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治军严厉的三位名将,犯了同样的大忌,死得一点也不冤


古代治军严厉的三位名将,犯了同样的大忌,死得一点也不冤

一:周亚夫

周亚夫是西汉名将,因功劳大,当上了丞相。从身世看,他是一个标准的官二代,他的父亲是赫赫有名的周勃。就是和陈平一起,从吕雉手上恢复汉室江山的大功臣。周亚夫的本事很大,尤其以治军严厉,性格耿介著称。他最大的军事成就就是在汉景帝时期,三个月平定了七国之乱。拯救了岌岌可危汉景帝。然而他的结局却非常不好。被贤明著称的汉景帝打入牢狱,绝食而亡。

有人说周亚夫是个直肠子,得罪了汉景帝。这确实是主要原因之一。但在很早之前,汉文帝的时候,周亚夫就已经呈现了难以善终的迹象。在古代,当一个将领的威信高于君主,这是找死的节奏,而恰恰周亚夫做到了。

有一次汉文帝来周亚夫的军营参观。汉文帝的先驱人马到了军营,结果被士兵拦住不让进,这些随从说天子来了,士兵却说,军中只知军令。后来汉文帝亲自到场,周亚夫才开门让汉文帝进。但是士兵又说将军有令,不许在军营骑马,汉文帝只好牵着马步行。这时周亚夫慢吞吞的出来拜见汉文帝,而且不脱甲胄,只是行军礼。后来汉文帝犒劳完毕之后,就走了。

这件事幸亏是搁在汉文帝身上。要是其他皇帝,受到这样的款待,倒霉的一定是周亚夫之类的人。后来的汉景帝就没有好脾气。加上周亚夫三番五次的直言触怒汉景帝。所以周亚夫不得善终。

古代治军严厉的三位名将,犯了同样的大忌,死得一点也不冤

二:蓝玉

蓝玉是明朝开国将领。有胆有谋,勇敢善战。尤其在追击和消灭元代残余势力的过程中取得极大的战功。他也因此不断的受朱元璋封赏。最后官至大将军,封为凉国公。

本来他是很显赫的,而且朱元璋也有打算让蓝玉等人,作为预备队,辅佐太子朱标的。可惜太子朱标死的早,只好由皇孙接替朱元璋的大位。朱元璋这时害怕皇孙年幼,驾驭不住蓝玉等人,于是朱元璋干脆把蓝玉等人都给杀了。

加上蓝玉的个性也有点骄傲大意,居功自傲。朱元璋于是以谋反罪杀了他,剥皮之后传示各地。受牵连的人,竟有上万人。有人曾说要是蓝玉不死,可能就没有朱棣什么事,当然这是后话。

曾有一件事,加剧了朱元璋杀死蓝玉的念头。有一次地方叛乱,朱元璋对蓝玉面授讨伐机宜,他叫蓝玉的手下暂时退避,只给蓝玉一个人说,结果说了三四次,蓝玉的手下纹丝不动,根本不理会朱元璋的招呼。结果蓝玉手一挥,这些手下的将领才离开。这件事,大大的刺激了朱元璋,他居然指挥不动这些将领,他们竟然只认蓝玉,这样下去还了得。于是朱元璋动了杀心。

古代治军严厉的三位名将,犯了同样的大忌,死得一点也不冤

三:年羹尧

年羹尧是一个被雍正宠爱的包衣奴才,被捧上天。当过川陕总督,大将军,一等公,能给的高位基本都给了。这样导致了年羹尧十分的傲慢无礼,哪怕是王公贵族,都不在他眼里。

年羹尧很有本事,功劳不少。平定西藏青海的叛乱,他是出了很大力的。所以雍正格外的赏识他,还在奏折里对年羹尧说一些过于亲密的话,比如他说要是有一天辜负了年羹尧,自己就是天下第一负心人。这些话,让年羹尧越发的轻飘,有点经不起宠,后来他的所做所为,完全辜负了雍正的心,让雍正伤的很深。

雍正曾经想把他和年羹尧的关系,打造成千古君臣知遇的典范,就像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一样,传为历史的佳话。可是最后,雍正还是把年羹尧赐死了。因为年羹尧实在太跋扈、太嚣张了。

年羹尧跋扈到什么程度呢?他插手朝廷官员的升迁。年羹尧是川陕总督,却干涉别省的事务。在其他王公大臣面前,他也神气十足,贪污腐化堕落,更是超出想像。而且对雍正的一些特殊任务,年羹尧也不十分卖命。当然,也有让雍正忌讳的事。

有一次,雍正去犒赏年羹尧的军队,雍正出于好意,让烈日下的士兵,脱下甲胄休息。可是雍正多次命令,士兵却纹丝不动,结果年羹尧一挥手,士兵们迅速的脱下甲胄。年羹尧曾得意的说,军中只有将令,没有皇上。这使雍正很猜疑。后来,雍正找了个文字上的错误,以大不敬的理由,把年羹尧给杀了。轻易间,如同碾死一只臭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