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记载霍去病的死用“卒”,霍光的死用“薨”,是什么原因?

少卿之见


霍去病,在历史上赫赫有名,他本是平阳县小吏与公主府女奴的私生子,却凭借军事才能和战功被提拔为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相比起来,他的异母兄霍光则没有那么出名,他是汉武帝托孤的辅政大臣,为汉朝中兴立下功劳,最终官至大司马大将军。按理说这两人都是位高权重,功勋卓著,可为什么史书记载霍去病的死用“卒”,霍光的死用“薨”呢?

在古代,阶级差异非常严重,以至于人死都要按照地位采用不同的说法。按照《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以这个标准,在史书中,霍去病是被当作“大夫”,霍光则被当作“诸侯”。

霍去病和霍光在地位上似乎并没有差距大到诸侯与士大夫的差别。那么,是什么造成史书的记述差异呢?其实,原因在于,记载霍去病去世用“卒”的史书是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记载霍光去世用“薨”的则是班固所著的《汉书》。关于霍去病去世,《汉书》这样记载:“去病自四年年后三岁,元狩六年薨。”

在《汉书》中,霍去病和霍光的死,都用了本应该在诸侯去世时用的“薨”,说明在作者班固的心目中,此二人身份地位之显赫,与诸侯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而《史记》只记到了汉武帝时期,自然无法描述霍光的去世。所以,与其说是史书上关于霍氏兄弟去世说法的不同,不如说是《史记》与《汉书》关于位高权重者死亡说法的不同。

在司马迁笔下,霍去病去世用“卒”,说明了在他的观念里,就算霍去病官职再大,也只是“大夫”而无法达到“诸侯”的标准。汉朝初年,高祖刘邦在白马之盟曾立下祖制:“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诸侯王只能是刘氏子弟。那么,按理说作为外姓的霍去病、霍光确实是不应该使用“薨”,司马迁在《史记》中十分严格的遵守了这一点。

而到了班固编纂《汉书》的时期,距离霍氏兄弟的去世已经快两百年,随着中央对地方藩王的打压,“诸侯”的权势和地位早已不如朝廷中掌权的大人物。再加上霍氏兄弟的个人事迹实在过于卓越,班固在修史时考虑这些因素,使用“薨”字也无可厚非。

其实不只是史官,就是当朝的皇帝都已经把他们二人以诸侯之礼相待。这一结论的证据就在史书里。霍去病逝世,汉武帝悲痛万分,“上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他调派甲士,从长安排到自己的陵墓茂陵,这样的阵势,试问有哪位诸侯王能享受到?

霍光则更加夸张,他作为辅政大臣,掌管汉朝最高权力多年,期间甚至还有一次废帝另立。掌权期间,他缓和社会矛盾,辅佐幼主实现中兴,位列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

《汉书》记载:“光薨,上及皇太后亲临光丧。太中大夫任宣与侍御史五人持节护丧事。中二千石治莫府冢上。赐金钱、缯絮、绣被百领,衣五十箧,璧珠玑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枞木外臧椁十五具。东园温明,皆如乘舆制度。载光尸柩以辒辌车,黄屋在纛,发材官轻车北军五校士军陈至茂陵,以送其葬。谥曰宣成侯。发三河卒穿复士,起冢祠堂。置园邑三百家,长丞奉守如旧法。”

如此长的送葬之礼,其中很多甚至是天子之礼。这种情况下,还说霍光去世是“卒”,那可就是欲盖弥彰了。这样看来,史书上关于某人物的记述,还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本人的,所以,某人在这本书上是“卒”,在另一位史官眼中是“薨”,这样或类似的情况常常发生。其实,不管是“薨”还是“卒”,他们在历史上的功绩都是无法抹杀的。


邓海春


霍去病和霍光兄弟二人,都是身居高位,但是死后一个是卒,一个是薨?为何评价不同呢?


其实很简单,这两位的评价不是一个人写的。评价霍去病“卒”的是司马迁,评价霍光“薨”的是班固!

