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日本军票,二战中日军通过它疯狂的掠夺亚洲国家

日本军票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个是日本军用手票,一个是东南亚战争军票。

日本军用手票

日本军用手票,英文为Japanese Military YEN,缩写JMY。

这种军票最早可以追溯到1904年的日俄战争期间,是作为工资发给旧日本帝国陆军和海军士兵的一种货币。本质上还勉强算是一种日元(YEN)。

日本军票,二战中日军通过它疯狂的掠夺亚洲国家

1914年,日本军用手票10钱,用于一战中对青岛德军作战的日军部队

日本军用手票不能兑换黄金,也不能兑换普通日元,基本上就是一张毫无信用担保、毫无金银背书的花纸片。

一开始的日本军用手票就是在标准日元上稍加修改而来的,比如取消“日本银行”(Bank of Japan)的字样,取消纸币上任何承诺向持票人支付兑换黄金或白银的文字,并用红色的大字体加盖"軍用手票"字样,表明这张纸币是军用的。

日本军票,二战中日军通过它疯狂的掠夺亚洲国家

1938年,早期的日本军用手票,10日元,和普通日元图案基本一致_

后来到了1940年,日本军用手票则开始采用军队自己的原创设计,不再和标准日元混用图案,这时的日本军用手票背面一般有如下的引文:

此票一到即換正面所開日本通貨。如有偽造、變造、仿造、或知情行使者均應重罰不貸。

日本军票,二战中日军通过它疯狂的掠夺亚洲国家

后期的日本军用手票,5钱

日本军用手票区别于标准日元,一般是没有序列号的,只有1940年左右部分版本曾经有过序列号,不过后来由于日本疯狂的投入到战争之中,为了支付庞大的军人工资,序列号已经没有了意义,所以又取消了,基本是可劲儿的印,毫无节制,想印多少就印多少,完全不用考虑通胀因素。

而这些军用手票发放到日军士兵手里后,就随着侵略者被带到了亚洲各个被侵略国家里,日军用这些废纸一般的军用手票在被侵占地区强买强卖,肆意抢夺日占区人民的财物。

日本军票,二战中日军通过它疯狂的掠夺亚洲国家

1945年,日本军用手票,100日元

再后来,到了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军用手票的发行达到了顶峰,日本侵略军在被其占领的地区驻有大量军队,为了给士兵们发工资,开始疯狂的发行军票,掠夺当地经济,甚至在香港,日本军用手票被强制作为当地的唯一官方货币。

日本侵占区内货币政策的变化

日本军用手票主要还是给日军士兵发工资用的,而日本在其侵略地区当地,则采取了不同的货币政策,比如在1910年侵占朝鲜后,在朝鲜保留了其自己的银行体系和货币体系,分别是朝鲜银行(Bank of Joseon)和韩元(Korean YEN)。

日本军票,二战中日军通过它疯狂的掠夺亚洲国家

日军侵占中国东三省后,扶植傀儡伪满洲国

然后在全面入侵中国后,在日占区则采取了扶植傀儡政府,发行傀儡政府货币的方式。这些傀儡政府和伪货币前前后后一共有七个,之前小编有一个系列文章,详细介绍过,分别是:

1、伪满洲国:伪满洲中央银行,

2、蒙疆联合自治政府:伪蒙疆银行,

3、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伪冀东银行,

4、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文章现在无法查看了

5、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伪华兴商业银行,

6、伪厦门特别市政府:厦门劝业银行,

7、汪伪民国政府:伪中央储备银行,


日本军票,二战中日军通过它疯狂的掠夺亚洲国家

太平洋战争开始后,日本攻占东南亚各个国家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东南亚,日本侵略军则直接发行日本军票在当地流通。

唯一的区别就是在香港使用的是上面说到的日本军用手票,而其他东南亚国家,使用的是当地日军发行以本地货币为单位的军票,比如军票的面值标注为卢比、比索、元等,这种军票就是下面要讲的另外一种日本军票,东南亚战争军票。

东南亚战争军票

历史上把这部分货币称为“日本侵略战争款”,官方名称为“南方开发银行券”,也被称为“大东亚战争军票”,英文名称“Greater East Asia War Military Scrip”。

1942年2月,日本通过了设立战时金融银行和南方开发银行的法案。其中南方开发银行的票据直接作为军事票据使用,由日本军队掌控。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从攻占菲律宾开始,没收了当地人民手中一切的硬通货币,取而代之的就是南方开发银行发行的当地票据,这个就是东南亚战争军票。

