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涼州會盟——西藏成為中華領土的開端

西藏地區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領土,但我們在翻看歷代王朝的疆域圖時可以發現,秦、漢、晉、唐、宋時期西藏地區都是作為一個獨立的政權實體而存在,並沒有劃入中央政權的版圖之內,只有到了元朝時,西藏地區才以宣政院轄地的名義正式進入國家版圖,直到這時,中央才得以正式對西藏地區行使主權。


涼州會盟——西藏成為中華領土的開端


為什麼漢、唐都無法突破高原的阻礙,而人丁稀少的蒙古族卻能做到呢?當然和蒙古擴張時期西藏並沒有強大的政權存在有關,但是能夠征服雪域高原,沒有對手不是唯一的理由,我們細述一下其中的過程,就可得知此成吉思汗的後代不僅武力值爆表,玩政治那也是一等一的高手。

大蒙古國自建立開始,蒙古軍團在成吉思汗及其後人的帶領下一路狂飆,以摧枯拉朽的速度將一個又一個對對手踩在腳下,公元1227年,西夏全境淪陷,在各大勢力之間輾轉騰挪近200年的党項族終於在面對最強王者之時走向滅亡;公元1234年,蔡州失守,金哀宗在絕望在選擇自盡來保全作為帝王的尊嚴,曾經將將大宋打地滿地找牙的大金最終嚥下最後一口氣,此時蒙古軍團面前的對手只有兩個,那就是南宋和吐蕃。


涼州會盟——西藏成為中華領土的開端


公元1235年,窩闊臺大汗命其三子闊端進攻南宋,而闊端在選擇進軍路線時決定來一把摟草打兔子,進攻今天的甘肅地界,於1237年駐兵軍事重鎮涼州,1241年,窩闊臺大汗離世,蒙古對宋的戰爭暫時告一段落,而身處涼州的闊端心頭湧現一個宏偉的計劃,他要實現前無古人的戰績——征服西藏。

當時的西藏可謂人心浮動,明眼人都看的出來,此時西藏的形勢有多麼嚴峻,由於西夏的滅亡,西藏已經慘遭蒙古大軍三面包圍,只有東南方向有一個不起眼的大理,能成什麼氣候,南面是不可逾越的喜馬拉雅山脈,西藏其實已經被蒙古四面圍困,而看看曾經和蒙古對陣的那些政權墳頭草都有三尺高,這時的西藏已經不復吐蕃帝國時期的輝煌,拿什麼本事和軍威正盛的蒙古鬥。

這樣的戰略形勢,西藏明白,闊端心裡更是明鏡一般,因此他決定放棄蒙古軍團作戰中一貫採用的武力殺伐的手段,而是在武力威脅的基礎上輔之以恩惠,這樣或許可以更有效地將這面雪域高原納入大蒙古國的版圖,事實證明他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


涼州會盟——西藏成為中華領土的開端


武力鎮壓只能令百姓暫時臣服,但想要保證統治的長期穩定,必須要對百姓施加成 使之發自內心地順服。

闊端非常必須非常明智地選擇出征的統帥,要執行他恩威相濟的統一戰略,那麼出征的將領不止需要能征慣戰的本事,更需要以柔化民的韜略,他選擇了多達那波。

多達那波首先對前藏地區進行試探性的進攻,遭到前藏地區僧人武裝和民眾的強烈抵抗,為了展示蒙古軍戰無不勝的實力,多達那波將熱振寺、傑拉康寺夷為平地,以此震懾藏區軍民,這時的藏邊群眾多年沒有見識過實力如此強大的軍隊,對於如此強悍的軍隊心生恐懼,闊端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戰鬥結束後,接下來的首要任務便是爭取佔領區的民心,多達那波對藏區還是有一定了解的,他明白藏傳佛教在藏區具有不可比擬的影響力,於是他派遣將士修復被破壞的寺廟,修繕佛祖塑像以表明佔領軍尊重藏區信仰的誠意。

