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做實體店的,想轉行電商,可做電商十年的兩個朋友建議我不要去,該何去何從啊?

I博然爸爸


不要為失敗找藉口,要為成功找方法!當你習慣逃避面對現狀,做什麼行業都將一事無成。

這個社會怎麼了?從這個主題下的所有回答,我們可以觀察這麼一個特性:一個失敗的人,居然可以保持臉不紅、心不跳的吐槽、唱衰一個行業。

實體不行做電商,結果淘寶難,拼多多累;電商不行,轉行搞自媒體,結果自媒體堅持一兩個月收益低、沒前途;眼看小視頻直播火了,興致勃勃跑去搞抖音、搞西瓜……兜兜轉轉一大圈,繼續罵街:這個不行,那個沒用,就沒一個能賺錢的。

作為創業者,我不想抨擊誰,只想分享一句超現實的話:如果你想創業,那就千萬不要採納一個外行人、失敗者、打工仔的建議,如果他們的建議有效,就真不會是外行人、打工仔、失敗了。

話雖糙,但理很真。

我們看到頭條上,只要提出什麼問題,什麼亂七八糟的作者人五人六的誇誇而談,一部分外行人為了自媒體微薄的收益而複製粘貼、一部分失敗者怨天尤人、一部分打工仔杞人憂天,就這麼一幫人,你能從他們身上學習到什麼?你告訴我。

作為一個創業者、一個老闆、一個有追求的積極的人,你和他們不一樣,你可以瞭解外行人的複製粘貼,一笑而過;也可以從失敗者的經驗中,有所啟發;更能從打工仔的專業探討中,深入思考。

但是,最終決定的是你。因為你是老闆,你面臨著房貸、銀行貸款、家庭壓力、個人收入、甚至一倉庫貨,你除了找到解決辦法,還有什麼?學他們無病呻吟?學他們痛不欲生?學他們站在外行門道誇誇其談?

真是夠了!

如果你是這樣的覺悟,互聯網的資訊嚇都嚇死你。同為創業者,我給你最好的建議就是:關店,跟他們一樣打工去吧。或許這不是最好的辦法,卻是最安逸的一生。

老闆與打工,真是本質不同。

打工,可以拍拍屁股換下一家。而我們,只能迎刃而解,而且抱定決心勇往直前。

作為老闆、創業者前輩,我真心給於幾點建議:

  1. 電商平臺那麼多,根據自己的狀態去了解,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出貨渠道;

  2. 永遠不要盲目的抓風口,在互聯網你還是小學生,別想著社交電商、小視頻,你還不夠格;

  3. 抱有學習的態度,免費的、付費的,這個社會沒誰慣著你;從商業本質而言,價值對等才是最安心的;

  4. 清晰自己的目的、務實看清自己的現狀、紮實的做好每步的積累、勤奮且持續的投入,互聯網的坑很多,不論電商、還是小視頻,沒有這個狀態幾乎活不過三個月;

  5. 跳出老圈子,結識新資源。那些負能量的人、打工仔,只會侷限你的認知高度、深度,並不能給你多大幫助;

  6. 任何事,都可以賺錢,但肯定術業有專攻,投入與回報肯定是對等的;

  7. 除了你自己走出困境,沒誰能幫你;大多數給你出謀劃策的群體,都是庸才。

從上述,決定一個創業者的成功與失敗。此後,必定是一場惡戰,做好相應準備。反之,那就好好打工吧,別想東想西了。

花和尚


你不要轉行做電商,可以實體店+電商,畢竟實體店是你的根基。

今年的實體店確實是寒冬,我昨天見了幾個朋友,他們的狀況都很類似。

一,昨天見了一個批發市場的朋友,她有三四家店鋪,往年生意火爆的很,十二月份就是數錢數到手軟的季節,今年異常蕭條,她跟我說,現在每天坐在店裡就計算,今天能不能把這個吹空調的電費掙出來,雖是開玩笑但有真實的成分。

二,兩個朋友合開了一個瑜伽館,房子是其中一個人的,兩百平的寫字樓,完全沒有房租,經營半年下來,在不用交房租的情況下,仍然是虧損狀態,這個合夥人不太願意繼續了,她說,房子租出去隨便一個月也七八千塊錢房租,自己留著做瑜伽館,不但不掙錢還勞心費神,過了年就準備撤。

