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回哪个朝代更容易存活下来


穿越回哪个朝代更容易存活下来


假如我们可以穿越的话,回到哪个朝代更容易活下来呢?为了增加纵向的可比性,我们需要设置几个前提条件:1、选择的朝代为非奴隶制王朝;2、所选时间为每个朝代相对平稳和繁荣的时期(排除存在严重天灾、传染病、军事对抗和军事活动频繁的时期);3、所选地点为每个王朝的都城;4、穿越者为男性青年,具备穿越后的文字辨识及语言沟通能力;5、每个朝代起始概率为100?每存在一项可能威胁到生存的影响因子(如制度、法令、经济环境等),按其影响程度减10?倍数,反之则增加10?倍数。

1、秦朝-咸阳(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起始)

存活概率40?p>

这一年秦王朝已完成统一,尚未开始对匈奴和南越的征伐,国内局势相对平稳。

户籍身份(-10?:穿越者回到秦朝,首先面临的问题是“符、传、验”,也就是证件问题,秦律规定游士无符等于脱籍,是不许居留的,无验则不能住旅店,而且有一定的可能性会被官府抓捕,但没有证件尚不至于直接威胁生命。

徭役(-20?:秦律规定,成年男子必须服徭役,男丁一生中服兵役一年,服预备役或屯垦一年,然后每年值更卒一个月。秦法严苛,失期皆斩。不过,服徭役并不意味着100?亡,秦朝会确保服徭役者的温饱(男子每月发粮食二石,身高不足六尺五的男人,每月发粮食一石半;因伤病等原因暂时不能劳动,粮食减至一石。在咸阳服徭役的,还可领取衣服)

赋税(-20?:每个朝代均需要缴纳赋税,但秦代赋税相对较重,所以列入减分项。成功落户后,官府会为你分配土地、宅基地还有耕牛,并教你如何种田。不过你定要保护好官府分给你的耕牛,如果牛减膘或者突然死亡,你要受到处罚。

法律(-10?:如果穿越者成功落户,还面临着一项法律制度,即连坐。穿越者的邻居如果犯罪,穿越者是要受到连坐处罚的。

虽然秦法条款多、内容严苛,但刑罚涉及经济处罚、劳改、肉刑等,并非全部是死刑。《睡虎地秦简》记载了200多件案件,也仅有5件涉及到死刑。

2、汉朝-长安(汉文帝前元十一年,公元前169年起始)

存活概率70?

汉承秦制,但在文帝时期,轻徭薄赋(税率低至1/30),同时废除了连坐和肉刑,开创了文景之治。

户籍(-10?:汉代承继秦朝户籍制度,叫做名籍。穿越者在汉朝依然面临身份问题。

徭役(-10?:汉文帝休养生息的政策将徭役减为每三年服役一次,大大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诸侯豪强(-10?:与秦朝最大的不同,是汉朝此时存在大大小小的分封诸侯以及地方豪强。穿越者所在的长安地区没有诸侯,但却存在一定数量的富户豪强,可能面临着被欺压和土地被兼并的情况。

3、西晋-洛阳(晋武帝太康二年,公元281年起始)

存活概率60?

这一年西晋再次完成统一,结束了三国分裂割据局面,国家重新走上了发展之路,开创了太康之治。

户籍(-10?:不再赘述。

徭役(-20?:西晋时将徭役的役期延长,又增加了各类名目的杂役。

世家大族(-10?:司马氏主政后,朝廷正式肯定了世家地主的特权,世家大族可以占田和庇荫人口,并且这种特权是可以继承的。门阀贵族的骄奢淫逸,也是导致西晋短命的原因之一。所以穿越者很有可能遭遇欺压或沦为世家大族的奴仆。

4、隋朝-大兴城(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起始)

存活概率80?p>

此时隋朝已完成大一统,隋文帝倡导节俭,废除了不必要的杂税和残酷的刑罚,并以各种措施改革弊政,促进了社会稳定繁荣,开创了开皇之治。为了增加赋税来源,隋朝建立了,隋文帝“大索貌阅”,推行“输籍之法”,完善了户籍制度,大量脱籍流民被纳入了朝廷户籍,所以穿越者此时不会因为户籍问题威胁到生命,可能会被视作流民而重新纳入户籍,并以均田制获得少量土地以生存。

门阀(-10?:此时门阀制度依然存在,官僚地主依然存在压迫和兼并土地情况。穿越者有一定可能性会成为官僚地主的劳动人口。

徭役(-10?:隋文帝时轻徭薄赋,缩短了役期,徭役负担有所减轻。

5、唐朝-长安(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起始)

