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天下的霍光一死,霍氏集团就失去了与皇权抗衡的能力,为什么?

港剧萌主



这不就跟封建社会的帝制家天下一般吗,皇帝个人能力强了,诸如汉宣帝这般,就是衰败之世,也可以中兴。皇帝太弱了或者太能作死了,诸如隋炀帝,父亲隋文帝给他留下开皇之治,还有基本上大一统的格局,不照样败坏基业,使隋朝二世而亡了吗。

封建社会的帝制,最大的弊端是什么呢,宋安之认为虽然历朝历代一直在完善制度,但他的制度不在于越来越完美,而在于越来越集权,集权方便皇帝一个人发挥,颇有一些赌注之意,皇帝强了,国家就强大了,皇帝不行了呢,那么大家跟着一起倒霉吧。

大家想想封建社会帝制家天下的弊端都如此明显,更何况霍光家族呢,霍光家族这种现象不过是封建社会的缩影罢了。

霍光家族能势大,是靠霍光一个人而已,霍光在,上可以震慑皇帝,下可以压服那些不服气的势力。

霍光不在了,皇帝一个示意,那些被压制已久的势力自然是群起而攻之霍家了,这种现象很正常的。

现在大家明白了吧?

不是霍家成就了日后的霍光,而是霍光在体制内一步步权势滔天,所以霍家拥有了与皇权抗衡,甚至隐隐压制的能力。但过度依靠一个人,虽然可以短时间达到巅峰,但同样会因为过度依靠一个人,短时间遭遇灭顶之灾的。


宋安之


中国古代历史,几乎一直是帝王与权臣的博弈的历史,霍光不是孤例:

在他前后,相似的案例,还有晚明张居正之于万历、清初的鳌拜之于康熙;

相反的则有曹操之于献帝。

权臣为何能权倾天下?还是看天时地利人和。权臣有两种:

一种权力是先皇所授,所谓顾命大臣,成长为权臣:霍光、张居正都属于这种;

另一种权力是自己争取来的的,乱世出枭雄,成长为权臣:曹操属于后一种。

前者由于授权的来源,只有继位的皇帝不昏庸无能,权臣二代基本都是要挂的:

于是,你看到霍光们的下场,后代无一能善终;

后者由于是打拼过来的权力,其合法性得到承认,权臣二代不但不会挂掉,甚至会开挂:

所以,才有了曹丕取代献帝,堂而皇之地称帝。

归根结底,都是权力的博弈。

这,就是古代中国专制历史的真相。

明白了这个,就不难理解霍光之后,面对一代明君汉宣帝,霍氏集团的迅速倒台,几乎是注定的了。


石水微澜


汉武帝晚年穷兵黩武,酿造了巫蛊之祸,太子刘据、皇后卫子夫先后自杀,汉武帝权衡再三,决定立幼子刘弗陵为帝,担心太后干政祸乱再起,便杀母留子,处死了钩弋夫人,命大臣霍光辅佐新帝,金日磾、桑弘羊、上官桀等人协助霍光辅政。

几位大臣同朝为官多年,霍光与金日磾、上官桀又都有姻亲,这几个家族为了共同的利益,尽心辅佐新君,沿着汉武帝的治国经略,重视边防、与民休息、国泰民安。

汉昭帝登基后一年后,金日磾就去世了,不久后因为霍光阻止上官桀送孙女上官氏入宫当皇后,加上之前对于上官桀、桑弘羊两族子弟仕途多有阻拦,他们都与霍光翻脸了,成了政敌。

一直觊觎皇位的燕王刘旦(汉昭帝之兄),重金联络上官桀、桑弘羊,还有抚养汉昭帝的长公主鄂邑公主,几股势力暗中结合,筹谋除掉霍光,废掉汉昭帝,拥立燕王为新君。

霍光的政敌集团,先是煽动舆论,造谣称霍光蓄意谋反,不成想阴谋被十四岁的昭帝一眼识破,朝堂上公开表示自己对霍光的信任,称他是先帝留给自己的肱股之臣,此后更加倚重霍光。

狗急跳墙的上官一派,决定摆下鸿门宴诛杀霍光,然后逼宫,不料霍光先他们一步,将牵涉其中的大臣全部抓获,以谋反罪灭族,燕王刘旦与鄂邑公主自杀谢罪!

