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性格偏激,依附閹黨,卻也被史官黑得不像話,內閣首輔——焦芳

焦芳,明代中期的臣子。與朝史暮想之前寫的人物不同,這次沒有用名臣,重臣之類的字眼,而僅僅用臣子,是因為焦芳在史書裡,是被從頭罵到尾的人物。《明史》是把焦芳收錄在了《閹黨傳》中,可見後世史家對於焦芳的不滿和鄙夷。

他性格偏激,依附閹黨,卻也被史官黑得不像話,內閣首輔——焦芳

焦芳 像

焦芳的仕途,主要是在弘治,正德兩朝,之所以被人詬病,是因為焦芳旗幟鮮明地站在了權閹劉瑾這一邊,並且不遺餘力地為閹黨服務。焦芳是正德朝閹黨的主要人物之一,這個沒有疑問,你就是問焦芳自己,他也承認。但朝史暮想通讀了一遍焦芳的傳記,發現有兩點很值得玩味。

其一,史官用大段大段的文字,描述焦芳與“正直”大臣的不睦和對劉瑾諂媚;其二,相當多的描述,在朝史暮想看來,有過分誇張的嫌疑。於是,就有了不吐不快之感,就著《明史·焦芳傳》這份碟小菜,和大家小酌幾杯,聊聊這個人。

焦芳為什麼被罵得這麼慘?

焦芳是天順八年的進士,之後進了翰林院成為了一名庶吉士。在翰林院摸爬滾打一段時間後,下到地方鍛鍊,在弘治年間從知州,提學副使,南京通政,再回到中央的太常寺少卿,禮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明武宗朱厚照繼位之後,焦芳一步登天,成為了尚書,進入內閣。之後在劉瑾倒臺前夕,閹黨內部爆發了分裂,焦芳遂致仕回鄉。這便是焦芳仕途的大致軌跡。

朝史暮想先說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即焦芳為何如此招人恨?

很多人會給出的答案是,焦芳依附閹黨,被朝中其他正直大臣所不齒。那朝史暮想繼續問,為什麼朝臣要恨閹黨?答案是,朝臣恨皇帝

他性格偏激,依附閹黨,卻也被史官黑得不像話,內閣首輔——焦芳

故宮一景

明代的宦官集團,說白了,就是皇帝的代言人,是皇帝權力的延伸。之所以要用宦官去壓制文官集團,無非就是皇帝與文官集團,是處在鬥爭的狀態。這種鬥爭的狀態,已經持續了很多年,很多個朝代,因為文官集團經常會憤怒地向皇帝發問:這個天下,到底是皇帝獨有的,還是和我們士紳官員共享的?

廷議謂理財無奇術,唯勸上節儉。芳知左右有竊聽者,大言曰:“庶民家尚須用度,況縣官耶?諺雲‘無錢揀故紙’。今天下逋租匿稅何限,不是檢索,而但云損上何也?”武宗聞之大喜。會文升去,遂擢為吏部尚書。——《明史·焦芳傳》

這是正德初年的一件事情。朝廷缺錢,皇帝和大臣開會研究怎麼辦。大臣們眾口一詞,說皇帝你只能個人生活節儉點,除此之外別無他法。焦芳卻開口說,老百姓過日子,有些用度都節省不了,更何況是皇帝?現在天下很多地方的土地,人口的稅收都被隱報了,從這裡找突破口,問題自然解決。明武宗朱厚照一聽,大喜,正好原來的吏部尚書馬文升離職,就讓焦芳補缺。

整部《明史·焦芳傳》你就看這段,基本就能明白所有問題。

他性格偏激,依附閹黨,卻也被史官黑得不像話,內閣首輔——焦芳

明代官員

焦芳捅破了朝臣與皇帝保有的最後臉面的一層窗戶紙。

明代為什麼這麼多皇帝煩這些大臣?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雙標準”。大臣們自己,一個個生活奢靡浪費,卻在朝堂上一個勁地勸皇帝要歷行勤儉。皇帝對此心知肚明,卻苦於不能明說。而焦芳口中所說,天下那些沒有上交到國家的賦稅,其實就是被文官士紳集團私吞了。