三,朋友家開了一個熱乾麵館,很好吃,去年我經常去吃,店裡請了兩個員工,熱乾麵一份套餐12塊錢,有面有湯,屬於比較便宜的快餐,味道又好,所以人氣很旺,昨天朋友說,現在熱乾麵館生意非常差,給兩個員工開完工資,自己就落不到啥錢了,現在這個店存在的意義就是養活了兩個店員,生意不好,房東又要加房租,這才是雪上加霜,所以,朋友正在考慮過了年還要不要繼續。

這是我昨天和朋友吃飯聊天聽到的情況,實體店確實舉步維艱。但是,電商也沒有想象的那麼容易,作為我們普通人,我覺得,可以嘗試拍抖音,拍西瓜視頻,寫寫頭條,再註冊一個拼多多,微信上也要進行產品的宣傳,想要生意好,最關鍵就是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名氣大了客戶自然多,這些渠道如果做得好都可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現在的社會是供大於求,沒有買不到的東西只有想不到的東西,這種情況,就需要我們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並且要提升自己的附加值,賣同樣產品的那麼多,別人憑什麼來找我?這個問題才是關鍵。


瀾較瘦


我是比較早的那一批實體對接電商的商家

我來說一下個人體會哈!

不要覺得轉了電商,馬上就可以做起來,

如果純電商,就算你有人打理店鋪,懂運營

前期也需要資金投資,網店做起來也需要時間

綜合成本並不低

我剛對接電商的第一年,沒賺錢

為了做口碑,各種活動引流

第二年,店鋪有起色,從一家網店到三家

第三年,盈利了,共開了5家網店

第四年~第六年

電商成為常態,和門店一樣了,沒有優勢了

建群!!!這一點很重要!!!

如今我4個微信號,網店成為引流的重要方式,售後服務和特色服務放在了微信。

要學會網絡營銷以及售後服務!!!提升復購率

2019年我又全面學習微商的營銷理念和方法

實體店➕電商➕社群➕朋友圈

這一路走來,非常辛苦!!!

加班熬夜是常態,不要以為電商很容易做

也不要以為髮圈很簡單

更不要以為社群很好維護

雖然難度很大,但是都可以學會

當然收入也是倍增的

你可以轉型,首先問問自己,能抽出時間學習不?

能比別人更加願意付出不?

如果可以,那就趕緊動手,不用猶豫!!!

我的感覺就是線上線下相結合是非常好的

非常值得嘗試,多努力一些就OK。

最後一句,我們也在研究做直播了,抖商搞起來!

無論電商、抖商、微商,都是引流方式

最終還要靠怎麼維護顧客,

引流來的能留下才是重點!


草原雨格格


我來說說我的經歷,我是一個寶媽,孩子兩歲咯,一部手機可以邊帶孩子邊做貨源,也是微商的一種模式,但是不同於傳統的微商,投資幾百塊錢,吊兒郎當做,每個月輕鬆賺個零花錢,如果用心去做,踏踏實實,輕鬆月入過萬,我現在每個月平均月入兩萬,雖然很累,有時候顧客半夜兩點多還在諮詢[捂臉],但是我覺得很充實,我比較喜歡每天都有收入的工作模式,我以前也是朝九晚五的工作,後來有了孩子就自己帶孩子做微商了,同時也學到了很多東西,並且貨源貨品很全,孩子吃的穿的用的全部都包含了,光給孩子買東西一年下來就省不少錢呢,我自己用的護膚品,衣服什麼的,也是在貨源裡面買,既能省錢,還能賺錢,我覺得真的是值了,主要是還能兼顧孩子,疫情發生,也不影響我的工作效率,


噸噸一手貨源總部


有實體店鋪生意還可以的話,可以電商平臺和實體店一起經營,我很多同學都是做電商的,包括我自己也是做電商的,我帶個小孩還做淘寶店鋪,6月份前我每天70-100單左右日新4-5k,對於我這個寶媽來說很滿足了,(只有一個淘寶店鋪),我朋友的雙十一賣了12萬單 他是做天貓的,所以說電商平臺有爆款很厲害的,實體店就平均每天穩定收入一些,所以有能力一定要做電商,個人建議