日本军票,二战中日军通过它疯狂的掠夺亚洲国家

1942年,菲律宾,日本东南亚战争军票,5分

东南亚战争军票由日军直接控制发行,用于取代东南亚各个被占领国家的当地货币,到二战结束时,发行有这种军票的国家和地区有:

菲律宾、缅甸、马来亚、北婆罗洲和沙捞越(现在的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荷属东印度群岛(现在的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和吉尔伯特群岛

东南亚战争军票没有统一的货币单位和面值,都是根据被占地区的情况,发行不同的货币单位。

日本军票,二战中日军通过它疯狂的掠夺亚洲国家

1944年,菲律宾,日本东南亚战争军票,500比索

比如在菲律宾,发行的就是比索,面值有1942年的1、5、10、50分,以及1、5、10比索,到了1944年又发行了100、500、1000比索。

日本军票,二战中日军通过它疯狂的掠夺亚洲国家

1942年,缅甸,日本东南亚战争军票,100卢比

在缅甸也是类似的情况,日军发行的是卢比和缅元,开始发行了1、5、10分,和1/4、1/2、1、5、10、100卢比的纸币,后续在1944年发行了1、5、10、100缅元。

日本军票,二战中日军通过它疯狂的掠夺亚洲国家

1942年,印度尼西亚,日本东南亚战争军票,10盾


日本军票,二战中日军通过它疯狂的掠夺亚洲国家

1944年,印度尼西亚,日本东南亚战争军票,10卢比

在印度尼西亚,当时是荷属东印度群岛,发行的则是荷兰盾和卢比,一开始是面值1、5、10分,1/2、1、5、10的荷兰盾,后期发行了1/2、1、5、10、100、1000卢比的纸币。

日本军票,二战中日军通过它疯狂的掠夺亚洲国家

1942年,马来亚,日本东南亚战争军票,1元

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则发行的是海峡元(当时马来亚地区是英国的海峡殖民地,货币是海峡殖民地元),面值有1、5、10、50分,以及1、5、10、100、1000元。

日本军票,二战中日军通过它疯狂的掠夺亚洲国家

1942年,太平洋地区,日本东南亚战争军票,10先令

在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和吉尔伯特群岛发行的东南亚战争军票,单位是先令,面值主要是1先令和1.5先令的纸币。后续也发行过10先令的纸币,是为攻占澳大利亚准备的,只是后来中途岛大战后,太平洋战场攻守转折,日本再无力进攻澳大利亚。

另外,战争期间,美国实施过打击日占区经济的行动,也就是制作假钞,投入到东南亚的日占区,扰乱日军经济。由于东南亚战争军票本来就很简单粗糙,所以伪造起来也毫无难度,美军的扰乱行动十分的有效。

日本军票,二战中日军通过它疯狂的掠夺亚洲国家

1942年,菲律宾,日本东南亚战争军票,10比索

因此东南亚战争军票除了日军自己无节制的大量印刷外,还有很多美军印刷的、和真钞没啥区别的“假钞”,因此数量巨大,使得当地通货膨胀严重,经济被掠夺的十分惨重。

总结

日本军用手票是给日军发工资用的,东南亚战争军票则是日军直接在东南亚日占区发行的当地货币。日本军用手票虽然一开始是军用的,有区别于地方货币,但在二战后期,日本军用手票也同样充当了日占区当地货币的角色,两种军票均是日本侵略者掠夺亚洲各国的货币工具。

而在时间线上,则可以看出日本军国政府,在货币金融领域,是一步步撕下了其伪善面具的,一开始还假模假式的保留被侵略国自己的银行和货币体系,之后则扶植傀儡政府,再后来就懒得玩这些掩人耳目的花招了,直接赤裸裸的发行日本军票,掠夺当地经济。

日本军票,二战中日军通过它疯狂的掠夺亚洲国家

东南亚,美军战地记者与被丢弃在路边成堆的日本军票

1945年9月6日,日本战败,日本财务省宣布,所有日本军票全部作废,这时候无论哪种日本军票,都彻底变成了一张废纸。

而持有这些日本军票的亚洲各国民众,则是最大的受害者,他们手中的"货币"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一直到1993年,还有香港民众状告日本政府,要求日本政府兑换香港人手中留存的大量日本军票,并追加赔偿,最后官司打赢了,可是日本政府却引用1951年签署的《旧金山对日和平条约》为理由(这个条约中国没签字,也从来不承认),拒绝兑换和赔偿所持有的日本军票(大致理由就是已经超过追溯时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