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和隆裕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光绪大婚时扑倒在隆裕身上哭?

秒杀牛魔王


清朝时期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大多数都是一些非常不好的,然而我们不得不说,由于清朝时期的各种对外战争,使得这个国家最终走向了灭亡,当然这里面最不能够忽略的就是一个人物,这个人物就是慈禧。为什么会提到慈禧呢?

这主要是因为在同治得到皇位之后,由于他没有能力,所以很多事情都被两个太后掌握在手中。等到他死了以后就有光绪继承了皇位。然而说到这我们就不得不提起光绪曾经做过的一件非常让人感到惊讶的事情,那就是在结婚的当天,他扑在自己皇后的身上哭,这个皇后就是隆裕皇后,他们两个人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这个女子其实就是光绪的表姐,由于最初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光绪更加听自己的话,慈禧选择了用自己的侄女儿来牵制他,因此强行的将自己的侄女儿嫁给了光绪之后,他们两个人的生活其实也不幸福。当时的光绪在结婚的当天,看到比自己大两三岁的表姐跟自己结了婚,其实内心是十分痛苦的。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扑进了自己表姐的怀里放声痛哭。很多人对此非常的好奇,为什么一个国家的皇帝却能做出这样的一个举动。其实这主要是因为这个表姐对于自己来说是亲人般的存在,而且在自己跟他认识的这么些年里面,一直以来都是以一个亲人的相处方式在一起,如今却要以夫妻相称,自然心里是10分痛苦的,所以才放声痛苦。

当然历史上也有第2种说法,就是认为当时嫁给光绪的这个皇后虽然是慈禧的侄女,但是她的颜值的确是非常的差。面对自己娶了这样一个拿不出手的媳妇儿,光绪又怎么会笑得出来呢?再加上那个时候的光绪,其实喜欢上的人并不是自己的这个皇后,反而是自己的两个妃子。

这些妃子当中有一个珍妃特别受他的喜欢,所以光绪跟这个妃子两个人之间的来往非常的密切。然而当这种密切程度到了皇后无法容忍的时候,往往接到的消息都是一些太后的旨意,要求他强行回到皇宫内部,将皇后重新重视起来,可是感情的事情又怎么能够听从别人的这些指指点点呢?光绪依旧没有改掉之前的习惯。

很多人非常的好奇,为什么堂堂的一国之君会不喜欢自己的皇后,甚至于到死都对这样的一个皇后没有好感。其实我们仔细分析就能够能够明白,这个皇后是慈禧强行安插在自己身边的一个眼线。作为一个傀儡,他没有任何的权利去选择自己的婚姻,甚至于在古代的帝王和王公贵族家里,他们的婚姻大多数都是政治上的筹码。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也不可能去相信一个安插在自己身边的女人。当然若是说还非要找出一点原因的话,那可能就是自己的心飞到了别人身上,所以看什么都不顺眼。

当时的光绪所面临的选择就是两个人,一个是自己心爱的女人与自己朝夕相伴,并且十分的理解同情自己,给自己的人生添上了许多的光彩。然而另外一个就是时时刻刻跟自己冷眼相对且性格内向,甚至于有时候为了迎合自己笨拙的去阿谀奉承的这样一个人。

任何一个男子都会对这种情况进行对比,更何况光绪这样一个内心多愁善感又敏感的人呢?因此在这样的对比之下高下立判,他也就更加倾向于自己的珍妃。身在帝王家庭是任何人都非常羡慕的,然而作为光绪这样的皇帝来说,他其实更愿意生活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这样的话他至少可以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真爱,甚至于有权利决定自己的婚姻以及自己的未来。然而偏偏不巧的是他却生在了这样的家庭当中,甚至于他的一生都过得非常的不如意。

猫眼观史


光绪与隆裕的关系还是比较复杂的,总的来说有三重关系。

1、嫡亲姑表姐弟关系

光绪的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与隆裕的父亲叶赫那拉桂祥是同胞兄妹,另外隆裕比光绪年长三岁,所以按照血缘上来讲,他们是嫡亲的姑表姐弟。

2、夫妻关系

因为隆裕是光绪皇帝经过正式册封的皇后,所以他们的关系当然也是夫妻。


3、君臣关系

光绪是皇帝,大清帝国的最高统治者,而隆裕虽贵为皇后,但仍然是臣,见到光绪皇帝是必须要行臣子之礼的,所以他们亦是君臣关系。

按照常理来说,洞房花烛夜之时,作为新郎的光绪应该高兴才是,怎么会痛哭不止呢?难道是因为娶了新娘子高兴的?

