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农村中六七十岁的老民办代课教师,怎样才能使他们老有所养?

都匀猫头鹰


民办教师其实是历史遗留问题,在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全国大约有两百到四百万在岗或离岗的民办教师,他们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弥补当时条件下的教育资源的不足,绝大多数民办教师都是在农村小学里面任职。

很多人是将青春奉献在讲台上的

在他们的一生中,很多人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乡村教育,但是他们得到的待遇却让人感到心酸,在笔者见到过的民办教师中,很多人在很长的时间拿着微博的收入,在2004年左右,一个贫困地区的民办教师拿到手的工资只有160元!在2010年左右,经过各方努力,才仅仅升到600元左右,这些钱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根本连日常的用度都无法支付得起,更不要说过上比较优余的生活了。

他们的待遇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

在2008年后,中国经济开始腾飞之际,那些民办教师们却再次与时代失之交臂,因为在那个时候他们年纪都已经不小,最年轻的那一批民办教师也四十多岁了,他们在年轻的时候没能学下一项傍身之计,年岁渐长后更是与社会格格不入,他们才是真正的教书匠,虽然在外人听起来是光荣的人民教师,但是生活的连一个旧社会沿街乞讨的手艺人都不如。

转机已经出现

这是时代的悲哀,也是教育的悲哀,但两年来,在各方的关注下,民办教师们终于迎来了一丝转机,从去年起,各地方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对具备教师资格,符合教师任职条件、未能考录的代课人员根据岗位需要进行考核、妥善安排转岗。寄宿制学校后勤服务岗位、扫盲岗位和社会其他岗位聘用职位时优先考虑代课人员。

遗忘才是对他们最大的伤害

上述的规定,对那些长期生活在贫困状态的代课教师无疑是一项巨大的福利,那些还处在可以继续任教年龄的代课教师可以重返校园,重返现在依然问题众多的乡村小学,回到他们熟悉的讲台上去。我们对于民办教师这一群体的认识其实还不够,这其实就跟老兵问题一样,要结合时代发展,只要大众的关注多一分,他们晚年的保障就会多一分,如果哪天大众都忘记了他们,那么才是真正的悲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