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現在都是什麼風氣?我參加了同學會,各種攀比,月薪8千的工薪,以後不會再去了,你怎麼看這種情況?

魚與漁


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不要說老同學聚會,平常生活中不就是一直在比著呢嗎,只不過都是些暗中較勁,到了老同學見面就沒必要掖著藏著啦,所以不必上心,你也未必處處不如人吧,我們老同學聚會到一塊兒時,每次也難免攀比,但是沒人比工資,我掙得最多,也沒人比文化,我乾的是編劇,但是可以比喝酒啊,這個我不和他們比,比人脈啊,你可別認為窮人就沒有人脈,比見識啊,見多識廣的未必是我這個編劇,比太太啊,真有那娶了個賢妻良母的,比花銷啊,別看人家掙得比你少,搶著結賬時,誰攔著跟誰急。


碧伶居士


叫了我三次,初中同學聚會,沒去。三十年沒見了,同學據說動用了派出所的關係,才聯繫到我。開始是答應去的 ,去前幾天好好回憶了一下,初中的我,其實當時我屬於那種讀書並不優秀,而且在班裡基本屬於默默無聞的,和我玩的好的同學,也不是很多。思來想去,我去幹什麼呢,能和誰聊的起來呢?我自己都不能確定,女同學們基本都退休了,男同學們中它們有的是國家公務員,有的是企業老總,有的是大型審計人員,有的女同學嫁的很好,有的同學在央企混,而我只不過是在普通事業單位教書,雖不是風生水起,但也怡然自得,基本也是“老婆孩子熱炕頭”級別了,同學們都有車了,而我沒。依舊騎電驢上下班。拿的出手的沒,藏著房子倒有幾套,也算是聊以自慰吧!生活好不好猶如穿鞋一般 ,自己活著合適就好,同學聚會不去也罷,老婆曾開玩笑地對我說:“同學會如果去了不合適的話,回來還要拆散家庭啊”,真的會是這樣嗎!朋友們是不是這樣啊!


千帆五味


這就是我為什麼不參加同學聚會的原因。第1小張我確實沒有本事,沒有能力,30多歲了還光棍一條。現在在廣東中山這邊打工,一個月才7000多塊。😭😭然後參加同學聚會,除了炫富就是顯本事。奔馳寶馬奧迪某某經理某某大老闆。 結果聚會的費用還是AA。我就納了悶,你們都是大老闆經理什麼的還跟我們一個一線打工者AA。老同學日子過得那麼艱難不幫忙就算了,還諷刺嘲笑。所以有這閒工夫,我還不如多陪陪家人。有這個閒錢,我還不如自己親朋好友聚一聚還開心。





江西老表小張


當年的鼻涕小子憑著努力拼搏,如今已持有新加坡護照,大陸新加坡倆邊飛來飛去。老實巴交的丫頭把握住了改革開放的機遇,成了行業的佼佼者。這就是我的初中同學,他們是班上幾個混的風生水起的成功人士,當然大多數同學跟我一樣是普普通通平平淡淡混過來的,

老班長在微信上建了一個初中同學群,群主還任命了秘書長和幾位部長,負責同學們的出行飲食娛樂活動的安排,雖然不是官方任命,但是群委會成員恪盡職守,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儼然像一個有機構有組織的團隊。

我們雖然已到順耳之年,也會趕時髦加入風行的聚會熱潮,這幾年初中同學聚會已成常態。也沒有實行什麼平均主義AA制,大家一切隨意自願,只要有人發號召和邀請,同學們都會積極響應。本是同根生又是同城住,召之即來揮之即去方便的很。

誰家房子大就上誰家去,廚藝好的能者多勞,有私家車的就負責迎來送往,主人會盡地主之誼全力招待同學們,唱唱歌聊聊天打打牌玩的開心。能幹的女士包餃子包子和花捲,囟上一盆囟味,同學們吃的美滋滋的。如果下鄉參加農家樂,男生去釣魚、女生去田間摘艾葉做艾米粑、春天上山挖筍、冬天釆摘無公害蔬菜,豐富多彩的戶外活動,給我們這輩老人帶來難得的自由空間。

