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5个原因解释20年的停火,为何偏偏在波兰终止?

如果在欧洲的国家中要比惨,可能有人会说奥地利,曾经力抗奥斯曼帝国弯刀的它最后竟然混成了一个内陆小国;可能有人会说西班牙,家里有矿,入行最早,没想到现在的经济甚至比不过一百多年前才统一的意大利。但这两位毕竟祖上阔过,而我们今天要提到的波兰才是实打实的穷酸了好几百年,自从17世纪中期沙俄崛起后,波兰的历史就反复在被瓜分-亡国-短暂复国-被瓜分亡国的循环中轮回。

5个原因解释20年的停火,为何偏偏在波兰终止?

曾经的波兰

所以他们在一战复国后,痛定思痛,选择了当时最靠谱的两个大腿英法作为靠山,也算风光了一阵,以前德国的土地敢占了以前俄国的兵敢打了,似乎两次被俄普奥瓜分的惨淡历史被彻底丢到了会议里,然而刚出了一口恶气的波兰人万万没想到刚被协约国揍趴下的德国人竟然只用了短短二十年就重新站了起来,而这也带给了波兰历史上最惨痛的亡国经历。

希特勒的第三帝国以令人意想不到的速度击败了除英苏以外的整个欧洲,而这场大战的开端就是德国党卫军头子希姆莱一手导演的波兰军队入侵事件,他们用了十几名“罐头货”——死囚伪装成波兰军队并把这也赝品扔到了格莱维茨电台,制造了德国遭受波军入侵的假象。接着就是希特勒最擅长的演讲时刻了,在他强有力的鼓动下德国人用令人瞠目结舌的战术迅速敲开了西部邻居的大门。

5个原因解释20年的停火,为何偏偏在波兰终止?

为什么偏偏是波兰呢?

丹麦不用打,意大利不能打,法国不敢打,只有波兰最合适

理由有很多,首先就是波兰的实力合适。德国的位置处于欧洲的十字路口,在北面是波罗的海四国,与德国有陆地边界的就是丹麦,算不上区域大国,南面吞掉了奥地利后就是老前辈墨索里尼的意大利了自然不回去动,西面是世仇法国,但法国号称陆军第一的实力让刚崛起的德国不敢贸然行动,更何况法国还有英国在一旁发挥着日不落帝国的余热,看了一圈,丹麦不用打,意大利不能打,法国不敢打,只有东边的波兰,人口面积接近德国,拥有百万大军,乍一看还不错,算的上是欧洲二线强军。

但其实波兰的硬实力经不住细看,空军基本是轻型单翼飞机,战斗机、轰炸机数量均在200架左右,另外还有300架不到的轻型侦察机。海军主要战力是4艘雷鸣级驱逐舰和5艘潜艇,抛开没有分量的空军和海军,最有底气波兰陆军大概有39个师,算得上名副其实的百万大军。

但是波兰装甲师的800多辆坦克里面,只有不到200辆称得上可以打仗的坦克,其他顶多算是带着机枪的载人装备。2000门各色野战炮平摊到39个师头上后数字也小的可怜。

5个原因解释20年的停火,为何偏偏在波兰终止?

所以陆军方面最值得吹嘘的就是几十万的骑兵部队了,当然波兰的骑兵不是谣传中用长矛冲坦克阵的存在。作为接受现代军事训练的骑兵,他们大多已经不装备骑枪也只有极少部分把马刀当做常规配置,骑兵在这时候更多意义上是一种畜力化的移动载具,他们骑马移动,下马作战。大量的骑兵师也装备了迫击炮,反坦克炮等武器。但不管怎么说,骑兵再怎么现代化,在真正的摩托化部队前面来说都是贝吉塔遇上孙悟空,怎么也打不过了,更何况在德军真正的装甲师面前。

而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德国投入的战力,参与波兰战役第一波攻势的德军共有44个正规师,88.6万人,其中6个装甲师4个轻装师4个摩托化步兵师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要知道德军的1900多架飞机几乎是波兰所有能战斗不能战斗的轻型飞机总数的3倍,2800多辆坦克更是对手能用坦克的14倍之多。

所以波兰这个纸糊的老虎特别适合希特勒的下一步战略,既不像法国那么难打会将自己逼到提前决战的地步,也不像丹麦那样无足轻重,避免为一块小肉惹上一身骚。波兰背后2700万的人口,38.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都将成为德国的军事潜力,这些诱惑足够希特勒以国运为注,冒险下场角逐。

5个原因解释20年的停火,为何偏偏在波兰终止?