先说霍去病

在《史记》中,对于霍去病去世描述为“卒”,对卫青去世用的也是“卒”。除了卫青霍去病这两位帝国双璧。太史公对于大将路博德、通西域的张骞等大臣去世用的都是“卒”。

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后三年,元狩六年而卒。……其后四年,大将军青卒,谥为烈侯。子伉代为长平侯。自大将军围单于之后,十四年而卒。--《史记》

而在《汉书》中,对霍去病去世描述为“薨”,对于卫青去世也是薨。

去病自四年军后三岁,元狩六年薨。上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像祁连山,谥之并武与广地曰景桓侯。子嬗嗣。嬗字子侯,上爱之,幸其壮而将之。为奉车都尉,从封泰山而薨。无子,国除。--汉书

霍去病元狩六年薨。汉武帝痛惜之下为霍去病大修陵墓,不但陵墓造的跟祁连山一样,还雕刻了许多马踏匈奴之类的雕像以彰显霍去病生前的武功。

在汉书中,不但霍去病去世是薨,霍去病儿子霍嬗在跟随汉武帝封禅泰山时病故也被称为“薨”。

我们再来看看卫青的记载。

元封五年,青薨,谥曰烈侯。子伉嗣,六年坐法免。

卫青在汉书中也是记载为“薨”,没有疑问。

在古代,不但人活着要在各方面讲究区分阶层,要分出个高低贵贱来,死后也是一样重视。

天子--诸侯--大夫--士人--百姓--奴隶这一个鄙视链虽然从原始社会就诞生了,但是在周朝时期才在周礼中被明确的规定了下来。

天子礼器有九鼎、音乐有八侑、都城要九雄,用的车马弓箭都和别人不一样。诸侯、大夫按照规格依次递减,要是违反了,那就是大不敬、造反之罪。

这也是为什么战国时期被称为礼乐崩坏时代的原因。当时的诸侯都纷纷拿天子的礼仪、音乐,根本不管礼记的约束。

但是当天子、诸侯死后还是要盖棺定论的。在这个时候也要区分死者的社会地位。

郭德纲的相声中说:古代天子死了叫崩,诸侯死了叫薨,士大夫死了叫卒,仇人死了叫哦耶!

虽然这是一个著名的段子,但其实前半部分说的是对的。根据《礼记·曲礼下》的记载,我们可以清晰的在死亡的称呼上来分辨死者的社会地位、官职、爵位等情况。

“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再回到题目中霍去病和霍光。

霍去病活的时候先后担任冠军侯、骠骑将军、大司马,死后谥号为景桓候。他的死亡应该被称之为“薨”。

但是司马迁作为霍去病同时代的人,对于卫青和霍去病这种凭借外戚的身份一步登天的人不抱有好感。

而且卫青和霍去病吸取了之前魏其侯窦婴和武安侯田蚡招揽门客,结果被按上了造反的名头被干掉的教训。一心一意专门打仗,打完仗之后闭门不出,从来不和文人交往,所以像司马迁这样的文人也不喜欢霍去病。

在《史记》中,司马迁就明确的表示:卫青和霍去病出身低贱,结果享受到了汉武帝不同寻常的宠信,自然是取祸之道。

君子豹变,贵贱何常。青本奴虏,忽升戎行。姊配皇极,身尚平阳。宠荣斯僭,取乱彝章。嫖姚继踵,再静边方。--史记

而霍光虽然是霍去病的弟弟,但是其权势比霍去病大多了,不但汉武帝死后一手把持了大汉帝国的权柄,辅佐汉昭帝。在汉昭帝死后,昌邑王刘贺即位,但刘贺仅仅当了二十七天皇帝,就被霍光废除帝位,成了海昏侯。另立汉宣帝刘病己。

废立皇帝这样的事情,在霍光之前,只有商代的伊尹干过。所以后来把废立天子又称之为尹霍之事。

而且三朝元老霍光“薨”后,汉宣帝和皇太后亲临,御赐给霍光“璧珠玑玉衣、黄肠题凑”这样的最高等级棺椁,发甲士送灵车到茂陵……这些规格差不多是以天子的身份下葬的。

光薨,上及皇太后亲临光丧。太中大夫任宣与侍御史五人持节护丧事。中二千石治莫府冢上。赐金钱、缯絮、绣被百领,衣五十箧,璧珠玑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枞木外臧椁十五具。东园温明,皆如乘舆制度。载光尸柩以辒辌车,黄屋在纛,发材官轻车北军五校士军陈至茂陵,以送其葬。谥曰宣成侯。发三河卒穿复士,起冢祠堂。置园邑三百家,长丞奉守如旧法。--汉书

