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智能音箱“泄密”个人隐私

说起智能音箱,可以说是近年来最火的智能家居类产品了。市场已经有各种琳琅满目的智能音箱推出,从亚马逊的Echo、小米的小爱、阿里的天猫精灵到百度、腾讯的对应产品,各家科技界巨头都不约而同布局抢占未来的智能家居市场,毕竟这个不起眼的音箱是智能化进入家居用户场景的最容易的入口,对于轻资产的互联网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警惕智能音箱“泄密”个人隐私

用智能音箱的确可以挖掘不少玩法。你可以问它今天天气怎么样,好准备出门,可以让它给你放首轻音乐,使你安心读本书,还可以用来设闹钟、叫外卖。真的是有网友想着法子“折腾”这些智能音箱,比如让小爱唱雷军那首经典的出道歌曲《Are you OK?》,甚至把几家竞争的智能音箱拉扯到一起,搞起问答大联欢。

不过智能音响貌似也有发脾气的时候,一生气真会干出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比如最近亚马逊的Echo似乎出现失控行为,成了家庭隐私的泄密者。

这是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一名妇女遭遇的事情。几周前她丈夫的同事和她联系,说收到她夫妇两人在家中的谈话录音。丈夫的同事告诉她这是亚马逊智能音箱echo发来的,并提醒她尽快拔掉电源,以免被黑客攻击。令妇女心惊肉跳的是,这些对话录音全是亚马逊智能音箱自作主张发送出去的,在没有任何命令和提示的情况下,发给了通讯录上随机一个人。

事后亚马逊官方也就此道歉,并解释了可能的原因,但拒绝给该女士赔付退款。亚马逊称搭载语音助手Alexa的智能音箱变成一个隐私窃听者,是极为罕见的事情。根据对硬件日志的分析,可能是该女性家庭谈话中某个单词与智能音箱唤醒词类似,于是Echo启动了录音,随后又可能误判某些声音,当作发送指令,把谈话随机发出去,造成对话信息的泄露。

亚马逊坚持认为它非常重视用户隐私,但该公司上个月却提交了一份专利,专利可以根据智能音箱里获取的用户谈话记录,制作定制化的广告推荐。随着facebook数据泄露事件的持续影响,更多的用户对科技公司如何处理自己的各种数据信息更加在意,这次事件中的妇女就已经拔掉亚马逊智能音箱的电源,表示自己以后再也不敢用了。

警惕智能音箱“泄密”个人隐私

然后比隐私更为明显的问题在于,智能音箱所依赖的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成熟和缺陷。因为目前智能音箱都有唤醒词的设定,比如小米的叫小爱同学,百度的叫小度,而腾讯的则用了“9420”(谐音就是爱你)。如果如上述事件那样,智能音箱听到类似的发音,识别不精准,甚至误听误判,做出错误的操作,就会造成不必然的麻烦。尤其在以后智能家居产品布满我们日常生活的情况下,人工智能技术如果不对此加以有效改进,这些错误发生的几率将大大增加。

滁州市国家安全局

举报电话:1233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