汉昭帝的绝对信任,政敌集团的连根拔起,自此霍大将军在朝野之中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说一不二的人物。

汉昭帝21岁就病逝了,没留下子嗣,霍光选了汉武帝之孙、已故昌邑王刘髆之子刘贺,过继给汉昭帝,继承皇位,刘贺耽于享乐、昏庸无道,有言官劝谏,他不但不听,还责罚囚禁言官,霍光担心昏君误国,便将在位仅21天的刘贺废黜,让他回老家继承他老爹的全部家当。

国不可一日无君,而宗室子弟却无堪当大任者,霍光等大臣将戾太子刘据流落于民间的孙子刘病已扶上了皇位,改名刘询,是为汉宣帝。

汉宣帝继位之时,霍光权倾天下,子侄甥婿遍布朝堂,霍家势力盘根错节,刘贺好歹是昌邑王,有旧臣有封地,霍光说废就给废了,别说自己一个毫无根基的民间小子,不想重蹈刘贺覆辙的话就只能隐忍,于是刘病已对霍光言听计从,表示自己如汉昭帝一般信任霍光。后来霍家人毒害了刘病已在民间的发妻,将霍光的孙女塞给刘病已做皇后,刘病已对发妻之死悲愤万分,对间接害死妻子的霍皇后时分厌恶,可还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接纳了霍皇后。

可汉宣帝也并非一点不作为,登基不到两年时,他就着手为汉武帝立庙乐,表达对曾祖父的孝心,也标榜自己是正统嫡孙,在朝堂立威,让群臣不敢轻视他这位草根皇帝。

汉宣帝卧薪尝胆六年,终于熬死了霍光,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霍家子弟依然在朝廷各个部门占据着要位,掌握着大汉的命脉。于是汉宣帝以皇帝之礼安葬了霍光,加封其侄孙霍山为乐平侯,以厚礼稳住了霍氏集团,然后亲理朝政,重用亲信魏相、岳父许广汉等人,逐渐收权。

同时着手削减霍家势力,将霍光之子明升暗降,夺其兵权,解除了霍光女婿的禁卫军权,将两个侄女婿调离中郎将与骑都尉的岗位,由自己亲信接手,将大汉兵权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霍氏集团对汉宣帝收权十分惶恐,担心覆灭在即,便铤而走险发起了叛乱,汉宣帝早有防备,很快就镇压了叛乱,将参与叛乱之人都判处极刑,霍氏集团的势力被全面清算,连霍皇后也被废黜。

霍光一生精忠报国,汉宣帝心知肚明,所以清算霍家叛乱并未牵连故去的霍光,保住了他一世英名。

综上,霍氏集团之所以会快速覆灭就是自己不强,没有联盟,对手还优秀;霍家子嗣不多,没有太出众的子侄,三个女儿的姻亲一个早逝(金日磾),一个被霍光灭族(上官家),次女强行许配给汉宣帝,反倒招致汉宣帝的仇恨。

而汉宣帝继承了刘家优秀的帝王基因,在外漂泊多年,心智也得到了历练,懂得隐忍,蓄势而发,这样一位皇帝是不会甘心一辈子做傀儡的,霍氏集团的覆灭是必然的,只是时间的问题。


史论纵横


得益于刘询的忍辱负重,运筹帷幄,雷厉风行!

酿造巫蛊之祸是武帝晚年的一大败笔,使得太子刘琚被逼自杀,刚愎自用的武帝逐决定立幼子刘弗陵为帝,同时,为防止外戚干政,处死了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并遗嘱霍光辅佐新帝,而金日磾、桑弘羊、上官桀辅政。


这四位顾命大臣同朝为官多年,而霍光与金日磾、上官桀有姻亲关系,武帝显然是让这几位为了共同的利益,尽心辅佐新君以实现国泰民安;刘弗陵登基是为汉昭帝,一年后,金日磾离世,不久,霍光因阻止上官桀立自己的孙女当皇后,二人翻脸了,变成了不共戴天的政敌。

昭帝的哥哥、燕王刘旦为了皇位,不惜重金联络上官桀、桑弘羊、鄂邑公主,密谋灭了霍光与汉昭帝,自己上位;但聪明的昭帝的绝对信任霍光,使霍光的政敌集团很快灰飞烟灭了,自此霍老爷子大权在握,风光无限!


