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常州科教城打造“產教要素共同體”的實踐觀察

“最江蘇”導讀

常州科教城是我國第一個以高等職業教育為顯著特色的高教園區。近年來,通過打造共享、融合、創新、連接、生態的“產教要素共同體”,有力助推了地方優勢產業和創新經濟發展,值得關注。請關注本期《江蘇要情動態》要目文章。

常州科教城打造“產教要素共同體”的實踐觀察

中經社分析師 吳瓊 趙暢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發佈後,我國產教融合政策體系日漸完善。然而,在新經濟背景下,地方產教融合實踐正面臨“老問題”與“新挑戰”並存局面。常州科教城是我國第一個以高等職業教育為顯著特色的高教園區。近年來,通過打造共享、融合、創新、連接、生態的“產教要素共同體”,有力助推了地方優勢產業和創新經濟發展,值得關注。

新形勢下產教融合“老問題”與“新挑戰”並存

產教融合是破解高校教學與企業實際應用脫節問題的關鍵。深化產教融合,對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引領、推動、支撐產業發展影響重大,作用巨大。

2014年,教育部首次舉行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對接會,當時僅8家企業發佈245個產學合作項目,提供經費1200萬元。2018年,僅第一批項目指南就有346家企業發佈項目14831項,提供經費和軟硬件支持約35億元。按比例測算,2018年第一批項目參與企業數為2014年的87倍,發佈項目數為121倍,提供資源是500倍。

2018年至今,我國從教育部到地方教育部門陸續出臺多項產教融合政策,產教融合進展更為迅速。然而,調研發現,當前,產教融合老問題仍未解,在新經濟發展背景下,產教融合體系尚未及時迭代升級,新的挑戰正逐步顯現。

《江蘇要情動態》| 常州科教城打造“產教要素共同體”的實踐觀察

——三大老問題並存,產教尚未實現深度融合

問題一:校企合作“一頭熱、一頭冷”現象仍存。校企合作關係相對脆弱,仍處於淺層次、自發式、鬆散型、較低水平,利益關切未能得到很好保障,呈現出典型的“一頭熱、一頭冷”特徵。企業認為與學校進行產學研合作會無形增加運營成本,也難以承受學生實習安全風險。此外,學校和企業分屬“事業”和“市場”不同體制,校企合作在法人屬性、財務制度、人事編制、考核評價、產權界定等方面難以順暢對接,合作成本高,以致不敢、不會合作。

問題二:學校課程體系設置與培養模式亟待調整。由於企業參與度不高、學校對專業預見性不足,導致學校並未真正按照行業發展趨勢進行專業建設,專業課程設置內容相對陳舊、缺乏交叉融合,綜合應用性不足,實踐教學活動目前還停留在簡易、技術含量低、注重原理驗證的層面,綜合性實踐教學內容相對較少,教學方式與新產業、新經濟要求技術型人才的多元化需求,以及對生產實際提出的智能化、高水平、綜合化的控制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

問題三:行業組織缺位。行業組織在制定產教融合工作計劃,開展人才需求預測、校企合作對接、教學指導、技能鑑定等方面具有先天優勢,理應是產教融合的重要平臺。但目前,我國行業組織在校企合作中作用較弱,指導職業教育能力不足,尚不具備西方國家行業協會那樣制定標準、主持考試、頒發資格證書的能力。

——新經濟重新定義產業,為產教融合帶來新挑戰

一些傳統專業在大數據時代正面臨“脫胎換骨”式變革,新經濟正在“重新定義”多數產業。傳統的專業培養目標設置缺乏對新經濟下多元化人才需求的考慮,導致課程體系、專業知識結構以及實踐教學內容與手段對人才多元化能力培養的支持不夠,難以對接產業“日新月異”的變化。

此外,高職院校普遍缺乏研究產業變化的機構、人員和能力,科研處、研究所往往成為機關性質的事務部門,不緊跟產業發展、不適時調整課程結構以對接產業需求,加之行業組織缺位,無法實現“產教深度融合”。

經科教聯動,打造“產教要素共同體”

常州科教城是我國第一個以高等職業教育為顯著特色的高教園區,由江蘇省教育廳和常州市政府共同建設,是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區、江蘇省示範性高職教育園區和江蘇省改革開放40週年先進集體單位。

