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文化南北差異的形成過程|人為和地理環境造就江蘇南北的差距

江蘇面積10.72萬平方公里,只佔到全國的1.12%。地方雖然不大,文化結構比其他省份複雜,南北兩地截然不同。地域分歧很大,尤其蘇南人自古就看不上蘇北人,分庭抗禮,省內城市誰都不服氣誰。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就是因為各種文化都太過優秀。

江蘇文化南北差異的形成過程|人為和地理環境造就江蘇南北的差距

江蘇文化分區

江蘇文化分區

根據語言、信仰、生活習慣、社會風氣、地理特點的差異,江蘇文化區的劃分比較流行的分為“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五分法”。如表格:

江蘇文化南北差異的形成過程|人為和地理環境造就江蘇南北的差距

江蘇文化分類

以上幾種的劃分基於文化本身的複雜性、抽象性和漸變性,有共識,也有分歧。

大家都認可江蘇南北差異比較明顯,但具體劃分幾個部分一直沒有統一結論。因為文化的複雜性:如江淮地區範圍較廣,內部差異性較大;江蘇省地理複雜,有漫長的海岸線,境內大河湖泊眾多,地區差異性較大;南京處於長江之南,因其是十朝古都,文化發展和臨近區域不同。眾多因素所以,分歧無法統一。

一個省份的劃分首先考慮自然環境、經濟狀況、民族與人口多方面條件,因為各地文化區必然存在一定的相互關係。而江蘇這種複合文化在全國很少見,其南北文化不是漸變而是突變

今天覆雜的江蘇是什麼原因造成?要解決上述問題,必須對江蘇文化形成變遷的影響因素作全面梳理和綜合分析。

江蘇形成

從文化和生活習俗來看,江蘇行政區帶有明顯的人為劃分特徵。

江蘇省的前身是明朝初期的直隸省。明朝建立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以他經營了十多年的南京作為首都,其次鳳陽作為你老家,為了拱衛這兩個中心,把周圍很多的州府劃分進來,隸屬於中央政府,這個地方稱為“直隸”,管轄範圍就是今天安徽和江蘇兩省地區。後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改為“南直隸”,區劃沒有變。

江蘇文化南北差異的形成過程|人為和地理環境造就江蘇南北的差距

明朝地圖

清朝前期,當時的首都還在北京,“直隸”民稱不再合適,降為“江南省”,區劃不變。直到康熙初年,因“江南省”太過優秀,財政收入佔比全國最大,才覺得這個省太重要了,為了國家安全,朝廷要把它一分為二。

但劃分起來又遇到麻煩,如果東西切開,分為南北二省,兩省貧富過於懸殊。所以就分為東西二省,東為江蘇,西為安徽。這樣劃分下來, 便形成了二省都有江南、江北、淮北三個不同經濟風俗地域的格局。

此次劃分一直持續到現在,江蘇行政區劃基本保持不變,只是局部微調。因此導致今天的江蘇省,是“不符合自然 、經濟和文化區域的區劃 ”。產生今天的結果完全是因為封建王朝便於統治,而不是考慮如何有利於地方建設和經濟發展。然而這樣不合理的區劃所造成的不利影響,不僅阻礙經濟發展,也不利於地區和諧,才有今天江蘇各市之間文化獨立性,自成一派,不可調和現象。

沈同芳的《江蘇省分合問題》雲:江北公民多不願附合於江南,一再陳 請政府,自立省分......道路之不便,自最遠之碭山等縣,抵省垣,舟車必數易,一也;蘇人與議會操吳語,即徐、海之人久於官場,能操官話者,且瞠目不辨,二也; 江北連年荒歉,各種政策皆急於治標,其情可諒,而 蘇屬均稱中稔,議案務規其大者,有格格不相入之形,三也;於是江南所可者,江北或否,江北所可者,江南或否,徒傷感情而無裨事實,四也 。

這種省份結構,不是沒人提出意見,之前有人提出。早在1930年。地理學家張其昀提出非議,引用沈同芳的意見,如上所述,古時由於交通不便,語言不統一,確實不利於統一管理。隨著政治的變遷、經濟的進步,時至現代,問題已經不再那麼明顯。然而,即便江蘇一省之內,或隱或顯的地域間的差距、隔閡甚至歧視,卻仍是客觀的事實。

是什麼因素造就南北文化的差異

1兩大地理界線

江蘇文化南北差異的形成過程|人為和地理環境造就江蘇南北的差距

江蘇地理

江限南北,古今視為天險”。 因長江“天塹”天然的地理分割線,歷史上成為重要的政治分界線和阻礙戰爭擴大的天然屏障,在一定程度上加劇大江南北的文化分異。

桔生淮南為桔,生淮北則為枳”。秦嶺-淮河一線因地理原因歷來被視為我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江蘇地處長江、淮河下游, 兩大河流自西向東穿境而過,將江蘇自然分割為三部分,形成了江蘇南、中、北三大板塊不同的生產、生活環境,孕育了各具特色的區域文化,自然勾畫了江蘇區域文化的宏觀格局和文化區的大致輪廓。