当然不是因为迎娶佳人高兴的,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大婚而痛哭。

因为光绪打心底里根本就不喜欢隆裕,甚至是非常的讨厌,一方面是因为隆裕的相貌确实非常一般,甚至连宫中一般的宫女都比不上,史书记载隆裕个高、驼背、削瘦、长脸、龅牙,从这简单的五个词中,我们就可以想象的到贵为皇后的隆裕大致长啥样了。

另一方面是隆裕嫁给光绪完全是慈禧太后一手安排的,慈禧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让隆裕来时刻监视光绪的,光绪自打懂事以后,就一直想摆脱慈禧的掌控,现在倒好,又增加了一个隆裕皇后,光绪的哭是发自内心的绝望。

对于隆裕来说,她一个女儿家,根本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命运的安排,自打进了光绪的寝宫起之日起,二十多年,光绪就没有用正眼瞅过她几回,更谈不上被光绪宠幸了。

作为一个正常的女人,明明是有夫之妇,却要活生生的夜夜独守空房,那份孤独与寂寞,在那慢慢的长夜中,究竟是怎么熬过来的,或许只有隆裕自己最清楚了。

隆裕的婚姻是不幸的,但其本人却是非常的识大体顾大局,当武昌起义的枪声打响了清王朝覆灭的钟声后,隆裕并未坚持顽抗到底,而是选择顺应时势,宣布清帝逊位。

和平结束建国长达二百六十八的清王朝,同时也终结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后来的民国大总统黎元洪评价其是:“德至功高,女中尧舜”。


清史宴


当天洞房的时候,光绪一下子就扑到隆裕表姐的怀里,嚎啕大哭,认为自己的婚姻是不幸的。而作为隆裕,一个那个年代的女人,她所能做的就是服从。命运把自己推到了现在这个位置上,这就是命中注定的,光绪是自己的丈夫,慈禧是自己的婆婆,现在已经成了谁也改变不了的现实。


为了归政后能更有效的控制光绪帝,慈禧太后在光绪的婚姻上也动起了脑筋,将自己弟弟桂祥的女儿静芬指定为光绪帝的皇后,也就是隆裕皇后,以此来监视光绪一举一动,从这里可以看到,光绪和隆裕是姑表亲,隆裕比光绪大三岁,是光绪的表姐。

首先来说光绪和隆裕的关系,这两人因为是表姐弟关系,从小就在一起玩,隆裕的父亲桂祥虽然一生无所作为,慈禧太后恨铁不成钢却还是对他多有照顾,隆裕是慈禧太后的内侄女,经常会到宫里玩,比光绪大三岁的隆裕对他就象对待弟弟一样照顾着,在光绪看来,隆裕是自己的表姐,忽然间成了自己的皇后,非常接受不了。


种种的不痛快,到了光绪与隆裕大婚之日,在洞房之中,心情坏到极点的光绪忍不住扑到隆裕的身上,痛哭起来。隆裕皇后作为皇亲国戚,从小养尊处优,怎么能忍受光绪的轻慢,二人的不停为小事磕磕碰碰。

没有感情的婚姻注定不会幸福。

说来隆裕也是可怜人,在宫中不仅得不到光绪的恩宠,就是慈禧太后对她也没有特恩,每日在慈禧太后面前提心吊胆的,除了早晚请安,大多数就闭宫自守,惟忧郁而已!


独秀文苑


光绪十五年正月27日,身着龙袍头戴珠冠的光绪升坐太和殿,接受文武百官的叩拜。随后礼部官员宣读了皇后的册封诏书。原来,这天是光绪大婚的日子。他要娶的皇后,名叫静芬。不过,当时他却哭倒在静芬身上,并说了一句话。当静芬听到这句话以后,一时面如死灰。

(光绪剧照)

那么,光绪当时为什么会哭?他对静芬说的是什么话呢?

