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足球運動員被保送名牌大學,你們怎麼看?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


足球運動員也算是有一技之長的優秀人群,在我國可算是萬一挑一,這樣的優秀人才被保送去名牌大學,進行多方面的深造,我認為無可厚非。

FIFA官網統計中國有26,166,335的足球人口位於世界第一,這個數據不知道哪裡來的,但可以十分確定數據不真實。曾經一位足協官員稱大概8000-12000人,這個數據可能有點保守,但是大概範圍是靠譜的。2016年看過一篇數據,好像是足協公佈的大概非專業人口是6萬,職業人口是1萬多,估計加起來不超過10萬吧。我們姑且按照這個數據,被名牌大學保送我認為一定是職業足球運動員,也就是那1萬人其中的一員,中國人口14億,這1萬人占人口比例1/140000,這是多麼小的比例啊,十四萬分之一,算優秀人才不?

這種優秀人才進入名牌大學學習,補充其他方面知識,將來在足球領域或者其他領域做出的貢獻不可估量,所以,我認為足球運動員被保送名牌大學是合理的。


君哥閒在家


因為剛剛出來結果,我去查了一下人員名單。

北京體育大學:于大寶、王子銘;

華東政法大學:朱辰傑、蔣聖龍;

華中科技大學:蒿俊閔;

同濟大學:朱崢嶸、劉彬彬、馮博軒、陳彬彬、臧一鋒;

西南大學:鄧涵文。

獲得優秀成績的運動員可申請進入學校深造。一是為了刺激運動員為國爭光,二是為了運動員沒有後顧之憂。因為運動員是個特殊的職業,從小的訓練對學業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影響,當然體智全面佔優的也有,畢竟是少數。

可能男子足球運動員是個敏感的職業[捂臉]。沒有為國爭光的優異成績,也沒有給國家帶來實質性的利益。當然,不可否認,他們為俱樂部和足協自己以及中超聯賽立下汗馬功勞,可能為了本市或者本省帶來了殊榮。但是個人認為保送的指標應該以國家性的成績來作為重要的參考依據。

只能說有點真的難以服眾!估計,這讓其它運動項目中,有著那麼多在世界大賽上奪冠的運動員也不會服氣!!!





我想想起個什麼名字呢


我個人認為運動員被保送上大學這個是有道理的。都知道運動員在平常的訓練是很辛苦的,可以說他們根本沒有學習的機會,他們努力訓練為的是什麼為的就是國家為國爭光,讓中國的國旗飄揚在世界的任何地方,他們是我們祖國的驕傲。

去年保送級別最高的應該是棋壇一哥柯潔。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請回答1988》,反正答主是百看不厭。雙門洞五人幫之一,18歲,鐘錶店“鳳凰堂”家的獨子。他是韓國國寶級圍棋大師,在圍棋界享有“石佛”稱號的崔澤。他沒有在學校讀書,要麼在家,要麼在棋院,每天睡覺都要依靠藥物來維持,付出的可謂是艱辛。從中可以一窺運動員的艱辛之處。況且是足球這種需要體力支撐的競技運動,那更需要在球場上進行訓練。

根據我們國家的一些政策,對於一些優秀的運動員在退役之後入學校,也是一種獎勵行為,畢竟他們為國家做了很多貢獻,而且他們在鍛鍊的生涯過程中根本沒有機會學習,如果說他們退役之後他們能幹什麼呢,或許他們真的不知道去幹什麼,讓他們也去學校去深造學習一下,也可以加強他們的素質,拓寬他們的視野,也可以讓他們有尋求更加足的前進動力。

有很多的運動員都被免試保送到大學,比如說姚明,劉翔等等,運動員被保送上大學也是為了能夠更加系統的學習知識,以後也能夠更好的為所在的這個體育領域,發揮自己的光熱,更好地為祖國服務。


