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刘宋统治为何走上"下坡路"?权力争夺才是“倒台”根本原因

我们知道,刘宋建立伊始,为了保卫政权,防止异姓士族对皇权的威胁,釆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压制士族的影响,因而重用宗王,使他们成为掣肘士族的一支重要力量。

随着士族逐渐臣服于刘氏的统治,以及宗王势力的增长, 宗王已成为对皇权威胁新的力量。于是,在皇位继承失序的影响下,为了自身的前途和命运,刘宋后期的君主保持高度的警惕,时刻防范來自宗王的一切威胁。

为此,孝武帝制订了一系列限制宗王的措施,如宗王不出镇方州等,但并未实行,以致于后期的骨肉相残绵连不绝。宗王和君主间的斗争,削弱了刘氏宗族的势力。与此同时,异姓大臣则漁翁得利,逐渐控制了朝局以及地方大权. 终于在“禅让”的伪装下,刘宋政治在历史上终结了。

刘宋统治为何走上

一.关于刘宋王朝和刘宋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君主集权的手段很多,方法各异,其中非常重要的手段是依靠、利用宗王。门阀士族力量强大,则会扶植宗王,提高宗王的地位。若宗王地位的提升影响到君主的权力,君主会釆取一些措施,限制宗王的发展,削弱宗王的势力。

这两个方面都是君主加强自身权力的方法,虽然形式截然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 即加强君主的个人权力。

与此同时,士族势力也是君主平衡权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如宋文帝为了限制刘义康权力的过分发展,文帝内以王昙首等为侍中,领掌殿内门下众事,外以王弘为扬州刺史,牵制刘义康的力量,终王弘之世,亦未让刘义康得到他觊觎己久的扬州刺史一职.

另外,在魏晋南北朝,异姓王禅代及诸王自立,在这一时期十分引人注目。矫枉过正,成为这一时期封王问题的鲜明特点。要么法网恢恢,科禁严明,以致求一百姓生活而不可得;要么全无科禁,赋权秉重,以致酿成八王之祸,要么骨肉相残,凭武力谋取皇位,要么排斥同姓,终至异姓建立新朝。

统治阶级对诸王的政策的两极之间激烈摆动,很难固定于适中的位置,而这两极政策的主要表现就在于诸王参政问题。通过对刘宋宗王入辅中枢和出镇方面的历史考察,将有助于对王朝更替的诠释。

总之,通过对刘宋宗王政治的研究,将有助于魏晋南北朝政治史的研究和对中国传统君权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刘宋统治为何走上

二.为什么说刘宋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可以体现刘宋政权的兴亡

1.宋孝武帝以后的宗室相残加速了刘宋的覆亡

宋文帝死后,刘宋政治的发展进入了后期,这以后的政治主要呈现出宗室相残,以致给异姓萧道成造成可乘之机,篡位立齐,刘宋政治走上了覆亡之路。

刘宋在武帝和文帝当政期间,主要是维持着以制约求平衡的一种政治格局,如压制高门士族,对于其中的异己者则釆取坚决的打击,如谢灵运的被杀同时对于一些士族虽仍具有高位,却不具有实权。

依靠这套策略,文帝把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所有重要的政治力量,包括同姓宰辅、异姓高门权臣、太子、同姓 藩王、异姓沽将等都置之于皇权的直接控制之下,一旦这其中的某一环节的发展超过了其他环节对它的制约能力,就立即会使皇权的控制和调节发生危机。

而宋孝武帝和宋明帝都是在宗室至亲之间血腥拼杀中登上皇帝宝座的,这决定了孝武帝以后,元嘉时期的那种相对平衡的政治关系已经不可能得到哪怕是表面上的恢复,

这迫使皇权不得不寻找新的破坏力更大的手段来抑制它,这就有以后的宋孝武帝的极权统治和宋明帝的诛杀宗室。

这一系列的过程耗尽刘宋本身的政治力母,使它最后再也无法控制曾经为自己所利用的政治力量,于是,它被取而代之的日子也就到来了。

皇位继承失序是刘宋宗室相残的诱因。中国古代传统统治秩序中,为避免皇位继承混混无序而造成争端,都碰立了嫡长子继承制,考虑到皇嗣幼弱,甚至没有后嗣等特殊情况,偶尔也会釆用兄终弟及。

如东晋学,室子嗣不昌,曾因成帝司马衍死时其长子仅两岁,遂山共弟康帝司马岳继位。哀帝司马丕无子,亦由其弟继位。但兄终弟及容易引起继承秩序的混乱,特别是当皇室子嗣昌盛, 存在众多可能的皇位继承人,更容易引发内部危机,因此一般不采用。

