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的這麼難嗎?

郭文章文


考研難不難,有人說很難,有人說很簡單。裡面影響難不難的因素太多了,個人的,環境的,家庭的。而且考研和高考可以說是有著本質區別。

一.考研難不難取決於你的本科院校,本科院校越好,保研率越高,有的院校某些專業保研率可以達到70%甚至有更高的。你在進行復試的時候,也會有院校歧視之說,越好的學校在複試的時候是帶著光環去的,正常的理解就是本科越好,智商,理解能力等都會越強,所以面試雖然說要公平,但是本科院校還是很重要的。有的考本校的研究生甚至老師會提前畫重點。

二.取決於你自己的溝通找資料能力。考研文科一般考公共課兩門,包括政治,英語,專業課兩門,包括專業課一和專業課二,政治英語全國統考,需要自己的努力,走後門的機會幾乎沒有。專業課可就是有太多的技巧了,有的高校會公佈專業課推薦書目和以前的真題,但這樣的學校微乎其微,更多的是隻提供專業課的,不提供真題的,因為很大程度上考研專業課的出題重複率特別的高,就像大學考期末考試一樣,會有一點重複的題目,看來看去也就那著知識,這時候就要發揮自己活動的能力了,必須找一個本專業的目標院校的學姐或者學長,給你提供真題甚至畫重點,甚至老師再給他們上課時會透露部分命題的重點,因為老師給他們上課的重點都是老師認為的重點,很大可能會出題。所以考研自己活動的能力很重要

3.還有就是自己的努力程度,高考是一群人的狂歡,考研是一個人的寂寞,自己不努力,外力再大都沒有用,所以本人的努力也是極其重要的。


學習很重要呀


要說考研難嗎!其實考研真的不難!

☞就我身邊的案例來說,只要努力了,其實基本上都能上國家線的!只要目標夠明確,準備充足!考上研並不難!你想一想,高考這麼難我們都走過來了,我們還怕考研幹嘛!所以有想法就趕緊行動,不要只是想想!

要說考研難嗎,其實真的挺難的!

☞難在堅持!

堅持每天學習,給自己制定的計劃要每天都堅持完成!這樣幾個月甚至更久,對於那些愛玩的人來說確實挺難的。就拿我的一個師兄來說,好不容易下定決心考研,堅持了兩三個月就堅持就放棄了!所以說堅持很重要!

☞難在禁得住誘惑

下定決心考研就必須得禁住誘惑,平時同學在打遊戲聊天的時候,你得學習;週末同學逛街,約會的時候,你得學習;暑假同學旅遊睡懶覺的時候,你還是得學習!

☞難在選學校

就拿我身邊的好幾個小姐姐來說吧!她們都是上了國家線的,但是都是因為選的學校的原因,最後都沒有被錄取!所以對自己的認識必須到位!切記眼高手低!另外跨專業考研真的要慎重!慎重!

考研的難度是因人而異的,如果想考研就要下定決心!全力以赴!

最後如果有想法就要行動,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另外有什麼考研上不懂的問題可以問我哦😊😊😊


鄉愁1998


其實經歷過考研就會知道考研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除非你考得是985.211的熱門學校。我差不多花了兩個月的時間複習專業課(政治和英語準備的比較早,沒算在裡面)。分說過了國家線30幾分,順利上岸了。但是報考熱門學校的難度對我我這樣的學渣可以說是巨大的,競爭非常慘烈,而且及時你初試分數名列前茅,面試不過關就是白瞎,層層篩選才能上岸。我當時班裡有個學霸,報考東南大學某專業,考了410多分,全國第一!