就是“土地兼併”和“人口依附”問題。明代有朝廷功名的人,是不需要交稅的。但這些人利用手中的特權,大肆兼併土地,勢必造成國家可收稅土地的減少,這個問題到了明代中期已經非常嚴重,直接影響了朝廷的財政收入;再者,大批的人口脫籍,投附到士紳階層府籍,一方面可以避稅,另一方面又能躲開徭役。朝廷除了虧錢,還損失了大批的壯勞力。

焦芳當著朝臣和皇帝的面,把這事說出來,無異於是一種宣誓:我焦芳從今天起,就是皇帝這邊的人,與你們這些官員要做徹底割裂,要脫離自己原來的階層屬性。這種對文官集團赤裸裸的背叛,勢必會遭到朝臣的集團仇視。

他性格偏激,依附閹黨,卻也被史官黑得不像話,內閣首輔——焦芳

明武宗朱厚照 像

而焦芳後來幫助劉瑾,打壓文官集團,本質上就是在給皇帝做事情。

同樣是科舉出身,同樣是文官集團的一員,甚至同樣可能是既得利益者,焦芳卻選擇無保留地支持皇權,這才是焦芳被人敵視的真正原因。

焦芳是否真的不學無術?

焦芳被譏諷的另一個因素,就是大家都覺得他不學無術。但是翻開史書來看其事例,卻覺得非常好笑。

滿九年考,當遷學士。或語大學士萬安:“不學如芳,亦學士乎?......子黃中,亦傲很不學,廷試必欲得第一。......言於瑾,徑授翰林檢討,俄進編修。......瑾聞之曰:“黃中昨在我家試石榴詩,甚拙,顧恨李耶?——《明史·焦芳傳》

這裡面有兩件事情。第一件,是焦芳資歷熬到了,要升翰林學士,當時的大學士萬安譏諷焦芳如此不學無術之徒,怎麼可能做得了大學士;第二件,焦芳的兒子科舉,想拿個好成績,甚至直接進翰林院,找劉瑾幫忙,劉瑾譏笑其子才學不佳。

他性格偏激,依附閹黨,卻也被史官黑得不像話,內閣首輔——焦芳

明代官員

先聲明,對於焦芳這種為了讓自己兒子能夠有好前程而暗箱操作的手法,朝史暮想是非常鄙夷和不提倡的。但是這兩件事情,卻並不能說明焦芳才學不佳。

焦芳是天順八年的進士,成績為二甲三十多名。有人說,因為當時內閣首輔李賢是焦芳同鄉,所以焦芳有這個成績,是李賢開了後門。無稽之談。

焦芳中進士後,是做了庶吉士的。庶吉士是朝廷高端儲備人才,也是需要再經過一輪考試錄取的。就算李賢幫了焦芳在進士名次上動了手腳,但是事涉庶吉士,李賢已經幫過一次,給了情面,完全沒必要再幫焦芳做庶吉士,因為庶吉士這個崗位,經常需要做文案工作,甚至有面聖的時候,翰林院本身還經常要內部考核。去此相比,如果焦芳沒有真才實學,還不如早早外放撈個實權的官職,免得給李賢丟人現眼。

萬安這句“不學如芳,亦學士乎”經常被後世引用,說明焦芳的不學無術,但是所有人又都刻意避開了整句話的語境。當時焦芳認為,萬安之所以如此說,是由於翰林院同僚彭華的挑唆,而彭華與焦芳是有私怨的。

他性格偏激,依附閹黨,卻也被史官黑得不像話,內閣首輔——焦芳

明代官員

再者,焦芳兒子才學不足,就能說明焦芳學識也不佳?這種想當然的封建糟粕,勸大家還是趁早丟棄。朝史暮想告訴各位,史官最擅長做的事情就是,當他找不到足夠的史料論證來支撐一個觀點的時候,就會拿這個人物身邊的事情來補充,加以高超的筆法,潛移默化中對後人進行認知灌輸。很顯然,焦芳的兒子,就是被拿來噁心焦芳的。

焦芳中進士,入翰林院,做編修,還做過侍講。也就是說,焦芳是參加過皇帝的經筵或者東宮的讀書研討會的。還有焦芳後來做過四川和湖廣的提學,主管一省教育,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是一個不學無術的人?有些事情其實一眼就能看明白,偏偏史家對此樂此不疲。唉......