因此,長江、淮河既是江蘇重要的地理分界線,也是江蘇區域文化的邊界標誌。江蘇方言的分佈格局也佐證了這點。

2四大區域文化交織

江蘇文化南北差異的形成過程|人為和地理環境造就江蘇南北的差距

文化傳播路徑

一個地區文化發展變遷自古以來一直受著鄰近的區域文化的影響。荊楚文化、吳越文化、中原文化、齊魯文化等四大地域文化對江蘇影響較大。

荊楚文化、吳越文化屬於長江流域和太湖地區,隨著吳、越、楚的強大北上,因此江蘇南部地區受其影響較大。春秋戰國時期,江蘇文化變遷與吳、越、楚三諸侯國在江蘇勢力的消長有很大的關係。其文化也相繼形成吳、越、楚的疊加,並共同構成江蘇區域文化的早期本底。

齊魯文化、中原文化隨人口南遷而南下,形成文化的空間疊置。因此,縱觀江蘇區域文化形成的時空過程,可以發現,江蘇區域文化一方面表現出同受四大區域文化影響的統一性; 另一方面,由於文化區位和距離衰減,江蘇各地受四大區域文化影響程度不同,形成濃淡不同的“文化色彩”,表現出分異性。

幾種文化的交織,造就了吳文化主要集中在江蘇長江以南的地區;北面的徐淮海地區西近中原、北鄰齊魯,受中原文化、齊魯文化影響大;淮揚地區,屬於中間地區,具有明顯的過渡性。整體上構成了江蘇“啞鈴型” 文化格局:兩頭吳文化、楚漢文化比較鮮明的特點,中間南北兼容的淮揚文化。

3人口遷移因素

江蘇文化南北差異的形成過程|人為和地理環境造就江蘇南北的差距

人口遷移

歷史上的人口遷移也是文化傳播和擴散的主要途徑。歷史上對江蘇影響比較大的三大人口遷移:“永嘉之亂”、“安史之亂”、“靖康之難”,對江蘇的文化發展影響比較深遠。

由於中原的戰亂,很多人背井離鄉,而蘇南地區憑藉長江天險和優良的土地結構,成為南去難民的最主要地區。而江淮地區正處於承南接北的過渡地區,也是南去的必經之路,很多南去的移民滯留當地。

隨著北方移民的大批湧入,中原的社會風尚傳入江南並擴大流傳範圍,使江蘇,尤其江南語言、風俗和文化心理等層面發生潛移默化乃至“文化轉向”,從而改變江蘇區域文化的性格特質和空間格局。

南京作為十朝古都,作為首都的優勢,可以使城市文化、經濟發展如虎添翼;但作為短命王朝,因其朝代更迭,文化經常被破壞,因此南京文化具有明顯的政治烙印。如隋朝平陳,南京因是南朝故都而被下詔平毀。

通過人口遷移,兩大地理界線和四大區域文化的影響成為現實,並通過時空耦合共同型塑江蘇文化格局,而三次人口遷移則大致反映了近代以前江蘇文化格局的形成路徑和變遷過程。三次人口遷移表明,江蘇人文地理與自然地理大體相符不是偶然的,而是幾千年來歷史發展的結果。

4三大水體作用

江蘇文化南北差異的形成過程|人為和地理環境造就江蘇南北的差距

江蘇主要河道

黃河、黃海、大運河等重要水體對蘇北、蘇中區域文化形成、變遷影響深遠,尤其對於釐清江淮之間的文化有著重要的作用。

黃河改道

黃河改道,“侵淮入海”,使蘇北地理環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據徐州志記載黃河改道蘇北地區700年間,平均每3年就泛一次洪水,當地居民過著“水進人退”的生活。黃河的經常決堤,人們居無定所,加速人口的流轉,因此塑造了這一地區特有的文化。黃河改道一定作用下,加速了江蘇文化上的南北分異。

宿遷名字的由來就是因為黃河經常性氾濫,一夜之間遷城故叫“宿遷”。睢寧源自睢水氾濫,願其安寧。

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橫穿江蘇南北,作為一個經濟大動脈,也是文化傳播的主要路徑。不僅影響沿線城市的職能、形態以及社會經濟發展,而且運河帶來的頻繁人口流動和多元文化交流,使運河沿線人們的心理積澱、價值取向、風俗習慣同其他地區均有一定的差異。

黃海

江蘇作為沿海省份,其發展離不開大海的作用。在長期的人海相互作用中,黃海使得江蘇沿海縣市海鹽文化、港口文化、漁業文化等海洋文化不斷髮展。南北向的運河、黃海兩大水體塑造而成的運河文化和蘇東海洋文化形成蘇中文化的兩翼,兩大水體的帶狀分佈,折射並勾勒了蘇中地區兩大文化比翼齊飛的空間格局。

