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交往中,不急於表達自己的觀點,是一種低調的聰明


與人交往中,不急於表達自己的觀點,是一種低調的聰明

文∣雲舒

首發 品味遵義

《世說新語》有句話:謝太傅絕重褚公,常稱“褚季野雖不言,而四時之氣亦備。”

意思是,謝安非常推崇褚季野,曾經這樣稱讚道:“褚季野雖然不經常說話,但春夏秋冬四季的寒溫冷熱,全都裝在了胸中。”

這是東晉名士謝安誇獎當時的徵北大將軍褚季野的話。說褚季野這個人話少而內心通透,能夠看清世事。

其實不止謝安這樣評價褚季野,有一個叫桓彝的人也說“褚季野皮裡陽秋。”意思是褚季野口頭上雖然不評論別人的是非對錯,但他肚子裡卻藏著一部《春秋》,自有是非褒貶的標準。


與人交往中,不急於表達自己的觀點,是一種低調的聰明


生活中,我們大都有自己的思想見解,也不願意錯過任何可以發表見解的場合機會,但其實很多時候,說不說自己的意見並沒有多少實際意義,不過是圖口舌之快。

適當地保持沉默,或者話說的晚一點、慢一些,才是明智之舉。

01適當的“閉嘴”,避免禍從口出。

《艾子後語》中記載這樣一個故事:趙國有一個方士好講大話,他自稱自己已經活了幾千年了,見過伏羲、女媧、神農、蚩尤、蒼頡、堯、舜、禹、湯等上古神仙。

有一天,趙王從馬上摔下來,傷的不輕。醫生說,需要千年以上的血才能治癒,於是趙王就命令把方士殺了取血。嚇得方士趕緊澄清自己是吹牛,但是趙王不信他,認為他是為了保命而撒謊,還是把他殺了。

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這個人就是因為說話太玄,子烏虛有,最終招致殺身之禍。


與人交往中,不急於表達自己的觀點,是一種低調的聰明


還記得那個因在班級群裡曬女兒的清華錄取通知書被踢出群的郭蘭嗎?起初,別人在群裡都不怎麼說話,只有她每天都會在群裡自言自語,發一些自己的生活照,發女兒認真學習的照片,有時候甚至還把女兒的筆記發到群裡。

在女兒收到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後,她更是在第一時間把錄取通知書曬到了自己的班級群,並且還非常驕傲地發了一段話:“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就是大氣。”

本來就對郭蘭一忍再忍的同學們,至此都不願意再回復她了。尤其是郭蘭的班長,他的兒子今年也參加高考,但是卻沒有考上好的大學,本來心情就很低落,看到郭蘭每天發這些東西,他實在是忍無可忍了,直接把她踢出群並刪除好友。

這是網絡時代另一種形式的禍從口出。郭蘭在發那些照片和通知書的同時,表現出極強的優越感,想的也只是炫耀自己的女兒有多優秀,絲毫沒有考慮到群裡其他同學的感受。


與人交往中,不急於表達自己的觀點,是一種低調的聰明


莊子《人間世》一篇中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夫言者,風波也!”

一句話說不對,人與人之間就出問題,引發風波。郭蘭錯就錯在把同學群當成了家庭群,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以至於觸犯眾怒、被踢出群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所以,生活中我們要學會適當的“閉嘴”,才能避免禍從口出,得罪他人。

02訥言,更有利於平心靜氣地思考。

想起老家的鄰居劉嬸。劉嬸在老伴去世後,一直跟兒子兒媳一起住,順便幫他們照顧孩子,做點家務等。大家知道,婆媳關係向來微妙,不在一起還會發生矛盾,更何況天天生活在一個屋簷下?

可劉嬸和媳婦相處的相當好,從未因家庭瑣事臉紅過。閒聊時我問劉嬸其中的秘訣,劉嬸笑著說:“哪有什麼秘訣?我就掌握一點,和媳婦住在一起少說話。”

“少說話?”劉嬸見我疑惑不解,就進一步解釋說:“就是不該管的不管,比如兩個孩子的教育問題,老人和年輕的的看法不一樣,說多無益;再就是生意上的事,收入多少啦等等,我也從不過問。”

原來如此。少說話,是婆媳之間避免摩擦、和諧相處的法寶。許多有文化有知識的人都做不到這一點,而自幼生活在農村、大字不識的劉嬸卻深諳此道。


與人交往中,不急於表達自己的觀點,是一種低調的聰明


在剛剛結束的《主持人大賽》第七場中,針對新聞類選手崔爽表達不流暢的問題,康輝評委的點評是:“可能你有點著急,著急會使你語言的狀態不夠從容,語速太快了。通常語速很快的時候,你的嘴就會跑到你的思維的前面。”

康輝的評價可謂一語中的,很多時候,我們深怕自己說的慢會給人留下愚笨、呆板等印象,會不自覺地加快語速,殊不知越快越容易出紕漏,真是得不償失。

事緩則圓。而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說話應該慢一點,邊思考邊表達,這樣說出的話才能更加從容、順暢。

03水深則流緩,語遲則人貴。

古語云:水深則流緩,語遲則人貴。

水越深,水流越是平緩,水面上雖然風起浪大,沉在深處的水還會保持著緩慢的速度;有修養的人說話都是慢悠悠的,且不輕易表態,不輕易下定論,謹言慎行,說出的話猶如良藥,可以醫人。

孔子也說: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這裡的"訥言"是忍而少言,忍而慢言。要三思而後說,不要口無遮攔,信口開河。

遇事只有少言、慢言,才會給自己留有迴旋的餘地,也才能由此分辨出哪些話是聽都不要聽的,那些話需要象徵性地應付,哪些話是真正有利於自身的。分析判斷以後,再遵從自己的內心,做出正確的表達也不遲。

不急於表現自己,不與他人爭一時之高下,是一種低調的聰明,更是高情商的表現,願你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保留自己的立場和原則,不隨波逐流,更不人云亦云。

共勉。


與人交往中,不急於表達自己的觀點,是一種低調的聰明

作者:雲舒,文字工作者,心理學愛好者。願用文字陪伴您快樂成長,溫暖向陽。喜歡我的文章就點上面的關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