昭帝21岁英年早逝,无子嗣,霍光处心积虑地拥立已故昌邑王刘髆之子刘贺为帝,但,刘贺贪图享乐,一意孤行,还妄图收回霍老爷子兵权,结果只当了27天的皇帝就被霍大将军记录了1127条罪状并废黜了他,让他回原封把当王;霍光让人找来了戾太子刘琚流落于市井的孙子刘病已,并扶上了皇位,后改名刘询,他就是后来的汉宣帝。

宣帝继位,霍光摄政,于朝庭到处安插子侄甥婿,刘询隐忍当政,对霍光言听计从,给予了无限信任与尊重,纵使霍氏害死了刘病已在民间的发妻(故剑情深),并立霍光的孙女为皇后,刘病已依然不露声色,还接纳了霍女为皇后。

而宣帝忙于为汉武帝立庙宇,来标榜自己根正苗红,是正统嫡孙,这用意深远;汉宣帝苦心孤诣地忍辱负重了六年,终于熬死了霍光;宣帝鉴于霍氏家族势力显赫,依然厚葬了霍光,并加封其家族成员以稳时局,同时着手夺回霍家军权,明升暗降,解除了霍光女婿的禁卫军兵权,将他的两个侄女婿调离了部队,而自己到处在重要职位安插亲信;这样刘询已军权在握了!



汉宣帝收权作派引起了霍氏家族不安,担心覆灭在即,于是密谋并发起了叛乱!这是铤而走险之举,正中宣帝下怀,早有防备的宣帝很快发兵镇压了叛乱,将参与者处以极刑,并废黜了霍皇后。


希望星晨58298869


霍光这个人是西汉中期的大权臣,也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亲弟弟。据班固的《汉书》记载,西汉的废帝刘贺、宣帝刘询都是权臣霍光所拥立,所以霍氏家族在当时是权倾朝野、炙手可热的豪门大家族。



就连霍光本人去世时,汉宣帝也是以皇帝的待遇为他下葬,足见霍氏在当时的地位举足轻重。不过就在霍光去世2年后的公元前66年,汉宣帝刘询就发兵诛灭了整个霍氏家族,其实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霍家已经威胁到了皇权了。失去了霍光后,霍氏家族已经不能对抗汉宣帝了。


霍光本是汉武帝的托孤之臣

霍光虽然是名将霍去病的弟弟,但霍去病去世的时候,年轻的霍光实际上还没有进入朝廷的权利中枢。但他凭借家族的关系和自己的努力,逐渐成了汉武帝晚年的心腹大臣之一。

公元前87年,汉武帝刘彻在未央宫病逝。在刘彻临终之前,选择了钩弋夫人所生的少子刘弗陵为帝(废太子刘据已经死于巫蛊之乱),这就是汉昭帝,并让霍光等大臣效仿“周公”辅政。


霍光一度达到权利的巅峰

汉昭帝病死后,霍光又拥立昌邑王刘贺为帝。不久后,霍光便找借口废除了刘贺,从民间迎回了废太子刘据的后人刘询为新皇帝,这就是西汉王朝的中兴之主刘询。同时,霍光还把自己的女儿霍成君嫁给了刘询。这样一来,霍家不仅把持着朝政,就连在后宫中也有了靠山。

霍光死后,霍氏家族终于被汉宣帝一网打尽

公元前68年霍光病死,此后汉宣帝才真正完全掌权。而失去了霍光这颗大树后,霍家在政治上其实已经失势了,所以走向覆灭也是必然的。所谓“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达到巅峰的霍氏从此衰败。

公元前66年,霍氏家族阴谋废立宣帝的事情败露,遭到汉宣帝大举清算。其中,霍光的儿子霍禹被腰斩,霍云、霍山自杀,霍家后人几乎没有幸免。连霍光的女儿霍成君也被宣帝废掉,最后自杀。


历史的荒野


霍光生前权倾朝野,为何死后霍氏家族便失去了与皇权相抗衡的能力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需简单的回国一下霍光的一生。

霍光,字子孟,今山西临汾市人,他的异母兄长是汉武帝时期的大将、冠军侯霍去病。霍光能够走上仕途也完全是凭借其兄长的扶持,公元前121年,霍光被其兄带到长安,从此走上仕途。霍光一直是汉武帝的近臣,侍奉汉武帝左右,出入宫殿二十多年小心谨慎,没有犯过任何过错,因此深得武帝信任。

公元前87年,汉武帝病重,临终前任命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与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共同任命为托孤大臣,辅佐八岁的刘弗陵继位,史称汉昭帝。从此,霍光的人生彻底改写。