存活概率90?p>

唐朝建立了租用调限额之法,限制了对普通百姓的压迫和剥削,唐太宗在位时期,奉行道家思想治国,轻徭薄赋,尊重生命,虚心纳谏,吏治清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承隋制,穿越者此时不会因户籍问题威胁生命。《贞观律》减轻了刑罚。贞观时期的社会秩序稳定,最少的一次全国判处死刑的囚犯只有二十九人。

门阀(-10?:不再赘述。

6、宋朝-开封(宋仁宗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起始)

存活概率100?p>

宋朝是中国古代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宋仁宗开创的嘉祐之治其影响甚至超过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史学家陈寅恪曾高度评价宋朝:“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这一时期,宋朝政局平稳,没有了门阀世族,建立了相对宽容的徭役和赋税制度,百姓可以自由选择服役或交钱免役的方式,同时在开封城中出现了一个新的阶层-市民阶层。得益于商品经济的繁荣,宋朝废除了此前历代传承的宵禁制度,穿越者在此时不需要依靠土地来获得经济来源,完全可以从事买卖或手工业活动。

与此同时,宋朝有着完备的救灾救荒制度,官府向无力自活的百姓提供“生有所育、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死有所葬”的福利救济。福田院、居养院负责接济、收容“老疾孤穷丐者”,施药局、安济坊则是为穷困群体设立的医疗福利机构。所以穿越者在宋朝是相对容易存活的。

7、元朝-大都(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起始)

存活概率10?p>

元朝是蒙古帝国建立的征服王朝,传统的华夏地区只是与俄罗斯金帐汗国情况类似的被征服区域,存在严重的奴役和压迫。

等级和户籍(-30?:元朝四等人制、诸色户计、投下制、驱口制、匠籍制、籍没制、人殉、宵禁、海禁等举措对穿越者生存极为不利。

贵族(-30?:蒙古贵族作为统治者,享有经济和政治上的特权。比如蒙古人与汉人斗殴,汉人不得还手,只能诉诸有司,蒙古人酒醉打死汉人者,只需要负担一点丧葬费。南人的地位就更低了。

法律(-20?:元朝规定,汉人、南人不不准养鹰、养犬打猎;禁止汉人聚众与蒙古人斗殴。

经济(-10?:由于蒙古统治者的残暴和剥削,元朝整体生产力较低。

8、明朝-北京(明宣宗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起始)

存活概率70?p>

明宣宗在位期间采取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等一系列政策,慎用刑律,停罢采买,平反冤滥,贡赋各随物资产,陂池与民同利,开创了仁宣之治。

户籍(-10?:明朝为了保证“皇统万世不易”,对户籍管理相当严格,百姓必须要有户帖。民籍、军籍、匠籍分别由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不过得益于附籍制,穿越者可以被当做外来户成为正式编户民。

经济(-10?:受严格的户口制度影响,穿越者在此时有一定的可能无法获得土地进行耕种,但仍可从事手工业和商品活动以维持生存。

徭役(-10?:明朝前期的徭役是以黄册为基础进行课征的,分为三种形式:里甲、均徭、杂泛。宣宗时期是整个明朝徭役较轻的时代,但还是存在很多百姓成为逃户和流民情况,说明此时的徭役对穿越者还是不利的。

社会秩序(-10?:明朝有森严的社会秩序,穿越者可能因穿衣不慎会受到抓捕。

社会福利(+10?:明朝设有“养济院”、“漏泽园”和“惠民药局”,如果城市中发现了流浪汉,地方官会被追责。

9、清朝-北京(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起始)

存活概率50?p>

此时的清朝已废除圈地令和排汉政策,鼓励垦荒,社会相对平稳。保甲制度的推行,对于寺观僧道和流民等入籍没有设置障碍,所以户籍。

社会秩序(-30?:清朝对剃发蓄辫有严格的规定,穿越者可能会因没有辫子而被处死,不过并非100?亡,伪装成道士、僧侣和一些特定民族可以不遵守这个规定。高度的专制主义盛行,对于穿越者是不利的;同时,清朝还存在严重的文字狱,穿越者可能会因言语不慎导致生存受到威胁。

田赋丁徭(-10?:清朝田赋丁徭相对繁杂,除此之外还有名目繁多的附加税,如火耗、杂徭等。

八旗贵胄(-10?:北京是八旗贵胄的聚居地之一,旗人游手好闲,好逸恶劳,穿越者可能会受到压迫或沦为奴仆。

经济(-10?:清朝土地分官田、民田,穿越者暂时无法获得土地,只能成为租佃者或从事手工业活动。

社会福利(+10?:清朝以京师为核心的顺天府、直隶地区作为首善之区,建立了赈济恤体制,设有粥厂、留养局、栖流所,穿越者可以作为流民获得基本的温饱。

当然,还有一些影响因子未考虑在内,欢迎补充和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