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山雅居乐捐款3000万助抗疫,更感人的是中山华人华侨出手了

广东中山雅居乐捐款3000万助抗疫,更感人的是中山华人华侨出手了

雅居乐“加油中国,加油武汉”。

写在前面:

据中山市工商联口径不完全统计,中山市工商界为抗疫捐资捐物价值已逾1.5亿元,其中雅居乐捐款3000万元支援抗疫。

3月6日,《中山日报》刊发笔者与记者黄启艳、徐钧钻采写的报道《被疫情改变的中山慈善万人行》,当天被广东学习强国平台以《别样万人行!海内外中山人从心出发援助抗疫一线》为题刊发,让伟人故里中山市再次以博爱之名温暖灾区。

28年前创办于中山市三乡镇的雅居乐集团,参与各类公益慈善捐款已经累计超过17亿元,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陈卓林先生屡次荣登“胡润慈善榜”,并多次荣获“中华慈善奖”。

鲜为人知的是,著名侨乡中山市分布在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万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一直是一支心系祖国的慈善力量,年年参加已历33届的中山市慈善万人行。

原定于2月8日元宵节举行的第33届慈善万人行起步仪式,因新冠肺炎疫情不得不暂缓。尽管今届万人行疫前筹款已逾亿元,但疫情激起的爱心再次点燃,海内外中山人从不同国家和地区出发,用再一次捐助救援一线的义举,把慈善种子撒向世界各地,诠释了孙中山先生倡导的天下为公理念。

广东中山雅居乐捐款3000万助抗疫,更感人的是中山华人华侨出手了

医护人员感谢中山市。

核心提示

1月23日新冠肺炎发源地武汉“封城”,广东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中山确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原定2月8日元宵节举行的中山市2020年(第33届)慈善万人行起步仪式能否如期举行成了悬念,随后不得不宣布暂缓举行。然而,疫情激起的爱心潮却让海内外中山人从心出发,在援助抗疫一线中行走全世界,走出了一届特别的慈善万人行。据中山市工商联口径不完全统计,各镇区工商联、各商(协)会、各会员企业为抗疫捐资捐物价值就逾1.5亿元。

被疫情改变的中山慈善万人行

  “行走了30多年的中山慈善万人行起步仪式,今年不是改期,而是改变了出发地点,没有在中山市城市客厅兴中道起步,海内外中山人从世界各个角落出发,走向武汉,走向湖北。”曾任中山市慈善万人行总指挥的中山市原副市长、广东省侨办原主任吕伟雄,以疫情发生以来的经历和感悟,道出了这届极不寻常的中山慈善万人行。

广东中山雅居乐捐款3000万助抗疫,更感人的是中山华人华侨出手了

中山市原副市长吕伟雄(右)和中山市侨青联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嘉声接受采访。

  爱心传承 一代人影响下一代人

  从武汉疫情披露开始,中山市侨联就被200多个海外侨团来信包围,这些侨团急切地询问,抗疫一线最需要什么?他们能帮忙做些什么?

  疫情发生一个多月来,作为侨捐联络人的中山市侨联联络部科长高妙葵,因为世界各地时差原因,忙得忘了白天黑夜,不断沟通需求信息,疏通捐助通道。她说,天天沉浸在感动中。

  秘鲁中山会馆永远名誉主席萧孝权得到疫情消息,第一时间想到一线需要专业医疗设备,他一边发动会员捐款捐物,一边垫资采购抗疫一线专用医疗物资,一边联系航路通道。

  国际航运费用高昂,往往运费与捐赠物价值相当,美国酒店华裔协会创会会长黄华清,想方设法联系减免费托运,先借助南航,后借助国航,他要把每一分捐款省下来,尽可能多捐助一些急需物资。

  疫情发生后,中山侨刊社公众号“中山侨刊”成了侨捐专号,几个人每天早晚连线侨团,调查记录了许多侨团捐赠细节。主编温国科深有感触地说,与以往不同,这次疫情发生后,华人、华侨和后裔共同行动,跟家乡保持密切联系的侨领出面组织发动,华人华侨多方奔走募捐,熟悉当地社会的后裔运用专业能力寻找专业设备,实现了三代人的爱心接力。他感慨,没想到华人华侨后裔如此热心,这是爱的传承。

  1月26日,完美(中国)有限公司通过设立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完美和谐公益基金”,向湖北省武汉市等疫情重点地区紧急捐款500万元,参与“抗击疫情·希望 同行——希望工程特别行动”。

  2月27日,完美公司董事长古润金以马来西亚广东会馆联合会(简称马广联会)会长身份发起筹款活动,号召马来西亚各地广东会馆和乡亲,短短8天筹得60万令吉(约合人民币100万元)。

  2月5日雅居乐集团首批1000万元捐赠给武汉市慈善总会后,2 月20日再次启动总额为3000万元的疫情救助专项基金,计划第二批捐助870万元,用于支持湖北重点地区疫情防控工作。