薇妮Weini


你好,偶然間看到你的問題!我想把我自己的親身經歷說給聽,我是一個85後,之前和我老公也是一直做傳統生意,但由於國家政策我們14年決定轉行,做了網店,從一個行業到另一個行業是艱苦的,我說的不只是資金的問題。我想你會明白我的意思,第一次做賠了,總結經驗又做了,整個過程我們全部是自己摸索著去幹的,沒有任何人的幫助和指導!全屏自己一股勁[捂臉][捂臉]我覺得你可以先從副業去了解網店,不用投資還可以學到經驗


京東東小店社交電商導


我是開實體店賣手機的,開了近二十年了,這兩年生意真的是相差太多了,明年店租到期了準備不幹實體店了。現在做實體店真的是太難了,進店顧客少,價錢賣不上去,利潤比以前少,而成本卻比以前高,我剛開店時店租只要300元/月,現在要3000元/月。顧客進店看了你的貨,與網上對比要比網上便宜才有可能成交。網上的貨真真假假,有的報價比我的的進價還要低,嚴重衝擊實體店成交率。現在做實體店,簡直就是一種煎熬,我認為開實體店不改變遲早是被淘汰的。

但是現在電商也難做,在前幾個月在淘寶小店重新開起了,也在頭條上開了小店。都不理想,感覺都還沒進覺色,不是說電商難做,就是不會的東西太多了。我個人認為社交電商是接下去電商發展的一個方向。如果你是個網紅,你擁有的粉絲就是你的財富,你有很多粉絲,做社交電商就會相對容易些。我建議你往社交電商方向嘗試一下,現在本人也是在學習這方面的東西。





三江源鋪子


我個人想法嘮叨幾句我能行業。

其實今年不是實體店不好,是很多很多行業都不景氣。

網商也不像以前那樣了。

我2008年接觸的網絡銷售,那時候真的挺容易做。 隨便抓幾個b2b網站,發佈免費信息就可以百度搜到你的信息! 那時候阿里巴巴才1688一年。 利潤有30% (我們這行業被很多人壞了規則) 以前手機號不實名,銀行卡管理不規範,客戶打過來定金,他們就換號消失了。 2010年就感覺到難做了,因為b2b開始會員優先展示了!

現在市場混亂,剛畢業的學生,60歲的大媽,只要會打字就能賣貨!利潤壓到低的不敢想! 畢竟你不賣別人賣。

再說說服裝吧,以前感覺服裝行業最賺錢了! 現在呢? 快手,抖音,火山,只要能開播的地方就有賣服裝的。 棉服一件加1塊錢往外賣,為啥?為了 漲粉絲,為了走量! 不管是城裡的大姑娘,還是農村的小媳婦兒,有身份zheng,就可以開播賣貨了!


用戶104429222022


電商燒錢比實體店厲害,實體店要房租,人員工資,倉庫費用,電商要推廣費、(包括刷單費、流量費)人員費(包括客服、美工、拍照、攝像、視頻製作等人員,一般做平面的人不會拍照、不會做視頻、不會錄像,會拍照的人不會做設計,不會拍視頻,做視頻的人不會拍照,不會做平面,要不就外包,外包也有入坑的,一旦入坑,投資就打水漂了)還有倉儲費等,自己想想,權衡利弊,有錢就折騰。

舉我身邊的一個例子:我有一個朋友,他們家開的箱包廠,做外銷的,兒子大學畢業,給兒子幾十萬專門做網店,後來幾十萬燒完了,就不幹了[捂臉],還好人家有家底,幾十上百萬對人家來說不算啥。


鄭州小百姓


你開實體店應該明白現在行情,電商也是如此 最近實體店不好做,電商也是競爭厲害,大歲數也不行了,我在準備不幹實體店,太難了,心理壓抑,感覺少活很多年,我退休後開實體店,門市是自己的,所以我在等時機關門,我現在出不去,我在鎮上開,中午回家吃飯,老公在上班也能一起吃飯,還有癱瘓十五六年的婆婆,兩個孩子都上學畢業了,我明年看看 ,我想去當保姆,不知道我五十歲了有人要嗎?問題是家離不開我,兩個孩子都不贊同我出去打工,我是在等時機,就我婆婆癱瘓十五六年了,我老公上班,我真的是鬱悶,我勸你一定要三思而後行,現在社會一時衝動後悔終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