所以我们看到,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中,对于卫青、霍去病这样凭借外戚身份上位的将军,哪怕功劳很大,也只是一个“卒”字,体现了太史公暗中的鄙视。

而在《汉书》中,班固对于卫青、霍去病、霍光等人都评价为“薨”给予他们死后一个符合侯爵身份的说法。

这一个对于“去世”不同的评价中,体现着司马迁和班固对于霍氏兄弟不同的看法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靠谱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以史为鉴


在《礼记》中,有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霍去病从军数年,战功赫赫,生前官拜大司马骠骑大将军,敕封冠军侯,按照古代的礼法,他是有资格使用“薨”字的。

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在汉武帝去世后,霍光出任辅政达成,在史书上喻为周朝辅佐周成王的周公,官至大司马大将军,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同样可以使用“薨”字。

那么,史书具体是如何记载的呢?

在《史记》中,司马迁老先生如此记述: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后三年,元狩六年而卒。

司马迁去世之时,霍光还没有去世,因此,在《史记》中并无霍光去世的描述。

在《汉书》中,班固老先生无论是描述霍去病还是霍光,使用的都是“薨”字。

那么,为何会有这样的差别呢?

我们知道,司马迁老先生编写的《史记》,号称“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笔下的人物,大都有着他本人强烈的感情色彩。像对项羽,司马迁就推崇之至,不吝赞美之词。对于像卫青、霍去病这样凭借外戚上位的,即便立下大功,司马迁也很鄙视。

正因如此,司马迁在描述霍去病之死时,用了“卒”字,而不是“薨”字。在描述卫青去世时,也一样!

班固老先生撰写的《汉书》,其立场相对客观,当然,为尊者讳的现象比比皆是。既然霍去病、霍光都是诸侯身份,描述去世就都用了“薨”字。

在古代很长时期,《汉书》都被奉为史学正统,而《史记》则被封禁,列为“谤书”。


叶之秋


其实是因为因为身份的不同。

首先,我们要了解到“卒”和“薨”(hong,第一声)的区别。在《礼记·曲礼下》一书中记载:

“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帝王死后,称之为驾崩,诸侯死后,称为薨。大夫死后,被称为卒,将士死后称为不禄,平民则直接被称为死。在《左传》中还记载,“薨”除了用于诸侯去世之外,还被用于诸侯夫人去世。从这两本书的记载中,我们了解到古人去世时的叫法是按照身份的不同来分类的。那么,按照这种说法,我们来看一下霍去病和霍光在当时分别是什么身份。

霍去病是西汉中期名将、军事家、外戚,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他是平阳县小吏霍重孺当差期间与平阳侯府女奴卫少儿的私生子。既然是私生子,霍重孺在当差完后就没有带走他。后来,卫少儿的妹妹卫子夫受到汉武帝刘彻的宠爱,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卫子夫全家升贵姓。


这时,霍去病的母亲卫少儿与曲逆侯陈平曾孙陈掌联姻,自此,霍去病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外戚成员。霍去病少时就擅长骑射,深得汉武帝喜爱。霍去病十七岁时,就被任命为骠姚校尉。两次随卫青在漠南攻打匈奴后,受封为冠军侯。十九岁,又被封为骠骑将军。公元119年,汉武帝又给卫青和霍去病加封为大司马。就在风头正盛的时候,霍去病因病逝世,年仅23岁。霍去病死后,被封谥号景桓侯。

霍光是谁呢?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当霍去病再次出征凯旋时,霍去病拜访了霍重孺,当年的霍光年仅十岁,在霍去病的帮助下,先任郎官,随着霍去病的离世,霍光升任光禄大夫等职位,常年侍奉在汉武帝左右,深得其信任。在汉武帝临终钱,指定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和桑弘羊等人一起辅佐只有八岁得汉昭帝。此后,又因破获叛乱阴谋,被封为列侯。


