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纪》绝非胡编乱造,它颠覆的也不仅仅只是传统印象!

写在前面:

《西游记》被称为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家喻户晓级别的古典神话小说,在今天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里,这本经典小说被改编成了电视剧、电影、动漫、戏曲、评书等多种题材的艺术创作,出现了很多经典一时的作品。

《西行纪》绝非胡编乱造,它颠覆的也不仅仅只是传统印象!


比如说《大闹天宫》、86版《西游记》、动画版《西游记》等作品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甚至于以猪八戒为主角而推出的最早一批的剪纸动画短片《猪八戒吃瓜》都曾是一个时代的经典和记忆。

如今,在这个时代里,《西游记》又衍生出了《大圣归来》这一口碑爆棚的动漫电影,掀起了一股大圣浪潮,受到了一致的好评。

但在这个时代里绽放的并不是只有一个《大圣归来》,以硬派画风和颠覆式创新的新式改编作品《西行纪》强势闯入了我们观众的视野,带来了一个全新的、不同的故事。

这一切,还要归功于国内的几个著名漫画网站,将其带到了大陆。而百漫旗下的星门动漫更是将其做成了3D动漫作品,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这部改编作品,知道了这部从2015年开始在香港连载的作品。

对此,很多人对这部作品的态度是两极分化的。有人认为改编的不错,有人则认为它是一部面目全非的作品。但在我看来,这一切还需要用具体的对比来思索,毕竟第一印象在很多时候都是具有欺骗性的。

那么我们回归正题:

《西行纪》讲的是什么呢?

《西行纪》绝非胡编乱造,它颠覆的也不仅仅只是传统印象!


《西行纪》是以《西游记》为模本来二次创作出来的作品,除了人物名称与《西游记》基本相似之外,它可以说是与《西游记》没有任何关系。因为这是一部与《武庚纪》类似的、完全架空重构的故事,与原著基本上不存在任何关联。

《西游记》讲述的故事是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并最终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这才将真经取回东土大唐,然后一切都宣告结束。

《西行纪》套用了《西游记》的故事大纲,但它所讲述的是唐三藏师徒四人取回奇经之后又在多年之后重新聚集当年的取经人去西天还经的故事,在本质意义上与《西游记》完全不一样。

十六年前的唐三藏全家被敖雪虐杀,痛彻心扉被仇恨纠缠的唐三藏纵使出家修行依旧无法放下仇恨与执着。所以他就听信了帝释天的蛊惑,带着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的心态前往西天极乐世界取回了奇经。

然后故事就出现了颠覆式的逆转,孙悟空在把奇经交给帝释天之前突然反叛,由此招致了天宫众神的愤怒。唐三师徒等人受孙悟空的连带责任之下,孙悟空被剜去心脏而死,猪八戒被拔掉了象征力量的巨牙,沙悟净丢失了记忆迷失了自己,唐三藏则在这种变故与后悔恐惧之下彻底颓废,变成了一个烂人。

《西行纪》绝非胡编乱造,它颠覆的也不仅仅只是传统印象!


十六年后意外逃生的奇经被拥有火龙魂的白狼携带着躲避天宫的追杀,唐三藏因为再次见到了奇经而找回了昔日的自信,开始带着白狼重聚当年的取经之人,并最终在历经磨难之后功行圆满,成功让奇经再次回到了当年的地方。

这是《西行纪》的故事,它的内容之中充斥着人性的各种美好与丑陋,不失为是一部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以《西行纪》这种改编作品的视角来说,这些年的西游改编作品都可以说是各有特点。可也正因为如此,前段时间特别火的『六老师』与『六学』才显得特别与众不同。

在这一点上来说,如果《西行纪》早早的出现,恐怕也会遭到非议吧?虽然这种非议至今也还在继续存在。但最起码,我们应该抛掉下意识的有色眼镜,转而以更客观一些的态度来看待这些改编作品,毕竟大逆不道改编《西游记》的可不止《西行纪》。

所以我们首先要确定,什么是『合理改编』,什么才叫作『胡搞乱编』。

《西行纪》有资格说它自己『合理改编』吗?

围绕着《西游记》,在上世纪的1961年至1964年中,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一部名为《大闹天宫》的彩色动画长片,在推出的瞬间就成为了这片大地上经典不朽的巨著,赢得了全家男女老少的喜欢,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典型。到了今天,我们依旧在盼望着,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出现一部这样的经典作品就好了,这样国漫就会迎来爆发期。

《西行纪》绝非胡编乱造,它颠覆的也不仅仅只是传统印象!