2002年,常州把全市5所高職院校和1所本科學校集中起來,劃出5平方公里區域,建成全國首個以高職教育為特色的“大學城”。

近年來,常州科教城堅持共建共管共享、以需為本以實為要、多元互動合作共贏等先進理念,通過打造共享、融合、創新、連接、生態的產教融合各要素“命運共同體”,讓產教融合有力助推地方優勢產業發展。

《江蘇要情動態》| 常州科教城打造“產教要素共同體”的實踐觀察

——首創資源跨界“共建、共管、共享”新機制,讓教學資源在院校、校企之間自由流動

沿著科教城主幹道行走,5所高職院校和1所本科學校分佈在兩旁,地圖上的6所學校被分割成規整的方塊,但是現實中校與校之間並不設圍牆,學生可以隨意穿梭各個院校,各種教學資源也在院校之間流動,實現共享。

“常州科教城是全國唯一一個把科技園區、教育園區和產業孵化園區放在一起的空間集聚區,從物理空間來說,科教城設立之初就為產教融合、產學研資源流動等提供了先天條件。”科教城管委會主任陸金林說。

在科教城校區建設過程中,常州市開創全國先河,降低土地出讓費、免收建設規費、全額返回老校區資產置換的地方收益,承擔公共校區和“七通一平”基礎設施建設,力求在基礎設施、園區空間、場館設施等資源上實行開放共享。

區域共享型實訓平臺實現“有形的開放共享”。

常州科教城在公共校區、場館、設備設施、競賽基地、創業基地、城域網等硬件資源上實行統一規劃、整體建設。通過“政府專項、學校共籌、企業投入、自我造血”等籌措經費,整合校所企設備、人才、項目、課程等優質資源,建設了區域共享型實訓平臺——常州科教城現代工業中心,面向園區6所高校及國內外各種教育、科技機構全面開放,充分共享。中心總建築面積10.2萬平方米,一期建成數控、動漫、汽車等16個大型區域共享實訓基地,二期引進電子商務、汽車技術、先進製造、新材料等19家科研單位、高科技企業建設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

探索教材共編、評價互通等“無形的開放共享”。除了有形共享,常州科教城一直探索在專業共建、課程互選、學分互認、教師互聘、教材共編、評價互通等方面的“無形的開放共享”。“科教城公選課”是常州科教城推行課程互選、學分互認的先頭兵和示範課,由5所高職院校選送具有鮮明特色、師資出色的優質選修課課源,面向5所院校的所有學生開放。

科教城管委會還力促科研院所、高科技企業參與學校專業建設,共同設計人才培養方案,為學校提供兼職教師3112名,共同制定專業和課程標準,共同開發項目化課程1550門、實訓講義1722部、企業案例5673個,為學生提供專業實踐、頂崗實習、創新創業訓練場所,共同指導實訓實習、評價學業。

——通過引企駐校、引校進企、校企一體等方式,把教室搬到車間,讓職工參與教學……讓相關主體、要素相互內嵌融合,聯動提升學校、企業“獲得感”

天正工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從生產激光設備起家,已經轉型為優秀的工業數據徵信服務商。儘管業務跨界越來越多,人才梯隊卻沒有斷檔。

2018年,創始人張翀昊投資2000萬元,與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合辦全國高職類院校首個工業互聯網學院,同時建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作為企業進一步推廣工業互聯網的平臺。“這既是我們反哺園區教育事業,也是校企協同為常州新興產業培育儲備人才。”張翀昊說。

近年來,常州科教城先後出臺《校企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項目實施辦法》《加強職業教育校企合作辦學的指導意見》《科教城“雙棲”教師管理辦法》等文件,設立產學研合作促進獎等獎項,引領行業企業、科研院所、科技人員投身教育實踐,實現育人主體從一元轉向雙元、多元。

2016年發佈的《常州科教城關於大力實施高層次人才互聘“350計劃”的意見》還明確,“每年選派園區科研機構、高科技企業專業技術人員20名,園區高校教師30名,實行雙崗互聘,推動實現教育、科技以及經濟的大協同、大融合、大發展。”項目實施三年,累計258名高層次人才實現互聘。