江蘇幾大文化特點

在綜合因素作用下,江蘇大體上可以劃分為楚漢文化區、 吳文化區、江淮文化區(金陵文化、淮揚文化、海鹽文化)三大文化區。

江蘇文化南北差異的形成過程|人為和地理環境造就江蘇南北的差距

江蘇文化分佈圖

吳文化

吳文化區以吳語為方言,以蘇州為中心,包括蘇州、無錫、常州三市和南通的 啟東、海門,泰州的靖江,鎮江的丹陽,南京的溧水、高淳。吳文化與江淮文化犬牙交錯, 大致以丹陽、茅山、高淳、溧陽、廣德為分界線, 分界線以西為官話區,分界線以東是吳語區。

吳文化以三山島舊石器文化為起點,歷經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發展序列,至春秋時期,吳文化區域的文化、經濟均取得長足的進步, 吳、越相繼稱霸。六朝以降,北方戰亂頻仍,太湖 流域依靠優越的自然條件,吸引大批南遷北人,地區經濟得到極大提升。宋元以來,“蘇湖熟,天下足”,富庶的太湖流域成為全國經濟重心,吳文化走向成熟,形成系統而發達的文化體系。

吳文化發祥於江、河、湖、海之間,其豐富的物質和精神成果均依賴於水的浸潤與滋養。因此, 吳文化具有清新的水的氣息、風格與靈性。柔剛並濟、商農並重、崇教尚文、開放兼容是其價值取向,聰穎靈慧、細膩柔和、視野開闊、樂於創新是其人格特徵。

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吳文化一直注重 廣泛吸納、博採眾長,並逐漸形成經濟領先、教育發達、工藝精湛、人文薈萃、開放創新的區域發展格局。

因此今天這些地方經濟發展還是城市建設都走在全國前列,科學文教也是全國數一數二。這些地方也是長三角組成的重要部分。

楚漢文化區

楚漢文化語言主要以北方方言為主,以徐州為中心,包括今天的徐州市、宿遷市區以及連雲港的東海、贛榆 2 縣。

楚漢文化的特點:因其處於蘇魯豫皖四省接壤的淮海地區,也被稱為淮海文化。該文化自古以來受到中原文化和齊魯文化的影響,也深受荊楚文化的浸潤默化,形成了“楚風”、“漢韻”比翼齊飛、相得益彰的文化格局。

楚漢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強調兼容幷蓄、推崇中庸之道、重視讀書育人、追求義利合一是其基本特徵。這個地區的人剛毅強悍、尊禮重義、質樸正統、尚武大氣是其文化性格。由於深受中原文化和齊魯文化影響,楚漢文化帶有正統、 封建、頑固的特點,使得楚漢文化敦厚有餘,靈活不足,因循保守,固步自封,阻礙了人們對先進文明和新生事物的接受,限制了人才的成長和積極性、創造性的發揮,形成了蘇北現代化的文化阻滯力。加之歷史上戰爭、自然災害均頻繁,楚漢文化區日趨衰落。

今天,徐州作為淮海經濟區的中心城市,文化、經濟相對發達,在淮海經濟區的“窪地”隆起有著舉足輕重的帶動作用。徐州眾多縣城市建設,基本採用“楚風漢韻”的建築結構。淮海地區相比較蘇南地區偏落後。

江淮文化區

江淮文化區主要以江淮官話為方言,大致範圍是江蘇處於長江、淮河之間的廣大地域。

江淮地處長江、淮河下游,古時河道眾多、交通便利、物產豐富、經濟發達。優越的環境形成淮夷人自由放任和強悍不屈的性格。南聯荊蠻,北接中原,東臨吳越,過渡的區位使得江淮地區成為中原各族南向擴張和荊楚勢力北上拓展的必經之地。

而縱觀春秋、戰國五百年,楚國在兩淮地區慘淡經營長達四百五十餘年,經歷獨霸、爭霸和獨霸三階段。在中原文化、楚文化和吳越文化在兩淮的交匯中,楚文化構成了江淮文化的主體。同時,江淮地理區位的過渡性,使江淮文化多了幾分雜糅相間、南北交融的“過渡性”。交匯兼融、開放汲取、崇教尚文是江淮文化的典型特徵。

由於江淮之間地域廣闊,內部分異明顯,可細分為金陵文化、淮揚文化、海鹽文化三大文化區。


江蘇文化差異化是基於自身的地理環境加上後期的經濟發展、民族大遷移和政治的綜合結果。不管是吳文化還楚漢文化都是組成江蘇文化的重要部分。近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的建設,江蘇的社會生活乃至文化風貌日新月異,各文化區在動態的消長和重組之中。因為其文化不同,才會出現省內各自為大的結局,誰都不服誰。但各種文化的碰撞,造就了江蘇社會進步。

如今江蘇城市綜合實力全國第二,境內城市均在地級市百強之列,其優秀的文化底蘊也造就了全國最多歷史古城、5A級景區全國第一。

江蘇文化南北差異的形成過程|人為和地理環境造就江蘇南北的差距

江南水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