小二的舊時光


運動員可以不通過普通高考免試入學,或者單獨組織入學考試予以錄取,或者採取預科班等多種形式安排運動員入學學習。

無論採取什麼錄取方式,運動員入學一般都要經過必要的保送前的全面審查、學前培訓,綜合考評合格以後才會予以錄取的。這個話題要分開表達才能全面清晰:

一、首先應當說明的是不是隨便一個足球運動員或者其他運動員,都會被保送名牌大學的,保送有嚴格的審查審批流程,同時需要有很多的附加條件。

二、其次,不是哪一個符合保送條件的足球運動員都能符合進入大學特別是名牌大學學習的機會,這個符合保送條件的運動員的基礎文化知識和基本的能力水平都應當達標,保證運動員可以接受和理解所學專業內容。

三、再次,運動員獲得保送資格,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獲得全國體育比賽前三名。

2、獲得亞洲體育比賽前六名。

3、獲得世界體育比賽前八名。

4、獲得球類集體項目運動健將。

5、獲得田徑項目運動健將。

6、獲得武術項目武英級和其他項目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的運動員。

保送對於那些自童年少年就投入訓練的運動員來說,年齡增長不適合高強度訓練運動之後,有一個提高專業知識拓寬發展領域的機會,對於拼搏的既往是很好的撫慰和增強對於未來自我成長的信心。

而大學普遍歡迎這類運動員的加入,自帶光環的運動員學生的到來為學校平添許多榮耀,運動競技水平超棒的學生還可以提高學校的體育運動水平和位次前移。

各取所需,皆大歡喜。











我是老虎誰都怕


在美國,所有的大學都會給體育特長生設立獎學金,有獎學金,也就有了上學的資格,當然了,部分這種獎學金也需要文化課達標,但也有不需要的,體育水平高就行的。

大學不同,項目和範圍不同。但設立獎學金最多的項目就是橄欖球。你要知道,奧運會一直都沒有這個項目,上屆才新加個7人制的。所以,美國的橄欖球再厲害,也很難為國爭光。

其實,體育為什麼非要為國爭光呢?體育真正的精神,不就是全民健身和重在參與嘛?

橄欖球老百姓喜歡,給人民帶來快樂,就足夠了。

不僅僅是橄欖球項目,女子足球、田徑、游泳等等項目,正是這樣全面開花,使得美國的體育綜合實力世界第一。

中國足球,以前的制度是體校,孩子只踢球,沒有好的文化薰陶,在做人方面,就差了一個檔次,反過來水平提高也有限。

只有建立完善的從小學到大學的激勵制度,才能更多孩子去踢球,中國足球才會有發展。


被體溫槍指過的男人


據統計2020年中國的足球運動員被保送進入大學深造的將有56人。其中不乏于大寶,蒿俊閔,朱辰傑等國腳球員。他們都達到運動健將級別可以免文化課。國家對於一些優秀的為國家做出突出貢獻的運動員推出的保送上大學的政策是對的,這也充分體現出我國對於體育優秀人才的重視,希望他們在大學補充文化知識,增加自己的文化修養,將來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優秀體育人才做貢獻。

在我國很多知名的運動員都選擇退役後去大學深造,像鄧亞萍,李娜,陳若琳等,她們都繼續為我國的體育事業做著貢獻。

足球運動員保送名牌大學政策是對的,應該鼓勵,但上大學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時機,足球運動員和其他項目運動不同,首先它是職業運動,每年的各種比賽包括俱樂部國家隊日程很緊,運動員會奔波於各項賽場,還會有嚴格的冬訓,他們幾乎沒有時間去大學深造,所以說去大學深造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時機最好退役以後。足球運動員還是應該以比賽為主。

其次一個優秀的足球運動員並不一定要有多高的文化素質,梅西,馬拉多納,都是窮孩子出身他們也就是小學文化,郝海東,范志毅也沒有很高的文化。日本的很多球員都是大學文化,他和我國體制還是不一樣的,日本有很健全的高中聯賽,大學聯賽,我國的球員多半出自各級足校。