后来1986年央视以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为源头,推出了又一部被奉为不朽经典的大型神话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再次创造了家喻户晓的传奇。

如果说这些都是在原著《西游记》的基础上没有做出重大改编的作品,在最大程度上还原了原著。那么1995年风靡一时至今也颇有热度的《大话西游》就属于典型的『魔改』了。

因为《大话西游》颠覆了《西游记》的原本剧情故事,和《西行纪》一样套用了《西游记》的背景故事板,但实际讲的却是完全原创的故事。

以严谨态度来说,六老师曾经批判《大话西游》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是『魔改』,是完全的原创剧情。但以观众来说,渴望看到的不是必须还原原著,而是真正发人深省引人入胜的故事。所以《大话西游》尽管大胆,但是因为它的故事很精彩,也很正常的收获到了观众的一致喜欢。

《西行纪》绝非胡编乱造,它颠覆的也不仅仅只是传统印象!


再后来,一部《西游记后传》横空出世,成为了许多人的童年挚爱。而在今天回头来看,这部曾经的童年挚爱也是完全原创魔改的故事,也是和《西游记》原著不符的。所以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西游记后传》受到重复鬼畜的拖累变成了『烂片』代名词,被人说的什么都不是。

可是在今天来看,《西游记后传》被诟病的永永远远只是鬼畜的重复打斗、面瘫脸的孙悟空而已,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质疑过这部剧的剧情有问题故事有问题。因此《西游记后传》也是翻身农奴把歌唱,一跃成为了至今都为观众铭记的经典。

到此,所谓的『合理改编』和『胡搞乱编』已经有了基本的答案了。

那就是观众想要的并不一定就是原著,完全贴合原著也未必会获得观众认可。真正决定是『合理改编』还是『胡编乱搞』的关键因素是故事的剧情是否精彩,内核是否让人过目不忘,这才是观众希望看到的。

说白了,就是故事的精彩程度决定了观众的态度。不论是《大话西游》也好还是《西游记后传》也好,它们的改编都足够大胆,说是放开脑洞也不为过。可它们在剧情上的把控上让观众痴迷,在故事的精彩程度上也让观众愿意为它们买单,那么它们就是处在『合理改编』范畴之内的作品。

《西行纪》绝非胡编乱造,它颠覆的也不仅仅只是传统印象!


《西行纪》与《大话西游》、《西游记后传》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不拘一格的讲述了属于自己的故事。虽然仍旧有人不看好乃至于反感它,但目前为止的情况已经证明了,大部分人愿意为《西行纪》欢呼,这就已经证明了它是一部合理改编的作品了,它也有资本称自己为合理改编的作品了。

那么《西行纪》究竟颠覆了《西游记》的哪些东西呢?

首先,世界观的变更让《西行纪》的世界更加具有冲突性!

《西行纪》绝非胡编乱造,它颠覆的也不仅仅只是传统印象!


《西行纪》的世界是一个相对平等的世界,力量都是一步一步修炼出来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故事的丰满程度。

我们看《西游记》的都知道,玉帝是三界之首,天宫、地府与人间都归他管辖,他是天地之间第一等的至高大神,掌控着三界生灵的命运。因此三界发生的所有事情对他来说都是可以干预的、改变的,他就是绝对的主宰,就算是地府的阎君与人间的帝王也无法挣脱他的掌控。

而《西行纪》在这一点上做出了突破性的改变,它把天宫之主帝释天定义成『天众之首』,仅仅只是天宫众神的领袖而已,他没有资格管辖阴间地府,更没有资格统管人间的一切生灵。

因为《西行纪》化用了佛教八部天龙的说法,众天之首帝释天仅仅代表天众而已,地上还有与他平等的龙众、阿修罗众乃至于已经基本销声匿迹的迦楼罗众。在此之外,还有名为『妖怪大道』和『西天极乐世界』的存在是帝释天所无法影响的,他只能够统领天众而已。

《西行纪》绝非胡编乱造,它颠覆的也不仅仅只是传统印象!


天、龙、阿修罗在千百年来一直彼此敌对厮杀,这是最大的颠覆了。它更像是把佛教的八部天龙世界放大到整个天地之中,是一个所谓的小千世界,八部天龙就是这小千世界的霸主,西行之人仅仅是在这些霸主之前的披荆斩棘之人而已。相反的是,《西游记》原本的天地三界更像是一个大千世界,在格局上是比《西行纪》更大的。

其次,《西行纪》的人物更有突破性的颠覆!

