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威震上海灘的杜月笙,晚年窮困潦倒,卻有一個令國人敬仰的兒子

杜月笙,當年上海灘的風雲人物,當年從一個浦東鄉下的小混混,一躍成為上海灘最厲害的黑幫大佬,被稱為“三百年幫會第一人”。

作為江湖大佬,杜月笙的門生故友遍佈天下,黎元洪的秘書長曾贈予他一幅對聯“春申門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將他比喻成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也從另一側寓意他人脈甚廣,黑白兩道通吃,在偌大的上海灘沒有他杜月笙辦不成的事。

威震上海灘的杜月笙,晚年窮困潦倒,卻有一個令國人敬仰的兒子

雖然當年杜月笙跟隨蔣介石幹了不少壞事,但卻也有值得稱頌的地方,抗戰爆發後,杜月笙加入了上海各界抗敵後援會,出錢出力為前線將士籌集了大量物資,當時他專門託人弄到了一批我軍急需的通訊器材和比較珍貴的防毒面具一千副,送給了八路軍。

在上海淪陷後,作為上海的風雲人物,他必然會受到日軍的拉攏,為了不當漢奸,他跑去香港避難。

威震上海灘的杜月笙,晚年窮困潦倒,卻有一個令國人敬仰的兒子

不過杜月笙終究是黑幫出身,對於他來說,利益永遠大於一切,抗戰勝利後,他回上海招攬舊部,重振旗鼓,很快成為身兼幾十家董事長,在上海工商界呼風喚雨的大人物。

上海解放後,雖說杜月笙在抗戰時也有功勞,但畢竟當年做了不少錯事,害怕被人民審判的他,最終帶著家人去了香港,在這個並不陌生的城市,杜月笙不再有曾經的風光,身體也大不如從前,窮困潦倒的杜家有時只能變賣房產維持生計。

其實在杜月笙手中還有上億美元的欠條,不過欠債方很多都是黑道之人,怕自己死後,家人去討債遭遇不測,臨終前杜月笙做了一個決定,將這些欠條都焚燬。

威震上海灘的杜月笙,晚年窮困潦倒,卻有一個令國人敬仰的兒子

靠著為數不多的遺產,幾房姨太太將杜月笙十一個兒女撫養成人,成年後的他們遠離幫派和政界,迴歸正常人的生活,但他們畢竟出身不一般,媒介也會將注意力放在他們身上,在杜月笙眾多兒女中,名氣最大的就是小兒子杜維善。

當年父親死後,杜維善跟著母親姚玉蘭去了臺灣,他一直謹記父親遺言,永不踏入黑道,從澳大利亞堪培拉大學畢業後,進入石油公司當了地質工程師。

不甘於命運的杜維善後來販運過牛羊、開過銀礦,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積累下了萬貫家財。杜維善稱得上是商界能人,他在收藏界也很有名氣,這當然基於他雄厚的經濟基礎。

威震上海灘的杜月笙,晚年窮困潦倒,卻有一個令國人敬仰的兒子

1991年,回到上海的杜維善參觀了上海博物館,當時博物館館長親自接待了他,還向他展示了鎮館之寶,國家一級文物波斯薩珊王朝金幣。

威震上海灘的杜月笙,晚年窮困潦倒,卻有一個令國人敬仰的兒子

這次參觀結束後,讓杜維善有了一個想法,就是幫助祖國添補這一收藏品的空白,以後他多次回國,先是捐給上海博物館薩珊王朝的各種金銀幣多達367枚,後來又多次追贈了各種珍貴古錢幣2000多枚,這些藏品的價值超過了18個億。另外,杜維善還承擔起博物館培養古錢幣專業人才的任務。

由於杜維善的貢獻,填補了中國內地博物館在這個領域的收藏和研究的空白。為了感謝他,由上海政府給他頒發了白玉蘭獎。

威震上海灘的杜月笙,晚年窮困潦倒,卻有一個令國人敬仰的兒子

能有此貢獻的杜維善先生,值得受到國人的稱讚和敬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