灰灰灰78



隨著高校畢業生人數的增加,就業壓力一直未能得到緩解,在畢業生的就業選擇中,考研已經從可選項變成了很多畢業生的必選項,2019年超過3成的本科畢業生選擇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雖然錄取人數還不到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的總人數(約834萬人)10%,但考研熱度依舊不減。這就出現了畢業生所說的“就業難”和“考研難”兩種尷尬的局面,本想著緩解就業壓力,沒想到考研也是一年比一年難,那到底難在哪裡?觀察號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

1、 招錄比攀升

從近五年的數據來看,研究生報考人數逐年上升,在2015年研究生報考人數僅為165萬人,到了2019年達到了歷史新高290萬人,較2018年激增52萬人,增幅達到了21.8%,導致出現這一現象這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社會就業大環境的影響,對畢業生的綜合能力要求越來越高,當然也包括學歷,另一方面畢業生對個人自身發展要求提高,想通過考研提高自己的競爭力。

但是,反觀招生人數,從2015年的約57萬人到2019年的約72萬人,五年時間僅增加約15萬人,而報考人數卻增加了135萬人,此外,還有像非全日制研究生納入統考等眾多因素的影響下,對考生而言,競爭壓力還是一年高過一年。

2、 名校推免比例走高

從2019年各高校發佈的招生簡章來看,名校推免生的比例增加,在招生人數變動不大的情況下,留給統考生的名額有所降低。這裡面我們給大家提兩個方面:

第一、 在具有推免資格的高校中,985、211、雙一流高校佔據佔據了大部分的推免資源,普通高校考生想通過推免進入名校的機會變少,參加統考是更多普通高校考生不得不選的道路。

第二、 推免生中以“雙非”身份被錄取的考生佔比較低,而這部分學生又是考研的主力,在北京大學2019年公佈的數據中,本科來自“雙非”院校的比例僅為3.66%。

當然,在300多所具有推免資格的高校中,各個學校的推免比例差別較大,北大推免比例超過50%,上交和復旦也超過25%,而像寧波大學、西南石油大學推免率不足3%。

3、 考研並非一考定終身

大家都知道,考生是否最終能夠被錄取,不僅要求初試成績優異,還要求在複試中同樣表現出色,因為最終是“初試成績*權重+複試成績*權重”的總成績,而且現在很多高校的複試權重一般都在40%以上,有的甚至初試和複試各佔50%。

另一方面,教育部要求要以初試成績為主確定複試名單,所以初試成績這塊敲門磚至關重要,但我們還要看到,研究生複試時一項主觀性非常強的考試,每年考試結束後大家都會在網上看到有考生髮布所謂的“黑幕”,認為複試過程缺乏公平性,我們不排除複試過程有大家經常說的“出身背景”歧視問題,但從今年開始,教育部要求各高校研究生複試過程全程錄音錄像,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暗箱操作”的可能性,只要你表現出色,一定會得到認可。

所以從上述的數據我們能夠看出,在招生人數總體增幅不大,推免比例總體走高、名校推免生增加的情況下,統考難度的增加在所難免。


觀察號的建議:從數據來看,考研的難度確實在增加,但是難度都是相對的,同學們儘量爭取推免的機會,避免統考的巨大壓力。更為重要的是考生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專業和高校,在漫長的複習備考過程中堅持下來,這是對個人智力、體力、毅力的一次嚴峻的考驗,所以想要突出重圍,就要付出辛苦,常言道: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各位,加油吧!


您的關注與點贊,是觀察號最大的收穫和感動,也是觀察號進步最大的動力!


教育觀察號


考研很難,確實很難。但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換一個角度想,不考研直接就業就不難麼?有畏難情緒的人,做任何事都不容易,因為還沒開始之前,首先想到的不是找辦法,而是打退堂鼓。有句話:現在不吃學習的苦,將來就會吃生活的苦。

考研難在心態

最近出現了一個短語:逃避式考研。很好地形容了相當一部分同學考研的心態。2019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達到834萬,加上留學歸國人員,就業人員大約在900萬左右,就業競爭的激烈,讓很多人把考研作為緩衝就業壓力的方式,一方面提升學歷,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另一方面把就業時間延後,以希望就業形勢發生改變。

另外還有很多同學只是把考研作為幌子,以此來敷衍家長和老師,更是糊弄自己,其實對就業也沒有明確的打算,只是貪戀學校舒適自由的環境,聲稱自己打算考研,但是基本處於一種混沌狀態,做的事基本與考研無關。

