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没有仿制“支奴干”直升机吗,为什么?

武备趣科普


支奴干直升机的正式型号是CH-47,它因其外形与众不同而引人瞩目。

在运输机家族中,支奴干的外形有点另类,它有两个引擎,两个螺旋桨。虽然这款飞机非常有名,但它其实是一款运输机,里面空间非常大,可以装载坦克和其它车辆。


支奴干飞机是美国波音公司的一大杰作,是美国空军和英国皇家空军的宠儿。尤其在越战中,经常可以看到支奴干忙碌的身影。

由于载重量大,悬停稳,空间大,使用方法灵活。支奴干成为了美军作战的最核心装载工具之一,对美军跳跃式进攻拥有重大意义。

支奴干是六十年代末研制的,七十年代初开始服役,但时间过去了这么久,年过半百的支奴干依旧风采不减当年,在美军的各种行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美军虽然在全世界称霸,但在越南战争中陷入泥潭,曾经损兵折将,被弄得非常狼狈,美军的各种武器也成为北越军队的战利品,这些战利品不少被弄到中国,很多武器性能优越,成为中国武器研发的参考。

越南人把战利品运到中国也不是他们多么慷慨,一是因为中国对他们的抗美战争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二是美军飞机还是中国武器击落的。三是这些飞机放到越南就是一顿废铜烂铁,不能吃也不能喝,所以北越就把他们缴获的战利品运到中国做个人情。

越南战争期间,越南北方军队就曾把他们将缴获的美国CH-47直升机运到了中国,中国科研人员对其非常感兴趣,也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直到现在,这架支奴干飞机还在中国的航空博物馆收藏着。


中美八十年代建交后,两国关系迅速升温,曾经度过了一段难忘的蜜月期。那时候美国对中国是有求必应,对中国没有高科技出口限制,也没有什么军售限制。中国提出购买支奴干的意向,美国人也非常有意,美国方面向中国出售了支奴干的民用型-波音234直升机。

波音234来到中国后,中国方面经过仔细研究发现该机的高原起降能力不错,而且载重性能优越,随即决定购买一批高原版的CH-47支奴干,然后进行改进组装。


但天有不测风云,随着中美关系风云突变,这项计划胎死腹中,中国最终没有获得这批支奴干。


有朋友问了,我国的仿制力量不是非常强吗?为什么拿到了支奴干的实物,还是没法仿制呢?

其实这种思维是过于低估航空技术的技术含量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项根本就无法完成的任务。

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支奴干直升机的核心技术也是发动机。支奴干最初使用的是两台2000千瓦的涡轴发动机。后来的增强版采用了3750马力发动机,功率更强大,速度也更惊人。 而这种强大的发动机是我国完全不具备的。

总之,这种串列式双旋翼直升机的技术在我国还是一片空白,设计的难度可想而知,所以说不具备研发和仿制的条件。

当时我国的直升机工业处于蹒跚学步状态,无论是设计水平还是制造水平还在初级阶段。 我国的引以为荣的直-5运输直升机,是我国科研人员仿制苏联的米-直,但是在这款直升机研发之后,我国的直升机发展又跌入低估,几乎是陷入停滞,此后则基本依赖进口。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直升机研发才又提到议事日程,开始走自己的直升机国产道路,并且希望借助美国飞机来加快研发步伐。

但虽然我国如愿得到了美国的黑鹰,可是仿制了多少年也没有取得突破。支奴干在技术复杂程度要远远大于黑鹰,因此支奴干没有研制弄出来一点也不奇怪。

不过我国科研人员量力而行,克服艰难险阻,终于自主研发出直-9和直-8。为直-20研发打下基础,我国的研发能力已今非昔比,总有一天会有新的突破。


小约翰


下图为中国航空博物馆中展览的CH-47“支奴干”直升机,是上世纪70年代越南方面的缴获后赠送给中国的,是中国唯一完整的CH-47。关于仿制CH-47的问题,这么说吧:中国急迫需要的时候技术不行,现在技术开始行了也不需要这种纵列双旋翼直升机,总之CH-47注定不会出现“中国版”。