霍光辅政期间与上官桀、金日磾结成亲家,以稳固自己地位和彼此关系。后来,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想让自己六岁的女儿,霍光的外孙女上官氏做汉昭帝的皇后,被霍光拒绝。汉昭帝继位时年幼,由姐姐盖长公主扶养,上官家族想结好盖长公主,便为她的情夫请封列侯,结果再次被霍光拒绝。从此双方结怨。

后来,上官桀、盖长公主、燕王刘旦、桑弘羊等人谋反,霍光得到汉昭帝信任,将叛党击灭,此后,霍光成为汉朝的实际统治者。

公元前74年,汉昭帝病逝,死后无子嗣。霍光立昌邑王刘贺为帝,但刘贺为人荒淫无形,在位27天便被废了。因此,人们将霍光与商朝时废立商王的名相伊尹相比,称做“伊霍”。

刘贺被废后,霍光立刘病已为帝,史称“汉宣帝”。汉宣帝很惧怕霍光,每次和霍光同坐时都感到如芒在背。霍光虽然功高震主,但却并未有不臣之心。公元前68年,霍光病逝。死后不久,霍氏家族便因谋反罪被诛杀殆尽,论其根源有以下几点。

1、家有悍妻

霍光一生行事谨慎,但她的妻子霍显却非省油灯。汉宣帝继位之初,霍光将女儿霍成君嫁给汉宣帝。当时册立皇后,霍显便想依靠霍家权势立霍成君为皇后,但在汉宣帝继位之前已有结发妻子许平君。

汉宣帝与结发之妻感情深厚,想立许平君为皇后。霍光得知此事后便同意立许平君为后,可是他的日子霍显却怀恨在心。

后来,霍显买通御医毒杀了许平君,她的女儿霍成君终究做了皇后。霍光得知此事后十分震怒,但碍于夫妻颜面,最终还是帮她隐瞒了下来,这无疑助长了霍显的嚣张气焰。

霍光死后,汉宣帝亲自到现场为其治丧。在下葬时,霍显嫌霍光的墓地不够气派,下令扩建了墓地。

霍显的张扬跋扈与霍光的小心谨慎完全是两种风格。霍氏走上谋反之路与霍显的这种性格是分不开的,而霍显的为人则远不及霍光,她桀骜的性格在霍光死后也必定会使霍家失去一部分支持者,变得孤立。

2、霍光无不臣之心

霍光生前功高震主,但他并无不臣之心,也并未在朝中扶持自己的家族势力。所以说,霍光虽强但更多的是凭借一己之力,而并未在朝中形成忠于霍家的霍氏集团。

这也是霍光与后世哪些把持朝政的大臣不同之处,也正是霍光的功绩和人品,在他的家族覆灭后他依然可以位列“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

3、人丁不旺

霍光的家族能够迅速覆灭,跟他的家族人丁单薄也有很大关系。史书记载,霍光的儿子霍禹为霍家家族长,霍光死后继任大司马,但被夺了兵权,实力大减。其他诸子没有记载。

霍光有三个女儿其中两个分别与上官桀、金日磾的家族结亲,一个嫁给了汉宣帝,结果上官桀的家族被霍光灭了。

可见其家族势力也很单薄。

4、汉宣帝乃有为之君

汉宣帝是西汉明君,在位期间政治清明,国家富足。霍光死后,汉宣帝对国家掌控力不断增强,这也为除掉霍氏家族打下了基础。





欢喜的经典


与其说霍光一死,霍家立即失去了与皇权抗衡的能力,不如说霍家本没有打算与皇权抗衡。

当初霍光被指定为辅政大臣,汉武帝对他是寄予“周公辅成王”的希望的。刘彻作为一代雄主,没有看错人。霍光辅昭帝,扶宣帝,尽心尽力。

但霍光废立刘贺事,让汉宣帝领略到他的影响力,加之霍光威严甚重,使得他“如芒在背”,处处感到压抑。再者霍光继妻霍显手伸得太长,毒杀了宣帝微时发妻,虽无明据,但宣帝衔恨在心。



故霍光故去后,汉宣帝再不愿意见到霍家这么一座大山在前,加之弑妻之恨,很快,霍光就遭到灭族。


霍家倒台如此之快,恰恰说明,霍光生前并无反心,也无反备。


钱多多读文史


其实可以拿霍光和其他权臣比如王莽、董卓、曹操等做一些比较——这并不是质疑霍光有不臣之心,只是技术上的比较分析。

霍光相比王莽、董卓、曹操,没有舆论造势、没有心腹班底、没有军功勋劳,汉武帝临终发出的诏命是霍光唯一的依托,他的权力直接来源于皇权的安排,这个权力不是因为他本人是众人钦服的霍光,而是因为他是接受先皇遗命的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