所以考研的難,首先難在心態,為什麼考研?很多考生的目的並不明確,被動選擇考研,備考時的壓力就會更大,動力就會明顯不足。

考研難在選擇

目前2019年高考真正錄取過程中,據統計2019年僅河南一省就有超過7萬人滑檔,每年全國大約有幾十萬人出現類似情況,最主要原因就在於志願選擇不當,又沒有服從調劑等。所以有高考七分成績三分選擇的說法;考研學校和專業選擇更為重要,2019年考研,部分高校的熱門專業複試分數線超過400,有人403分沒進複試,申請調劑都被拒,只因扎堆名校,扎堆熱門專業的人太多,哪怕是考了超高分,也可能因為選擇不當而導致考研失敗。

考研志願的選擇是在開始備考時就選定,而且只能選擇一所學校,以後所有工作都是圍繞自己的這個選擇來進行。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報考扎堆的偶然性,相應也增加了考研的難度。

考研難在過程

從準備考研到考研完全結束,一般情況下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這一過程需要做的事情包括志願選擇、信息收集,制定學習計劃,複習備考,初試,等待分數,聯繫導師,準備複試等,而面臨的困難則包括:所有事情幾乎完全靠自己來完成,備考過程是一個孤軍奮戰的過程;其次是身邊的誘惑太多,自己需要足夠的定力,身邊不時會有同學找到滿意的工作,拿到滿意的offer,一起考研的戰友隨時可能打退堂鼓,保研、找到工作的同學隨時可能叫你一起玩遊戲,刷電視劇,這一切都可能成為干擾你決心的因素。而且備考的過程隨時可能出現身心疲憊,信心不足,想要放棄的念頭。每年從報考到考研初試,沒上考場就放棄的考生大概有1/4到1/3,大部分是因為考研目標不明確沒有堅持到最後。

考研難在不僅僅看考試成績

考研分初試和複試兩個階段,初試看成績,不但總分要達到學校的複試線,各單科也有最低分數線的要求;複試參考的因素則要複雜得多,個人臨場的表現,複試老師的主觀因素,學校複試成績的計算方法,個人第一學歷情況等都可能成為決定你考研成敗的關鍵因素。初試拿高分,複試被刷的例子並不少見。

難就不考研了麼

要克服這些困難,只需要時刻提醒自己,為什麼選擇考研?即便是出於就業的考慮,研究生學歷可以跨進很多就業單位的門檻,可以有更多更好的選擇;而且考研還可以彌補高考的遺憾,實現學校層次的跨越和專業的轉換,提升自己的就業競爭力,讓自己出於相對有利的位置。

更可況現在各地,各行業對於人才重視程度大大提高,以最近炒得沸沸揚揚的華為高薪聘請8位高素質人才為例,高低的年薪達到80萬,最高的超過200萬;同樣,8月5日曝出杭州市人才服務局發佈《關於暫緩受理部分畢業生生活補貼申請的公告》,將杭州市應屆高學歷畢業生生活補貼政策提升為本科1萬元、碩士3萬元、博士5萬元。城市搶人大戰再次升級,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研究生學歷較本科生的“含金量”更高。

當然不是說只有考研才是出路,選擇直接就業或者創業的同學也不一定比考上研究生的同學差,但是既然選擇考研,就不要有太多壓力和包袱,安心備戰,放手一搏成功的幾率才會更大。


象牙塔裡講故事


作為一個過來人,深有體會。首先考研並不像高考那樣簡單的分數疊加,它是分學校,但更分專業,可能有些985的冷門專業過線就行,而一些雙非的學校的熱門專業競爭很激烈,那些過線幾十分的估計都很慌吧,這就涉及到考研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名詞“報錄比”,所以說考研不像高考那些埋頭苦學,其實它也是場信息仗。另外考研的不確定因素太多,即使你初試分很高,複試依然有被刷的可能,不到最後一刻都是提心吊膽的。

但是天道酬勤,另一方面考研又沒有想象那麼難,只要沉下心來努力學,肯定會有收穫的!


彎月溪水小橋獨行


當然難啊,但是高考也很難啊,你還不是去了?有多少人當時沒有考上自己喜歡的大學,沒有選到自己喜歡的專業?難就不考放棄了嗎?