其实CH-47在80年代来过中国,下图是“中国民航”涂装的“波音234,”(CH-47民用版,中国当时引进的直升机都是民用型号,包括“黑鹰”也是民用版的S-70)。当时“波音234”进行了各种试飞和表演,特别是进行了高原飞行,最终因为某些原因在80年代末取消了6架的民用版订单。

中国当年不是没有想过对CH-47进行仿制(利用那架越南赠送的),当时也进行了拆解和测绘,从上面展出的那张图其实能看到机体和结构都是拆解过的,以此研制属于中国的纵列双旋翼直升机。但是就像我开头说的那样,那个年代真的是有需求但是没有技术,我们举个简单地例子:1974年代改进的CH-47C型使用的T-55-L-11C发动机单台输出功率已经达到惊人的3750马力(2800千瓦),而2001年投入使用的CH-47F使用的T-55-GA-714A发动机则更是达到了4733马力(3529千瓦)。而70-80年代中国是什么技术水平呢?1975年中国应用在直-6直升机的涡轴-5输出功率为1615千瓦,只有同时代T-55-L-11C的57%。下图为T-55-GA-714A

我们再举个例子:直-8中型直升机和法国“超黄蜂”直升机。直-8可以说是“超黄蜂”的国产版,但是在有技术支持和进口加拿大发动机的前提下,直-8的仿制工作前后还是因为各种原因进行了18年,从1976年下达直-8设计任务到1989年首架量产型交付到1994年最终定型。

所以中国其实在直升机方面与世界顶级水平的差距比战斗机和运输机要大的多,直-10武装直升机因为发动机问题被“简配”,高原飞行性能的不足在巴基斯坦武直招标中被直接淘汰,也就是最近这些年中国的直升机水平开始有了不小的起色。但是另一个问题又来了,这种CH-47是否还能适应新时代的需求?要知道CH-47本身是上世纪50-60年代的设计,如果我们要研制是继续照搬还是按照我们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我们的呢?

下图为中国和俄罗斯共同开发的重型直升机,其设计指标都要比CH-47要强的多,这类似于美国的CH-53K重型直升机的水平。


雏菊西瓜Peterpan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技术力量不够呗!

很多人认为直升机技术不复杂,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为什么一架直升机如此昂贵,价格远超过坦克,就是因为它的技术含量更高。

我国民航没有装备过支奴干的民用版本,也就是波音-234直升机。

当年中美蜜月期,波音公司确实用波音-234直升机对中国推销,还涂上了中国民航的涂装。

但是,波音-234直升机价格过于昂贵,我国民用领域又缺乏使用场景(当时直升机运输业很落后),就一直拖着。

到了89年中美关系破裂,波音-234直升机也就不可能来到中国。

我军其实搞到过一架军用版的支奴干,这是北越赠送的战利品,推算是缴获的南越直升机。

这架支奴干现在还在北京小汤山的中国航空博物馆。可以看到它有些部位残缺,一说是我们研究时候拆卸了,核心部件都送到大学做教学用品。

至于无法靠逆向仿制造出我们的支奴干,原因就三个字:造不出!

现代化战机,包括直升机,绝对不是你得到实物进行测绘,然后逆向仿制就能够搞定的。

支奴干的技术复杂,单单两台2125千瓦的T55-L-7C涡轴发动机,不但我国没有能力去仿造,交给当时苏联也一样造不出。

况且,在解放军序列中,直升机从来不被重视,多年没有发展。

在80年代,我军直升机当家花旦还是直5,这是苏联米4直升机。

而米4直升机是苏联50年代初期的产物,到80年代已经过时的不成样子,苏联方面在60年代就已经停产。

在80年代,我国直升机技术非常落后。

我们曾经在1984年搞到24架美国黑鹰直升机,花费了巨款。全军把黑鹰当做宝贝,用尽全力研究了几十年,就是仿造不出来。

今天我们说的直20,据说是参考了黑鹰的技术,但现在已经是2019年,时间过去了35年,直20还是没有批量装备。

黑鹰如此,支奴干也是一样。

其实,我们的武直10,俄罗斯方面认为就是1994年转交的“941”工程。

1996年1月11日,米赫耶夫在最终设计图上签字,包括气动布局和风洞实验结果在内的技术材料,全部通过俄联邦武器出口部门交付中方,最后一部分的验收工作是在中国进行的。接下来,卡莫夫局还派专家前往中国与中方技术人员进行了交流。2013年,米赫耶夫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941工程的果实就是中国的武直-10。

