慄氏家族的遷徙之二 明代之前山西上黨是慄氏的主要聚居地(原創


慄氏家族的遷徙之二 明代之前山西上黨是慄氏的主要聚居地(原創


上黨為山西東南部之古稱。現在的長治市(古稱潞州)以及晉城市(古稱澤州)上黨東與河北接壤,南臨中原河南,上黨地高險峻,自古就是戰略要地,這裡物產豐富,人傑地靈,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之一。在上黨記載最早的慄氏名人是屯留縣籍:屯留縣令慄法光,是北魏(公元385年-534年據今1500餘年)人。這就是說北魏朝慄氏就在上黨分佈了。這與河南睢縣族譜中記載的“漢時就率眾從河北遷入晉”是吻合的。又據甘肅會寧縣慄氏族譜載〔自此始也,覽閱其家藏寶卷,始知:始祖系晉省長子人,諱恕,大明洪武朝七年〈1374年〉舉孝廉,仕至吏部尚書,忠貞立朝,為國柱石,迨至十四世祖諱剛(恕子)永樂年間行鹽張掖卜居會寧,為遷甘之祖也〕。從上述族譜可知:甘肅會寧慄氏始祖剛之祖籍是山西長子縣人,而剛是第十四世,如果我們以二十五年為一世推算,上溯十四世,那就從恕舉孝廉的洪武七年(1374年)上溯三百年左右,就是北宋初年了。由此也可以再次說明,早在宋朝之前慄氏就在上黨休養生息了。

慄氏家族的遷徙之二 明代之前山西上黨是慄氏的主要聚居地(原創


據史料記載:我國宋代時慄氏人口還不足一萬。明朝大約有二萬六千人,主要分佈在山西,佔全國慄氏總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八。故 那時居住在上黨的慄氏人口約為一萬二千四百八十人。

我們從明代為官的慄氏名人來看:明代慄氏考取進士的共有六人。他們的原籍如下:

慄 銘 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長治人。

慄應麟 嘉靖八年(1529年)進士, 長子人。

慄永祿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進士,長治人。

慄魁周 嘉靖三十八年(1599年)進士,陽城縣人。

慄 祁 嘉靖三十八年(1599年)進士,系山東夏津人(明朝由上黨遷夏津,始祖慄友仁的第七代孫)。

慄在庭 隆慶二年(1568年)進士,系甘肅會寧人(明初由山西長子縣遷會寧,恕十代孫)。

從以上事實說明:明朝之前上黨不但是慄氏的主要聚居地,而且是那裡的名門旺族。

慄氏家族的遷徙之二 明代之前山西上黨是慄氏的主要聚居地(原創


慄錫齡;山西原平子幹成萬21世後裔【百年滄桑三,有專門介紹】

慄迎春;山西原平子幹成萬22世後裔。

慄有枝;山西原平子幹成萬22世後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