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節度使:“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既是凝聚劑,也是分離劑

前言

唐朝是一個集多重“身份”於一體的一個朝代,在這時是經濟文化大開放、大繁榮,也是民族關係、交流大促進,更是“藩鎮割據”的特殊朝代。而為何會有“藩鎮”之現象呢?這就不得不說到唐朝時期所設置的節度使制度。

節度使是中央設立的地方軍政長官,它為地方的長期穩定做出了不小的貢獻,但是也正是因為它的存在,才會出現唐後期的“安史之亂”,而致“藩鎮割據”勢力的大規模繁衍。本文就是從節度使一角出發,去探析節度使為唐朝帶來了什麼,又是為何會致“藩鎮”的出現。

一、“九層之臺,起於累土”

這裡的“節度使”並非是一個職官之名,但是這裡的“使”是中央因臨時有事時差遣的官員,是代表朝廷去執行某種專項任務,所以在原來“節度使”之意是特派使者。另外,因節度使是代表中央出使地方,所以要有表示其身份的旌節,而當任務完成後,則將符節還予朝廷。

唐朝節度使:“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既是凝聚劑,也是分離劑

唐中期的邊疆境況

在唐時,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一方面在中央設立以三省六部為中心,以此來統管全國政事,而司法方面則是由九寺五監分別審理各個機關部門;另一方面,在唐朝時期,盛行由皇帝直接任命使者去執行專門的事件。

在杜佑的《通典·職官敘》中提及:“設官以經之,置使以緯之。”在這裡,“節度使”是“置使以緯之”中的使,而非是“設官以經之”中的職官。雖然節度使不是職官,但是卻是由職官加任的。最初時期,節度使是由總管邊疆士兵的大總管或者是大都督來擔任。

使者手持雙符節,這就表示其權威之重,這是最高統治者授予使者的權力,無論是下到基層去巡查,還是誅殺官職人員,都是代表朝廷行使的使命,而唐時期的“節度使”就是在這樣的制度背景下發展過來的。各都督持雙節,專門負責執行朝廷特殊指令,節度各路兵馬,正是由於這樣,才會漸漸衍生出“節度使”一詞。

唐朝節度使:“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既是凝聚劑,也是分離劑

鳳翔之節度使

要說及何時出現的“節度使”,就要翻閱史書,才得以知曉。在《新唐書》中有這樣一段話:“自高宗永徽以後,都督都督帶使持節者,始謂之節度使”,由這裡可知,在高宗時期,就已然有了節度使一詞,但是要將節度使與藩鎮等事物相聯繫,就是在睿宗景雲年間也正是在這一時期,節度使的職權範圍開始區域化、固定化,這就為以後的藩鎮割據埋下的伏筆。

節度使的權力也是日益擴大,一開始節度使所管轄的是地方的軍政,而在玄宗開元以後,節度使掌握到了地方的政權以及財政大權,而且還同兼所駐紮地區的刺史,這一時期的節度使的權力可以說是比以往的都要大。

正因為節度使的權力非常之大,因此會涉及一個龐大的機構職能負責,這樣收節度使支配的官員就不是一個小數目。除此之外,節度使還兼任了其他的官職,這樣下來,圍繞在節度使身邊,實際上受其管理支配的官員更多。這也成為後來“安史之亂”勢力如此之大的一個原因。

唐朝節度使:“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既是凝聚劑,也是分離劑

蘭陵地區節度使

節度使的出現並非是一個偶然,而是在當時社會管理的需要,在這裡已經談及了節度使的相關事項,下面就是要了解前期的節度使對唐朝政治起到了怎樣的作用,而節度使的出現又說明了唐朝當時的官員制度是一種怎樣的現狀呢?

