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的书,都会成为你人生的现金流


读过的书,都会成为你人生的现金流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这个假期里被提及最多的词语就是"现金流"。

网络上有一句话,"成年人的崩溃,从缺钱开始。"


读过的书,都会成为你人生的现金流

纪安是北京人,春节前刚跟朋友投资了一饭店,装修的中上,投资不菲。本想春节期间盛大开业,结果赶上了疫情。一分钱没赚到不说,员工工资得发,保险得交,一说到钱的事情满眼的心酸泪

纪安大学没完成毕业,父母的两套房子由他打理,一套出租一套自留。自己开了个商贸公司经营红酒,结婚后就让老婆在家做全职太太,专心育儿。在外人眼里,纪安是过的不错的小康群体。如果他说没钱,给人感觉多半是在哭穷。

但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公司没办法复工,之前的运营模式全是实体店的线下模式,不具备临时开展线上销售的条件。租户也提出了因暂时无法返京恳求他减免房租的意思。家里的太太和孩子更不用说,是家庭的主要消费源。

"春节店没开起来,这就是亏呀,算下来一天好几万呢"

"年前还进了批货,想着春节销一销"

"媳妇儿刷的信用卡也等着我呢"

……

生活就是这个样子,总是以你无从预期的方式跟你打招呼。

谁曾想到30天时间,竟让纪安有了捉襟见肘的紧迫感,开始为账单焦虑了。

其实不止是纪安,这次疫情给了很多人重重地一击,停工不到一个月,多少人就要举债为生,即便疫情过去,肩上的还款金额和生活的压力也会让人更加被动。


读过的书,都会成为你人生的现金流

茉莉是个特例,她是我读书营里的一位读友。

春节期间,茉莉仍然每天坚持在群里读书并进行分享,年三十也不例外。我好奇于茉莉的状态,于是有了对她的了解,她的经历着实给我上了有价值的一课。

抛出好奇的问题后,茉莉回复我的第一句话就是:"还好啦,疫情没有给我造成太多的影响。反而是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读书、思考。"

茉莉属于人群中的大多数类型,没有背景,不是富二代,扎扎实实从四线小城市考到一线大城市的有为青年。可能正是基于她成长的环境,她奉行一条铁律:"知识改变命运"!

即使毕业已有十年时间,茉莉依然坚信并践行着这条铁律。茉莉毕业后进入一家国企,到现在整整十年的时间。她并不同意"体制内就是温水煮青蛙"这种外界的普世观念,用她的话说她要做一只拥有知识,践行命运的青蛙王子。

茉莉利用国企朝九晚五的时间配置,碎片化的时间都放在了读书这件事情上。从历史名著到现代文学,从企业管理到投资理财。茉莉说读书不仅可以滋养心灵,还可以滋养钱包。通过读书,茉莉学习了更多的知识,认识了更优秀的人。

她开始学习理财,建立读书社群,并尝试兜售自己的文字。茉莉说理财是一门课程,要通过学习去建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做出有数据支撑的逻辑判断。在这里分享一下她传授的小秘诀之一:"作为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每月定期存钱是最低成本的理财方式。"

茉莉建立读书社群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她想把精力集中在自己知道的、能做的和拥有的东西上。她说会时不时的问自己"别人需要什么?我能做什么?"读书社群不仅让茉莉有了更加清晰地认知,也让她增长了自信,最重要的是她通过读书和分享,开始让自己的文字变现。

现在的茉莉,在北京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她还有更丰满的目标,相信她一定会成功。


读过的书,都会成为你人生的现金流

在这光速发展并更迭变换的时代,确认存在很多逆袭者,有人靠身份逆袭,有人靠天分逆袭,有人靠命数逆袭。如果你什么都没有,那么就选择靠读书逆袭吧。

曾国藩在家信里写道:"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

读书这件事情,从短期投资的角度看,账面上是只支付成本而没有利润的,但是从长期投资看,读书会变成你人生实实在在的现金流。唯有读书无关行业冷热,无关身份高低,无关金钱多寡,它只关乎时间的流向和投入。

时间是公平的,不可逆的,你的时间放在哪儿,人生的高度就在哪儿。

读书亦是如此,它会让你在这个世界按下暂停键的时候,更从容和体面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