霍光是一个制度的象征,不是一个人格化的跋扈权臣,因此他虽然权倾天下,来自于皇权的权力也有皇权本身设计出的制衡机制来制约,比如即使在霍光大大侵夺宰相之权的情况下,小小的尚符玺郎能够拒绝霍光要求获得作为皇权象征的玉玺的要求(拥昭初辅政,汉室大将军。符玺郎能尔,丹青见不群)。

霍光一死,霍氏集团无论具体的官职是什么,其实完全丧失了基于武帝皇权的统括朝政的合法性,宣帝的皇权从法理上足够击败他们,如果他们个人有才智能力哪怕能够窃取兵权成功发动政变或许还有得一拼,否则的话必然是死路一条。

刘贺被霍光废黜的时候说了一句:天子有争臣七人,虽亡道不失天下。千载之下,其实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刘贺有很高的怼人的政治水平和文化水平,反而是霍光果然不学无术,只会说一句:皇太后已下诏令废黜,哪里还是天子?


谈古论金


《孙膑兵法·月战》记载着这样一句话,说的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这句话适用于很多地方,同样也可以适用于回答为什么以霍光为首的霍氏集团在霍光死后短短2年就土崩瓦解的问题。



1.天时

霍光揽政的时期是汉室最鼎盛的时期,经过前几位君主的励精图治,当时的汉朝正是扫清六合、席卷八荒、天下归心、臣民视刘氏为唯一正统的时期;更何况宣帝不是汉末桓,灵二帝那种昏聩无能的君主,而是一个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所以这就决定霍光、或者整个霍氏集团绝对行不了西汉末年王莽、曹丕篡位的事而只能揽政一时。因此霍光这边不占天时。



2.地利

宣帝是君,霍光是臣,君臣两者的位置不用讲,肯定是君的位置更有利一些了。汉武帝接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过去了这么多年,儒家思想在君主的一心支持下发展壮大,成为当时以及后世中国的主流思想,而董仲舒那一套“三纲五常理论”更是把君主的地位提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再者,虽然霍光把持着朝政,但也仅限于中央,地方上他还暂时做不到后世曹操那种至少在自己所属的地盘上可以绝对控制的地步,所以地利上霍光这方优势不大。



3.人和

人和也是三者中间最为关键的。霍氏集团在霍光把持朝政时期可以说嚣张跋扈,肆意妄为,无法无天,其儿子可以在皇家林苑里追逐嬉戏,围猎打闹;其女眷更是视皇宫如自家,随意随时进出;其家奴也是受主人的影响横行霸道,跟御史大夫家奴打架,搞到最后御史大夫上门赔罪;更有其妻为让其小女儿成为皇后,毒杀了当时的皇后,连太子都差点遭其毒手。种种事例最终导致的后果就是无论中央还是地方上的其他势力都对其家族无比忌恨,都为把其家族除之后快,而这些情绪就使得这些势力加速的团结到宣帝周围。霍光在时宣帝还担心撕破脸会造成朝局会有大的动荡,等霍光一死,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皆在宣帝这边,大势之下,霍氏集团犹如那不自量力的去挡车的螳螂,得到的结果便是被车轮轻松、无情的碾压。


一步之姚


霍光辅政,仓廪充实

《汉书》记载,西汉后元元年(公元前88年),汉武帝刘彻有意将幼子刘弗陵立为太子,但弗陵年纪幼小,其母赵婕妤(钩戈夫人)又太年轻,武帝担心自己百年后让弗陵即帝位会重演前朝吕后篡权、大肆屠戮刘家其他儿子的惨剧,于是就考虑托付忠诚可靠大臣辅佐幼子刘弗陵。

武帝通过仔细考察与缜密思索,认为已故奉车都尉、光禄卿大夫、冠军侯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霍光性格沉稳、忠厚可靠,能当此重任,就命画师绘制一幅“周公辅成王”图,赐给霍光。

