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一鋤頭挖出一尊“銅牛”,卻選擇上交文物局,考古家熱淚盈眶

現代的人應該或多或少知道文物的價值吧,就打個比方吧,比如你挖掘到什麼元青花或者說帶銘文的青銅器,只要你拿去出售,那麼只能恭喜你等著一夜暴富吧,但是幾十年前的許多人遇到這種情況,其實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主動上交的。

而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國家的利益高於一切,為有這樣無私奉獻的中國人感到驕傲。下面要介紹的這件文物就牽出了這麼一件小故事,真的是令考古專家感到無比的感動!

事情發生在1982年的臨淄區,當時這邊正在建造一個磚窯廠,而主人公是一個叫做齊中華的人,齊中華是當地西齊村的普通村民,齊中華帶著村中的5個村民,另外自己的兒子也跟著他一起去挖沙。

就在齊中華幾個人挖沙的過程中,齊中華自己卻突然挖出非常堅硬的東西,根據的齊中華經驗,應該是挖到了石子層,而這些有雜質的沙土對於燒磚來說是很不利的,為此齊中華趕緊調整策略,重新開始挖掘。

可是沒想到的是這會兒卻被齊中華一鋤頭挖出一尊“銅牛”,起初的時候還是露出一隻腳,當時齊中華看到這隻銅腳就非常的好奇,為此繼續挖掘,沒想到卻映入眼前一尊銅製的牛。

而且從這尊“銅牛”身上能依稀看到金子和銀子的成分,為此齊中華覺得這尊“銅牛”很可能是文物,而且鬧不好價值非常的大。

當時其他幾個村民也都看到齊中華身邊的躺著的這尊“銅牛”,大家提議要不拿去賣掉,說不定能一夜暴富呢,畢竟看到寶別大家想分一杯羹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卻被齊中華給阻止了。

齊中華說這是國家的文物,咱們個人不能獨吞的,為此齊中華沒多久就帶著兒子將這尊“銅牛”帶到了臨淄文物管理所。

當時臨淄文物管理所的文物專家看到這尊“銅牛”的時候,那真的是眼都直了,因為一看就是個國寶級文物,經過文物專家的鑑定,其實這尊銅牛是一件來自戰國時期的酒器,名字叫做“錯金銀銅犧尊”。


齊中華提出要主動上交這件“錯金銀銅犧尊”,確實這番話可把文物專家們給感動得熱淚盈眶,當然了對於齊中華,臨淄文物管理所也作出了獎勵,可能對於和這尊“錯金銀銅犧尊”的價值相比,獎勵顯得微不足道,但是這是一份榮譽,那可是值得傳承下去的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