秘書長是一個活動積極分子,生病中還堅持參加同學聚會。遺憾的是沒幾天就因病去世,臨終前她還說:"和同學在一起真開心,好像什麼病都沒了"。一首歌唱的對:"當你老了,頭髮白了,睡意昏沉,當你老了,走不動了……"。沒想到初中同學竟成了陪她最後一程的玩伴。人生太短暫,大家都感慨人生太短暫,一定要活好當下的每一天。

同學聚會堅持了好幾年,根本在於我們之間,只有單純的同學之情,沒有富貴貧的攀比,富裕的不高調,貧窮的不自卑。同學聚會目的就是開心,假如把社會的不良風氣帶到同學中來,肯定會不開心,不開心的聚會是沒人參加的。祝我們初中同學幸福快樂,把聚會進行到走不動的那一天。


崇拜成為習慣amp


最近應邀參加了98屆學生同學會。

組織者很有心機,指定在寶俶山下集合,這是20年前經常和學生登山的地方。

和學生們一起辺走邊談,邊拍照真象回到20多年前。

回來後在一歺廳集合,主持人講了同學會原則:1、不談配偶、子女。2、不談工作、工資。3、只談畢業20年的簡單經歷,和在校三年的感受、秘密、和各種回憶⋯

然後每個學生和我單獨合影。聽了學生講的,彷彿回到50歲帶他們的年代,那時多年青.聽了不少不了解的趣事。

中歺AA制,不喝酒,因為絕大多數學生是開車來的。

飯後去了對面的母校,邊看邊談邊拍照。專門進了高三的原教室(主持人預先都做好了工作)在同學們的熱烈掌聲中,我又上臺和他們侃了一通,如當年的班會課⋯

散會時約定,五年一次。今天沒到者,專人通知,向老師說明情況。

幾天後專門為我做的紀念冊,送到我家。做老師真好,做班主任老師更好!


被叫作黃老師的1948


要說同學能聚會上,也挺不容易的。大家在一起交流一下各自的收入情況,掙錢多的嘚瑟一下,也無可厚非,不用往心裡去。

我從畢業以後,從未參加過高中同學的聚會。在我的記性裡,高中同學聚會只張羅過一次,那次我是由於孩子太小,又在外地工作,就沒有回老家,也沒跟同學們碰上面。前幾年,高中一個班的同學建了一個群,我也被拉進群裡了,剛開始挺熱鬧的,時間長了,也不太愛說話了,平時活躍的總是那麼幾個同學。

同學在一起,難免要憶往昔。可偏偏我是個健忘型的人格,很多同學的名字叫不上來,更不用說能認出來長相了。我的要好的同學,還記得我們相處的事情,可我很多事都記憶模糊了。

而大學的同學聚會,我參加過一次。是帶著兒子一起去的。跟同學們在一起是挺開心的。大家也相互打聽情況,包括結婚了沒有,孩子多大,自己做什麼工作,這些都瞭解一些。不管是高中還是大學,總有自己很要好的朋友吧,這些人之間,幾乎沒什麼可隱瞞的,彼此都很瞭解。

要說有比較,那是肯定的。誰過得怎麼樣,不用問,也可能從外表,精神氣質方面表現出來。有人願意比較,有人比較低調,這和同學的性格有關。他們的性格咱改變不了,自己不去在意比較就好了。同學之間的友誼那肯定是非常深厚的,這一點每個人走向社會以後,都會有所體會。所以,就算他們有點虛榮心,愛說大話,又能怎麼樣呢,畢竟真正有事時,有能力的同學照樣關心你,幫助你。

本人專注於分享與銀行相關、和生活貼近的財經內容,歡迎關注【博文微金融】!


博文微金融


經常看到這樣的段子或者視頻,看的次數多了,便覺得這樣的事很煩。本人也參加過不少同學聚會,從農村小學初中同學會,到縣城高中同學會,再到帝都的大學同學會,因為人群不一樣,所以每個聚會談話的內容也不一樣。

小學同學,因為大都依然生活在農村,大家對於個人收入及生活狀態比較關注,所以在一起的時候,多一些談論收入的問題,以及在哪裡幹活打工,怎麼怎麼樣,碰到好的機會,還會拉上同學一起去掙錢,不要說他們LOW,而這是普通人群找到幸福感的一種方式,沒有刻意去宣揚什麼,很普通的人際交流關係罷了。