總之,足球運動員保送名牌大學是對的,但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時機,球員在職業生涯還是應該以比賽訓練為主。





書香門語1971


中國運動文化教育網上,公佈了《關於2020年優秀運動員本科保送推薦名單的公示》,這次共有960人通過審核——其中,足球運動員共有11人獲得推薦資格。

可是,中國的足球運動員,這一年就有11人之多被保送進名牌大學——他們正好可以組成一支國家隊了,但是,要讓這11人為國家隊比賽,他們又能拿出什麼破成績呢?

被保送推薦上名牌大學,最起碼,這些球員要先能入選國家隊。但是,這也只能是最基本的一個前提條件,但要想被保送上大學,還應為國家隊效力,且有一定的足球比賽成績作為門檻!

國內很多孩子小時候喜歡踢球,附魔總會質問踢球有用麼,高考考踢球麼?

這時候孩子們往往無法反駁,只能灰溜溜地去寫作業。但是踢球好真的可以上大學,還可以上985大學,關鍵看你到底踢得到底有多好。





球壇聚氣分析師


中國足球雖然成績很差,屢次讓人揪心。但是國家對於他們的扶持力度還是很大的。例如在保送上大學這條道路上,很多運動員都享受到了福利。2019年,928名運動員被保送,足球佔到了7%,67人不用參加高考,今年秋天直接上大學。

67人靠踢球直接上大學

明天將會有1000多萬人參加高考。如果說是千軍萬馬多獨木橋,一點也不誇張。但是對於一些優秀足球運動員來說,就幸運很多了。根據相關部門日前公佈的數據,948人被保送,他們是國家優秀運動員,這其中67人是足球運動員。

數據顯示,948人被保送名單中,其中67人來自11人制足球,排在其身後的是田徑、武術套路,分別佔到56、55人。這有點讓人感到意外,在大家印象裡,都是一些奧運冠軍,最起碼也是一些獎牌獲得者才是保送的對象。但是事實遠非如此。

練好足球,文憑到手。事實上,即便練得不怎樣,只要是在中國出類拔萃,就可以獲得保送機會。

不要嫉妒!保送還將繼續下去

保送這條道路,已經在中國實行很長時間。這是為了獎勵那些為國家運動體育事業做出傑出貢獻的人。但是看到這67人的運動員名單,著實有些陌生。在中國足球各梯隊成績均是一般的情況下,仍然給予保送,這也太讓人羨慕嫉妒了。

嫉妒是沒有用的,這已經成為事實。對於高考的廣大學子來說,也沒有什麼不公平。要知道,足球運動員也需要付出很多汗水才能夠有今天。其他運動員也是如此。體育這條路,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學好文化課,依然是走出人生輝煌道路的重要步驟。

各省佔比:遼寧16人居首 江蘇14人

筆者統計這67名運動員所在省份,發現一個有趣數據,那就是體育搞得好的地方,他們培養出的優秀足球運動員也很多。例如遼寧,有16人被保送,佔比接近24%,而江蘇也有14人,佔比20%,也就是這兩個身份培養的被保送足球運動員,就佔據全國一半。

其他數據,浙江佔據7人,山東有5人,而傳統強勢地區北京只有2人。全國有18個省市有足球運動員被保送大學。

保送了哪些大學?體育類、師範類為主

這些足球運動員被保送到了哪些大學?筆者查看數據發現,以體育學院、師範大學為主。但是也不乏有同濟大學這樣的雙一流重點大學。

體育學院中,北京體育大學、成都體育學院等都是知名體育學院。也有一些運動員被保送到了安徽師範大學、江蘇師範大學等地方重點學院。


ANDY侯博士教育專家


中國的體育選手,因成績優秀,能被保送進大學,這是早就有的政策和傳統,但是,顯然並不是所有運動員都有這個資格——成績,顯然是一個最最重要的硬槓子!