焦芳的性格是否有缺陷?

焦芳被朝臣同僚敵視,孤立,其實也有焦芳性格上的因素。

焦芳從小家庭不富裕,說不富裕是客氣了,根本就是窮困潦倒,甚至到了要沿街乞討,寄身破廟的程度。在這樣的環境中,焦芳能夠讀書,且中舉,中進士,無疑是非常難得的。但也正是因為這種經歷,使得他與朝中其他同僚有著天然的隔閡。再說直白一點:很多人其實是看不起這個泥腿子出生的焦芳的。

因為我們的封建文化,講的就是家世門閥,先祖傳承。

但是明代出身微寒的官員也不少,卻很少有人像焦芳這樣被孤立得如此徹底的。這應該和焦芳偏激的性格有關。

他性格偏激,依附閹黨,卻也被史官黑得不像話,內閣首輔——焦芳

明代官員

滿九年考,當遷學士。或語大學士萬安:“不學如芳,亦學士乎?”芳聞大恚曰:“是必彭華間我也。我不學士,且刺華長安道中。”華懼,言於安,乃進芳侍講學士。——《明史·焦芳傳》

還是焦芳要升侍講學士的事情。當焦芳得知了萬安對自己不利的言論,焦芳就斷定是彭華在作梗,放話出去,自己要是當不了學士,就在路上拿把刀殺了彭華。彭華聽說後,趕緊幫焦芳活動,讓他做了學士。

明代的翰林院官員,能說出這種話的,估計焦芳是第一人了。但是我們看到彭華在聽到了焦芳的威脅之後,馬上幫著焦芳活動,我們似乎又發現,焦芳貌似是真的能作出這種事情的人。說,是一回事,但能讓人相信自己真的做得出來的,則是另一種情況了。

是,詔纂《文華大訓》,進講東宮,其書皆華等所為。芳恥不與,每進講,故摘其疵,揚言眾中。翰林尚文采,獨芳粗陋無學識,性陰很,動輒議訕,人鹹畏避之。——《明史·焦芳傳》

他性格偏激,依附閹黨,卻也被史官黑得不像話,內閣首輔——焦芳

焦芳 像 (中)

這裡是說,焦芳因為《文華大訓》是彭華參與編修的,所以經常公開批評這本書。翰林院的其他人都害怕焦芳,有事情都避開他。

這段話說的更直白,就表達一個意思,焦芳性格陰狠,記仇。而對這點,朝史暮想是認同的。就好比現在的辦公室裡,有一個哥們性格陰暗,而且非常能記仇,只要被他針對的人,不論大事小情,不論在公開或者私密場合,他都要攻擊詆譭,作為同事的你,你會和他做朋友嗎?當然不會。

所以,當焦芳揹負著改變自己,改變家族貧苦的願望入京,做了官以後,他發現大家看他的,都是那種表面客套,實則鄙夷的目光,他被所有人孤立,被一些有關係有勢力的同僚打壓,他骨子裡的陰暗面也逐漸顯露出來,就像一條受驚的狼犬,齜著牙向全世界露出利齒,這是焦芳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卻也是他最大的悲哀。

也正是因為這股偏激,焦芳才敢在朝堂上說那些“大實話”,敢毫不猶豫地站到劉瑾這邊,敢徹徹底底地與文官集團決裂,敢毫不顧忌,甚至不擇手段地為自己,為兒子謀求更大的利益。

他性格偏激,依附閹黨,卻也被史官黑得不像話,內閣首輔——焦芳

《明史》

焦芳的很多事情,其實還牽扯到明代中期朝堂的南北之爭,比如他之前仕途的不暢,以及後來他對江西,浙江官員的打壓,甚至還作了一副《南人不可為相圖》;同時,也牽扯進了正德年間的政務改革,劉瑾新政,而史書僅僅從個人品學層面對其大書特寫,無疑是片面和有誘導性的。

我們讀史或者獲取其他資訊,有時候多讀一個版本,多聽一種聲音,少一些先入為主的盲目追隨,再加上一些自己的思考,這何嘗不是一種進步和成長。

朝史暮想,總有些乾貨可以在歷史中挖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