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古国:昆吾国

夏朝有昆吾国,己姓,伯爵,为上古五霸之一,颛顼、祝融之后,陆终之子,与楚国为同一祖先,《左传·昭公十二年》楚灵王曾说过“

昔我皇祖伯父昆吾”的话。据《史记·楚世家》记载:“陆终生子六人,诉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夏之时尝为侯伯……”神话中有“昆吾铸九鼎”的说法,昆吾国是夏朝主要方国,是守卫夏朝王畿的重要屏障。《诗经·长发》中说:“苞有三蘖(niè)”苞,即苞本,牢固也。蘖,朱熹在《诗集传》中说:“言一本生三蘖也,本则夏桀,蘖则韦也,顾也,昆吾也,皆桀之党也。”朱熹说,韦国(大彭国分支)、顾国昆吾国为夏桀的死党,被称为“三蘖”。昆吾国与夏朝的关系十分密切,夏朝初期曾发生“太康失国”事件,后来昆吾氏联邦集团在“少康复国”之际出师勤王,为夏朝的复兴起了重要作用,为此昆吾氏有子弟受封到温,建立温国(见温国篇),昆吾氏联邦集团又多了位成员。昆吾国始封地一般认为在今河南濮阳市,《国语·郑语》韦昭注:“昆吾卫是也,其后夏衰,昆吾为夏伯,迁于旧许。
”卫,河南濮阳市为春秋时卫地,《左传·哀公十七年》记载:“卫侯梦于北宫,见人登昆吾之观。”观,卫地,今濮阳市境内,杜预注:昆吾之墟。夏朝中期后因种种原因南迁许地,旧许,据考证在今河南许昌以北一带。

夏朝古国:昆吾国

“昆”的金文上面是个“日”,指太阳;下面“比”,代指“比比皆是的人”,意为“烈日下众多劳役的奴隶们”,因此“昆”字又含有“多”的意思。这个字来自社会底层,因而也通常用来代指谨小慎微的东西,“昆虫”一词就是指数量多而身形卑微的小动物,即“昆众”,据说早期昆吾氏族人以“昆虫”为图腾。《说文解字》说:“昆,同也。”,即众多奴隶并肩一起劳作。大家一起早出晚归,劳动相处,彼此平等,彼此怜惜,一方有难,相互帮助,因此“昆”字又引申出一层朋友或兄弟的意思,即所谓五湖四海皆兄弟也,《诗经·葛藟》:“终远兄弟,谓他人昆。”故称之为“昆友”、“昆玉”等等。

夏朝古国:昆吾国

昆的金文

夏朝末年,夏桀骄奢淫逸,昏馈不仁,《竹书纪年》记载:“(桀)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至夏王室外患不断,诸侯罢朝,阶段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起。此时商部落悄然兴起,广揽民心,诸侯纷纷依附,请求商汤取而代之,以拯救天下劳苦大众。《诗经·长发》:“韦顾既伐, 昆吾夏桀 。”韦国、顾国、昆吾国,三蘖(niè)亡后,夏桀孤立,商汤一举灭之。《诗经》中记载的昆吾国是作为夏朝的死党,反对商汤代夏,但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夏桀为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为乱……汤自把钺以伐昆吾。”史记的说法却是另一个版本,昆吾国趁夏桀虐政淫荒之际伺机作乱,于是商汤举兵讨伐灭之,也就是说,昆吾国想趁乱打劫,取夏而代之,结果一样。昆吾国亡后,国人四散,整个六百年商朝不见其踪,估计被迫融合到了商族之中。

夏朝古国:昆吾国

到了商末周初,昆吾氏重出江湖,又开始出现在古籍中。据《逸周书·大聚解》记载:“(武王)乃召昆吾,冶而铭之金版,藏府而朔之。”说得是周武王克商后,周公旦在考察了殷商政令后,扬长避短,去粕存精,制定了一套治理国家的方案,武王听了后大悦,命令当时的冶金官昆吾氏将周公之言铸在铜器上,供每日省视。此处孔晁批注:“昆吾,古之利”可以看出,昆吾氏自古还是个擅长冶金术的国家,且昆吾氏者在周朝担任冶官。昆吾国亡后有昆氏,后形成昆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