光绪和静芬,一个是慈禧妹妹的儿子,另一个是慈禧弟弟的女儿。

本来皇帝的位子,是轮不到光绪来坐的。但慈禧的亲儿子同治短命,亲政不到一年就病逝了。

同治是咸丰的独子,在咸丰去世后,慈禧凭此“母以子贵”得尊为皇太后。随后,她联合恭亲王奕訢和慈安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开始了她“垂帘听政”的生涯。

同治病逝的时候,清廷已是摇摇欲坠。按说,这种时候当立长君,但慈禧出于私心,不顾大臣们反对,坚持把醇亲王奕譞的幼子载湉过继给咸丰,然后立他为帝,是为光绪帝。

慈禧这样做有两个想法:一个是光绪年幼,无法和她争权,她可以继续做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还一个原因是光绪的生母是她的妹妹婉贞,醇亲王奕譞又是个顶无能软弱的人,就算光绪做了皇帝,他也不也以外戚身份夺权。

光绪小的时候,慈禧对他还是比较疼爱的。

不过,等到光绪长大后,慈禧为了不归政于他,迟迟不提他的婚事。这样拖来拖去,结果拖到18岁。

这个年纪在封建社会,已经是晚婚的年纪了,朝野也对光绪迟迟不婚,议论纷纷。迫于舆论的压力,慈禧这才将光绪大婚的事情,提上了议程。

当时,户部将满清八旗贵族的女子的名单放在慈禧面前,慈禧随便地翻了翻,并没有说话,其实她心里早有了主意。

(慈禧剧照)

那就是她弟弟桂祥的女儿静芬。

慈禧很看不上桂祥的无所作为,但再怎么恨铁不成钢,终究还是自己的亲弟弟。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慈禧还是决定为光绪迎娶他的女儿静芬为皇后。

慈禧谈不上有多喜欢静芬。

静芬个子虽然高,但总是弓着背,仿佛很抱歉自己生得高似的。她的脸也生得毫无生气,终日里木木讷讷的,看着就不招人喜欢。她有时候也会笑,嘴咧开的时候,就会露出一口龅牙来。大约她也对这一口龅牙感到羞涩,所以大多数时候,她总是木讷着一张脸,并不多言语。

慈禧看上的是静芬的性格。静芬安静又没有多少主意,假若做了皇后,不至于像同治的皇后阿鲁特氏那样刚强,处处和她不对路。另外,静芬毕竟是亲侄女,让她做个耳报神什么的,她肯定也不会胳膊肘子往外扭。

这样一想,慈禧便做主指定了静芬为皇后。

静芬和光绪也并不是大婚才见第一面。

早在光绪小的时候,静芬便被慈禧召到宫里来,让她陪着光绪玩耍。

静芬比光绪大3岁,在一块玩的时候,她总很有姐姐的作派,处处让着光绪。到长大后,虽然不多见了,但彼此并不陌生。一个表弟,一个表姐,这不过是没有出五服的表亲关系。

光绪从没想过有一天,他会迎娶静芬为皇后。他想反抗,但他惧怕慈禧的威严。他只能心灰意冷地接受文武大臣的朝贺和叩拜,看着宫人们全都忙忙碌碌地操持着准备迎接皇后的繁琐事宜。

(静芬剧照)

也许老天都不赞同光绪的这桩婚姻,所以在他大婚前的一个晚上,突然引发了大火,烧毁了太和门和太和殿。

这个意外让光绪非常高兴,可是慈禧却并不因此而改变婚期,反而责令京城里的扎彩工匠迅速用纸扎成彩棚,再搭建出一座足以乱真的太和门来。

于是,婚礼如期进行,静芬在奉迎大臣和宫女侍从的前呼后拥下,乘坐着一顶阔大的喜庆的轿子,穿过那纸扎成的太和门,和光绪举行大婚仪式。

光绪的大婚操办得异常奢华,据说整场婚礼下地,花费了550万白银之多。其中皇帝和皇后的冠服、朝珠、金银钿钗等,就用掉了400万白银,更不要说其他各项外办开支了。

然而,再豪华的婚礼,也不能使光绪高兴,据《我所知道的末代皇后隆裕》中记载,经过冗长繁琐的大婚仪式后,光绪和静芬终于被送进了洞房。

望着相貌不雅致的静芬,光绪终于克制不住感情,扑到静芬身上,号哭不止地说:“姐姐,我永久敬重你,可是你看,我多难啊。”