僅此一項,蒙古軍便在藏區群眾心裡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自此改變了蒙古軍團殺人如麻的固有印象,在駐軍前藏期間,多達那波對西藏地區的風土民情進行了非常詳實的調查,當然他的目的非常明確,那就是找一個有效的辦法,在傷亡控制到最小的情況下完成對西藏的統一。

終於他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薩迦派對後藏地區的控制力非同凡響,如果能成功讓薩迦派歸附蒙古,那麼統一整個藏區也會變得非常順利。

得知上述情況的闊端終於喜笑顏開,他終於找到了一條統一蒙古的正確方法,他決定邀請當時在整個藏區德高望重的薩迦寺住持薩迦·班智達前往涼州商談西藏問題,當然闊端作為東道主,態度是非常懇切的。

那麼薩迦·班智達會接受邀請嗎?


涼州會盟——西藏成為中華領土的開端


事實上,整個西藏上層人士對周邊形勢可以說洞若觀火,在蒙古軍隊凌厲的攻勢下,任何對手都不不堪一擊的,而如今的西藏地區早已不是一個統一的帝國,而是處於一個各個部落四分五裂的狀態,要想與蒙古軍隊作對,真可以說是以卵擊石。

想要使西藏避免生靈塗炭的噩運,唯一的辦法就是投降,但是投降一詞聽起來實在令人難受,如今蒙古主動提出通過談判來解決西藏的前途問題,這可是給足了西藏面子,既然人家已經給了臺階,如果不就坡下驢,那是不是也太不識時務了,薩迦·班智達前往拉薩與高層人物商討之後決定前往涼州。

公元1247年,決定西藏未來的標誌性事件——涼州會盟終於隨著闊端和薩迦·班智達的會面而拉開了序幕。

此次會見賓主雙方相談甚歡,闊端作為一位睿智的貴族統帥,完全放下了自己的架子,面對薩迦這位佛教高僧,他表現出最大的誠意,在這裡,闊端濃厚的佛學涵養給薩迦留下深刻的印象,二人對佛教教法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薩迦也對西藏地區的情形對闊端和盤托出。

二人推心置腹的和談產出了雙贏的效果,一份足以名傳千古的會談文件橫空出世,這就是《薩迦·班智達致蕃人書》,這一紙和書是蒙古自征伐以來第一次以和平的方式推進自己的統一戰略,對日後元朝統一全國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樣板。而對於西藏而言,這是一個開天闢地的大事件,自此以後,西藏不再是雪域之上漂泊無依的遊子,整個西藏正式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涼州會盟——西藏成為中華領土的開端


自古以來,藏區與中原既有文成公主入藏的佳話,也有中唐以後互為仇敵的攻殺,自涼州會盟之後,這一切都結束了,西藏終於有了最終的歸宿,而藏傳佛教終於自高原而下,傳播於中土。

闊端之名也許不如他的祖父那樣英名遠播,但他以和平的方式將西藏納入中國版圖,這一前所未有的功績足以令其名垂史冊,正是他恩威並施的創舉,和談的誠意讓藏區民眾對中原產生莫大的信任。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中華民族的理念早已紮根於藏區人民的心中,作為統一多民族的國家,西藏之幸,中國之幸,而那些為國家而努力的先人值得後人永遠銘記。

而今的百塔寺正以其獨特的地位述說著七百多年前涼州會盟的盛事,也在告訴後人國家領土不容侵犯的真理。穿越歷史的煙塵,我們應該知道國家從哪裡來,中國的領土又是怎麼一點一點形成今天的模樣,先輩開疆擴土的艱難亦令我輩牢記國家利益的重要。

蒙古的征服是殘酷的,但僅就統一西藏這一點,大元王朝便功莫大焉,自大元王朝之後,西藏便在中國版圖之內再無分離,那片純淨的高原便 一直是無數中國人精神的寄託,天路的開通更讓藏區人民感謝祖國的強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