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O开年大剧,斯蒂芬·金的《局外人》:颠覆“感同身受”的意义

很难想象《闪灵》和《肖申克的救赎》以及《绿里奇迹》是出自同一位作家的手笔,多年后回看这些根据他的作品改编的电影,其中的"人性"、"毁灭"和"希望"、"重生"依旧能打动每一个人——

斯蒂芬·金,一位善于用巧妙的故事结构和玄幻的情节依托,将独立个体的自我挣扎和与外界产生的联系表达出一种具有古典悲剧特有震慑力的恐怖小说作家。

通过观察那些斯蒂芬·金的改编剧本可以发现,但凡是原封不动照搬的作品,基本都口碑平平。反倒是那些只提取关键部分,其余情节大刀阔斧修改的影视作品会获得佼佼的成绩。比如今天要说的这部HBO开年大剧《局外人》,就是在原著基础上做了很多删减和修改,只提取出关键性信息和故事走向,便在IMDb上轻松获得8.4的高分。

HBO开年大剧,斯蒂芬·金的《局外人》:颠覆“感同身受”的意义

那么《局外人》的核心关键词是什么呢?超自然能力者对人类的扭曲改变,借由人类的外壳伤害他人,吞噬肉体后还要吸附受害者亲人的悲伤。离奇案件+心理扭曲+灵异事件,这几乎囊括了斯蒂芬·金所擅长和迷恋的所有叙事模板。但在《The Outsider》这显而易见的标题之中,呼之欲出的是整部作品的立意:

作为一个"局外人",你,合格吗?


故事背景构建在一个虚拟的城市之中,警探拉尔夫因为掌握了一些看似确凿的证据,加上案件本身唤起了拉尔夫作为父亲的陈年伤痛,于是他选择在众目睽睽之下逮捕了原本在小镇中极受欢迎和尊敬的教师兼棒球教练泰瑞 ,并携手地方检察官联名指控泰瑞涉嫌强暴、分尸一名11岁男童。离奇的是,一边是集合了唾液、血液提取出的DNA和大量的指纹等"铁证"一般的存在,另外一边则是同一时间出现在很远地方的学术交流会上的现场录像——

一个人,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就在这扑朔迷离的线索引导下,拉尔夫和半路加盟的"最强大脑"霍莉在探索案件真相的时候居然发现这一切背后隐藏着一起又一起类似的案件,以及非自然的神秘力量。

就是在这样一个层层剥茧抽丝的线性叙事基础上,整部作品大量运用蒙太奇和自然光&人造光的明暗切换,将一个原本充满神秘色彩的事件隐遁在人性的背后,成功地避免整个故事因为离奇的情节而喧宾夺主。接下来就从"局外人"的3种状态入手,深入分析斯蒂芬金这部作品的内核所在。


第一种局外人:拉尔夫的妻子,同类事件的受害人

"感同身受"得很到位,"共情"的优势在故事推动上起到了了巨大的作用


电视剧开场不久,就通过人物之间的对白和警探拉尔夫的回忆向观众展现出这样一个事实:他的孩子早夭,而且拉尔夫本人至今也没有走出这伤痛。

在现实生活中,通过新闻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母亲的悲伤程度往往大于父亲。就像《局外人》中,那个被残害的11岁男童的母亲在事发后不久,轮着棒子发泄一通后就突发心梗去世了,这是典型且巨大的悲从中来。而男童的哥哥在这之后就到法院门口举枪袭击嫌犯泰瑞,最后被拉尔夫爆头身亡。在这一切发生后,男童的父亲在家中自缢身亡。


HBO开年大剧,斯蒂芬·金的《局外人》:颠覆“感同身受”的意义

这样的"死亡顺序"和心理承受能力的轻重分配,似乎更符合常理也贴近生活。但是在《局外人》中,并没有花很多的笔墨在孩子母亲(警探妻子)身上,更多的是描写父亲的难以释怀和"易燃易爆"。可这真地意味着孩子母亲很fine很ok吗?答案显然是:不可能。只是对于警探的描写通常都比较直观,但对于孩子母亲的悲伤,只消只言片语便足以让观众喘不过气来——被巨大的压抑和悲伤包裹,进而在不知不觉中回溯身为母亲的这个人多年来承受的伤痛和折磨。

最明显的一场戏莫过于警探夫妇二人被泰瑞妻子邀请到家中,理由是自己的孩子经常会看到一个"人",那个"人"点名要孩子传话给警探拉尔夫。在询问过后的第二天,警探妻子再度拜访并关心孩子昨晚睡得好不好,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两位受伤的女人坐在客厅中进行了简短的对话。

泰瑞妻子:你是怎么熬过来的?

