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年过半百,我应该怎样生活?

  这是个蛮辛酸的话题,尽管我们谁都不愿意触及和面对,但这终归是大家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年老体衰,无论是思维还是记忆,无疑都是在明显的衰退,好多好多我们思维中还很明明晰的东西,但要付诸实施的时候,就会遇到了一定的阻力,很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行动和思维已经很难达到了一种相互协调的地步,这就是一种人老的悲哀。

  题主所言,人老的时候最好的归宿在哪里?看到这句话,往往让人感觉不由得悲从中来,现实生活中我们耳染目睹,那些老年孤苦无依的窘境,以不需要我用任何的文字去渲染了。无数悲催的现实告诉我们的,就两个字“很难”,无论是儿女成群,还是孤苦无依,老人其实所面临的问题都是一样的。

  当你诸事尚可亲力亲为之时,就该为自己将来的年老体弱做好筹划和准备,不要过度的将自己的未来依附在他人身上,自己每一笔的钱都要花在该花的地方,交朋结友不是凭自己的一时冲动,要有自己冷静理智的思维,如果非要让他人来打点办事的时候,一定要确认好人品和德操,值得交往和相托的人,就要建立起起码的信任,让自己的人脉关系因此变得稳固可行。所托非人的后果,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个老人所能承受的最终结局。

  一个人老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便利的家居储备,是老年生活必不可少的良好习性和生活保障,这不仅减少很多生活中高难的问题,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习惯。

  但在我看来,适宜老人的生活,是和一种散淡的思想观念分不开的。人到了一定年纪,就要不断的梳理自己的思想,使之偏激而又诡戾的行事之风,得到抑制和疏散。

  老年的生活要活出一种舒豁安闲来才行。放下的观念,应该根深蒂固的播值于思想的脉络中,不抢不急不争不气,一切的物是人非和纠葛错断,于一个行将耄耋的人来说,早已经不是顶顶重要的事,还有什么是放不下的啊!

  疾病是老年人的天敌,建立一种稳定舒缓的精神系统,于散恬中求安逸,于寡欲中得淡然,让慢缓的生活节奏,铺垫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减少自己老年得病的几率,这就是老年生活最大的福气。

  人都有老之将至的那一天,我希望每个人既不要盲目乐观,也不要妄自悲观,只要有着一种安之若素处之泰然的心态,一切就都会变的风平浪静的,一个习惯于恭默守静的人,即便人生的暮年在怎么的遭逢际会,也一定会经营出一段处变不惊的生活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