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中国女孩沦为难民落难海外,60岁成总督,回国祭祖却不会中文

3岁中国女孩沦为难民落难海外,60岁成总督,回国祭祖却不会中文

克拉克森夫人(伍冰枝)深受举国尊爱,她聪慧而正直,优雅而又平易近人,又没有党派政治背景。更为重要的是,虽然她来自异国,但却深深热爱着接纳她的第二故乡。——《国家邮报》

引子

《清史稿》:远人贸易,构衅兴戎。其视前代戎狄之患,盖不侔矣。当事大臣先之以操切,继之以畏葸,遂遗宵旰之忧。所谓有君而无臣,能将顺而不能匡救。国步之濒,肇端于此。呜呼,悕矣!

在十九世纪、二十世纪时期的中国,正遭受着西方列强的欺凌。1840年,英国以林则徐“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发动侵华战争,史称“第一次鸦片战争”。这场战争以清政府失败告终,清政府被迫签署了中国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因当时人们吸食鸦片,身体虚弱,再加上战争失败,中国人也因此被称为“东亚病夫”,遭外国人轻视

3岁中国女孩沦为难民落难海外,60岁成总督,回国祭祖却不会中文

伍冰枝

英国在鸦片战争中等到了丰厚的利益,中国也因此元气大伤,这让许多列强看到了可趁之机,都想来中国分一羹,因此发起了一系列的战争,迫使清政府签署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由于清朝常年战乱,人民负担加重,迫使许多人远离故土,远渡重洋,成为难民逃往他国生活。在人们印象中,难民总是一种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的形象。但是在上世纪有一个中国难民却创造了一个奇迹,那就是西方首位华裔国家元首——伍冰枝。

3岁中国女孩沦为难民落难海外,60岁成总督,回国祭祖却不会中文

伍冰枝


中国难民

伍冰枝,英文名阿德里安娜·克拉克森,1939年生于香港,祖籍广东台山。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香港被日本人占领,为了寻找一个安身立命之处,伍冰枝父亲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举家迁往加拿大。20世纪30年代因为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战,加拿大对于移民的限制更加严苛,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对“中立”但依旧充满歧视的移民政策。因此,伍冰枝一家想要移民加拿大,必须以难民的身份申请入境。

3岁中国女孩沦为难民落难海外,60岁成总督,回国祭祖却不会中文

伍冰枝

1942年,年仅3岁的伍冰枝跟随家人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加拿大。在当时那个年代,西方列国对中国十分歧视,认为中国是一个贫瘠衰弱的国家,中国人也低白种人一级。由于中国难民的身份,伍冰枝一家在加拿大受到了歧视与不公平待遇,但是一家子依旧保持着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这些待遇,努力扎根于加拿大,终于在1949年伍冰枝正式获得加拿大公民身份。在面对各种白眼的环境下,伍冰枝努力学习,在获得硕士学位之后,又前往法国巴黎大学继续深造。

3岁中国女孩沦为难民落难海外,60岁成总督,回国祭祖却不会中文

伍冰枝


加拿大首位华裔女性总督

大学毕业后,伍冰枝回到加拿大,进入一家广播公司工作,并成为了著名的主持人,她主持过许多节目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克拉克森直播》。

由于她卓越的表现,赢得了众人的喜爱,为她日后步入政坛打下坚定的基础。1982年,伍冰枝开始涉足政界,被任命为加拿大安大略省驻法国的全权代表,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外交官1999年10月,经时任总理克雷蒂安推荐与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委任,伍冰枝被正式任命为加拿大第26任总督,成为了加拿大首位华裔和第二位女性总督。

3岁中国女孩沦为难民落难海外,60岁成总督,回国祭祖却不会中文

伍冰枝担任总督时期旧照


寻根祭祖

即使在加拿大生活了大半辈子,但伍冰枝从未忘记过自己身上流着炎黄子孙的血,依旧对祖国充满了敬意,并且希望有朝一日能回中国看看。

1979年,伍冰枝回到中国寻根,前往伍家祠堂祭祖,并登上了万里长城。但是由于当初离开中国时年龄太小,且在加拿大没有机会接触中文,并不会说中文,这是伍冰枝心中的一大遗憾。

3岁中国女孩沦为难民落难海外,60岁成总督,回国祭祖却不会中文

伍冰枝参加卸任仪式旧照

2005年9月,伍冰枝正式卸任总督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此文于今日头条首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