可是,中國的足球運動員,這一年就有11人之多被保送進名牌大學——他們正好可以組成一支國家隊了,但是,要讓這11人為國家隊比賽,他們又能拿出什麼破成績呢?

首先,中國足球運動員現在是職業選手,一般而言,如果保送的話,應主要以這些選手在國家隊的成績為參照吧?——所以說,被保送推薦上名牌大學,最起碼,這些球員要先能入選國家隊。但是,這也只能是最基本的一個前提條件,但要想被保送上大學,還應為國家隊效力,且有一定的足球比賽成績作為門檻!

比如,最起碼,要在正規的國際大賽中奪冠——如至少奪得東亞杯冠軍;能拿亞洲盃冠軍更好。

如果連一個共有四支球隊參加的東亞杯冠軍,你都拿不到,這樣的球員就能被保送上名牌大學?真的難以服眾!估計,這讓其它運動項目中,有著那麼多在世界大賽上奪冠的運動員也不會服氣!

我們的足球運動員,一方面,賺著比其他絕大多數運動員多得多的真金白銀,卻在另一方面,幾十年來成了中國體育最大的“漏勺”,甚至可以說,成了吃瓜群眾嗑得最多的“瓜子”——且還是能嗑出臭蟲的瓜子,這樣的中國球員,都能腰包鼓鼓地輕鬆被保送到名牌大學裡,真心讓人難以服氣。

不妨舉個韓國體育的一項優惠政策——如果韓國球員能在亞洲或世界大賽上奪冠,記住,須是“奪冠”!則像韓國的足球運動員,就有機會免除兵役。

這說明,韓國在對球員享受國家優惠政策上,其有最低標準——就得是在亞洲盃奪冠,像孫興慜都成了進入金球獎前30之列的亞洲巨星,仍要奪得亞洲盃冠軍,才能免除兵役!

韓國足球都那麼地給自己的國家爭臉了,可人家制定的優惠政策,標準仍是亞洲盃冠軍,而我們對球員保送名牌大學的優惠門檻,顯然太低了——僅看看今年這11位球員的成績,他們為中國足球,又踢出過什麼樣的好成績了呢?

所以,對於中國足球運動員個個以富翁的身份,卻沒有為國家隊踢出過什麼成績,仍能輕而易舉地晃晃悠悠踱進名牌大學現象,這真的讓廣大吃瓜群眾吃著瓜子時,就彷彿嗑出一隻臭蟲般如鯁在喉了!



小熊和老熊


下面,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國家對為國家做過貢獻的人,給與他們一定的獎勵,或是一些優厚的便利條件,無可厚非。因為國家不會忘記對她有功的人員。但問題來了,足球運動員什麼時候對國家有貢獻了?還是他們是因為沒有知識才沒有踢好足球?我們國家一向彪炳的有獎有罰為什麼針對足球就不起作用了呢。

另一個方面,退一萬步來說。就算國家給足球一個機會,體現我們國家對足球求賢若渴的態度,表達一種千金買馬骨的勇氣(古代傳說故事)。那也不應該任何學校都可以進入。體育大學也就罷了。但同濟大學是國家的一類學府,國家出名的經濟類人才好多都是從哪所學校畢業的,華中科技大學,那是國家理工科優秀的一類學校,同清華、哈爾濱工業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其他985、211大學是齊名的,讓一個踢足球的去哪裡學習,跟不上學業是肯定的,那是多少經歷13年傳統教育的莘莘學子想求卻求之不得的夢想,如此一來會形成一個不好的風氣(在有些地方已初見苗頭),好像搞學問的不如搞副業的,這樣對一些刻苦攻讀卻沒有取得成功的學生來說也不公平,因為足球並沒有取得什麼令人矚目的成績,甚至是沒有成績。

最後,可以說這些保送一類理工科的運動員,如果說他們小時候沒有經歷過系統的教育的話,這就是變相浪費國家教育資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