考研和高考不同,對於高考似乎是普通人都會選的一條路,而考研則不是大家都必須去選的一條路。因為大學教育的基本普及,本科生也是隨處可見。不少人為了進一步的提升自己,又或者有名校情節,對於高考略有遺憾,都會通過考研讓自己變得更好。

近年來考研形勢卻並不樂觀,2019年考研報名人數更是高達285萬。很多人看到這個數據就立馬沒有信心了。其實根本沒必要,真正想考研的人早就開始準備了。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假如你真的確定考研了,就一定要學會堅持,因為考研本身就是孤獨的,不可能像當初高考時全班人陪著你考,也許有人早早實習,有的人根本不用擔心未來,有的人和你一樣,但考研的過程必須親自體會。想想那些考研前放棄的人,你是不是又有希望了?只要堅持到最後,相信不會另你失望的。


匯文考研VIP


其次,考研如果你要提升學校,進入更高梯隊,那麼你要付出在你認為已經很努力的情況下再加幾倍的努力才有希望,不要抱怨複試黑幕,你要明白不進入他們的圈子你永遠不知道那些學生多努力。

最後,要明白自己的優勢在哪,做到知己知彼,合理確定自己的考研目標。


加菲和他的小熊


2020年考研,你需要知道的幾點:

01 為什麼考研?

這是很多人並不清楚的企圖。 有人覺得,讀完本科,順便讀個研究生是順理成章的事; 有人覺得,考上就讀,考不上就工作; 有人覺得,不願意過早走上社會,讀書是一種優雅的逃避; 有人覺得,單純地喜歡研究學術 …… 當然,更多的社會人願意說,讀研究生是寒門學子改變出身,改變命運,努力跳出固有的社會階層的最直接的方式。 有人覺得,考上就讀,考不上就工作; 有人覺得,不願意過早走上社會,讀書是一種優雅的逃避; 有人覺得,單純地喜歡研究學術 …… 當然,更多的社會人願意說,讀研究生是寒門學子改變出身,改變命運,努力跳出固有的社會階層的最直接的方式。 真是非常遺憾,雖然我已經研究生畢業,但一直覺得自己仍然身居寒門,並未有半點改變。 不知道眾多原因中,你所為何? 也許你的考研原因很直白,或者荒誕,都不要緊。要緊的是,你一旦決定考研,就去認真地堅持下來。至於未來收穫幾許,那是日後之事,生活總會慢慢地給出我們合理的理由和擁有。

02考研時間安排

考研界從來不缺大神,若以學習時長來封神,我怕連小妖都算不上了。 很多意志堅定的大神們,從踏進大學的那一刻就開始備戰,十分讓人欽佩。我呢,我像所有庸庸碌碌的大學生一樣,數著每一個季節應有的花開雲落。 我09年入學,大一的時候晃晃蕩蕩,在迷茫和自我之間搖擺;大二的時候主要打理自己管理的文學社團,雖然被我管理得一團糟,但不得不承認我耗費了很多心神,盡心盡力;直到大三的時候,開始沉浸留戀在圖書館裡,看了大量的文學作品,枕著日光和書小憩的時光,當真是美妙無比。真正的準備考研,應該是從12年4月份左右開始的,直到第一次考研失敗,第二次二戰成功上岸。 與那些凌晨四點起床,晚上十二點入睡的戰鬥型考研人才來說,我的考研歲月過得相當舒坦。自始至終,沒有覺得考研是苦的。所以,失敗了,也無可抱怨。 與封神級別的人來說,我在考研時付出的努力並不多。於我而言,我從小到大的學習狀態一直都是這樣,鬆鬆垮垮,不曾吃苦,不覺吃力。所以考研的時候,我的作息時間表跟我一樣平庸: 六點半到七點之間起床,早飯,自習; 十二點午飯,午休,自習; 六點晚飯,晚自習; 十點,一天over! 個人建議,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時間才是最重要的,大神們的作息時間可能除了讓我們犯困以外並不會有更好的收穫。總之,勞逸結合,量力而行,時間不如效率。