汉昭帝时期,霍光深得汉昭帝信任,独揽大权。在汉宣帝即位后,汉宣帝对霍光十分忌惮,天子身侧岂容他人侧卧,这就为之后霍光全家灭族埋下了祸根。公元前68年,霍光病重逝世,汉宣帝一同与上官太后到场治丧,以皇帝级别得葬仪将其葬于茂陵,谥号“宣成”。此后,霍家谋反,遭到满门抄斩,但霍光之墓未被牵连。汉宣帝之后回忆有功之臣时,将霍光列为第一,尊称其为“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

这么说来,霍去病和霍光皆被封侯,按照《礼记》上得记载,两人逝世都应用“薨”字,可《史记》上,霍去病却低了一等,用了“卒”字。别忘了,撰写《史记》的人,是司马迁。作为和霍去病同时代的人,司马迁本是文人一个,而霍去病作为一名武将,除了打仗,基本上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从来不和司马迁这种文人交往。更何况,当时的文人对霍去病这种凭借外戚身份一步登天的人嗤之以鼻,无论功劳多大,也是被人瞧不起的。所以,在《史记》的纪录中,对霍去病用了一个“卒”字体现了对霍去病暗中的贬低。与之相比,其弟弟霍光比霍去病的权势大多了,能废了刘贺的帝位,想想他权势能大到什么程度?


所以,这就是霍去病死用“卒”,霍光死用“薨”的原因了。


妙摘


谓天子死为“崩”或“驾崩”

诸侯死为“薨”

大夫死为“卒”

一般官员死称“逝”

士死曰“不禄”

庶人(平民)死曰“死”

清代对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为“薨”

有官职、有名望的死曰“卒”。

古时候,死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生前的身份关乎死的叫法和下葬的规制,甚至会有可怕的殉葬制度。

老百姓因为丧葬开销巨大,都是节俭入殓,甚至在年成不好的时候,都是乱葬,挖沟壑以简单填埋。

而士大夫和王侯讲究繁多,何况霍去病呢。

霍去病是西汉军事家,十七岁,拜骠姚校尉,追随大将军卫青,率领八百骁骑深入大漠,大破匈奴骑兵,拜骠骑将军,封为冠军侯。两次参加河西之战中,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漠北之战后,封狼居胥,大捷而归,拜大司马,与大将军卫青同掌军政

汉武帝雄才大略,一生中对匈奴多次用兵,所以当朝大将军几乎可以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而大将军卫青又是霍去病的舅舅,霍去病本人自然更加是位高权重,可惜天妒英才,24岁便去世了。

霍去病墓如今位于陕西省兴平市南位镇道常村西北,与卫青墓一墙之隔,墓内神道两侧安置马踏匈奴、卧马、跃马、石人、伏虎、卧象、卧牛、人抱熊、怪兽吞羊、野猪、鱼等大型石刻,制式雄伟。

可见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霍去病卒是用词不当的。或者最大的可能是,司马迁写史记时期,霍光掌政,而霍光是霍去病的异母兄弟,因霍去病生前光芒万丈,这位弟弟作为后期权倾朝野的大将军,心中难免妒忌,那小编只能猜测,司马迁写史书,也会出错,亦或是还是多少受朝政影响。




山围故国


《礼记》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这是古代等级观点森严之下的,关于死的各种分级。

那为什么霍去病的死用“卒”,霍光的死用“薨”呢?其实这是因为《史记》和《汉书》两位作者的写法不同而已。

司马迁写“死”,除了皇帝外基本都是用“卒”,班固写《汉书》,则把这些分了一下

司马迁时期,可能儒家思想还没这么严重,写书不拘一格,对于很多人的去世基本用的都是“卒”,除了霍去病的“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后三年,元狩六年卒。”之外,还有不少一样的例子。

比如卫青,“其后四年,大将军青卒”,像《殷本纪》、《周本纪》、《秦本纪》里都是写“卒”,秦侯立十年,卒。生公伯。公伯立三年,卒。生秦仲。唯一不同的是秦始皇,“始皇帝五十一年而崩”。