静芬听到一个话,一时面如死灰。她知道,虽然她此刻贵为皇后,但独守空房的日子,从此开始了。

(参考史料:《我所知道的末代皇后隆裕》《清史稿》)


张生全精彩历史


光绪的亲生母亲是慈禧的妹妹,隆裕的老爸是慈禧的弟弟,所以,以亲属来说,光绪叫隆裕表姐,二人是表姐弟关系;但长大后,二人结婚了,一个是皇帝,一个是皇后,所以又成了夫妻关系。

光绪皇帝载湉,是满清入关后的第九位皇帝,本来他没有机会当皇帝,但,他的堂哥同治皇帝十九岁就英年早逝了,同治帝无子嗣,又是先帝咸丰皇帝的唯一儿子,所以,问题来了,谁来当皇帝呢?

同治帝的生母慈禧太后提议,由醇亲王(慈禧妹妹的老公)的儿子载湉继承大统,长袖善舞的慈禧选择不到四岁的载湉继位经过了深思熟虑:如此,她自己可以名正言顺地继续垂帘听政,另外载湉是自己妹妹的儿子,可以以自己继子的身份上位,又是自己的亲外甥,与隆裕成婚后就亲上加亲了,何乐而不为?

起初,慈禧和光绪的关系是融洽的,形同母子,载湉进宫时只有四岁,而慈禧青年(26岁)丧夫,中年又丧子,这个时候慈禧对光绪施予了母爱,视为己出。慈禧有过类似表述:“载湉常卧我寝榻上,时其寒暖,加减衣衿”,“我日书方纸课皇帝识字,口授读四书诗经,我爱怜惟恐不至”。不仅在生活上给予了他无微不至的照料,还教他读书写字,真正体现出了可怜天下父母心。

随着光绪一天天的长大,二人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慈禧在光绪眼里再非“慈母”而变成了“严父”了;慈禧不给光绪私人空间,事无巨细都要过问,这样让长大的光绪很反感;但光绪迫于慈禧的淫威,也不敢公开悖逆老佛爷的意思,他期望自己赶快长成成年人,成年后,举行大婚,太后还权于自己,自己能亲政就好办了。

光绪十三年即公元1887年冬,慈禧为光绪安排选后大典,因为光绪在选妃前,就心有所属,他的皇后应是江西巡抚德馨的女儿,光绪已作好了准备,届时把手上的如意赐给德馨之女;但,事发现场,慈禧却横加干涉,慈禧一看光绪要把玉意递给德馨之女,就喝斥了一声:“皇帝!”,口气严厉,有谴责与批评的意思。

光绪清醒了,同时也绝望了,于是把如意塞到桂祥之女的手中,就回到了慈禧身边;其实桂祥之女静芬,长相丑陋,体质孱弱,还略显驼背,光绪一百二十个不同意,但碍于慈禧太后旨意,光绪没有选择;据说,与隆裕皇后的新婚之夜,已经17岁了的光绪竟然做出了反常举动,他---头扑在隆裕怀里,放声嚎啕说:“姐姐,我永远敬重你。”。光绪不肯与隆裕同床。

隆裕也不容易,与夫君无感情,夹在皇帝和太后之间,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地活着;熬到慈禧、光绪死后,终于成为皇宫的主人了,没几年清朝就灭亡了;尽管清朝灭亡,隆裕太后赢得了国人的尊重,但不到一年她自己就薨逝了!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62343756165818651"} --}

希望星晨58298869


光绪名为载湉,父亲是醇亲王奕譞,母亲是叶赫那拉·婉贞,慈禧太后的亲妹妹,这么算下来,光绪既是慈禧的侄子也是外甥。

隆裕名为静芬,是慈禧之弟副都统叶赫那拉·桂祥的女儿。

也就是说,光绪的母亲和隆裕的父亲是兄妹,两家是血缘很近的亲戚,光绪得管隆裕叫表姐,这是他们的第一层关系。

第二层关系则是夫妻。

慈禧为了更好的控制光绪,也为了叶赫那拉家长盛不衰,强令光绪娶隆裕为皇后。

光绪能不哭吗?隆裕长相平平,甚至可以说是丑陋,光绪对她只有数量不多的亲情,根本就没有爱情。不过此时他的悲伤,不单是为了不能立心仪之人为后,还因为自己如同牵线木偶一样掌控在慈禧太后手里。