所以,尖端武器国产化,没有这么容易。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难度尤其巨大,支奴干就是好例子。


其实,支奴干是我们需要的东西。它的时速高达165海里,截止到目前仍是美军载重量最高的运输直升机,在地区冲突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萨沙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厉兵哥曾经采访过武直十总师吴希明。不是不造,以前是想造也造不了,现在是没必要。很多人老是说中国战斗机落后于美国,但是没有看到直升机的差距更大,中国抄黑鹰抄了多少年了,一直到2018年直20都还没有搞利索,还不能够公开参加航展。支努干吨位比黑鹰大得多,技术难度和技术水平比黑鹰只高不低,想要搞定不是三年五年的事儿。



中国喜不喜欢支努干直升机呢?需不需要支奴干直升机呢?当然喜欢,当然需要。所以中国当年一度打算购买,而且美国西科斯基公司也是非常想跟中国推销的。当年中美蜜月期期间,美国也不会限制中国购买。但是那个时候中国穷,买不起。所以引进支努干直升机的事儿黄了。既然当年没有引进,想抄那就绝对不可能了。

纵列双旋翼直升机,美国玩的是非常六。美国海军搞了CH46海上骑士直升机,这个算是陆军CH-47支努干直升机的小兄弟。两个长得差不多。纵列双旋翼直升机有独特的本领。第一个大本领就是可以用悬停的方式打开尾舱门让士兵快速上机或下机。不管是一个小房顶,还是一个小山头,只要能上人的地方,CH-47就能玩这一招,别的直升机是没戏的。



纵列双旋翼直升机,第二个特点就是机身内部可用空间特别大。单旋翼直升机有个很大的缺点。就是飞机尾巴的长度特别长,经常会占到飞机总长一半左右,用来设置尾桨。这部分长度是完全浪费的,没有办法布置任何舱室。纵列双旋翼直升机机身长度的每一部分都不会浪费,都能变成舱室。

纵列双旋翼直升机,技术难度比较大,苏联搞了几款,但都是半途而废。法国也没搞成过纵列双旋翼直升机。中国的直升机技术主要就是来自于苏俄和法国,既然两个老师都没学会,中国自己当然也是不太可能搞得出来。



到了鱼鹰倾转旋翼机的时代,纵列双旋翼直升机,在一夜之间就过时了。鱼鹰可以象黑鹰直升机一样垂直起降,也可以像大力神运输机一样水平飞行。它的飞行速度是支努干直升机的一倍多。中国如果要学习的话,也是会把精力全都放在鱼鹰上边。吴希明已经说过很多次了,中国已经在搞红色版鱼鹰和红色版S-97侵袭者了。支努干这样的纵列双旋翼直升机,中国不会再搞。


厉兵


仿制支奴干?纵列双旋翼直升机这么牛逼?你怕是对我们大中国的直升机事业有什么误解吧,不知道我们曾经的上灯一号直升机?

“上灯”1号直升机,是上海灯泡厂为国庆十周年献礼而准备的大彩蛋,该机采用当时极为超前的纵列双旋翼设计,动力装置为一台功率为450马力的多汽缸活塞式发动机,两个旋翼也极富创造性的采用相反方向旋转以克服反作用力矩,当时美军设计支奴干的时候为了这个力矩可是花费了不小心思,最终也采用的是和上灯一号同样的解决方法。

上灯一号最牛逼的地方是因为它不是一架纯粹意义上的直升机,而是一款被定义为水陆空三栖的通用飞行器,其发动机前端可以带动前旋翼旋转,后端带动后旋翼,开启水中模式后则可以带动尾部螺旋桨,在陆地时则带动车轮跑,只能这么说:中国人从来不缺乏想象力!但就是这样一款天马行空的作品,它的命运却是悲剧的,作为大跃进的产物,在1958年制作出模型后,就被许多人评判为不切实际,脱离实践,无视当时中国薄弱的工业基础,最后惨遭下马。据说其图纸流落至西方,不久后的1961年9月21日,支奴干的原型YHC-1B原型机就首飞了,这难道真的只是巧合吗?
(支奴干原型机1961年试飞)

如果上灯一号能够坚持下来,哪怕是大幅度降低指标,放弃水陆行进功能,今天的中国也不至于没有一款合适的重型运输直升机可用,它和运十并列成为中国航空人心中的两大痛点!(运十)


军武吐槽君


大兄弟呀!支奴干这种重型的,我们真造不出来!