波兰的复国建立在德国失地的基础上

其次,波兰踩了德国的脸。这么说主要是因为一战结束后,德国丧失了大量的土地,法国拿回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北石勒苏益格通过公投成为了丹麦的一部分,东上西里西亚给了捷克斯洛伐克,立陶宛也在东普鲁士分了一杯羹。

但最令德国人痛心的是包括西普鲁士、东普鲁士,上西里西亚在内的领土被当成了波兰复国的基础,尤其是为了给重生的波兰出海口,条约的制定者把自古以来属于汉萨同盟的港口——但泽挪出了德国,虽然是处于国联监督下的自由市,但它在经济上完全处于波兰的支配下,为此就连战后极度虚弱的魏玛政府也拒绝承认但泽的自由市地位,因为这意味有着厚重历史底蕴的条顿骑士团故地东普鲁士被迫和德国分开成为了一块飞地。

5个原因解释20年的停火,为何偏偏在波兰终止?

一战后德国丧失的领土

如果说对战败国苛刻的《凡尔赛条约》是一袋种子,每个缔约者都对德国播下了仇恨的种子,那么除了英法之外就要数波兰播下的那粒长得最凶了。这种情绪经过20年的滋长,只需要希特勒在自己最擅长的宣传上发一下力,举国上下就形成了敌在华沙的情绪。而这些希望打仗的德国人丝毫没有想到这些失去的领土其实也是在过去几百年里从波兰手上拿下的,毕竟曾经的条顿骑士团和后来的普鲁士公国一段时间里都是波兰国王的封臣。

自作孽不可活

而波兰也给自己挖了坑,自普法战争后,法国人一直担心德国的威胁,为此还缔结了被称为小协约国的军事同盟,在这里面法国是盟主,而在它的盟友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则在德国的东侧提供牵制。

虽然小协约国在初期帮助维护了凡尔赛体系的稳定,但随着法国绥靖政策的推行,这个用来制衡德国的军事同盟在东线最重要的力量最终被希特勒兵不血刃的吞并。当这出黑色喜剧上演的时候,法国扮演了一个叫不醒的沉睡者角色是众所周知。但其实还有一个让人想不到的国家参加了这场侵略者的狂欢,没错,就是,波兰,它趁着德国吞并苏台德地区机会,也让自己的军队开进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切欣地区,并最终获得了1680平方公里的新领土。

5个原因解释20年的停火,为何偏偏在波兰终止?

箭头所指绿色部分即切欣地区

对法国来说,这次装睡使得小协约国体系崩溃,试想法国连盟友中最强大的捷克斯洛伐克都能牺牲,那么罗马尼亚、南斯拉夫还有什么安心的理由呢,也正是从此开始巴尔干半岛上的两个大国开始从法国向德国摇摆。

而至于波兰的与狼共舞那就更尴尬了,当波兰人刚从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领土扩张美梦里醒来时,他们突然发现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上插满了纳粹的万字旗,这也意味着德国已经从北侧、西侧、南侧三个方向上对波兰完成了合围。

更可怕的是,波兰也曾是新生苏联最痛恨的对手,在苏联草创时最强力的外国干涉军就来自波兰,这就使得波兰好像按了E的斧王,同时嘲讽了东西两大邻居,成功达成了东南西北无死角的仇视。

5个原因解释20年的停火,为何偏偏在波兰终止?

从战场内到战场外,从大会战到总体战

并且一战以后,随着各种新武器的加入,交通运输后勤的改善,军事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知道大家会说闪电战,但闪电战是战术打法的变化,最重要的冲击发生在战略决策上。

以往的战略重点是以关键的军事会战消灭对方的抵抗力量,而这时的观点则是要打击任何敌人战场内或者战场外的弱点,正面造杀伤代价太大,那就瘫痪对手抵抗的能力,这种瘫痪敌人的做法可能是对军事补给的打击,也可能是心理和外交造成的压力。战争从此也变成了覆盖方方面的总体战,而德国在波兰事件中也实践了这一套做法。

希特勒用他在莱茵军事区、在奥地利、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成功向国民强调可以继续获得胜利,充分将曾经弥漫着战败者情绪还遭到经济危机打击的民众给调动了起来,他们愿意相信这个国家正在爬向高峰而不是堕入深渊,为了这种被塑造出来的可能他们可以冒更大的风险。

5个原因解释20年的停火,为何偏偏在波兰终止?

二战前德国的扩张

而英法则用在中欧的退让向外界诠释了一个懦弱的形象,这导致他们在意识到再退一步就是万丈深渊时,即使选择支持波兰,也会因为前面事件的影响使得这种支持处于一个微妙的状态。因为再高调的站队也不能令德国对到底是征服波兰来得快还是来自西线的攻击波来得快感到怀疑。而持同一态度的还有波兰的另一个邻居苏联。

就在波兰人还为自己三面被德国包围而害怕时 ,他们不知道已经进了更大的局里面。因为英法虽然对波兰的安全做出了保障,但这种保障显然因为空间距离上的障碍很难实现。这就使得苏联的顾虑越发现实,莫斯科开始探寻里宾特洛普的建议的可行性,与其用自己帮着英法挡灾,还不如自己去吞下眼前的邻居作为缓冲。当德苏双方达成一致时,希特勒的企图就已经实现了一半。

5个原因解释20年的停火,为何偏偏在波兰终止?