“科教城‘350計劃’與國家2019年出臺的‘職教20條’有頗多相似之處。院校的老師去企業做開發,可以幫助企業解決一些技術難題;企業技術人員到院校任職,能夠幫助院校更清晰地瞭解市場的最新走勢”,常州科教城管委會副調研員、現代工業中心主任莊三舵說,在“雙崗互聘”制度下,院校與企業能夠獲得切實的、長遠的利益。

截至目前,科教城政校企所共建專業、課程、師資、教學運行等四大協作組,共同制定專業標準32個,統一人才培養規格,引導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業承擔教學工廠、創新創業實踐的育人功能。5所高職院校與科教城外1831家企業開展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實訓基地1623個,實現校所企協同育人。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通過校企協作組建了“江南裝備製造技術產教園”和“常州市機器人及智能裝備技術研究中心”。其中,江南裝備製造技術產教園內建立了36個技術一流的實訓中心、6家“校中廠”(其中2家年產值超億元)、7個社會培訓中心、10個技術應用中心、1個創新創業中心。

——創新教學和人才培養模式,靈活調整課程模塊,讓企業、科研院所參與學校專業、課程、技術開發

常州大學是科教城內唯一一所本科學校。學校基於常州企業實際生產需求,聯合骨幹企業共同開展行業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究與應用,不斷突破產業調整技術瓶頸,有力促進區域產業技術水平提高,同時也提升了教師科研能力。

在產學融合領域,常州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徐守坤認為,“美國歐林工學院是世界工程教育學習的典範,其最大特色是充分考慮課程間的內在邏輯關係,挖掘不同類型知識的深層聯繫,打破學科既有界限,找到融合點所在,將不同學科的知識進行組合形成模塊。借鑑美國‘歐林模式’,常大正在探索一條培養工業互聯網領域高尖人才的創新之路。”

目前,常州大學正與香港科技大學教授、大疆董事長李澤湘合作,在原華羅庚學院基礎上設立機器人學院,探索產學研創新生態的3.0版。充分利用常州機器人、人工智能的產業基礎,集眾智、聚群力,打造智能裝備生態圈。

近年來,常州科教城一直主導推進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中德“雙元制”職業教育合作等項目。2013年,科教城和德國巴登符騰堡州聯合成立“常州中德教育培訓中心”,並將德國巴符州“胡格模式”引入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和常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胡格模式”所形成的良性循環學習生態使得教育迴歸本質,把人格塑造、職業能力育成和職業精神培養有機融合,極大地豐富了職業教育內涵,促進了人才培養質量和社會認可度的提高。

“無論是借鑑德國‘雙元制模式’還是美國‘歐林模式’,科教城的高校旨在探索以項目化、任務式的培養模式,將教學過程和生產過程相互對接和融合,並且著力於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和職業素養。”莊三舵表示。

——科教城管委會以獨特的橫向組織架構,連接高職院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業,並代表地方政府對科教城建設發展過程的重大事項及活動,履行組織、協調、監督、服務職能

科教城管委會是典型的服務型政府,代表地方政府對科教城建設發展過程的重大事項及活動,履行組織、協調、監督、服務職能。

“對應科教城的三個園區,我們分別設立了經濟發展處、教育培訓處和科技創新處三個處室”,陸金林介紹,在產教融合領域,這三個處室的主要職能,就是對接、協調各院校的校企合作、產學研合作和科技服務。

科教城的每一所院校都有校企合作辦等部門,他們與管委會的各處室是橫向分版塊的平級連接,形成了網格式的結構,互通信息、加速融合。

從“雙元制”教學試點,到探索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從制定實施“350”高層次人才互聘計劃,到推行“學院+”發展模式;從鼓勵高職學院吸引優勢企業與院校共建共享生產性實訓基地,到引導企業深度參與園區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改革……這些都是科教城管委會與園區院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業對接“碰撞”的火花。

2014年,科教城管委會聯合園區6所高校申報的《政府主導、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區域高職教育常州模式的創新實踐》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近5年,常州科教城高職教育創新實踐成果榮獲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6項、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55項。信息學院、工程學院、機電學院成功入選國家優質學校、江蘇省高水平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園區高職院校屢屢入選全國高職院校就業、服務貢獻、創新創業、科研競爭力、教學資源、育人成效、國際影響力50強榜單。

——基於完善生態,探路工業互聯網等新經濟領域產教融合實踐,服務地方優勢產業與創新經濟發展

走進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地下工程技術實訓中心,一座碩大無朋的盾構機衝擊著視野,這是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團提供的盾構原型機全套裝備。