还有汉高祖刘邦,“四月甲辰,高祖崩长乐宫”,可以说除了皇帝之外,司马迁对其他人的去世基本都是用“卒”的。


到了东汉班固的时候,独尊儒术的已经成为正统思想,自然要等级分明了。在《汉书》中,班固将霍去病和卫青合成一传,而且用的是“薨”。

“去病自四年军后三岁,元狩六年薨”;“后四年。元封五年,青薨,谥曰烈侯”。

所以在《史记》中,霍去病用的是“卒”,可在《汉书》中用的也是“薨”,这只是因为时代不同,而导致的写法不同。像坊间流传的:司马迁以春秋笔法写霍去病之死不寻常一事,也是不可全信的。



一贰一橙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後三年,元狩六年而卒。”骠骑将军霍去病自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出击匈奴以后三年,即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就去世了。霍去病的死的确用的是“卒”。但是《史记》当中,对卫青的死也用的是卒:“自大将军围单于之後,十四年而卒。”在《汉书·霍光金日磾传》当中:“光薨,上及皇太后亲临光丧。”霍光去世,汉宣帝和皇太后亲自参加霍光的葬礼。而霍光去世,采用的是“薨”是否有点不符合礼数啊!

根据《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称不禄,庶人死称死。小孩夭折和病死的,称为殁。”这段话不用翻译大家应该都能看懂。根据《礼记》的说法,天子死后叫“崩”,诸侯死后叫“薨”,大夫死后叫“卒”,士族死后叫“不禄”,庶人死后叫“死”,小孩夭折和病死叫“殁”。其实,霍去病曾也被封侯,按理说属于诸侯级别,死后该称作“薨”。出现这种例外的情况,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汉宣帝觉得霍光的功绩很大,对霍光加以区别对待,按照身前的功绩他死后应该称作“薨”。

霍光辅佐两朝皇帝,先辅佐汉昭帝不说,汉宣帝能做皇帝,全是霍光的功劳。汉宣帝虽然对霍光有很大的意见,甚至想除掉霍光。但是霍光死后,对于他的功绩没有抹杀,所以汉宣帝按照霍光的功劳大小,就区别对待霍光。在霍光死后,汉宣帝不仅仅是亲自参加他的葬礼,还给予了封侯的陪葬品:“赐金钱、缯絮、绣被百领,衣五十箧,璧珠玑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枞木外臧椁十五具。”所以,霍光死后的葬礼规格非常的高,主要是汉宣帝给予他的待遇。毕竟,霍光不是普通的王侯将军,所以要区别来对待,史书里面的记载也称作“薨”。

此外,《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卒後,秋未穫,暴风雷,禾尽偃,大木尽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西周的周公,乃周礼的制定者,辅佐两代君主,春秋的晋文公称霸一时,他们死后都称作“卒”可见,不是一般诸侯可以称作“薨”的。霍光死后,汉宣帝的确给足了面子,这种规格相当于皇帝的待遇了。


谋士说


“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甍,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礼记·曲礼》

根据《礼记》的这个理论,霍去病为冠军侯、霍光为博陆侯,他们死的时候都应该用

“薨”,但是我们读《史记》的时候却发现霍去病死的时候用的是“卒”,而在《汉书》之中,霍光的死又变回了“薨”,这又是为什么呢?


司马迁的原罪?

相信很多人本能的反应就是,《史记》的作者太史公司马迁因为跟李陵关系好,所以在这些小字眼上也要对射杀李陵三叔李敢的霍去病进行一下处理,写成“元狩六年而卒”。再深入查阅发现,原来卫青用的也是一样的“其后四年,大将军青卒”,因为卫青间接害死了李广,所以一定是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偷偷地夹杂了私心,才有这样的结果。

可是,问题是,对《史记》再细加查阅之下,我们发现,原来关于汉初开国功臣,留侯张良、平阳侯曹参曹相国用的竟然也都是卒,如关于张良用的是“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关于曹参则是“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卒”,就算是刘邦的长子齐悼惠王刘肥的死,司马迁用的也是“悼惠王即位十三年,以惠帝六年卒”。

是不是很奇怪?难道司马对他们也都不大看得上么?