因为此时英法已经退无可退,必须对德国进攻波兰的行动做出反应,而显然德军绝不会在彻底解决波兰之前主动挑战西线的敌人,那么英法就必须走出舒适安全的马奇诺防线,去挑战对手的齐格菲防线。这对作战模式还停留在一战时期的英法来说,就等于丧失了守方的优势,逼着自己用大量的伤亡换取推进,英法对一战伤亡的惨痛记忆绝不会允许这种情况的出现。

但假如英法军队在齐格菲防线前面僵持或者折返,那就证明了英法无法保证德国东侧国家的安全,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甚至其他国家都会离英法越来越远。

当德军结束了东东线的战事后,英法将面对一个不再腹背受敌的德国,甚至连更东边的苏联也不会对英法做出帮助。可以说当苏联倒向德国时,无论英法在波兰战役后做出什么决定都将陷入持续的政治外交麻烦中。

而事实也是如此,当法国人谨慎的在齐格菲防线前展开行动并最终无功而返后,英法的外交环境已经不能再差,这就是变化了大战略在战场外的体现。而此时的他们仍然幻想依靠马奇诺防线像一战那时进行阵地防御,没想到希特勒毫无底线的攻占了中立的荷兰、比利时,从而轻松绕过了马奇诺防线。古德里安的坦克部队像一把利剑直插法国的心脏,这就是大战略在战场内的重点变化,为了以较低的代价获得战场优势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攻击方式。

5个原因解释20年的停火,为何偏偏在波兰终止?

德国的扩张

而这一切的达成都需要波兰,唯有波兰和德苏同时有矛盾,唯有波兰位于英法难以影响的东线,也只有波兰有一定的实力使得英法愿意为了保全它而对德国宣战,而同时它的实力又能保证德国在英法犹豫的时间里迅速把它击溃进而让两个大佬陷入被整个欧洲质疑的困局。

给世界上了一课的闪电战,离不开地形的帮助

最后我们也不能忽略波兰的地形的影响,1939年德军蹂躏了波兰,1940年德军制造了西线的军事奇迹,这是战争进入高速机械化时代的标志,也是闪电战最初的案例。但是这种以装甲部队快速推进为特色的作战方式对地形有着极高的要求,直到德军在北非的沙漠地带如鱼得水前,西欧和波兰的平原都是德国装甲部队最爱的舞台。

此外波兰军队的部署和两年后的苏联有些类似,大量的军队部署在前线,这导致德军的装甲部队一旦突破波兰第一道防线,那么广阔的波兰平原就将为德国人提供长驱直入的条件,没有一支波兰部队可以追上突进的敌人,包括它的数十万骑兵部队。

5个原因解释20年的停火,为何偏偏在波兰终止?

德波战争

为了最大化瘫痪波军,德国人在开战前两天展开了大规模针对机场和交通线的轰炸,1939年9月1日,德军发起进攻,9月3日波兰就有500架飞机被炸毁在停机坪,波兰空军用足够快的速度宣告了自己的毁灭。

而在北侧进攻的克鲁格军团迅速切断了波兰走廊,他们的箭头就是大名鼎鼎的古德里安,这个坦克战宗师以最快的速度通过了波兰走廊到达了德国飞地东普鲁士的最东侧。完成了东西方向的大迂回之后,古德里安开始掉头向南,配合南侧克莱斯特装甲部队实现了南北夹击的战略目标。

波兰战役有多快,仅仅在开战5天后,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就认为波兰已经被打垮,而在开战9天后德军已经让百万波军丧失了抵抗的可能,龟缩在极小的范围内等待德军的收割。最后捅上一刀的是被英法厌恶的苏联,当苏军在9月17日跨过波兰东部边界时,这个国家也就彻底覆亡了。

5个原因解释20年的停火,为何偏偏在波兰终止?

被德苏瓜分的波兰

这可是灭国之战啊,对手可是东欧的地区大国啊,德军却取得了在当时有如奇迹一般的军事战果,这得归功于机械化高速化战法的创新应用以及波兰得天独厚的大平原支持了装甲师推进。

我们可以很清楚的发现,希特勒选择波兰而不是法国开启战争是必然的选择,战力上面的可操作性,一战造成的领土争端,糟糕的国际环境,大战略思路的转变,新作战方式的地理需求,这一切的一切都引导着德国人把坦克开过了德波边界。甚至波兰自己还作死,先当打苏联的出头鸟,后占捷克斯洛伐克的小便宜,如果说交恶苏联还是因为被欺负惯了的回击,那么与德国勾结瓜分捷克斯洛伐克真算得上是自己动手挖坑还要赶时间往里跳。

可以说德国在1939年9月之前的种种布局,就等于告诉了波兰:我吃定你了。

5个原因解释20年的停火,为何偏偏在波兰终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