做为一名有政治抱负的君主,光绪的心情可想而知。

光绪和隆裕是当时天下最尊贵的夫妻,大概也是最悲催的夫妻,他们的命运从来没有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光绪过继到同治帝名下的时候才有4岁,虽说从此当皇帝了,可他生父生母压根就不愿意。当时召开选立继承人的紧急会议,有好几个候选人,慈禧指定光绪,因为光绪跟她的关系最近。光绪之父奕譞一声哀嚎,瘫在地上起都起不来了,婉贞更是大受打击。

但慈禧的意愿无人敢违抗。光绪就这么开始了屈辱的一生,屡想亲政而不得,曾对德龄公主说:“我有意振兴中国,但你知道我不能作主,不能如我的志。”,38岁时“暴毙”,很多人相信他是被慈禧弄死的。

隆裕就更惨了,光绪喜欢珍妃不喜欢她,慈禧骂她没用,唯一的作用就是帮慈禧管理宫中账目,可宫中用度奢靡,经常入不敷出,隆裕不敢跟慈禧说,竟然典当自己的首饰、衣服等来平账。堂堂一国之母,竟然沦落到这种地步,也算奇谈了。

等慈禧和光绪都过世后,她才算是过上了稍微安宁点的日子。虽说大臣们不许她干政,至少内宫中是她最大了。光绪没孩子,过继了异母弟载湉之子溥仪,隆裕就只管在内宫带孩子,朝政她没有能力插手。

后来在袁世凯等人的说服下,带着溥仪签署了《清帝逊位诏书》,这不但代表着清朝灭亡,也标志着中华几千年来的帝制彻底结束了。

因为此事,当时的舆论对她多有赞许,报纸上连番赞美,进步人士也非常认可,孙中山先生称她为“女中尧舜”,这是隆裕这一生得到过的最高荣誉,过世之后的葬礼非常隆重,许多民众自发送行。

但如果可以自由选择的话,我想当初她不会进宫。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缥缈峰下一粒沙


不管是古代封建社会,还是现在社会中,任何一个男人都渴望拥有一个自己中意的女人,自然封建统治的权利巅峰--皇帝更是如此,但是有一个皇帝,不仅无法挑选自己喜欢的人为皇后,还要被压迫取自己的亲表姐为妻:

光绪亲政,慈禧安排皇后

慈禧立年幼的外甥光绪为帝,就是为了给自己更多的时间来临朝听政,独揽大权,但是孩子始终要长大,权一直握在手里会给朝廷留有把柄,于是在光绪成年后,册立皇后,名义上要还政给光绪,而自小被慈禧虐待的光绪自然懂得这是明面上的,虽然已经有了自己中意的女子,但是还是对慈禧表示:“一切由皇爸爸做主”。于是慈禧一眼也没有看光绪,便制定自己的哥哥的女儿隆裕给光绪做皇后,光绪本是自己妹妹与咸丰皇帝弟弟的小儿子,是自己的小外甥,慈禧打的好算盘,自己的小外甥跟自己的亲外甥结婚,拿以后帝王大权还是在自己这一枝上面。

光绪大婚扑倒在隆裕身上大哭

光绪此时已经有了意中人,但是面对强势的慈禧不得不放弃,听从慈禧的安排。慈禧这时给他安排一个美貌贤惠的皇后也就罢了,偏偏给他安排的皇后隆裕长相丑陋,身体羸弱,而且还有些驼背,面对这个表姐,光绪一百个不满意,怎么也提不起好感。

但是气归气闹归闹,慈禧的话还是要听得,没办法,只能从婚。

但是新婚之夜,成年的光绪做出了一个与他皇帝身份极为不服的举动,进入婚房后的光绪立刻扑倒在隆裕怀里大哭道:“姐姐,我永远敬重你,可是你看,我多为难啊。”

心里极度不满意的光绪怎么也不肯与裕隆皇后同房,此后裕隆便经常与光绪因为小事经常吵架,裕隆不满便隔三差五的向慈禧打小报告,于是慈禧对光绪的不满愈来愈大,最后甚至当着太监的面教训光绪。

这就是悲惨的皇帝光绪大婚时扑倒在裕隆皇后怀中大哭的原因。


丫丫说史


我是史小二记,我来说一说!