刘宋统治为何走上

东晋虽然曾釆用过兄终弟及,但由于有各大门阀家族辅佐且珏相牵制,政权有惊无险。 而刘宋王朝,在政治上抑制士族,杀戮功臣,重用宗室,朝野内外缺乏牵制与平衡的机制和力量,加之居于权力中心的皇帝荒浮残暴,诸王总体素质较差,因而造成皇位继承方式极不正常。

刘助杀父臼立,引发了一场争夺卒位为目的的宗室大混战,最终孝武帝刘骏诛杀了刘义宣、刘诞等有威胁之人而维持统治。明帝刘裝依靠宫延政变,以前废帝叔父的身份上帝位,引发了刘子勋、刘子顼等孝武诸了的叛乱,最后,了勋兵败被杀。

此東对明帝震动很大,遂杀尽孝武帝诸子,甚至连襁褓婴儿也不放过。明帝临终,担心文帝诺子也就是自己的弟弟抢夺皇位,遂杀其弟弟,将幸存者杀之殆尽。

这种早位继承的极不正常,使得即位者对于夺取的帝位心有不安,时时防备他人以同样的方式对付自己,猜忌心很重。因而这种极其失序的非正统的继位方法伴随若的是宗室更为严酷的大屠杀。

2.门阀士族的变动导致刘宋统治阶级内部混乱

东晋门阀政治时期,高门士族的权力达到顶峰,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由于历史的惯性,门阀士族的政治能量和社会影响毕竟不会顷刻之间冰消瓦解,这样一来,门阀士族就成为皇权政治格局下角逐权力的一支重要力最,他们与新起的庶族、宗室等力最便不可避免地展开了权力的争夺。

征诸史籍,包括宋、齐、梁在内的南朝诸政权,其政治运作模式正是在宗室(皇族)、门阀、寒门这三股势力的矛盾、斗争与妥协中而艰难地前行。

在向皇权政治转化的过程中,伴随门阀士族势力的步步消退,是寒门庶族政治地位的不断上升,宗室作为一股特殊的政治力量,却并没有得到同步发展,因为每一次的内争中,都会有一批宗室人物倒在血泊之中。

以刘宋而言,围绕皇权争夺所展开的宗室内乱,一直未曾消歇。细绎每一次的宗室内乱,都可以发现门阀士族的身影活跃其间。

刘宋统治为何走上

三.刘宋统治阶级内部关系与刘宋政权的兴亡——从刘裕“造宋”说起

在刘裕“造宋”及宋朝初期,世家大族与皇权之间形成一种既相互利用,又彼此猜防的关系。是与生俱来的矛盾而又复杂的关系,造成了刘宋时期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刘裕死后,辅政大臣废杀少帝的宫廷政变,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世家大族与皇权之间矛盾斗争的结果。

从性质上讲,废杀宋少帝刘义符只是统治集团内部习见的权力之争,本无是非可言,但就对当时的政局而来,这次政变的影响却较为恶劣,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新王朝的政治安定,并进一步激化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

对于这次由辅政大臣策划的政变,范泰表明,即使以传统的封建道德进行评判,此举也是不能肯定的,因为它不仅混淆了忠奸黑白的标准,使得道义沦丧,还在于它打开了刘宋朝权力之争、暴力杀戮的潘多拉盒子。

刘宋统治为何走上

四.结语

刘宋的宗王政治是刘宋加强学权力的特殊产物。在刘宋初期,为了防什东晋门阀政治的再度出现,刘宋政权采取各种措施压制士族,限制其在政治的影响,除此之外,君主通过引用宗王入朝参政和出幣方镇,提高宗王地位来巩固政权,加强皇权。

中期以后,由于继承制度的紊乱,君主与宗王的关系出现了很大的裂痕。一方面宗王地位的提高有利于君权的加强,另一方面宗王势力的膨胀同时也会直接威胁君权。于是君主与宗王之间的矛盾冲突愈演愈烈,不得不以血雨腥风的大屠杀解决他们之间的冲突,以致宗室凋零,异姓大臣乘此机运另立新朝。

由于宗王是冬族的一部分,具备问却的贺本,加之自身素质鄙陋,易被他人利用,因而,宗王往往成为君主猜忌的对象,成为君主集权下的冤死鬼。其中,尤以非正统继承早位的帝王对宗王屠杀为酷。而前一代的曜风血雨给下一代造成极大的恶劣影响,使得卜一代的君王重复着这种骨肉相残。

这种政治的惯性,使得骨肉相煎一代胜过一代。刘宋政权的主要矛盾,由刘氏家族限制异姓士族的异姓之间矛盾演变为弟主同宗之间的同姓矛盾,以致忽略了对异姓大臣的防范,政权终入异姓之手。

总之,刘宋宗王政治因皇权的复振而兴,也因皇权的强化而败,这正是中国传统社会演化过程中一幅鲜活生动的历史画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