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俞敏洪:我們的中學和大學在培養什麼樣的人才


俞敏洪:我們的中學和大學在培養什麼樣的人才

請看護好你曾經的激情和理想。在這個充滿懷疑的時代,我們依然需要信仰。

中國教育的一個現象就是,即使是名牌中學和名牌大學的學生,也始終在某種狹隘的眼界內,在和別人的比較與競爭中長大。中國名牌中學最主要的目標就是讓學生上中國最好的大學,能夠進北大、清華就是巨大的成功。至於為什麼要進北大、清華,進了北大、清華後要幹什麼?沒有人問這樣的問題。老師不問,家長不問,學生也不問。大家覺得這根本就不是個問題,上大學就是應該去名牌大學。

在不斷強化競爭的學習氛圍中,孩子們心裡不再有別的想法,學習學習再學習就是他們唯一的人生目標:成績要比別人好,排名要往前靠。老師和家長在後面推波助瀾,成績好的學生不斷受到表揚,成績差的學生不斷受到批評。至於這些學生身體是否健康、心理是否健全、生活是否快樂、情感是否完整、思想是否豐富,老師和家長很少去思考。家長希望孩子進入好大學,讓自己有面子;老師希望學生進入好大學,讓自己拿獎金。至於孩子的人格建設、真實愛好、理想情懷,那都成了可有可無的。

久而久之,學生們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失去了創造自己的天地並悠遊其中的能力,失去了正視自身獨特價值的能力。他們變成了某條生產線上一臺被組裝起來的機器,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比別人好——不是身體比別人好、人品比別人好、性格比別人好、思想比別人好,而是學習成績比別人好。成績有現成的標準答案,不需要任何獨立思考,反覆做題,反覆背誦,直到拿到高分。任何不同於標準答案的思考都是一種罪過。

學生進入大學後,本來以為自己進入了一片自由天地,可以海闊天空地施展自己的才華,可以熱情專注地發展自己的愛好,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維,可以好好閱讀、爭論、探究,讓自己“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開花結果。但非常可惜的是,很多從全國各地名牌中學出來的學生,已經變成了從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人。他們走進大學,無意識地延續了從中學培養起來的競爭心態,努力去爭各門課程的第一。他們別無所長,只有這樣才能找回自己的自信和榮耀,才覺得自己的人生過得有價值。

但問題出現了,北大、清華這樣的地方,聚集了全國各地的考試天才(注意是考試天才,不是思想天才或學術天才),想要在成績上拿到全優還真不容易。大學老師們也推波助瀾,考試題目也像高考一樣越出越難。學生們為了得到好成績你追我趕,如過江之鯽。“三好學生”的評選和獎學金掛鉤,學生們不僅紅著脖子爭名奪利,甚至學會了在背後舞刀弄槍。還有個別學生因為成績上不去,就從此一蹶不振、精神抑鬱。

對於這些學生來說,上大學不是為了鍛鍊自己獨立思考和研究的能力,不是為了讓自己擁有更廣闊的情懷和更豐富的心靈,不是為了讓自己更加成熟、獨立,更專注於自己從靈魂深處喜歡的事情。他們心裡只有一件事,就是如何得到別人的認可,如何在未來得到一份被人豔羨的工作,擁有那種天之驕子的感覺。他們心中無大是大非,一切利己的都是對的,一切不利己的都是糟粕,最終成為錢理群所說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對這些學生而言,家國情懷已經離他們很遠。對國家、民族、未來的思考,對宗教、哲學、歷史類書籍的閱讀,以及個人超凡脫俗的理想主義情懷甚至會被人嘲笑。在校園中,受尊重的學生不再是能夠討論叔本華和弗洛伊德的學生,不再是潛心研究想要解決基礎學科難題的學生,不再是在孤獨中閱讀馬爾克斯或曹雪芹的學生。

北大中文系畢業的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盧新寧在對學生演講的時候說:“我唯一害怕的,是你們已經不相信了——不相信規則能戰勝潛規則,不相信學場有別於官場,不相信學術不等於權術,不相信風骨遠勝於媚骨。你們或許不相信了,因為追求級別的越來越多,追求真理的越來越少;講待遇的越來越多,講理想的越來越少;大官越來越多,大師越來越少。因此,在你們走向社會之際,我想說的只是,請看護好你曾經的激情和理想。在這個充滿懷疑的時代,我們依然需要信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