末代太后是叶赫那拉氏·静芬。末代皇后同样也是叶赫那拉氏·静芬。她也就是所谓的“隆裕太后”。

若问隆裕太后和光绪是什么关系?绝大多数人都会说是夫妻关系。显然嘛,一个皇帝,一个皇后。实际上,她还是光绪皇帝的表姐。

这就不得不说叶赫那拉·惠征。叶赫那拉·惠征膝下三子两女。其中一个儿子叫桂祥,膝下两子三女。二女便是静芬,小名喜哥,顺口了,改叫喜子。一般长辈,通常管隆裕太后叫二妞儿。

叶赫那拉·惠征另两个女儿,一个是慈禧太后,一个是叶赫那拉·婉贞。婉贞嫁给醇亲王,生光绪皇帝。

所以,慈禧是静芬的姑姑。光绪是静芬的表弟。光绪与静芬是夫妻,事实上又是姑表兄妹。

女人呐,一要嫁个好夫婿。二要有个好婆婆。三要膝下有儿女。隆裕太后这三点,一点不占。那个年代,畅通所谓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属于“包包婚姻”。作为慈禧娘家的女人,慈禧太后是有安排的。静芬姐姐妹妹都嫁出去。唯独静芬不嫁。那是因为慈禧早对弟弟桂祥发过话。

静芬嫁给谁呢?表弟光绪。

光绪皇帝四岁时,被慈禧太后抱进宫。继承皇位。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婚事却不得不安排。尽管慈禧一拖再拖,但终究是要娶妻的。不过,慈禧太后早早就打算将亲侄女静芬嫁给光绪,一来可以继续“操纵大权”。二来,能够监视光绪(这种婚姻形式,清朝普遍如此,尤其帝后。都是近亲。姑表关系,常见得很)。

父母眼里,静芬温柔娴静,处事圆满,能干。静芬也这样,有主见,处事果断。但她有个致命的缺点——不好看。背,稍微有点驼,脸很长,如(长)冬瓜。瘦骨嶙峋的。大木头一个。

(中间慈禧,右边略驼背是隆裕太后)

慈禧太后有意,光绪却无心。帝妃选拔大会上,依次亭亭站立着五个女人。老规矩,皇帝看中谁,便选谁。如果送她玉如意,意思就是选她为后。送红绣荷包,便是为妃。慈禧太后说道,“皇帝,谁是皇后,你合意,就将玉如意送给她。”光绪很高兴,但嘴上回复慈禧,“这等大事,当由爸爸做主。”慈禧太后坚持让光绪自己选。

好……光绪兴冲冲拿着玉如意,走到德馨二女儿面前。正准备送呢,慈禧太后打断,喊了一声“皇帝”。光绪回头,慈禧努嘴示意静芬。光绪愣了愣,不得不将玉如意送给静芬。之后,慈禧太后直接将荷包送给长叙的两个女儿。她们便是后来的珍妃和瑾妃。

光绪知道自己这位表姐静芬。不过,对她没什么好感。慈禧太后也是吃定这两人,光绪嘛,性格懦弱,在慈禧的管制下,从小就怕慈禧。静芬呢,虽然爱读书,了解一些西方文化历史。但终究屈于传统的要求,具有谦让恭敬等品德。

两人在慈禧太后的撮合下结婚。那也是白天相敬如宾,晚上相安无事。光绪始终对静芬很客气,冷淡到不曾正眼一看。洞房花烛的晚上,光绪一下扑到静芬怀里,嚎啕大哭。这样,姐弟俩在新婚之夜里,抱头痛哭。

光绪皇帝哭什么?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婚姻是不幸的。隆裕太后又有什么办法?她能做的就两个字——服从。

从第二天开始,温文尔雅的隆裕太后几乎守了一辈子活寡。《中国日报》的这一句评价她的话很中肯。

己丑年嫁光绪帝为嫡后,秉性柔懦,失西后欢;尤与光绪感情不洽,抑郁深宫二十余年。既无可誉,亦无可讥。惟清廷退位,后力居多,将来共和史中亦不失有价值之人物也

参考资料:《我所知道的末代皇后隆裕》等。


三叔小记


趣谈唐宋元,胡侃元明清!