03 選擇院校

關於考研選擇院校,從理性上來說要考慮的問題有很多。 比如,學校的名氣。若從我的角度來說,我依然會選擇著名院校。很多學弟學妹都曾跟我說過,出身很低,沒有選擇名校的勇氣。這種恐懼,非常正常,但我依然建議你們在適當考慮自己能力的基礎上,儘量選擇名牌大學。正所謂,求其上,得其下。就是這個道理。 比如,學校的真題。真題是每個考研學生都必須要了解的,只有瞭解了真題才能對學校報考做到心中有數。拿我來說,我的漢語學的很差,所以在學校院校的時候,凡是考語言學的都不會考慮。短板,每個人都有,儘量避開就是了。還有的學校,會考寫作。不擅長論文寫作的學生,就需要謹慎行事啦。 比如,學校的參考用書。在學校選擇時,不妨考慮一下參考用書,若跟自己平日所用相同,那自然是事半功倍;若是不同,則需要慎重考慮。比如北方院校在文學用書上喜歡用錢理群、洪子誠的版本,而南方院校則多用陳思和版本,這就需要根據自己的考研時間和能力來決定,是否重新學習一套教材啦。 當然,還有其他需要考慮的問題,比如學校的師資力量、重點學科、錄取比例、報考人數等。 當然,我們也可以任性一點,選擇愛的人,愛的學校,哪怕是愛的城市都未嘗不可哦。

04學習方法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我的學習方法就是總結,自己總結學過的內容,然後自己出題,自己給答案。 我還記得,當年一下課,就拿著古代文學的課本去電子閱覽室,將最近學到的內容以思考題的形式總結一遍,既加強了一遍理解,也為日後瞭解古代文學的發展脈絡和考研複習奠定了基礎。況且,自己做的筆記,其中方法也必然是最適合自己的。 無論是古代文學,還是現當代文學,或者是文學理論,我都喜歡將其做成思考題,然後根據自己所學過的資料彙編成一套融合多方面的答案,竊以為效果不錯,不一定適合你,但適合我。 關於考研學習,英語太重要了。我爸常說,拉開距離的是英語,而不是專業課,果然一語成讖。第一年考研時,就因為英語閱讀看不懂,導致分數沒有過線。因此,英語基礎差的同學不妨在英語上多花費些精力。多做閱讀,多做真題。 除了自己摸索學習方法以外,多和其他人交流也是很好的方式。 那時候,與同班的考研大軍聯繫得並不多,只是大體瞭解各自報考哪個學校,然後各自為營,打開門歡迎交流的時刻是少的。即便偶爾聚起來,也是相互抱怨所考院校的真題很難,或者是自己準備得如何不足,再或者是心煩意亂之類爾爾的話,總沒多少新意。也許,我們僅僅是需要一個傾訴和發洩的入口,然後四散而去,繼續孤獨地行走在自己的軌道上。 所以,也大可不必覺得孤獨,如果天下熱鬧,自己孤獨,方顯得孤獨是孤獨;倘若眾人孤獨,自己孤獨,孤獨也就不是孤獨了。 雖然與同班交流的少,但好朋友之間還是會相互交流的。有什麼好的學習資料也會相互分享。我備考的時候,有很多同學參加了領航或海文考研的課程。因為沒錢,所以我並未參加。好在我有好朋友參加了輔導班,臨近考試之前,也慷慨地將課程的絕密資料分享給我。為了回報,我也會大方地將自己總結的文學試題複印給他。

想要了解考研、想要求得經驗的 都可以諮詢我,希望過來人的經驗對你有幫助。


萊小茜


不難啊,數學的話,張宇的課是真的好,還有很多老師的課程都很好。

總得來說,線代看李永樂配套他的輔導講義,概率王式安和張宇的特別是張宇卷積公式會了的話錦上添花,高數就選湯神和張宇了,最好買本複習全書和18講。

這些人的課我都在公眾號“考研好資料”獲取,保存在網盤看就行。

政治前期看徐濤強化做1000題,10月份買它那個衝刺背誦筆記,熟讀,不用背哈。然後再做一遍1000題馬原毛概部分。大題直接背肖四肖八,重點背肖四,70分左右沒問題

英語直接聽唐遲的閱讀課注重1011兩年的真題,他會著重講技巧,語法這東西個人感覺想考60左右稍微看看就行,作文就背王江濤石磊鵬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