唐三藏这个人,在我们印象里是一个懦弱、啰嗦、迂腐却意志坚定的老好人,这一点得益于86版《西游记》,因此所有人认知中的唐三藏都出奇的一致。但在原著小说之中,唐三藏则有另外一些特质,比如说胆小怕事、自私自利等,终归与脾气火爆好勇斗狠的样子无缘。

《西行纪》绝非胡编乱造,它颠覆的也不仅仅只是传统印象!


《西行纪》就是大大的颠覆了这一形象,使得原本迂腐、自以为是、脾气温和的文弱唐三藏变成了一个压抑着仇恨与暴躁的苦行僧形象。针对于这一点,很多人虽然感觉到奇怪、颠覆,却没有觉得这个样子的唐三藏有碍眼之处,反而处处觉得三藏暴打各路天神妖魔的样子很正常,这就很有灵性了。

一部《西游记后传》让我们知道了,唐三藏成佛之后也是一个战斗高手。一部《西行纪》也让我们知道了,西行团队之中最不能惹也最不好惹的不是孙悟空,而是唐三藏,这确实能让人眼前一亮。

但这其中让人诟病的却是猪八戒,他的形象仍旧是一贯的好吃懒做、好色、胆小怕事。可是在这些之后,猪八戒的羞耻心、觉悟却被大大降低了,他被塑造成一个能够随意受人欺辱而不发作、随意害人而无悔改之心的不良之人,让人看了就生气。

我们可以看到,原本《西游记》的猪八戒也是有羞耻之心的,他也会因为曾经败给过孙悟空而觉得再见孙悟空不好意思,更会因为孙悟空戏弄他而敢于愤怒一战。但《西行纪》的猪八戒不会,不仅被绿了都不敢吭声,就连别人用性命救下他之后他也不敢爆发,这样的猪八戒胆子太小了。

《西行纪》绝非胡编乱造,它颠覆的也不仅仅只是传统印象!


不过最颠覆的应该就是三清了,这三个在任何神话中都是顶级大神的存在,在《西行纪》里变成了三个勾心斗角互相算计的人物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封神榜》之中的三清相似。

可是他们一个扭曲了正义与中庸,一个是彻底的狂暴与毁灭,一个则是纯粹的慈悲与创造,是整部作品中最讽刺、最特别的角色了,尤其以道德天尊与元始天尊为最。

道德天尊满口仁义道德中庸平衡,结果到头来所做的事全部都是抑制正义帮扶邪恶而不自知,只是个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善之人而已,最后一切被揭穿旧友也因他而死的冲击直接让他崩溃绝望了。

还有元始天尊,他是彻底狂暴与毁灭的化身,却可以利用道德天尊的伪善来苟且生存,最后他在利用完道德天尊之后反而对道德天尊不屑一顾,这种多变性与复杂性确实在意指很多东西。

最后,《西行纪》的基本主旨也是重大的创新!

《西游记》是师徒四人齐心合力西天取经的故事,《西行纪》则是师徒齐心合力去西天还经的故事,这仅仅一个『还』与『取』的差别,就是一次重大的创新,突破了以前西游故事的桎梏,将创新带到了一种新的层次。

《西行纪》绝非胡编乱造,它颠覆的也不仅仅只是传统印象!


去西天『取经』就意味着,不论师徒一行人各自经历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他们最终都要斩断尘缘前往西天,发生在取经之前的故事并不能够称之为『西游』,顶多就算个个人过去罢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就算是至尊宝最终也必须抛下一切带上金箍保护唐三藏西天取经,这是打着取经幌子而讲述的个人故事而已,所以『取经』永远是未知的、次要的、可以延后的。

至于去西天『还经』就意味着,故事是由『还经』来开始的,在此之前已经『取经归来』了,彼此的故事与羁绊已经产生并加固了。在此情况下,『

还经』才是主题,彼此之间正是因为有了『取经』的前提才会衍生出『还经』的意义,等于大家经常所说的再走一遍西天路。

这样也就是说,『』在本质上的作用发生了改变。以前取来真经真的可以带来和平与稳定,现在取来奇经却导致暗魂觉醒天地之间阴煞之气充斥。一个是还了经才会迎来和平,一个是取了经会更加繁荣,两者虽然仅仅一线之隔,意义却完全不同了。

所以《西行纪》并非仅仅只是围绕着人,取经也并非要围绕着人,有时候围绕着『』来展开创新也是一种重大的开拓思路。

这便是我内心中的真实想法了。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