裕隆太后的父亲是桂祥,桂祥与慈禧太后沾点亲戚关系。所以,裕隆和光绪皇帝也有亲戚关系:表姐!没错,光绪喊裕隆姐姐,如今姐姐嫁给了弟弟,光绪哭了。为什么呢?

且往下看!

事件回顾

据传,光绪皇帝与裕隆结婚的时候,光绪帝整个人精神都不好了,走路一步三摇,说话颠三倒四,活脱脱一个网吧熬夜未归的小伙子。

等光绪皇帝看到裕隆太后后,一把抱住裕隆太后说道:姐姐啊,你这可让我如何下得去手?

裕隆也很郁闷,除了抱紧自家弟弟外,再也没有其他办法了。

裕隆和光绪打小就认识,这一点源于桂祥。桂祥尽管吃啥啥没够,干啥啥不行,整日里不着四六,可是慈禧非常器重他,一直想把他培养起来。就这样,慈溪每每与桂祥谈话时,桂祥都会带着自己这宝贝女儿前来。

女儿太小,后宫中磕了碰了怎么办?不知道谁出的馊主意,把裕隆和光绪放一块照顾了。时间久了,慈禧就有了一个更大胆的举动:让光绪皇帝和裕隆结婚。

原本的姐弟,眨眼间变成媳妇,谁能受得了?

于是,光绪皇帝郁郁寡欢,每日不思上进,整个人都糟透了。

大家是不是认为光绪皇帝迈不过伦理这道坎?

洗洗睡吧。光绪和裕隆尽管有点血缘关系,估计也早出五服了。问题的关键在于:裕隆很丑,丑的不要不要的,而且还驼背。

按照光绪皇帝的想法,和你谈谈心,当个知心大姐或者知心大娘就已经可以了,这咋还给整出婚姻来了?

没错,这就是事实

接下来我们讲点非常残酷的事情:光绪为什么娶裕隆,不娶不行么?答案:不行!

光绪最开始执政,慈禧很开心,因为光绪是娃娃。在这个时间段,两个人亲如母子,慈禧说东,光绪不敢说西,是快快乐乐的一家人。

后来,光绪长大了,有自己的政治诉求了。慈禧不开心了,因为这个时间段的光绪已经不是之前的光绪了。

光绪有政治诉求是好是,对于满朝文武大臣来说是天大的好事,毕竟,终于不用再听那罪恶的婆娘说话了。可是,慈禧不愿意,刚刚尝到权力甜头的她,怎么可能将权利拱手奉献出来?

于是,慈禧想了一个歪招,尽管不耻,却很有效:

一切事件,先请懿旨,再于皇帝前奏闻

这句话简单翻译下:任何事情,都必须先给我说,然后再给皇帝说。于是,慈禧将权力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很开心,开心得直蹦高。

可问题来了:这只是一个假想条件,换句话说:慈禧怎么知道每位大臣都是这样做的?

所以,慈禧需要一个间谍,一个忠于自己的棋子。选谁合适呢?那就裕隆吧。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希冀大家点赞、评论、关注,小生在此谢过!】

趣谈唐宋元明清


光绪和隆裕两个人说起来都是慈禧太后的棋子,慈禧先将光绪当棋子,后来为了继续控制光绪这个棋子,又找了隆裕这个棋子来监视光绪。

说到慈禧太后治国没啥大本事,夺权却是一把好手,满清的亲贵和大臣们被慈禧太后弄的一愣一愣的,看到慈禧太后都不敢喘大气。慈禧太后在咸丰帝死后,和慈安太后一起垂帘听政,又和鬼子六联合发动政变,把顾命八大臣杀的杀贬的贬,自己掌握了实权,由此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对满清的统治。