中国对于美国的支奴干直升机可以说太了解,本身不算美国当年极力对华推销CH-47直升机,并且CH-47来华,特意涂有中国民航的涂装。并且中国从越南手中得到了一家CH-47直升机,虽然这架直升机不能飞了。但是残骸也是可以直升机逆向测试,发动机如果可以也是可以仿制的呀!问题是我们当前真的没有那个工业实力去防止CH-47,之前没有,现在也真没有、这个是实话。我们最大直升机是购买俄罗斯米-26,我们也正在积极和俄罗斯合作搞出来中俄大型直升机,项目进展很顺利。

由于中国对于直升机领域长期欠缺,特别是重型直升机的技术比是基于直升机脚步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的,没有前边轻型、中型直升机打底子。类似这种CH-47吨位级别的重型直升机即使上了项目,但是重型直升机由于体积庞大、重量超大、旋翼转速低、结构、航电系统复杂。

并且从项目研发时间来看,直接跳跃中型直升机,上大型双旋翼直升机,在研制周期、成本、技术风控把握、技术攻坚程度都需要评估,虽然别看CH-47是一款机身上世纪70年代的产品。但是在工业发展中,发展不出来就是造不出来。

而最为主要一点,我们又没有现成的直升机涡轴发动机,还的重新研制一款。这对于我们有着规划的发动机产品来说,相当困难了。其次对于CH-47直升机全新的符合材料、航电系统、还有带弹性轴承的球柔性桨毂、高强度的旋翼叶片等都需要重新设计,时间上少说10多年。在时间上根本不可能能完成。

我们当前最大希望就是中俄重型直升机顺利研制出来,凭借着俄罗斯强大的军事工业实力,方便我们搭上发展的快车道。


南国军情


我国当年根本没有机会仿制CH-47“支奴干”直升机,更没有能力仿制。之前网络上盛传一张喷涂中国民航涂装的波音-234直升机,也就是CH-47“支奴干”直升机的民用版的照片。也就是下面这张▼,这张照片其实是80年代中美蜜月期美国波音公司为了向中国推销自己公司旗下的波音-234直升机,而涂上中国民航的涂装拍下的照片。不过后来,因为苏联解体,中美关系也随之破裂,最终这款直升机没能进入中国大地。
上图这就是波音-234运输直升机,和军用版的CH-47“支奴干”直升机在外观上最大的差距是舷窗数量,民用版的波音-234舷窗多得多,非常容易辨认。这款直升机自始至终并没有从正常渠道进入我国,不过后来越南战争结束之后,越南为了感激我国的军事援助给我国送来了一架CH-47“支奴干”直升机▼。当年它还是很完整的,后来它被拆解研究,然后成了这个样子。据说这里还有一个段子,说是我国当时研究这款直升机,拆解之后发现装不回去了,最后不得不这样子存放在博物馆。这种说法的真实性不得而知,但是其复杂的机械结构却是真实的。

从外观就可以看出,这款直升机的设计和普通直升机完全不同,性能不俗。CH-47“支奴干”才用的设计叫做串列式双旋翼设计,机头和机尾各一具旋翼,提供升力的同时相互抵消扭矩,达到稳定机身的目的,平稳飞行的效果。这种设计有三个个非常大的优点。第一,载重大,且允许重心位置较大变化。因为串列式旋翼设计,没有普通直升机的尾梁。这款直升机的机身内部空间非常大,只有保证发动机的功率,其载重可以达到非常恐怖的水平。而且因为升力中心位于机身首尾,所以“支奴干”直升机的重心在两个升力中心之间都可以随意移动。

第二,速度快。“支奴干”直升机的飞行速度非常快,虽然是一款直升机,但是飞行速度比“阿帕奇”直升机还要快。第三,战术性能出色。下面这张图相比大家不陌生吧▼,CH-47“支奴干”直升机采用机尾降落的方式迅速撤离美军士兵。这种降落方式是串列式旋翼直升机的专利,只有拥有强大的俯仰惯性才能够做出这种悬停动作。