二、“水可載舟”

在多方史家的觀點中,對節度使一職多持以否定態勢,但是就歷史發展的角度,分階段、有區別地去考究節度使在唐朝軍事、政治上的作用。

眾多周知,唐朝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在離中央有所距離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有許多與唐政權相敵對的少數民族政權,比如突厥、高麗,這些都對唐朝的和平穩定造成了一定的威脅。另外,唐朝的幅員遼闊、地域極其廣闊,東、南近海,西至蔥嶺,北極大漠,如此規模的疆土,如果事事都要由中央來決議、直接指揮,這難免會鞭長莫及。

唐朝節度使:“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既是凝聚劑,也是分離劑

唐玄宗李隆基

為了極大的促進邊疆地區的行政方面的效率,最大程度地發揮軍事的優勢,必須要提高地方總指揮的地位,並且要授予其在緊急時刻代表朝廷全權處理軍務的特殊權力,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才會開始設置節度使。

從武週末年,到睿宗景雲年間,唐朝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宮廷變亂,中央政局不穩,而在邊疆地區,突厥、契丹等少數民族政權接連侵擾滋事,西北、東北等邊疆地區形勢愈加緊張,也需要唐朝軍隊長時間在邊遠地區作戰。

為了防禦敵情,朝廷不得不任命各節度使在邊疆屯戌,更不得不在各少數民族侵擾的地區,劃分邊防地區,並在此設立邊防重鎮,任命各節度使在此駐守。各節度使有了自己的管轄區域、有了固定的城鎮,在職時間也漸漸地長期化。節度使的職官化適應了邊防地區嚴峻形勢的需要,對鞏固邊防的安寧和維護統一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唐朝節度使:“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既是凝聚劑,也是分離劑

均田制度的滅亡

另外一方面就是在唐朝時期,由於上層統治階級所掌握的土地不斷變化為私有土地,政府所能掌控的土地日益稀少,土地兼併十分嚴重(換一句話,朝廷已是無田可授)。正是因為如此均田制度崩潰,進而導致支撐唐初軍事制度——府兵制制度的滅亡。

為了從軍事方面的大局出發,節度使的誕生完全的適應了唐中期的發展需要,這也是上層建築適應經濟基礎的需要而制定的政策。還有就是軍事招募制度由府兵制向募兵制轉變,這也為節度使對所管區域的政治、軍事權力由著極大的幫助。

許多節度使在為唐王朝保衛邊防、開拓疆土、弘揚國威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立下了赫赫戰功。正是出於這樣的原因,節度使一職才會有如此之長的時間,而且節度使所管轄的城鎮越來越多,節度使自身的職權越來越大。實踐證明在唐朝前期,節度使還是行之有效的。

唐朝節度使:“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既是凝聚劑,也是分離劑

從府兵制到募兵制

世界上的每一種事物都是一樣的,一旦超越了極限則必然會走向事情的另外一面。在這裡節度使也不例外,節度使最大的優勢就是處理事情的權力專一,極少有其他方面的力量從中作梗。但是到玄宗時期,唐玄宗則是將節度使的權力集中推向了一個極點,這就使節度使從朝廷的防禦力量轉變為禍害政權穩定的勢力。

三、“亦可覆舟”

在安史之亂以後,節度使勢力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其表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從節度使的地區範圍來看,節度使設置從原來的北部和西部地區擴展到內地,進而擴大到全國各地,節度使的職員數量也隨著不斷的設立而日益增加。

《新唐書》中記載道:“大盜既滅,而武夫戰卒以功起行陣、列為侯王者,皆除節度使。由是方鎮相望於內地,大者連州十餘,校者尤兼三、四。”

更是有史書記載了從安史之亂到唐朝末年的節度使數量,設置節度使的方鎮多達四十多個,而這些節度使大都是以軍號來命名的。

唐朝節度使:“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既是凝聚劑,也是分離劑

藩鎮割據節度使的形成

第二,節度使都是身兼數職,或是本地的觀察史,亦或是本地的刺史(這一點上文有所提及);第三,節度使往往是自己選擇將領、官員,而節度使職位也多為世襲制,也成為“藩鎮世襲制”,節度使的權力愈來愈不受中央控制,反而成為了節度使自己的勢力權力。