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的关系是双重亲戚关系,光绪的父亲醇亲王奕譞是咸丰帝的异母弟,光绪的生母叶赫那拉•婉贞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

慈禧因为生了同治这个儿子,母凭子贵才坐上了皇太后的位子,咸丰就同治这一个儿子,同治也就成了大清最没有争议、最顺理成章坐上皇位的人,只不过同治却是个短命鬼,在两宫归政两年后就死了,年仅十九岁,而且一个子女都没留下,本来就是独子的同治算是让咸丰一系绝嗣了。

面对这种情况,满清的皇室和几位大臣都来讨论要立谁为帝,慈禧太后为了能够名正言顺的继续把持朝政,亲自指定了醇亲王弈譞次子载湉为嗣君,这其中自然有载湉是慈禧太后胞妹儿子的原因,还有就是载湉当时才四岁,有利于慈禧太后继续揽权,至于为什么不选弈譞的长子载瀚,是因为载瀚在两岁时就早夭了。

年幼的载湉过嗣称帝,就与慈禧太后形成了“母子”关系,慈禧太后对这位小皇帝倒也颇为关怀,还自己口授四书五经、加减衣衿。等到光绪帝年龄渐长,两个人就开始出现矛盾,因为到光绪成年后,慈禧太后就要归政了,对于权力慈禧怎么肯轻易放手,于是弄了一套训政规制,“一切事件,先请懿旨,再于皇帝前奏闻。”实质上与垂帘听政并没有区别。


为了归政后能更有效的控制光绪帝,慈禧太后在光绪的婚姻上也动起了脑筋,将自己弟弟桂祥的女儿静芬指定为光绪帝的皇后,也就是隆裕皇后,以此来监视光绪一举一动,从这里可以看到,光绪和隆裕是姑表亲,隆裕比光绪大三岁,是光绪的表姐。

为什么光绪帝和隆裕大婚之日会扑到她身上痛哭?

首先来说光绪和隆裕的关系,这两人因为是表姐弟关系,从小就在一起玩,隆裕的父亲桂祥虽然一生无所作为,慈禧太后恨铁不成钢却还是对他多有照顾,隆裕是慈禧太后的内侄女,经常会到宫里玩,比光绪大三岁的隆裕对他就象对待弟弟一样照顾着,在光绪看来,隆裕是自己的表姐,忽然间成了自己的皇后,非常接受不了。


隆裕的长相丑陋,还有些驼背,对于光绪来说,隆裕比珍妃差的多了,作为表姐,隆裕长什么样光绪是无所谓的,可是作为皇后,光绪还是很嫌弃的,可是在慈禧太后的淫威下,光绪不敢反抗,心里自然是极不痛快。

还有就是慈禧太后为了继续操纵清廷大权,在文武官员的任命上多是对她效忠之人,为了便于把握光绪帝的动向,把光绪的书房改到颐和园附近的西苑,要求光绪每天都要到颐和园请安,为光绪亲政设置种种障碍,这些种种让有所抱负的光绪产生了一种憋闷感,长时间心里不痛快。

在选择皇后的人选上,慈禧太后再一次作主,让静芬当了皇后,而户部右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封为珍嫔和瑾嫔,五官清秀俊美且聪明伶俐的珍嫔是光绪所爱,心中属意于她的光绪不能将珍嫔册封为后,心里也是郁闷的很。


种种的不痛快,到了光绪与隆裕大婚之日,在洞房之中,心情坏到极点的光绪忍不住扑到隆裕的身上,痛哭起来,对隆裕说道:“姐姐,我永远敬重你,可是你看我多为难啊。”而光绪和隆裕结婚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心灰意冷,对隆裕一直都很冷淡。

其实说来光绪和隆裕只是慈禧太后的棋子,当慈禧太后觉得光绪这颗棋子不好用之后,就想办法要把他除掉,而隆裕为人软弱,对光绪也抱有一种同情,因为对光绪没起到监视的作用,所以也得不到慈禧太后的欢心,说来隆裕也是可怜人,在宫中不仅得不到光绪的恩宠,就是慈禧太后对她也没有特恩,每日在慈禧太后面前提心吊胆的,除了早晚请安,大多数就闭宫自守,惟忧郁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