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登基的時候他的父親載灃說一句“快完了”!後果真應驗

在封建社會的時候一個朝代的末代皇帝一般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作為整個封建王朝的末代皇帝溥儀來說他的結局還是相對比較不錯的,下半輩子過得還算清閒。

在溥儀自傳《我的前半生》中,講了自己的一生經歷,他曾經當過三次皇帝,後面兩次(張勳復辟和偽滿洲國皇帝)皆為鬧劇,第一次則是名正言順的大清國皇帝。

溥儀登基的時候他的父親載灃說一句“快完了”!後果真應驗

在《我的前半生》中,溥儀講了他三歲登基時曾經發生過一段小的插曲,這次登極典禮上父子倆的對話,後來竟一語成讖。

1908年,執掌了清朝實權47年的慈禧太后以及傀儡皇帝光緒的去世,年僅3歲的溥儀接過了大清朝的皇權,成為了清朝最後一任皇帝,溥儀還是一個孩子,國家大事全靠其父攝政王載灃說了算,直到隆裕太后代替溥儀頒佈了退位詔書,而此時的溥儀還是個6歲的孩子,替祖宗背了黑鍋。

溥儀登基的時候他的父親載灃說一句“快完了”!後果真應驗

溥儀雖是出身帝王家,但是皇位原本不屬於他的,早在庚子國難之時,慈禧就曾立過一個大阿哥溥雋,準備接替光緒皇帝,後來由於列強們的反對才狠狠作罷。不曾想當了34年皇帝,年紀38歲的光緒皇帝竟然沒有一兒半女,再加上自從庚子國難後,光緒帝的身體越發糟糕,未來皇位的繼承人就成了清廷的頭等大事。

溥儀登基的時候他的父親載灃說一句“快完了”!後果真應驗

到了1908年,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兩人身體情況都不行了,慈禧經過一番思考後,決定立年僅2歲的溥儀做皇位繼承人。並將溥儀帶到宮中撫養,當時明眼人都看大清江山搖搖欲墜,誰也不知道哪天會垮臺,誰成為未來的皇帝,就可能是亡國之君,這可是對不起祖宗,因而醇王府的人聽到此消息後,一時間哭聲一片。尤其是溥儀的祖母,更是幾次哭暈過去,不想讓孫子溥儀入宮,但是慈禧太后決定的事情哪能更改。

溥儀登基的時候他的父親載灃說一句“快完了”!後果真應驗

年幼的溥儀跟祖母的關係比跟生母瓜爾佳氏的關係要深厚的多,再加上有光緒這個前車之鑑,祖母非常反對溥儀繼承皇位,年幼的溥儀也哭著不進宮,但他不能左右自己的命運。

太監抱著溥儀去朝見病重中的慈禧,慈禧本來就冷酷的臉龐病容籠罩,小溥儀嚇得號啕大哭,慈禧很是不快,就說:“這孩子真彆扭,抱到一邊玩去吧”。

溥儀登基的時候他的父親載灃說一句“快完了”!後果真應驗

這是溥儀見慈禧的第一面,也是最後一面,三天後慈禧死亡。1908年12月2日,文武百官在紫禁城太和殿參加了溥儀的登基大典,三歲的溥儀哭鬧著參加了這本該非常莊嚴的儀式。他不願被太監們擺佈,攝政王載灃只好親自上陣,單膝跪在金碧輝煌的寶座前,扶著自己兒子,不讓他亂動。溥儀掙扎著不停哭喊:“我不挨這兒,我要回家!”載灃重複說:“別哭別哭,快完了,快完了!”

溥儀登基的時候他的父親載灃說一句“快完了”!後果真應驗

大典結束,文武百官議論紛紛,竊竊私語:怎麼可以說快完了呢?2年半後,清朝滅亡,有人附會說:這在溥儀登基大典時就有了預兆,攝政王一直說快完了,沒想到是清朝快完了!光緒和慈禧死後一個月,1908年12月2日,溥儀正式登基。按清朝規矩,在太和殿舉行登基典禮,此前還有一道小儀式,先在中和殿接受侍衛大臣朝拜,之後抬往太和殿,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在接受朝賀的時候,侍衛大臣不能站在正中間,而是位列兩旁。

溥儀登基的時候他的父親載灃說一句“快完了”!後果真應驗

登基大典正式舉行時,溥儀又是放聲大哭。在《我的前半生》中,溥儀說他是被奏樂聲嚇哭的,但《我的前半生》(全本)中又否認是被奏樂嚇哭,說“國喪期,丹陛大樂只設而不奏”。

溥儀當時才兩歲零十個月,這麼細微的情節怎麼都能記清楚呢?1956年,有記者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採訪了溥儀,也問了這個問題,當時溥儀的回答是:“我確實是被奏樂聲嚇哭的。”

溥儀登基的時候他的父親載灃說一句“快完了”!後果真應驗

其實,當時攝政王載灃在太和殿上沒有說過“別哭了,別哭了,快完了,快完了!”這句話,而且載灃也從來就不承認說過這話,別人提起來就一肚子氣。載灃說,他當時明明哄溥儀說的是“別哭了,別哭了,快好了,快好了!”怎麼成了“快完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