出色的性能背后必然是高超的技术水平。CH-47“支奴干”直升机的研制难度非常高,首先一点就是要有大功率直升机涡轴发动机。支奴干直升机最开始的型号使用两台2125千瓦的T55-L-7C涡轴发动机。后来的增推版本发动机功率更是强悍,后来的CH-47D发动机功率更是达到了可怕的3750马力。除此之外,这种独特的串列式双旋翼直升机对我国来说一片空白,设计的难度非常大,几乎可以说是无从下手。

当时我国的直升机工业刚刚起步,设计水平还停留在最原始的水平。下图为我国的直-5运输直升机,是我国在前苏联米-4直升机基础上仿制而来,是我国第一款自主设计的直升机。在这款直升机之后,我国的直升机发展几乎可以说是进入停滞状态,完全依靠从前苏联进口。直到80年代开始,我国终于意识到直升机的重要性,开始发展国产直升机,并且希望借助中美蜜月期来促进自己发展。不过最终因为关系破裂,我国仅仅得到24架黑鹰,仿制了几十年都没能成功。可见我国直升机工业水平实在有限,黑鹰都没能仿制出来,更为复杂的“支奴干”搞不出来很正常。

直-5直升机,我国航空工业那个年代最高成就,放在南昌航空大学东门。

众所周知,就算在21世纪的今天,直升机依然是我国航空工业的短板。在那个穷苦的年代,我国直升机工业根本还没起步,国内毫无任何直升机独立设计的经验。虽然当时我们已经从越南手里拿到了CH-47,而且也进行过拆解和相关研究,甚至有国内航空企业已经根据这种直升机给出了设计方案,但是最终因为我国国内直升机设计水平不足而放弃。除了设计,动力更是一大难题,没有发动机,再好设计也发挥不出最大性能,现在的直-10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直升机这个领域,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赤焰哒哒哒


没有技术呗。虽然我国这些年来在军事技术领域取得了井喷式的发展,什么大飞机、隐身战机、航母、核潜艇、预警机纷纷登上世界一流的行列,但是唯独在直升机这个“小家伙”身上突破不是很大,当然进步是有的,比如武直10、直20、直15等新一代直升机,但是在新一代大型直升机上还没有突破。

究其原因,主要是直升机发动机的功率不行,我国能够生产的最大的直升机,是直18宽体直升机,就这也还没有进入大型直升机行列,距离研发出支奴干、大仲马、米17等这样规模的直升机还有一定的距离,当然我国也正在和俄罗斯联合研发新一代重型直升机,但是也没有采用支奴干的双旋翼布局,而是类似于大仲马那样的布局。

我国此前就因为直升机发动机的功率问题,造成了武直10直升机在加拿大停售PT6C-67C发动机后,载重出现不足,当然此后我国又研发出新的涡轴9C型大功率涡轴发动机,弥补了武直10的动力不足问题,但是依然不足以以此支撑起新一代的大型直升机动力需求,最新的涡轴10发动机也只是能够支持直20这种中型运输直升机使用。

今后我国还将会瞄准大功率的重型直升机发动机技术发起挑战,不过届时我国将不仅仅是自己埋头研发,还将会吸引俄罗斯有关企业参与进来,目前我国和俄罗斯联合设计的新一代重型直升机已经基本确定了外形设计,内部设备也已经基本确定,就等开始生产,随着我国技术实力的增长,也会逐步吃透这款直升机的发动机技术,到时候我国才能随心所欲的研发自己的重型直升机。


海事先锋


很多人都知道航空发动机是中国军工的一个巨大“短板”,但殊不知在重型直升机领域我们的欠缺更为严重,至今没有研制出一款最大起飞重量在15吨以上的直升机,可以说是连20吨的重型直升机门槛都没达到!

而CH-47“支奴干”双旋翼运输直升机作为全球最大的重型直升机之一,有着诸多的优点,最大起飞重量22.7吨,可以吊装多种榴弹炮等武器,而其具有的高原性能则是中国最为看重的优点之一,所以曾经计划仿制和购买过该直升机!

