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将至,农村“断亲”现象令人无法理解,农民:你不来我不去。这是什么原因?

农夫老岳


我来说一说这个问题吧首先你我姑和我爸还有叔这边建了个微信群。我姨和我舅这边表弟呀,表妹这些又建了微信群,刚开始见的时候大家还在里面东扯一句西扯一句,现在呢基本上冷冷清清。没有人在里面说,因为大家呢,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吧,你要说发个红包,大家可能还有的人抢一抢,不过现在有人发红包我也不愿意抢。我记得我小的时候,嗯,八月十五啊,或者割麦子的时候啊,暑假的时候啊,都相互串串亲戚,那时候农村人情还比较重,人们还比较质朴,没有说很多去打工啊,受外面的不良风俗的影响啊,心情还没有变淡,我觉得那时候非常好。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大家都忙,过年回家就相互串一下聊的,也就是挣了多少钱呢,在哪里干什么呀?其他的真没有什么可聊的。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圈子文化。因为我每个人生活的地方不一样,结识的朋友交流的圈子不一样,所以我们的见识和共同话题也是不一样的。这就造成了,没有共同语言,不知道聊什么,反正大家都这样。以前这个视频网络没那么发达的时候,每年在外地了还给姑啊姨呀舅啊,打个电话问问情况,现在在这种虚假的忙之下,连个电话都不知道怎么打了,也没想过打电话。…

再一个就提到国家这个农村振兴计划,还有乡村清洁计划,我觉得至少对我们河南西南部的小县城来说没什么作用。农村现在是礼崩乐坏,人们都变得趋炎附势。留守在老家的儿童呢。我回去看到的景象就是基本上谁家有WiFi房子,后面就坐着,一排拿手机的小孩在那打游戏。所以有本事的或者父母也愿意出来的,基本都不会留在老家了。偶尔回去还听到村里以前的跟自己年龄相仿的,或者老人呢,好多都很有一些稀奇古怪的,乱七八糟的,早已就去世了,真的让人心痛。

我觉得还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我现在有甚至有点担心,当五六十年代70年代的老人全部都走了之后我们这种80后的。就会真的出现断亲的情况。有事了找你帮不上忙,没事了也不愿搭理你,这就是现状,这就是可悲的现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