警探妻子:几乎不可能。

impossible这样一个简短有力的单词,

将警探妻子多年来的隐忍清晰有力地刻画出来。加上对话结束后二人长时间的沉默空白,仿佛那种压抑气氛已透过屏幕向观众扑面而来。也是因为这样的"感同身受"瞬间拉近了原本势如水火的两个家庭,让故事的进展更加顺利平滑,将更多的重心聚焦在探寻真相之上。


由此不难看出,警探妻子这种"感同身受"是切切实实地用有效的方法去沟通,也是和泰瑞妻子同为妻子、母亲的一种身份优势——简单的自我表达在这种时候强过拉尔夫那种喋喋不休的辩解。对于每个受伤的家庭而言,所有家庭成员以外的人都是"局外人",这时候的"感同身受"更多需要的是共情的力量,而不是及其自我的倾诉。抱团取暖,是人类的本能。


第二种局外人:警探拉尔夫,无法走出伤痛的父亲

过分的"感同身受"让"移情"的劣势逐渐显现


同样失去爱子,警探拉尔夫的一举一动就充分反应出"过度的感同身受"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其实在部分"证据"浮出水面的时候,他去逮捕犯罪嫌疑人本是情理之中且符合章程的事,但大张旗鼓地当着赛场上几乎半个小镇的居民面去逮捕,这样的决定100%是出自自己的私心和"移情"——这起案件的受害者和拉尔夫的孩子岁数相当,所以在面对很可能是凶手的泰瑞时,拉尔夫的"感同身受"让他失去了所有的理智。

HBO开年大剧,斯蒂芬·金的《局外人》:颠覆“感同身受”的意义

公开给泰瑞戴上手铐,这让全小镇的人都以为自己知道了真相。在泰瑞进警察局后,整个小镇中的舆论呈几何倍数增长的态势去发酵和恶化。这一切并没有随着泰瑞的死亡而结束,反倒是发展到孩子在学校待不下去,妻子出去吃个饭也要被人指着鼻子骂的程度。相较于失去爱人失去父亲的伤痛,今后的每一天要怎么过,小镇中的每一步路要怎么走,这才是泰瑞一家人需要且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而这一切的负面后果,甚至连泰瑞的死亡,都是警探拉尔夫的"过度感同身受"直接或间接造成的。


所以回到整部作品的名字来看,对于一个案件来说,执法者是最该摒弃个人情感的一个"局外人",但拉尔夫却在一开始就掺杂过多的私人感受并颇有"公报私仇"的嫌疑,直到最后造成无可挽回的悲剧后果。除却剧情推动等上帝视角的观点来看,将这样的关系和人物代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后会发现:"感同身受"就像一把双刃剑,可以切掉阴暗面的毒瘤,也可以留下治不好的伤疤。


第三种局外人:毫无立场的看客们V.S.非自然存在的"睡仙"

冷漠的非人类,居然是最合格的“局外人”


在前文的剧情梳理中,提到过小镇居民对于整件事采取的态度和做法。而这种"局外人"原本是最没有资格对事情置喙的人,却发出了整件事中最大、最多也是最恶毒的声音。结合现实中的"网络执法"和"键盘侠",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当一个人对一件事指指点点之前,到底有没有想过自己是否具备"资格"?

  • 只因为看见警察带走了泰瑞,在证据公开和法院判决下来之前,小镇居民就认定了凶手并开始有意无意的"诛心";
  • 在泰瑞被枪杀后,按理说在这些"局外人"的认知里,罪犯已经得到了"罪有应得"的惩罚,可他们还是会在看见泰瑞妻子去餐厅吃饭后冷嘲热讽,甚至小小的孩子也会在学校对泰瑞的孩子百般挤兑、凌辱;
  • 甚至在孩子母亲不得已请家庭教师的过程中,还有人试图浑水摸鱼只为得到所谓"第一手资料"。


HBO开年大剧,斯蒂芬·金的《局外人》:颠覆“感同身受”的意义

11岁男孩和泰瑞同样都是"离开",可你会发现原本毫无立场可言的看客们自动加入到"执法者队伍"中去,充当假扮着正义的化身。

同样是一条生命,前者及其家人得到的是怜悯,后者及其家人得到的则是屈辱。所以在真相未明之前,小镇居民作为"局外人"的驱动力不是人性中光辉的一面,而恰恰相反,驱使他们做出错误判断和行为的心理细究起来,似乎十分阴暗。

可反观那位作恶多端的"睡仙",它就像《哈利波特》中的摄魂怪一样——没有感受,何来感同身受?所以它的举动全然不是为了激怒谁或报复谁,而是出于一种单纯的本能。在整部作品中,它时常以模糊的身影套着帽衫的形象出现在各个案发现场的角落和边缘。没有笑容,也没有眼泪,有的只是蔓延在空气中被它当作"食物"的悲伤。


所以从这个对比的角度看会发现,作为一个"局外人",小镇居民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不如毫无人性可言的"睡仙"合格。这是不是斯蒂芬·金的一种讽刺创作手法?也许能从这样的对比差距中找到问题关键之所在,才是作者希望大家接收到的讯息。

HBO开年大剧,斯蒂芬·金的《局外人》:颠覆“感同身受”的意义


《局外人》的成功体现在导演巧妙地将一部"超自然剧"拍成了现实犯罪题材,而"巧妙"的核心就在于,这样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通过剧中人物向观众传递出"我们处在同样的现实世界"这一关键性讯息。也就是说,从看到《局外人》的第一秒开始,每位观众都在"局外人"和"戏中人"的身份中摇摆切换。

随着故事的推进,一个现实主义的故事尽头确实超现实主义的结局,观众也随着故事性质的改变悄然地定格在"局外人"这一身份上。直到最后一刻,回头问问自己:

作为一个局外人,你,合格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