上世纪70年代,越南为了感谢中国的帮助,赠送了一些缴获美国的武器装备,其中就包括一架相对完整的CH-47“支奴干”双旋翼运输直升机,据说当时还可以正常使用,加了油就可以起飞。中国也打算对其进行“逆向工程”,所以进行了拆解和测绘,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并没有取得成功,最后这架“支奴干”就进了航空博物馆,如今已经破败不堪!

没能成功复制不代表不喜欢这种运输机直升机,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从美国购买了2架C-130“大力神”运输机和24架“黑鹰”直升机等武器之后,还想购买CH-47“支奴干”直升机,但价格实在太贵,难以抉择!

后来经过一系列协商,中国决定购买6架民用版的“支奴干”也就是波音-234型号,当时波音-234已经刷上了中国民航的涂装进行了一系列表演(并流出了经典的图片),但不久之后“蜜月期”突然结束,这一购买计划也就不了了之了!

综合来说,在中国曾急切需要CH-47“支奴干”这种直升机,并打算进行仿造的时候,因为当时直升机工业基础太过薄弱并没有成功;而之后拥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曾经的那架“支奴干”也因为时间久远零件丢失不具备了被仿制的条件!

另外,如今的中国也已经在于俄罗斯合研自己的重型直升机,并且一下推出了两款,其中一款是2015年推出的,外形与米-26类似最大起飞重量38.7吨的重型直升机;另外一款是2018年珠海航程推出的最大起飞重量42吨更大的运输直升机!

但合研的重型直升机进展缓慢,并且俄罗斯似乎不愿意透露核心技术,最终中国的重型直升机何时问世还不得而知!


天下布武


支奴干飞机就是美国的CH47直升机,又有飞行车厢的美称,是一种双引擎双螺旋桨重型运输机,是现在美军服役最多的运输直升机,这种飞机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产品,1958年到1961年研究,1963年开始服役,而且服役到现在仍然是美国的主力运输直升机,长达半个世纪前的产品,现在绝大多数国家都没办法复制出来,想想差距也多大。



这种飞机并不只是美国拥有,美国在上个世纪对外出口了大量的该型飞机,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都购买有这种飞机,绝大多数都是跟美国关系较好的国家获得了该飞机购买权和使用权,有意思的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也从美国方面获得了一架民用版支奴干直升机波音239,以及数架美国著名的黑鹰直升机。


这些都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跟美国的蜜月期获得的东西,美国还主动提出帮我们对歼八战斗机进行改造升级的意见,我国也送出几架歼八到美国,但是后来由于苏联解体,中美关系恶化,这些合作全部都终止,美国也没有退回我们送到美国的歼八战斗机,而我们也只是获得了少量的美国军工产品。

支奴干就是少数几样中的一种民用版直升机,该飞机的性能非常的突出,可以一次运输三十多个全副武装的士兵,同时还能够运输多达六吨的的吊装货物,美国方面计划支奴干至少服役到2030年以后,而到那个时候该机型飞机就服役超过七十年了,这个数据简直不敢想象。



对于性能先进动力强大的支奴干直升机,我国也拥有了一架但是并不是支奴干,而是波音239,但是为什么不仿制这种飞机呢,其实并不是我们没有仿制,而是我们也一直有在研究和仿制,但是无奈的是我们仿制不出来 ,就像黑鹰直升机一样,购买了几十年,但是一直没有能够仿制成功,最多只是外形类似,性能和稳定性完全达不到要求。


1975年我国曾经在越南战场上获得一架美国军用版的支奴干直升机,还有一架美制的F5E战斗机,越方把这两种飞机转交给我国,而且这两架飞机还是完好的,加油了就能起飞使用,当时我国就对这飞机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也打算进行仿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研制出来,而这架支奴干直升机最后成为了博物馆里面的收藏品,只不过剩下的只是机壳,里面的东西已经被拆得七零八落。

在八十年代我国跟美国蜜月期的时候曾经想引进该飞机,而且还跟美国进行了特殊改装要求,美国还特意把该飞机运来中国进行性能展示,但是最后的购买计划取消,取消的原因很复杂,但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囊中羞涩买不起,最后购买计划破产,不久后苏联解体,中美关系再度进入紧张,所有的军购计划都作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