該校開設地下工程專業,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團主攻地鐵、隧道工程。專業對口,兩家一拍即合,聯合共建實踐平臺。學校與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團在內的多家企業開設“訂單班”,共同制訂教學內容和標準。

在科教城,類似的產教融合發展的例子還有很多。

本著“發展什麼樣的產業就有什麼樣專業”的原則,近年來,科教城的6所院校始終圍繞“產、教、融”育“巧匠”。隨著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而“動”,順應企業技能人才需求而“轉”,適應市場需求變化而“變”。

作為“創新之核”,常州科教城始終秉持“經科教聯動、產學研結合、校所企共贏”發展理念,著力構築“國際合作、創新研發、成果轉化、創業孵化、人才集聚和產業培育”六個新高地,努力打造國際合作先行區、科技創新引領區、創業孵化集聚區和產教融合示範區。

“當前,常州正以工業和能源互聯網‘雙網融合’為突破口,激活工業明星城市建設新動能。”常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科教城黨工委書記韓九雲說。

為此,常州科教城正加快集聚創新資源和企業,引育創新人才,融通匯聚工業互聯網等領域創新資本,並於首屆世界工業和能源互聯網大會期間舉辦了工業互聯網產教融合論壇,助力提高服務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的能力。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以國家示範重點建設專業、江蘇省品牌建設專業和骨幹建設專業為核心,率先打造工業互聯網專業集群。依據工業互聯網的部分關鍵崗位和核心技術,組建軟件與大數據技術、工業網絡與安全、智能電子技術、裝備智能化技術、工業電商、精益管理等6個專業群。該學院37個專業中,和工業互聯網關聯的已達30個,投入1000多萬元建設的工業互聯網相關實訓室也已配備到位。

科教城管委會還聯合院校、企業成功打造了工業互聯網智能製造公共服務平臺,力促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同時,成立了以學校和企業之間深度合作為主要形式的常州工業互聯網產教創新聯盟。聯盟由常州科教城主導,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阿里雲、華為、聯通等46家高校院所、從事工業互聯網產業的企事業單位聯合組成,旨在整合集聚工業互聯網創新資源,構建產業鏈合作體系。

常州科教城,產教融合實踐的思考與啟示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發佈後,我國產教融合政策體系日漸豐富。2019年2月發佈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教20條”),更是以政策制度對院校的辦學方向、培養目標加以明確,對於產教融合中多元主體的利益分配、責任劃分加以約束。

《江蘇要情動態》| 常州科教城打造“產教要素共同體”的實踐觀察

借鑑常州科教城產教融合實踐,我們建議江蘇:

一是關注宏觀政策實際落地問題。2019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聯合發佈《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實施辦法(試行)》,進一步明確充分發揮企業在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和人力資源開發中的重要主體作用,並對進入認證目錄的企業提供相應的激勵與稅收優惠。然而,企業激勵的實際落地涉及教育、產業、財政、稅務等多個部門,在具體實踐中,大部分企業並未享受到紅利。建議江蘇嘗試建立多部門參與的產教融合促進領導小組,讓國家政策率先在江蘇實現有效落地。

二是借鑑常州經驗,完善“產教融合”生態圈。結合地方優勢產業、新經濟發展趨勢,鼓勵院校在確保就業率的情況下,靈活調整、重構傳統專業;鼓勵高校教師和企業人員相互掛職鍛鍊,讓院校與企業獲得切實、長遠利益。

三是加強對行業組織的培育和規範化管理。德國的行業組織在與本行業相關的學校專業和課程標準制訂、評估、考核、認證等各環節具有實際的權威。常州科教城與德國工商大會上海代表處(AHK)在職業教育上的戰略合作,不僅為“雙元制”教育的學生提供了系統的教學培養,也打通了學校學習與畢業就業間的資質門檻,早在10年前,科教城內的幾所學校就通過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課程體系的銜接、學歷教育與職業資格培訓的融合,實現了“雙證融通”。然而,截至目前,我國相關行業組織在產教融合實踐中依然缺位。作為製造業強省、教育大省,建議江蘇加強對行業組織的培育和規範化管理,鼓勵其切實扛起組織企業、服務學校、連接行業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