很显然并不是。因为在《史记》当中,无论是大小诸侯,刘姓诸侯王也罢,张良、曹参这样的名臣也罢,甚至于连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正常死亡也都采用的卒。

班固的《汉书》怎么写的?

在班固的《汉书》里,霍光的死确实用的是“薨”,“光薨,上及皇太后亲临光丧”,但是与之相对应的,霍去病是“无狩六年薨”,卫青是“元封五年,青薨”,其他也都是一样,可以说在《汉书》中,诸侯的死确实如《礼记》中一样,都改用“薨”字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

虽然太史公经常被人说“夹带私心”,但是拿“卒”和“薨”来黑太史公就有些过了,他还不至于低级到玩这种级别的文字游戏。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还在于时代的原因。

司马迁所处的汉武帝时期虽然开始推行“独尊儒术”的政策,但是司马迁毕竟不是一个纯粹的儒家恩想者,而儒家的礼制也没有被严格的执行,所以在司马迁的《史记》当中,对“卒”和“薨”的使用就没有那么绝对。比如汉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刘武死的时候,司马迁用的是“立二十六年卒,子建立为王。”,但是后面又出现了“及闻梁王薨,窦太后哭极哀,不食”的字样。当然,这不排除后人补记所致,但是至少说明司马迁并未严格按照《礼记》这本儒家经典的要求来做。

而到了班固时期,儒家思想早已拔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所以在用词的时候也会更加注重细节一些,要求自然也严格一些。


水一白聊历史


少卿观史,简答。

天子、皇帝死,曰崩;诸侯王(公)死,曰薨;士大夫死,曰卒。

周初,天子封前朝四国为公爵,虽为君臣关系,见面只行宾礼,等同于诸侯王。

秦时,二十等军功爵,最高为彻候,无王、公爵。

汉初,刘邦除给宗室封王外,亦封多名异姓王,均有封地,有国号,为诸侯王。

铲除多名异姓王后,与英布作战,中流矢,久而不愈,召群臣,杀马盟誓,非刘姓不得封王。

铲除异姓王前,长沙王吴苪将军权全权交于刘邦,保住了性命和封国,世代世袭,其死后司马迁记载曰“薨”。

汉继秦之军功爵制,外加白马之盟,外姓最高爵位只能被封为彻候,有封地,无国号,与诸侯王相差甚远。

因此,司马迁在记载霍去病死亡时,使用“卒”字,很恰当。

霍去病弟弟霍光,为人谨慎,擅权谋,给汉武帝当秘书,受命辅佐年幼的汉昭帝,立废汉废帝刘贺,拥立汉宣帝刘病已,大功于社稷、百姓。其死后,汉宣帝赐天子葬礼所需物品,并带领后宫上至太后、下至嫔妃及文武百官前往吊唁,国葬。司马迁死后150年,东汉班固修史时,对霍光、霍去病、卫青等侯爵的死亡,均以“薨”记载。

综合看来,司马迁以“卒”记载霍去病之死,不但符合礼制,也符合西汉时的政治要求;班固以“薨”记载霍光、霍去病、卫青等彻候之死,不符合古之礼制,但符合汉光武帝刘秀以汉高祖血脉,继承西汉社稷,而歌功颂德其祖宗光辉伟业的政治纲领。


少卿之见


霍光生前封侯,霍去病死后追谥为侯。


崩、薨、卒、死、殁、没,都有死之意,各有不同:

在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中,等级的分别极严,连死也分等级。

《礼记·曲礼》上说:“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唐书·百官志》:“凡丧,二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自六品达于庶人称死。”

《左传》对诸侯的死有时也称“卒”。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秦晋骰之战》:“冬,晋文公卒。”

到了唐代,“卒”字的用法更不严格。

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入门闻号咷táo,幼子饥已卒。”这“卒”,已是泛指死。

“殁”等于说“去世”,也是泛指死,上古一般只写作“没”。

《孟子·滕文公上》:“昔者孔子没。”

贾谊《过秦论》:“孝公既没”。

《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后来在“去世”、“死亡”的意义上,一般写作“殁”,而不再写作“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