  民间赈灾 一群人带动一座城

  红十字会等主渠道之外,在中山还有这样一群年轻企业家,联络海内外救灾物资群,辗转找到相关志愿者群,进而进入重点疫情地区医院对接群、地级市医院对接群等,从中寻找一线需求,及时发动所在商会和朋友圈,最大限度寻找一线急需的救灾物资,点对点捐赠,跟时间赛跑。

  吕伟雄说,在这股慈善洪流中,特别令人感动的是中山市侨青联,这个组织的成员,都是务实的企业年轻人,他们减少中间环节,节省时间空间,使所有援助物资门对门直接寄到前线,用企业的管理方式做慈善。

  从1月底开始,中山市侨青联掀起“爱心援助爱心捐款”行动,发动海内外侨界爱心和力量。最初,从国内外购买一线急需的口罩、隔离衣、防护面罩,不论早、午、晚、凌晨,时刻准备着找货、验货、催货、提货、送货。随着前线医疗物资逐渐满足,开始根据一线医院需求捐赠护手霜、湿纸巾、电暖器等物资。

  “有没有湿纸巾资源啊,我们医院有蛮多年纪大的病人,大小便需要护士伺候,急需湿纸巾。”2月28日16点15分,武汉第三医院程医生在“医院对接点对点捐助”群里发布这则求助信息。

  同在群里的中山市侨青联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嘉声马上表示捐赠。他紧急联系同城的中顺洁柔总裁邓冠彪,对方将仅有的原本要给客户的30箱库存调配给他。发货时,李嘉声找到中山EMS,对方听说是捐助给武汉的,给这批捐赠物品加急并给了优惠价。从知道信息到把物资送上开往湖北的邮车,这次捐赠只花了10多个小时。

  李嘉声感慨,自己一个人做不成这件事,正是每个人的热心相助,串起了这条爱心链条。

  李嘉声的善举影响了公司员工。员工听说前线护士的双手因为经常接触消毒水被腐蚀、皴裂,捐资购买了一批护手霜,在盒身上写下祝福,为白衣战士加油鼓劲。

  就这样,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很多棵树摇动一片森林,一个有爱的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带动一座城。

  共克时艰 一条线拓展到更多条线

  大疫之下,赈灾需求最先从医疗线展开,随后,疫情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从更多方面呈现出来,共度时艰成为紧迫的赈灾语言。

  1月25日大年初一,中山市人民医院传染病学副主任医师、2003年抗击非典亲历者黄丹平写下“请战书”:“如需驰援武汉,请第一个选择我!”其时,武汉“封城”刚刚开始。2月10日,中山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征。

  1月27日大年初三夜,中山市小榄镇76岁的业主何家炽写给租户军佬海鲜酒家的一封免租信,以主动免租2个月,以后视形势发展再作协商、共度时艰旳义举,被人民日报点赞,被网民誉为“最美包租公”。其时正值春节假期,疫情对实体企业的影响刚刚显现,后续影响还没有明晰,何家炽的免租信,引爆了业主减免租金助实体经济脱困话题,引发社会热议和广泛共鸣,不少业主跟进减租免租。

  2月9日,中山市推出公有物业减租免租政策,“非公有经济实体和个体工商户承租市镇两级国有(公有)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类经营性土地、物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免收2月份和3月份租金。”按照这一措施,预测中山市属国有企业将减免租金5968万元,惠及商户 5553 户。

  疫情发生后,因为对病毒的恐慌,一些地方对湖北籍外来务工人员产生疑虑,令他们的就业路出现障碍,生计存在问题,急需得到社会关爱,帮他们尽快走上工作岗位。

  2月18日,中山市产业重镇三角通过官方公众号“三角发布”发出《三角镇关于全面推进安全有序复工复产的通知》,以《复工复产有口罩,免报免批更周到,湖北乡亲我们要》为题,大疫中第一个向湖北籍新老员工发出邀请:欢迎你到中山三角来,镇政府和商会为湖北籍新朋友联系就业岗位,并报销前来路费。

  在2月22日中山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第二十九场新闻发布会上,三角镇党委书记李宗再次向湖北乡亲释放善意,公开发出邀请:“对湖北籍老员工,只要当地放,我们就大胆接;对湖北籍新朋友,我们承诺帮助联系就业岗位并报销路费。”

  就这样,中山市延续33年的慈善万人行凝成的博爱精神,让这座城市在大疫面前凝成了扶危济困、共克时艰的社会共识,人们的爱心善举从一条线拓展到更多条线,汇成一股爱的暖流,诠释了中山故里天下为公的理念。

  历时33届的中山慈善万人行,从1988年筹款7.2万元,到2019年筹款10823万元,万人行行善举从未间断。今年中山慈善万人行前期的多项活动已一一如期举行,截至1月21日,市、镇红十字会共收到认捐款物合计已逾亿元;大疫下的中山万人行起步仪式虽然宣布暂缓,但社会各界因此更加踊跃捐赠,抗疫物资和专项捐款现在每日都在攀升。据中山市工商联口径不完全统计,各镇区工商联、各商(协)会、各会员企业为抗疫捐资捐物价值就逾1.5亿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