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會,這是中國傳統文化、農耕文明、原始崇拜相結合而最終形成的一種,中國獨有的“民俗文化”。
河南省是中國傳統文化和農耕文明的重要發源地,得益於廣褒的華北平原孕育,形成了豐厚的歷史和文化積澱。在這厚重的文明基礎上,慢慢演變而成的帶有濃重民間文化味道,輔以宗教文化、神明敬畏、生活祈禱和民族英雄情結相融而成的民間表演形式,這就是“廟會”。
豫北廟會或者大而言之,拓展到整個河南省、中原地區的廟會,都帶著濃濃的農耕味道,也曾經有人說過類似的表演形式具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其實其本質並非如此。比如傳承自宋代的浚縣、滑縣火神廟會,基本質是農耕文明對火的敬畏。所以歸納而言,河南省的廟會可以大致分為三大類,以重要人物為載體而形成的廟會,如“黃帝祭祖”、“關林廟會”、“少昊陵上香”等;二是以宗教神明敬畏為主的廟會,這一類多發生於民間鄉村、廟宇,以開光、慶生等為主;三是以農耕文明為主導的,例如“浚縣火神廟會”、“滑縣火神廟會”等。當然,除去這幾類之外,也有個別不太一樣的,不屬於這三類的,比如民間武術或雜技之張舉辦的類似的盛會,這裡面比較出名的應該算是“馬街說書”了,這裡面大部分的民間活動,“火神”、“老奶奶”等之類的神明,也僅僅是個民間活動的由頭而已。
豫北廟會,時間大都傳承自宋、明兩代,經研究其文化脈絡與表演形式,查閱相關文獻,可以推測其形成的原因大至有這麼幾點,一是戰爭導致的農耕荒廢,鄉民對農耕的祈禱,在宋、明這兩個朝代,豫北都是重要的戰場,特別是北宋與南宋交接的階段,以及蒙古(元)嚮明過渡的期間,中原做為重要的戰場,人口損失嚴重,人們通過春節、元宵廟會的方式來祈禱來年的豐收,應該是形成廟會的第一大原因。二是文化遷移,廟會或者類似的文化樣式,應該來源於最早的祭祀活動,歷朝歷代的戰爭,中原的人口遷移變化巨大;再加京杭運河縱穿豫北,南方的“媽姐”、北方少數民族的“巫”等形式融合,慢慢形成,這個我們可以從豫北舉辦較大廟會的分佈地可以映證,比如在古運河邊的滑縣、浚縣。三是對民族英雄情結的嚮往,中原地區英雄輩出,每每中原戰亂,人們都會期盼自己心中的英雄能夠出現,這種民族英雄情緒,最終被帶入了廟會這種特殊的民間表演形式,更有勝者登堂入室,面北朝南坐於廟堂之上,如嶽武穆等民族英雄。
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文化環境,特殊的民族情結,最終於都融入了廟會這種獨特的文化現象中,而這其中的“武術”、“舞獅”、“舞龍”、“高蹺”、“背閣”、“抬閣”、“竹馬”等等表演項目,更是將戲曲、神話、演義、歷史融於一體,讓廟會成為了民間民俗文化的一個縮影,也成為了一個集觀賞、紀錄和研究為一體的節慶活動。
攝影:馬克勤、焦卓敏、畢玉成、郝衛明等
閱讀更多 太行公社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