在搏上位的娛樂圈裡,梅豔芳一直保持著純真的態度,從不展示自己的攻擊性。
她非常愛提攜後輩,擁有一眾如今超神的徒弟,比如草蜢、陳小春、譚耀文等。
草蜢剛出道時,因為資金問題,連服裝都買不起,是梅豔芳帶著他們去買衣服,手把手教他們怎麼適應娛樂圈,才有了我們後來看到的草蜢。
她是成龍最疼愛的契妹(乾妹妹),每次只要成龍需要梅豔芳,梅豔芳第一時間出現,每次梅豔芳需要成龍,成龍也從不會拒絕。
他們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卻是一對相殺相愛的好兄妹。
她是劉德華心裡,比戀人更重要的女人。
當年,劉德華出道並不順利,公司就把他和梅豔芳組CP炒作,從此成就他們一生的情緣。
梅豔芳私下多次照顧劉德華當時的女友,熱心解釋兩人的傳聞,希望對方別誤會。
她是張國榮心尖上的硃砂痣。
當年,張國榮在比賽上一眼相中梅豔芳。後來,梅豔芳也在戲裡一見鍾情張國榮。
他們曾約定,如果到了40歲,兩人還沒找到對象就結婚,相伴到老。
2003年4月1日,張國榮先一步去了天堂,梅豔芳患病的身體雪上加霜,只能靠另外兩個好友架著,才順利走完葬禮全程。
她始終擋在所有朋友面前,成為他們的大樹,為他們遮風擋雨。
回首過去,梅豔芳收穫的,除了事業和粉絲,還有一眾真心好友。
她用不二的簡單原則,真誠地對待每一個人。
既是大家最寵的小妹妹,也是最照顧大家的大姐姐。
心繫慈善
梅豔芳多年來,一直將自己大部分的收入,投入到慈善事業裡。
1993年,她與譚詠麟作為特邀嘉賓,參加北京人民大會堂華東水災賑災義演。
同年7月27日,梅豔芳正式成立四海一心慈善基金會。
1999年,她出任“樂施大使”,赴雲南探望兒童。
2002年美國加州州長,為梅豔芳頒發“傑出慈善藝人”榮譽。
2003年10月,聯合國亞太殘疾人組織在瀋陽發起"10.25愛心永恆巨星演唱會",梅豔芳牽頭號召各方演出人員,結果,疾病擋住了她的腳步,未能如約參加演出。
梅豔芳去世後,梅豔芳國際歌迷會和四海一心基金會延續她的慈善精神,繼續為慈善事業做出貢獻。
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期間,梅豔芳歌迷會和基金會分別向災區捐贈10萬善款。
同年,經紀人王敏慧和友人林建嶽在梅豔芳逝世五週年紀念日,籌款建立“貴州省惠水縣打引鄉梅豔芳第一小學”。
2011年,歌迷會再次捐款,建立“廣西省藤縣天平鎮大坡龍田梅豔芳第二小學”。
2012年歌迷再次籌款,“梅豔芳第三小學”於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竣工落成。
梅豔芳用短暫的人生,致力幫助有需要的人,卻不料影響了無數的人,延續她的慈善精神。
一代又一代,就像她一直在。
時代女性符號
梅豔芳代表的,不僅是一個個體,更是一種甦醒的女性力量。
她用自身的力量,衝擊女性以往對自我的認識,也讓世界看到女性更多面的可能性。
她生於貧窮,卻在淤泥中長出最璀璨的花朵。
她屬於舞臺,卻始終最渴望平凡女人的幸福。
她不將自己交付給任何人,卻燃燒自己的生命,照亮他人前行。
她以獨特的個人魅力,活出梅豔芳時代,成為每個人心中,不可取代的經典。
2003年,她抱著早已不堪重負的身體,開了最後一次演唱會。
一是鼓勵當年身陷非典疫情的香港民眾,讓大家看到,連身患癌症的她都能克服病魔,頑強戰鬥;
二是留給這片生她養她的土地,最後一份禮物。
她捨不得離開人間,感慨匆匆40年,彈指之間,就已揮別。
她充滿遺憾,對於情、對於愛,她留給他人太多,卻來不及擁有,真正屬於自己的幸福。
2018年7月11日,梅豔芳小行星誕生,編號 55384 Muiyimfong。
一代絕色天后,化作天上星星,看著她愛的人幸福前行,也看著人間熱鬧非凡。
此刻,看到這篇文章的她,一定在輕展笑顏吧。
一如往昔,芳華絕代。
Mui,我們下輩子再見。
作者:周衝鏈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78029612來源:知乎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閱讀更多 真心販賣機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