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回憶魯迅先生》助讀講解|女作家眼中的細節統統都成了回憶殺

從前,現在,將來,蕭紅會一直是一個另類的存在。在其他作家都在寫戰時報道文學、短文、戲劇,或者抗戰小說的時候,蕭紅的另類註定了她會創作另一個視角的中國。

在抗日戰爭的烽煙之外,在中國的廣大農村,還有“人和動物一起忙著生,忙著死”的矇昧混沌,還有農民因極度的壓迫蹂躪而產生的本能的反抗,還有農民在生死線上的掙扎。這是蕭紅眼裡的中國。

現在回過頭來再看蕭紅的作品,我們猛然發現,那個年代我們經歷的不只是戰爭,還有生存的苦難。苦難似乎在我們民族更長的歷史時間線上是更為清晰的主線。

這樣帶著個性視角和個人體驗的文字逐漸成為了蕭紅的創作風格。

《回憶魯迅先生》助讀講解|女作家眼中的細節統統都成了回憶殺

《黃金時代》劇照


《回憶魯迅先生》和它的作者蕭紅一樣,都是與眾不同的。今天我們就從這與眾不同之中談起。

一、蕭紅筆下的魯迅不是思想家、文學家、革命家,更多的是凡人魯迅。

我們通讀文章以後會有很多驚喜的小發現,我們知道了魯迅先生的神情姿態、穿著審美、飲食起居、工作習慣、日常瑣事等等。有些細節是以往的文章裡不可能見到的,比如先生喜歡吃什麼食物;說笑時笑的連菸捲也拿不住,常常是笑得咳嗽起來。

一直以來我們看見的是三位魯迅,第一位最為熟悉常見,先生是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第二位在語文課本里,“濃墨一字式的鬍鬚”“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是標準答案;第三位是凡人魯迅,他喜歡看孩子海嬰玩樂,喜歡吃油炸的,硬的東西,因為愛吃甜食先生的牙不太好,會去看牙醫。

蕭紅在選材上的“離經叛道”,沒有寫先生的非凡,偏偏關注的是平凡,這讓她的《回憶魯迅先生》從誕生以來就充滿非議。

瑣碎平凡之事是否值得拿出來寫呢,蕭紅告訴我們——可以。當文字能夠像鏡頭一樣帶我們看到偉人的細微處,我們就會覺得與先生更近了一步。

《回憶魯迅先生》助讀講解|女作家眼中的細節統統都成了回憶殺

本課最容易讀錯的詞語“大病差後”


二、本文敘述了多件小事,但排列組合全無章法。同學們只需分析文字內容,不用分析文章結構。

本文是自讀課文,從地位上來看,比教讀課文要低一些。編者選編教材時考慮的是讓同學們接觸不同的文本風格,完篇的、片段的都可以接觸。

在平時練筆的時候模仿一下未嘗不可。

但是——

考場作文還是要遵循傳統的規範,畢竟在中高考作文要求裡,對文章的行文結構是有要求的。同學們作文還應以規範佈局行文為主,不能忽視文章的結構。

以前我們看文章總是要梳理一下文章的結構,常見的比如:“總分式”“並列式”“層進式”,但在這篇文章裡全都用不上了。無結構,無佈局,想到哪裡寫到哪裡,極有可能不是一天完成的。分析的終極目標是定性,是歸類,對這篇文章卻很難。整篇文章就像是細節畫面的堆砌,或者是經年累月的日記裡摳出來的片段。

根據教參裡的說法,本文是【敏銳捕捉零散生活細節的】【由諸多片段連綴而成的】【結構鬆散的】回憶文章。

三、蕭紅語言的魅力有二

(1)語言造型能力強,簡單的理解就是語言形象化

我們可以看看下面一些句子:

魯迅先生坐在那兒,和一個鄉下的安靜老人一樣。

魯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舊坐在那裡。

魯迅先生笑得連菸捲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來。

眼睛不濟時,便戴起眼鏡來看,常常看到夜裡很深的時光。

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闔一闔眼睛,燃起一支菸來,躺在床邊上,這一支菸還沒有吸完。

形象的語言造就了形象的人物,蕭紅的文字就像是鏡頭,向我們展現了一幅幅魯迅先生生活的畫面;更像是雕塑家的靈感,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了人物的輪廓,哪怕是一個背影都成為了經典。

(2)在看似平淡的描寫中寄寓深意

“許先生說雞鳴的時候,魯迅先生還是坐著,街上的汽車嘟嘟地叫起來了,魯迅先生還是坐著。”

其實我們讀著文字心裡就清楚蕭紅想說的是先生夜裡要工作很長時間,非常辛苦。但是“辛苦”不是作者自己說出來的,是大家通過文字自己能夠感受出來的。

脂硯齋評論《紅樓夢》裡有一種寫人的手法叫【皴染法】

皴染法,本是中國繪畫的一種方法。寫作中的皴染是用筆墨描繪出人和物體的輪廓後,不斷地在輪廓上描畫,使物體形象逐漸地加深,輪廓更加明顯,形象更加清晰可觀。

簡單的理解,就是在刻畫人物的時候先描繪人物突出特點,再不斷地通過添加細節去強化這種特點,最終使人物形象更加清晰鮮明。

《回憶魯迅先生》助讀講解|女作家眼中的細節統統都成了回憶殺

蕭紅在魯迅先生家所攝


這種“皴染”,我們在《回憶魯迅先生裡》也是能見到的。我們在看下面的句子:

“有時許先生醒了,看著玻璃窗白薩薩的了,燈光也不顯得怎麼亮了,魯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裡那樣高大。”

“魯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舊坐在那裡。”

一次次的勾勒,一次次的描繪,我們看到了先生就像一個鬥士在漫漫黑夜裡孤獨而堅忍地戰鬥,用自己的堅定的意志去迎接新的黎明。

四、本課主要推薦的語言賞析方法是批註

對文字批註可以從作家的藝術風格來考慮也可以從文章的內容魯迅先生的形象角度來分析。下面簡單介紹的是蕭紅文學創作的的三種藝術風格,可以作為本課學習時批註的評價用語。

【坦蕩真誠】【詩畫交融】【沉鬱抒情】

結語

作家白樺曾說:“蕭紅這個人的思考從來不用理念的東西來寫,這一點非常了不得。你看現在很紅的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他的哲學思考是用理念的語言寫出來的,但是蕭紅完全用感性的、女性的、細膩的眼光,而且充滿了情感來表達出她的很高的理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