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 闢謠!關節炎是凍出來的?這些關於關節炎的誤區大多數人都存在

平樂郭氏正骨誕生於洛陽市孟津縣平樂村,也稱為平樂正骨,平樂久居京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積澱,造就了平樂郭氏正骨。

平樂郭氏正骨行醫二百多年,傳承八代,英才輩出,僅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大院裡就走出了“一代宗師”高雲峰,正骨聖手郭維甫等一大批出類拔萃,馳名中外的正骨名家,其中,郭維甫是郭氏正骨目前唯一在世的第六代傳承人,也是高雲峰之子。平樂郭氏正骨的創始人是,孟津縣平樂村郭氏家族第十七代郭祥泰,清乾隆嘉慶年間人,郭祥泰晚年將正骨醫術傳授起侄郭樹信及長子郭樹凱,人稱少八仙,解放後,平樂正骨受到了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興盛之及。

闢謠!關節炎是凍出來的?這些關於關節炎的誤區大多數人都存在

1956年9月,在平樂郭氏正骨第五代傳人高雲峰的努力下,洛陽專區正骨醫院在孟津縣平樂村成立了,1958年國家衛生部,河南省衛生廳決定在洛陽專區正骨醫院的基礎上建立了河南省平樂正骨學院,所培養學生散佈於全國30個省市區,大多成為當地或國家正骨名醫、專家、教授和骨科骨幹,平樂郭氏正骨經過郭氏200多年,八代傳人的反覆實踐,形成了完整系統的理論和方法,以療效神奇卓著,特色突出鮮明,內涵深刻豐富,理論系統完整,技術領先神奇而享譽海內外。經過八代人的努力,在2006年6月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從而為更多的骨病患者解除痛苦,造福全人類。


小時候就聽老人們常說,冬天要保護好膝蓋,不然等年老了容易得關節炎。民間還有種說法,長期或嚴重的寒冷刺激可削弱關節軟骨的新陳代謝及免疫防禦能力,使軟骨面潰爛、破損而發生炎症,從而患上關節炎。

關節炎真的是凍出來的嗎?在弄明白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知道什麼是關節炎。

闢謠!關節炎是凍出來的?這些關於關節炎的誤區大多數人都存在

醫學上的關節炎包括很大的一類關節疾病。平素大家嘴裡的關節炎,醫學嚴格意義上講,叫骨關節炎,又叫退行性骨關節病變,也就是磨損關節炎。關節炎非常常見,幾乎每個人身邊都會有一兩個得關節炎的人。

我們人體的關節表面都有一層薄薄的軟骨。這層軟骨起到潤滑,吸收衝擊,減緩摩擦的作用。一旦這層軟骨因為過度使用或者外來損傷導致磨損,表面不再光滑,關節活動起來就會導致兩個關節頭之間產生令人不適的摩擦,疼痛和炎症隨之而來,這就形成了關節炎。

關節炎可發生於幾乎所有的關節,但常見於膝蓋,髖關節,腰脊關節,頸關節,手指關節,而其中膝關節最為常見。

關節炎真的是由寒冷導致的嗎?

闢謠!關節炎是凍出來的?這些關於關節炎的誤區大多數人都存在

研究顯示,膝關節炎最高發病率的職業是需要長期站立作業的,如清潔工人,農民,教師,外科醫生,短長跑運動員等等,卻沒有常常浸在水裡的漁民或者潛水員。坐在辦公室的白領膝關節炎發病率很低,但頸關節炎發病率很高。加拿大2005年的調查顯示,最高發病率的依次是洗衣工,服裝加工廠女工,建築工人,農民。有些職業甚至能觀察到老闆比員工發病率高兩倍的現象,因為老闆總是走來走去監督工人。

無一例外,大多數醫生敘述關節炎的發病原因時,非常一致:

“因為長期反覆的使用導致關節面軟骨磨損或損傷。寒冷不會導致關節炎,也不會加重關節炎,但可能加重已有的關節炎症狀。”

實際上,美國NIH早年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們將22只兔子的膝關節暴露於極低溫(-80度),導致了關節頭軟骨部分細胞壞死,6個月後解剖沒有發現一例出現骨關節炎發生。

所以,寒冷不是關節炎的原因。導致關節炎的不是受冷,而是過度使用了。

闢謠!關節炎是凍出來的?這些關於關節炎的誤區大多數人都存在

但現實生活中,幾乎每個人的身邊總會有一兩個這樣的長輩,一到氣候轉變甚至暴雨前夕,他(她)們總會提前預測到,因為“我的膝蓋告訴我了”。 難道這些也是假的嗎?但是每位老人預測的結果都是準確的啊!

這是因為關節炎患者在受涼後可能會出現關節疼痛的症狀,而且關節炎對於冷空氣的感知要強於皮膚感知,所以才會使人誤以為寒冷是導致關節炎的罪魁禍首

不是因為受冷而導致關節炎,而是關節炎後受冷更易疼痛,身體才有感知,才會產生這一連串的謠言。

目前已知的骨關節炎發病的危險因素包括高齡、肥胖、雌激素缺乏、骨密度異常、過度運動、吸菸、維生素D缺乏,以及創傷、關節形態異常等因素。

專家提醒,雖然不會因為受凍直接患上關節炎,但關節受凍會導致關節周圍肌肉收縮、關節僵硬、血液循環和滑液分泌減少,也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這增加了關節的負擔和受傷的可能性,如果已患有關節炎還會加重相關症狀。因此,寒冷天氣下重視保暖關節並沒有錯。

冬天即將到來,小編在這裡不僅要給大家闢謠,更要送給大家預防關節炎六大小妙招,時刻注意,關節炎就會離你越來越遠哦~

預防關節炎六大妙招:

  • 改變不合理的生活習慣:避免背、扛重物。避免長時間站立及行走,中間應該有間隙時間坐著休息。大便時儘量坐馬桶、少下蹲。

  • 減輕體重:肥胖人群患骨關節炎比其他人明顯增多。減輕體重以減輕關節的壓力和磨損,可以有效地預防骨關節炎的發生。

  • 避免關節受傷:注意運動場地及運動器械的安全,避免受傷。運動之前先熱身,運動量由小逐漸加大,切忌開始就參加重負荷的運動。大量運動後及時放鬆。老年人行走時要避免跌倒。

  • 改變不合理的運動方式:太極拳等半蹲或下蹲運動對下肢關節壓力很大,應儘量避免。爬山爬樓等對下肢關節壓力加大,應儘量避免。隨著年齡在增長,應該逐步調整運動方式,以游泳、騎車和散步為主,減少大運動量的運動方式。

闢謠!關節炎是凍出來的?這些關於關節炎的誤區大多數人都存在

  • 正確處理關節損傷

很多關節炎是由於關節內其他結構損傷後造成的,如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等。早期正確處理半月板的損傷可以有效預防膝關節骨關節炎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