后来,年迈的武帝病入膏肓,预感到自己来日无多,为避免正值盛年的钩戈夫人成为第二个吕后,遂狠心将其赐死,以绝后患。

后元二年(前87)阴历二月,武帝病重,特召霍光入五柞宫交代后事。武帝曰:“立少子(指刘弗陵),君行周公之事”。希望霍光效仿西周时周公旦竭力辅佐年幼的周成王成就大业一样,辅佐自己的小儿子刘弗陵处理朝政大事。同时,武帝诏立刘弗陵为太子,封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 当朝首辅),匈奴降人(原匈奴王子)金日磾为车骑将军,上官桀为左将军,桑弘羊为御史大夫,共受遗诏辅佐少主。

不久,被誉为“千古一帝”的汉武帝死于五柞宫,殁年七十一岁。

{汉昭帝刘弗陵像}


大司马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四位托孤大臣遵武帝遗诏,扶持太子刘弗陵即帝位,是为汉昭帝。彼时昭帝刘弗陵只有八岁,还是个乳臭未干的熊孩子,于是由首辅霍光专权。霍光处事公正,很有能力。他对内实行轻徭薄赋、与民生息之策;对外与匈奴和亲,罢兵息战,因武帝时连年不断的战事造成凋敝的民生国力逐渐恢复、充实。

昭帝死,霍光立昌邑王刘贺为帝,二十七日后又将其废黜

史载,昭帝元平元年(前74年)四月,身体羸弱的昭帝刘弗陵病死,年仅二十一岁,无嗣,帝位竟后继无人。执掌朝政的大将军霍光以上官皇后的名义下诏,奉迎武帝孙昌邑(今山东潍坊昌邑县)王刘贺到长安。是年六月,刘贺即皇帝位。是为汉废帝。

刘贺本为骄奢淫逸之徒,当上天子后,日益骄横跋扈,荒淫无度,每天摆酒宴乐,走马射猎,大失帝王礼仪,且恣意妄为,我行我素,对朝臣的劝谏置之不理,不闻不问。霍光对这个由自己亲手扶持登基的荒唐帝王大失所望。他与大司马田延年、车骑将军张安世暗室密谋,准备废黜荒淫无道的昏君刘贺。计议已定,霍光召集丞相、列侯、御史、将军、大夫、博士等重臣在未央宫商议废黜大事。大臣们见霍光早已拿定主意,怎敢违逆,于是纷纷附和。刘贺仅仅过了二十七天皇帝瘾,就被霍光拿下。刘贺从昌邑带来的二百余旧臣均被诛戮,罪名是不能很好的辅佐刘贺,还将他引入歧途。刘贺被遣回昌邑。后来的汉宣帝刘询将其贬为海昏侯,削去食邑,发往豫章(今江西南昌)。

废掉刘贺后,廷尉监丙吉向霍光建议道:“武帝曾孙刘询,年十八,聪慧贤德,熟读经史,可立为皇帝”。《汉书》载:刘询,字次卿,是冤死于“巫蛊之祸”、被称为“戾太子”的刘据之孙。他曾因“巫蛊之祸”牵连而身陷牢狱,后被赦免,并恢复了宗室身份。霍光经考察认为可以立其为帝,于是联合百官上奏太后,请求立刘询为帝,太后同意。刘询被霍光扶持为皇帝。是为汉宣帝。

霍光一身正气,其妻霍显却凶恶淫毒,她用“借刀杀人”计鸩死皇后许平君, 为霍家在霍光死后被灭族埋下祸根

霍光先后辅佐过汉昭帝、汉废帝、汉宣帝,他忠于汉室,称得上一代名臣。但他的妻子霍显却凶悍善妒,是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恶妇。她为了使自己的女儿霍成君当皇后,竟用计将宣帝刘询的结发妻子许平君(彼时已有身孕)鸩死,并逼迫丈夫霍光为其遮掩罪行,使大忠臣霍光在历史上留下污点,也牵累霍家在霍光死后由此被宣帝灭族。

据记载,汉地节三年(前68年),霍光病逝。霍光死后,霍家的权势日益被稀释,其子弟大都不成材,他在世时还能严加约束,他死后霍氏子弟变得肆无忌惮,更加骄奢无度,最终引起汉宣帝刘询的不满。刘询得知许皇后被害真相后,异常震怒,开始谋划除掉霍氏势力,目的是为许后报仇同时稳固皇权。地节四年(前66年),诸霍密谋造反,结果因事机不密,阴谋败露,被宣帝下令诛灭三族。至此,权势煊赫、富贵至极的霍氏外戚家族彻底覆灭了。

【插图源自网络】

【写作辛苦 严禁剽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