第四,節度使在自己的管轄範圍內有掌管本地經濟的權力,這就為部分節度使擅留財賦提供了條件,將這些財賦自己保留,而不上交朝廷,也成為了節度使的財富積累的一個來源;第五,一些節度使將自己所把握的朝廷的武裝力量變為自己的私人軍事力量,中央對這支軍隊沒有調動的權力,對軍隊的領導權也是世襲的,而在這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牙兵。牙兵就是衙兵,是節度使的親軍部隊,主要任務是守衛節度使所管轄區和府衙。

唐朝節度使:“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既是凝聚劑,也是分離劑

唐朝的牙兵制度

《舊唐書》曾有這樣一句話:“仍選其魁梧強力老萬人以自為,謂之衙兵。”

儘管節度使與牙兵之間是有所矛盾的,有時也會發生易帥的現象,但是歸根結底牙兵還是節度使對抗中央,割據地方的重要軍事武裝力量,更是在唐後期藩鎮割據戰爭的主要兵力。節度使的勢力就是在上面所述的幾個方面之下,慢慢強大起來的。

節度使勢力的進一步擴大對唐朝的統一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破壞了辛苦建立的統一國家,阻礙了社會經濟方面的發展,更進一步加速了唐朝的滅亡。

四、“揚眉淡看,漫天烽火”

在節度使勢力擴大的同時,藩鎮勢力也在進一步膨脹,也就是上面第三點中相關的內容。在節度使與藩鎮的關係密不可分之際,唐朝後期在幾次用兵失敗後,對這種局面也只是發出出“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感嘆。

唐朝節度使:“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既是凝聚劑,也是分離劑

安史之亂

藩鎮割據是節度使的勢力權力達到一定程度後的產物,也是唐後期對這種態勢的一種放縱的結果。在安史之亂以後,原本就已搖搖欲墜的唐政權,已經無力控制地方,也沒有能力去消滅安史的餘部,在安史餘部向朝廷投降後,朝廷仍將節度使與藩鎮原封不動的保留下來。

可以這麼說:造成藩鎮割據不止由於節度使,還有就是朝廷政治的腐敗與不恰當的舉措。在安史餘部割據一方時,其他的節度使也在不同程度下,在自己的區域中稱雄,但是總的來說,這一時期節度使所領導的藩鎮還不能成為為禍一方的割據力量。因為這些藩鎮中大都是與中央相協調的,意思就是這時的藩鎮之間是相互制約的關係。也正是因為如此,才維持了唐後期一百多年的歷史。

唐朝節度使:“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既是凝聚劑,也是分離劑

天寶年間的節度使

藩鎮節度使的出現也是唐朝後期軍事發展的需要:為了抗擊反叛勢力,朝廷在這裡設立了許多臨時的軍鎮,並派節度使率重兵看守,也是為了與邊疆的邊軍實現內外平衡,在設立軍鎮的基礎上,將這些軍鎮變換為中原的藩鎮格局,這也為後來大規模出現節度使提供了條件。

安史之亂後出現的藩鎮割據勢力,進一步激發了唐後期的社會矛盾,進而引發大規模的農民戰爭,原本奄奄一息的唐朝在經歷這樣的大規模反叛後更是火上澆油,已是名存實亡,後被朝廷所立的節度使朱溫所取代。從表面看,是節度使與藩鎮葬送了唐王朝,其實不然,根本是唐王朝的政治腐敗,唐朝早已失去維持統治的社會基礎了。

唐朝節度使:“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既是凝聚劑,也是分離劑

漫天煙火的都城

而觀節度使與藩鎮,它們並非一開始就是痺症,開始是對症下藥,是正確的決策,只是在後期時才顯示出它的弊端。正所謂“物極必反”,一種事物在一定程度上是適應的,一旦超過這個度就會產生相反的結果。

結語

在唐朝後期的安史之亂後,出現了大規模的藩鎮割據,以至於出現五代時期的政權的大分裂的局面,而在宋太祖趙匡胤時,解決了從唐末以來的節度使、藩鎮割據的現象。但是由於他對節度使的片面觀點,以致後面宋朝的軍事作戰方面的問題。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我們對於唐朝節度使一職已要有全面、正確的評價,不僅要觀之消極方面,也要對其積極向上的一面進行分析,這樣才真正可以做到“以史為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