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縣除了稱霸全國的小吃,還有這處保存完好的閩南古建築

沙縣水美(水尾)古堡是沙縣現存最大的土堡建築群,位於沙縣城西水美村“嶺美乾”盆地。

水美古堡由雙吉、雙興、雙元土堡組成,其中景德堂、智美堂、神秀堂各佔一席。三個土堡分別建於清道光、咸豐、同治年間,是沙縣現存最大的土堡建築群,也是福建省內保存較為完好的閩南式古民居建築群。

沙縣除了稱霸全國的小吃,還有這處保存完好的閩南古建築

別具一格的土堡建築

水美村的第一座土堡為雙吉堡,亦稱敬德堂。雙吉堡屬圍龍屋土堡,前方後圓,始建於清道光丁未(1847年),坐北朝南,距今159年。佔地面積1090平方米,現存建築面積420平方米,雙吉堡在水美土堡群中歷史最悠久,佔地面積最小。風雨中堅守百餘年,土石圍牆變得殘破,但木質結構的房屋保存完好,穿行在房前屋後,彷彿還能聽到那久遠的歷史回聲。

整體為殿堂式二進式房屋,四周砌有堡牆,因處於山地之上,地勢較高,其中前堡牆為磚砌式矮牆,高度為1.3米,牆外放坡,分上下兩個平​臺,全部石砌;左右堡牆全為塊石砌就,高約4米,依地勢上升,顯得層層疊疊,後堡牆呈半圓狀,亦由塊石砌就。

沙縣除了稱霸全國的小吃,還有這處保存完好的閩南古建築

第二座土堡為雙興堡,亦稱致美堂。始建於清道光二十七年(1848年),雙興堡與雙吉堡相向而建,相距百餘米;二堡中軸處在同一直線上,雙吉堡是坐北朝南,雙興堡則是坐南朝北;二堡之間為村中大片陽面田。該堡亦是圍龍屋土堡,平面呈前方後圓形,佔地面積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現存3100平方米,比雙吉堡規模大2倍。

雙興堡規模較大,尤其是防衛能力大大提高。堡牆厚2.45米,生土夯築,堡牆高5.9米,其中一層牆高3.7米,二層牆高2.2米;堡牆內側設防衛走馬道,寬1.4米,由低向高,其開間寬度為1.1米,共10開間,每開間長度2.65米,貫通全堡,牆上計有窗戶(瞭望口、射擊口)47個。

沙縣除了稱霸全國的小吃,還有這處保存完好的閩南古建築

土堡群中保存最完好、面積最大的是雙元堡,亦稱慎修堂。始建於清同治元年(1862年),歷時13年竣工,建築面積約6000平方米。土堡依託磚木土石結構,其依山、依坡、多級臺基構築為主要特徵,防禦居住並重。走近雙元堡,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厚0.8米的土製外牆,外牆正門一側呈方形,邊上依地勢而建成圓形,四周圍牆高達18米左右。

堡內建有廳堂居室共99間,大小廳堂12個,天井8個,設有客廳、書房、起居室、廚房、儲藏室等。堡內房屋一間挨一間,屋外走廊四通八達,迴環往復。

沙縣除了稱霸全國的小吃,還有這處保存完好的閩南古建築

三個古堡屬於同一家族,一大兩小相互呼應。古堡群猶如沙縣西南邊的一顆璀璨明珠,為水美村增光添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