我高中同學,80%都考上大學,與他們聚會,那種討論生活的話題就少了,因為大家都分散在全國的各個城市,每個城市有著各自的特色,所以同學們之間更多的是做這種分享,瞭解天下之大且博,挺好。

帝都的大學同學會,因為大家都生活在一個城市裡,共享著同樣的信息,只是行業不一樣而已,所以大家更容易談論的是政治環境,社會環境及經濟環境這樣的大而泛的題目,當然,有些信息量大會與我們分享最新的動態與走向,讓人耳目一新。

問題中提到這種場合,我還真沒有碰到過,但是我老婆卻老與我抱怨,說她朋友圈裡她的同學今天曬這個房,明天曬那個車,這趟去美國,下趟去法國,今天吃牛排明天吃海鮮,一副天底下除了神仙 就她(他)最幸福的樣子,這種情況其實與題主場景提到情況大同小異,我也常常感慨,就我這些收入,真TM不好意思來曬啊!

個人的幸福,個人心裡知道,比來比去,有什麼意思。還給不給咱們這些低收入的人群留 點生活空間?

真LOW!


宜勞宜獲


我從來沒參加過同學會,本身我就是個不太喜歡應酬的人,我也是個不太喜歡說大話吹牛的人,所以也不喜歡別人吹牛逼,現在的同學會很假,大多數人平時根本沒啥聯繫,同學時期大多數人也沒啥交集,真正關係好的從來沒斷過聯繫,所以我覺得同學會都是虛情假意,說著言不由衷的假話,沒啥意思,最重要的是同學會避免不了會有各種攀比,那些積極組織同學會的人往往都是那些自認為自己混的還可以的人想通過同學會找存在感,想在那些比他混的差的人身上找點優越感。我有個小學同學,女生,老家湖北農村人,嫁到了上海,就通過各種方式加了我們班的同學,拉到一個群,天天嚷著要搞個同學會,估計就是覺得自己嫁到了上海好像很牛逼的樣子,哈哈,最搞笑的是天天吃個麵包加牛奶都要在群裡秀一下,做個地鐵都要發圖秀一下,我心想你怕是以為你這些同學連麵包都沒吃過吧,果然是一個窮人一旦條件稍微好點就不認識自己是誰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生活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大多數人從以前的一窮二白過上了小康生活,正因為變的太快了,所以很多人就顯得很浮躁,以前缺的東西突然之間啥都有了,有些人就會顯得無所適從,就會到處去顯擺,炫富,攀比,就變的尤為平常了,只能說是靈魂成長的速度跟不上社會進步的速度,素質養成的速度跟不上經濟條件的改善速度。同學會上的各種攀比也是如此,自己的修養,素質還沒達到一定的境界,眼裡只有錢,權,地位,就避免不了攀比,真正的貴族往往都是修養比較高的!q



右臂的牙印


我參加過小學和初中同學聚會,小學聚會,開餐館的兄弟擺桌子,我自告奮勇帶的酒,女同學多一些,男生只有四個,十幾個人其樂融融,說著過去的回憶,解密一些曾經不能說的故事,聊著沒有來的同學,一切都很好。結束的時候合照,沒有攀比,沒有問現在的情況,沒有誰看不起誰,沒有誰巴結誰,挺好的聚會,只是想要再聚很難了。初中同學屬於小聚,一個城市的六七個人一桌,氛圍融洽,大家基本都在一個階層,社交能力沒有太大出入,話題很多,聊的很投機,相約打球再聚,然後各奔東西,挺好。


十億光年7


參加過幾次小學中學的同學聚會,總體感覺還不錯👌。特別是相隔多年不見,感覺分外親切。握手🤝擁抱,感慨萬千。遙想當年,暢所欲言。載歌載舞,把酒言歡。我還真沒看到互相攀比的現像。但是說實話,一班的同學終究還是有遠有近的。過了一段時間,有些同學就不知原因的退群了,聚會也不參加了。我一回去總是比較要好那些人在一起,大部分同學都不參加了,真正的想法就不得而知了。其實我覺得無所謂,有聚有散,有親有近這是正常的現象,看開點就完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生活,難得的是心情愉悅,快樂的日子是多麼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